知名藥企創始人被捕,或因偷運人類基因惹的禍?|華大基因|金斯瑞|...

2020-11-27 健康界

11月22日晚間,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斯瑞)發布公告稱,公司原董事長章方良已於11月20日被鎮江海關緝私局逮捕,原因為涉嫌走私中國法律進出口規定禁止的貨物。

這並不是章方良的負面消息首次出現在公司公告裡。2020年9月17日,鎮江海關緝私部門對其南京和鎮江辦公室進行檢查。隨後,金斯瑞發布公告稱,章方良在調查中被「監視居住」,公司另有四名員工被拘留訊問。

「涉嫌走私中國法律進出口規定禁止的貨物」,究竟指的是何物?鎮江海關並未明確,但有業內輿論認為,極有可能與金斯瑞所從事的基因序列研究有關,章方良被捕事件或涉及人類遺傳資源違規利用。

對於上述疑問,健康界向金斯瑞詢問「這次調查的原因是不是跟人類遺傳資源有關係?」金瑞斯回應:「截止目前,調查機關並未給出具體調查的信息與結論,公司並沒有收到任何官方信息表明公司是否是被調查的主體。」

前董事長被捕或涉及基因監管

在此前媒體報導中,金斯瑞被稱之為「全球基因合成之王」。所謂基因合成,就是人工合成出人類想要的基因序列,然後把新的基因序列放到細胞中去,使其變成人類所需要的抗體、蛋白等特定用途產品,基因合成是生物醫藥、生命科學的基礎。

另據此前金斯瑞集團首席戰略官朱力介紹,金斯瑞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合成供應商,客戶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5700多家製藥、生物技術公司以及科研機構,是基因技術行業的「隱形冠軍」。

金斯瑞在基因合成方面的市場地位,凸顯其在國家基因研究中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這也是目前官方加大監管力度的一個重點原因,因為一旦這些基因數據被洩露到境外,後果不堪設想。

深圳一位從事基因合成的研究人士向健康界解釋:「生物技術不純粹是技術問題,如果臨床研究和應用不當,產生的隱私保護、生物安全、社會倫理等問題,會涉及公共安全。」他認為,就製藥領域來說,規範化是當務之急。比如部分罕見病基因,只在某些特定人種裡存在,如果管理不當,理論上可據此開發生物武器。

對於基因監管,科技部辦公廳曾在2019年年底發布《關於開展全國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許可管理專項檢查有關工作的通知》稱,將對有關單位在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及研究開發等方面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檢查範圍包括開展相關活動的行為主體,重點對曾受科技部行政處罰、開展活動較多和申報事項通過率較低的單位。

在11月23日的一份聲明中,金斯瑞聲稱:章方良和其他人並未受到正式指控,而且除了章方良之外,也並無其他人被逮捕。

基因違規出境受罰已有先例

雖然金斯瑞前董事長走私被捕事件是否涉及基因監管暫時未獲證實,但在金斯瑞之前,國內已經有多家中外藥企,也曾因此受到處罰。

2018年10月24日,科技部官網首次發布6條人類遺傳資源相關處罰信息,涉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華大基因、藥明康德、昆皓睿誠、廈門艾德生物、阿斯利康6家單位,原因包括違規利用人類遺傳資源開展超出審批範圍的科研活動,以及違規將人類遺傳資源攜帶出境。

其中,華大基因的案例發生在2015年。當時華大科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未經許可,與英國牛津大學開展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研究,前者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科技部對此的行政處罰是,停止該項研究、銷毀尚未出境的遺傳資源材料及研究數據,停止涉及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的國際合作,整改驗收合格後,再行開展。

在2016年藥明康德的案例中,蘇州藥明康德公司未經許可,將5165份人類遺傳資源(人血清)作為犬血漿違規出境。處罰方式同樣是警告,沒收、銷毀該項目中人類遺傳資源材料,暫停涉及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的國際合作和出境活動的申請,驗收合格後恢復。

