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生物區系分布同動植物一致

2021-01-08 網易科技

2016-12-23 02:18:24 來源: 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舉報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唐婷)12月21日,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發表了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王建軍、瀋吉等的論文《富營養化程度改變溫度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聯:來自大空間尺度生態學實驗的證據》。「我們首次證明微生物同樣具有沿著溫度梯度分布的生物區系,與經典的動植物生物區系分布相一致。」王建軍表示。

生物一般具有一定的分布區,從而形成一定地域或生態位下所特有的物種。比如動植物可分為熱帶、亞熱帶等,微生物的分區是否同理可得呢?有觀點認為微生物無處不在,動植物分布規律並不適用。王建軍課題組選取亞熱帶(中國)和亞寒帶(挪威)兩個地區的細菌為研究對象,採用沿海拔梯度添加營養鹽的實驗方法,探討了營養鹽和溫度對水體細菌分布和多樣性的影響。

「我們發現,沿著溫度梯度或者山地垂直氣候帶,細菌群落呈現規律性演替,表現為低緯度高海拔地區的群落與高緯度的更相似,或者高緯度低海拔地區的群落與低緯度的更為相似。」王建軍說。對此,他打了個比方,中國青藏高原是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天氣寒冷,植被以草地為主,和高緯度、同樣寒冷的北歐北回歸線北部地區的植被很接近,事實上,細菌群落和植物分布的規律是一致的。

除了上述對微生物生物區系的認識外,王建軍課題組還發現,中國研究區域的細菌多樣性是挪威區域的2倍左右;向湖泊中輸入營養鹽,將會降低水體中的微生物多樣性,不管是在溫度較高的中國,還是溫度較低的挪威。「在極端富營養化條件下,溫度對細菌物種多樣性的影響最強,而在中等溫度條件下,富營養化對細菌物種多樣性的影響最強。」王建軍指出。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 白鑫_NT4464