在本次事件中,如果金斯瑞被有關方面認定違反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出境規定,恐也免不了遭受相應處罰。醫藥行業分析師、深圳中金華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濤對健康界表示,金斯瑞所受的處罰要根據公司涉事嚴重程度來定。參考2018年主要以行政處罰為主,大部分是停止研究工作的執行、銷毀研究工作數據、整改後驗收合格才能重新開展等。「這種處罰對金斯瑞這種研髮型企業影響非常大,除業務停罷、公司整頓外,其涉案或者有洩露中國人類遺傳信息的研發數據,可能都將被強制銷毀。」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300676.SZ):華大因源製造的兩項「三聯檢」產品完成CE認證
    華大基因(300676.SZ):華大因源製造的兩項「三聯檢」產品完成CE認證 2020-09-23 18:52:48 來源:格隆匯
  • 華大基因董事長:我們的員工不允許有缺陷,必須活到100歲
    近些年,生物醫藥「高科技」「高成長」的特性,讓華大基因等公司屢受資本追捧,華大基因更是得到紅杉、軟銀等知名機構的投資。而除了行業火熱,華大基因語出驚人的高層也是華大一抹亮色。汪董事長多年前就宣稱,「活到100歲是有可能的,信的跟我來」,所以活到100歲在華大基因還真是個「小目標」;此外,公司高層尹燁2017年曾贊成「喝王老吉可以延長10%的壽命」。
  • 子公司擬上科創板 華大基因來「造勢」?
    來源:金融投資報近日,一則「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瘋傳。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300676)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面對突如其來的闢謠,有財經人士認為,這背後或與華大基因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擬登陸科創板有關。
  • 華大基因掌舵人汪建:世界歸根到底屬於活得長的人
    這裡是一個巨大的生命信息銀行,存儲著各種人類資源、動植物資源、海洋資源以及微生物資源,一年擁有5PB的數據量,相當於1000萬個孕婦產前診斷的數據。 這個國家級的基因庫目前由華大基因進行運營和管理,也是此次《財約你》的訪談地點。
  • 華大基因BGI Online負責人金鑫主講:基因大數據的起源、現狀與未來...
    本次公開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掘金志欄目邀請了華大基因研發中心副總監金鑫,帶來《基因大數據簡史——起源、現狀和未來》的主題演講。嘉賓介紹:華大股份研發中心副總監、BGI Online平臺負責人金鑫,華大基因的青年科學家。
  • 基因產業戰:中國基因技術的尷尬
    三度叫停  成立於1999年的華大基因是全球知名的基因研究機構,也是國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領域的龍頭老大,早年的履歷包括了參與全球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水稻基因組計劃、SARS診斷試劑研究等成績。
  • 華大基因、藥明康德、復旦附屬華山...
    10月25日下午,華大基因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回應稱,公司在2015年收到該行政處罰後高度重視此事,並第一時間快速推進了整改工作,對相關合作的資質要求、合作流程、效果評價均進行了重新規範和全面整改。經對核查、現場驗收後,科技部已批准華大基因恢復開展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工作。
  • 香港科大與深圳華大基因將合作成立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新華社香港8月2日電(記者 張雅詩)香港科技大學2日宣布,該校將與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基因合作設立研究中心,為新一代基因序列及研究工作構建平臺,致力開拓具深遠影響的新型醫療診斷和治療方法。  香港科大表示,研究中心將致力促進生物科技與工程學的互利合作,解決醫療保健、保育和環境等問題,以改善人類生活。
  • 華大基因 「火眼」實驗室抗疫項目獲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抗疫項目獲「年度案例獎」。武漢「火眼」實驗室(受訪者供圖)科技抗疫,義無反顧今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破解疫情困局,精準檢測與診斷和臨床搶救具有同等重要性。華大基因憑藉其久經考驗的科技隊伍和自主產權技術平臺,率先確定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研製出檢測試劑盒,成為國家衛健委指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 華大基因:生命時代開啟,基因工程發展超「摩爾定律」 | 新浪C+
    但是最後這個就是人類基因組計劃差不多要完成。為什麼在1800年到2000年的尺度上,要把最後這一年把這個留下?其實就意味著在上世紀結束的時候,我們開啟了生命時代。這個生命時代從上世紀初開始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一直到2003年全部完成,2000年只是草圖問題,但是在諾貝爾博物館的尺子是不可以忘記這個時刻
  • 繼JPM大會後,金斯瑞再起航!邀您共話細胞/基因產業未來
    ,預計至2030年,美國FDA有望批准40-60種細胞和基因療法。在今年年初,全球頂級醫療健康投融資盛會J.P.摩根醫療健康大會(JPM)上,金斯瑞作為細胞基因治療行業的領軍者舉辦的金斯瑞生物科技全球產業論壇,吸引了眾多行業領袖的參與,在這個全球生物醫藥健康領域最具規模,信息量最大的醫療投資、產業交流大會上,金斯瑞作為一股獨特的「中國力量」將中國生物醫藥推向世界舞臺,並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 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基因科技迎來快速發展期 低成本企業將佔領高地