相關焦點

  • 改善健康狀況,你可能需要重置腸道微生物區系
    不同的飲食習慣導致兩組兒童的腸道微生物區系菌群完全不同。義大利兒童腸道內的細菌主要屬於厚壁菌門;非洲兒童腸道內的細菌則以擬桿菌門細菌為主,其中一半以上的普雷沃氏菌屬和木聚糖菌屬在義大利兒童的腸道中完全沒有出現。其他更多的實驗證明:肥胖者體內的厚壁菌含量高於擬桿菌。通俗講,瘦子體內的擬桿菌比胖子體內的更多!而獲得更多的擬桿菌可以通過富含植物纖維食物的攝入逐漸改變。
  • 花卉識別利器or植物識別神器:中科院發布「花伴侶」
    只因舔了舔這東西 這款軟體我已經使用了好幾年了,在論壇上搜了一下發現竟然沒有人推薦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出品,基本囊括所有花卉植物。 識別率會受到你的拍照姿勢影響,如果發現可信度比較低,可以多換幾個姿勢和角度識別一下。
  •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
    該書是野外識別溼地植被與植物的工具書,共收錄我國溼地植被59個群系67個群叢,以及常見的溼地植物659種(含變種和變型),由中科院院士陳宜瑜、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劉興土作序。全書共分為3章,第一章簡述了我國溼地資源及其保護現狀和溼地植物生態學特徵,第二章以彩色照片展示了我國溼地植被型,包括森林溼地植被型、灌叢溼地植被型、草叢溼地植被型、淺水溼地植被型、紅樹林植被型、鹽沼植被型等,第三章介紹了我國溼地常見的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別名、識別特徵、生境、國內地理分布和物種價值等,並給出了溼地植物及其分類學特徵部位(花、果等)的照片。
  • 中國廣東蜜源植物的分布及利用情況
    廣東省蜜源植物分為野生和人工種植兩種。野生蜜源主要分布在山區,多達100多種,最主要的有鴨腳木、柃屬植物和山烏相等;人工種植植物的蜜源植物主要為果樹,面積超過100萬公頃,主要為荔枝、龍眼,還有柑橘、李、柚子、柿子、香蕉、菠蘿和雜果。
  • 中科院科研團隊在南海發現神秘物種,系全球首次清晰目擊活體
    海南日報記者12月25日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日前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員、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圖片由中科院深海所提供)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團隊在南海目擊到的三頭喙鯨體型相似,視覺上體長有4.5至5米。研究人員認為,儘管在本次研究中收集到的照片數據質量相對較高,但由於物種之間在體色模式和疤痕模式上存在高度相似性,因此他們無法對活體銀杏齒中喙鯨和德氏中喙鯨進行準確分類。
  • 中科院耗時50年精心培育的「北」系釀酒葡萄和「京」系鮮食葡萄
    為了改變「先天不足」,中科院植物所的科學家們從1954年便開始研究葡萄抗寒育種。經過幾代科學家的努力,共研發出用於釀酒的「北玫」、「北紅」等「北」字號系列和用於鮮食的「京亞」、「京秀」、「京蜜」等「京」字號系列兩個類別,共24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地地道道中國製造的葡萄品種。北京香山腳下,可稱為「中科院北京最美研究所」的植物所早已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 《中國寒區旱區常見荒漠植物圖鑑》出版發行
    中新網蘭州12月3日電 (記者 丁思)《中國寒區旱區常見荒漠植物圖鑑》日前發行,首次以圖片集中展現了高海拔、高緯度的高寒荒漠地區,以及沙漠、戈壁等乾旱半乾旱荒漠地區裡存活的植物。  這項著作由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員歷時3年、行程近15萬公裡考察,現場採集而成。植物標本採集地遍及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青海、西藏、新疆等7省區。  3日,著作編撰參與者、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員李新榮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介紹,該書在中國國內發行,突破了傳統植物志對非專業人士難懂的缺點,圖文並茂,適合地理科學,生態學等野外科研及教學使用。
  • 網友眾籌植物圖鑑 一書飽覽102種「臥龍花」
    6個月補充拍攝期內五度進山找花 才有了書中的102種高山花卉   臥龍處於橫斷山系腹地,地形地貌多變,生物物種豐富,區域內擁有眾多的高山植物,堪稱中國的西部花園。   「現在這裡已經成了一條生態觀賞長廊,但植物愛好者還是需要一本植物圖鑑。」
  • 醉心植物研究70多年,全國一半的植物都在他的書裡!
    1952年,中科院結合農、林、衛生等各個產業部門對植物學方面的需要,由植物所於第二年分別派出黃河隊、廣西隊、湖南隊等綜考考察隊分赴各地考察。王文採就被安排在廣西隊。危急時刻,昆明植物所的四名青年同志無償為他輸血1600毫升,才把王文採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並沒有阻攔王文採野外考察的熱情,如今已經到了耄耋之年的他提到當年種種,仍有幾分意猶未盡:「我還沒去過新疆天山、內蒙古,想去看看那裡的植物區系,但現在身體不允許了,實在遺憾。」
  • 世界最大植物種子亮相武漢 形似女性臀部
    世界最大植物種子亮相武漢 形似女性臀部  【解說】近日,由中國植物園聯盟發起的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科普全國巡展,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啟動。為期11天的科普展,共展出國內外各種植物「大熊貓」、「活化石」340多種,分布在該園科普樓、景觀溫室和珍稀植物專類園。
  • 多肉植物—百合科十二卷屬硬葉系詳解
    硬葉系是百合科十二卷屬的一類多肉植物,它們一般植株碩大、葉質堅硬。但由於這類植物自然生長狀態下繁殖不易,生長速度也不是太快,所以目前數量不是特別多,成型的植株數量就更少了。硬葉系多肉其中的一些好的品種價格更高,像天使之淚、環紋東興之座錦、瑞鶴錦等一棵苗的價格就達數百元,成株的價格達數千元,硬葉系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愛好者去收藏。
  • 曾認為已滅絕 廣東茂名發現珍稀瀕危植物蘭花蕉群落
    蘭花蕉是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27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27日消息,廣東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近日發現兩個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蘭花蕉小群落,活體植株數量達三位數。
  • 背靠中科院,自帶5G光環,通信基帶晶片商中科晶上衝刺科創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科創板的中科院系版圖繼續擴張。繼寒武紀、國盾量子之後,又一家中科院背景的公司——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晶上)科創板IPO申請於近日獲得上交所受理。中科晶上實際控制人為中科院計算所,其主要技術人員也均具有中科院背景。有了中科院的保駕護航,中科晶上的研發實力令人刮目。
  • 中科院20項成果喜獲2003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獎」
    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研究所及中科院其它地區研究所共20項科研成果獲得「雲南省科學技術獎」,其中,由昆明植物所吳徵鎰院士和郝小江研究員分別掛帥的兩項科研成果「中國種子植物區系研究」和「粉花繡線菊複合群的化學和生物學研究」榮獲自然科學一等獎,此外昆明植物所、昆明動物所、西雙版納熱植園、雲南天文臺和中科院上海昆蟲研究所、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11項成果分別榮獲自然科學二等獎(5項)和科技進步三等獎
  • 如何讓植物安全過冬:觀葉植物、多肉植物、水培植物各不一致
    冬天植物的養護是一個大問題,一不小心就可能就會出現凍死情況。對於不同種類、不同生活習性的植物,冬季的養護辦法也會不一樣。以下是我們整理的一些信息,可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一.
  • 中科院領銜學術團隊研究發現 中國娃娃魚或是「八兄妹」大家庭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中國大鯢只有一個物種,不過中科院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中國大鯢至少由陝西、貴州、安徽、四川和廣西5個物種組成,有可能至8個物種,這意味著對於中國大鯢原有的一系列保護措施面臨著重大調整。這一成果於北京時間今天零時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專家呼籲,儘快對中國大鯢進行不同物種的區分保護,禁止無序放流,以保護中國「娃娃魚」多樣的生物基因。
  • 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已逾500種
    最新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已有外來入侵植物逾500種。  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園聯合瀋陽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河西學院、韓山師範學院等全國8家科研單位,經過3年的野外調查、標本整理、文獻查閱,最新查明我國外來入侵植物有72科285屬515種。在世界自然保護同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我國發現50種。
  • 我的世界地圖種子 結構與群系分布
    我的世界地圖種子,下面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我的世界結構與群系分布研究結果,這是一位大神做的深度研究報告,裡面深度研究分析了結構與群系分布,想了解的一起來看看吧。 約定: 在本文中我們僅考慮了村莊的分布,事實上有一些其他結構的分布也是可以考慮的。
  • 微軟使用人工智慧做你手機裡的植物百科全書
    微軟研究院學者與中科院植物學家使用機器學習來開發花卉識別系統。你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外出與小孩散步,TA發現一朵很漂亮的花,跑過來問你是什麼,但是你突然愣住了—因為你並不知道它是什麼花。  目前世界上至少存在250000種花,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植物學者也很難全部認識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