    會議期間,華大基因(300676)副總裁劉娜接受搜狐等媒體訪問。華大基因主要通過基因檢測、質譜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組學大數據技術手段,為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社會衛生組織等提供研究服務和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  新冠疫情發生後,華大基因成為國內首批獲批核酸檢測試劑盒的公司,並打造應急檢測平臺「火眼」實驗室,助力一線疫情防控。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
    新研究: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2月26日,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的劉龍聯合廣州暨南大學吳建國課題組在《醫學病毒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龜類(西部錦龜、綠海龜、中華鱉)也可能是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潛在中間宿主。研究結果表明,蝙蝠SARS樣CoV RaTG13與SARS-CoV-2整體基因組具有96.2%的序列同一性。
  • 基因貓:以肥胖、飲食等角度切入基因檢測,改進健康度
    2013年5月,好萊塢電影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宣布自己因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風險較高,因而進行了雙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手術。這引發全球廣泛關注,《時代》雜誌將這一事件稱為「安吉麗娜效應」並認為,她把基因檢測帶進來了公眾視野,並鑑於其影響力,會極大推動基因檢測的發展。
  • 華大海洋聯合發表匙吻鱘基因組染色體圖譜
    該成果在線發表於生物學頂級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圖1),長江所程佩琳博士、華大海洋研究院黃玉博士、呂云云博士(現供職於內江師範學院)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長江所危起偉研究員、華大海洋研究院院長石瓊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華大基因癌變:無創漏檢釀悲劇 現胎兒發育遲緩等異常
    這個在瞬間被拖入深淵的家庭,立刻向此前負責產檢的醫院及華大基因展開了詰問和斥責——問題下,最高贊答主「摘星辰」同樣採用了華大基因的無創DNA檢測方案,得出低危結果後,最終生下了唐氏兒。  如果不限定華大品牌,那麼「無創漏檢」的基因缺陷兒童群體,則更不鮮見。如某位媽媽觀察發現,自己所在的QQ群中,僅2017年4月一個月,就增加了9個唐氏兒,其中有3個是「無創低危」生下來的,達到了該群唐氏兒新増比例的30%。
  • 人類、豬、小鼠大腦中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發表
    科技日報記者劉傳書美國時間3月5日,由卡羅林斯卡學院、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和華大等團隊共同完成的一項題目為「人類、豬、小鼠大腦中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的研究發表於Science(影響因子41)。該研究基於多種轉錄組學方法和抗體圖譜技術,對大腦不同區域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子解析,並且提供了高質量的蛋白編碼基因的分子圖譜,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大腦是哺乳動物體內最複雜的器官,具有多種多樣的生理機能,錯綜複雜的細胞結構以及極為豐富的基因表達。在不同腦區、細胞和亞細胞層面鑑定大腦的分子構成,必將推進我們對正常和患病狀態下大腦功能的認識和理解。
  • 科技抗疫: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如何實踐平戰結合?
    來源:證券時報緊跟「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目標的指引,依託自主可控的核心工具與技術、快速高效的反應能力和高質量人才隊伍的支撐,華大為全國乃至全球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深圳力量」、「中國技術」,多項疫情防控成果獲得世衛組織、國家主管部門及國內外媒體的高度肯定。
  • 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領導到湖南漢壽考察貨櫃養殖項目示範...
    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領導到湖南漢壽考察貨櫃養殖項目示範基地2016-07-06 16:04:00  、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楊等爽、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餘德健、&nbsp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經理、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總經理羅靖兮一行5人來漢壽考察貨櫃養殖項目示範基地。
  • 華大基因上半年扣非淨利增長超800% 持續研發助力釋放增長潛力
    對於業績亮眼的原因,華大基因表示,2020年上半年,面對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公司憑藉在基因組學及感染防控領域多年研發與業務經驗積累,市場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需求大幅增長,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