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專訪 | 姚克:講好世界眼科的「中國故事」

2020-11-29 網易新聞


本文來源:人民網

本文轉自:浙二眼科中心

從醫40載,仍活躍於醫學科研一線,浙江大學附屬二院眼科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國際眼科理事會常務理事,亞太眼科學會中國區負責人——姚克,是我國白內障手術技術發展的親歷人,也是中國眼科飛速發展的見證人。

姚克教授

11月19日至22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五次全國眼科學術大會於廈門召開。作為見證者同時也是親身參與者,會議期間,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姚克接受專訪,講述了中國眼科飛速發展的故事。

1

三大眼部疾病治療需求增長 加速眼病治療技術發展

每個人的視覺和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眼部健康在人體健康中佔有重要地位。

姚克表示,目前,在我國有1.12個億的白內障患者,僅有300至400萬白內障患者得到救治,這是眼部疾病當中,致盲第一位的原因;其次,近視眼患者人數最多,我國近視眼患者約7億人,總體近視率已達到54%,小學生發生率約40%,高中生近視率達80%;再次,患者人數排名第二的是乾眼症,全國統計有3億人。也就是說,不考慮重疊發病的話,三大眼病患者的總人數就已超過 10 億。

另一方面,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近年來眼科疾病治療的需求不斷增長,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這也給眼科發展提供了一個快速成長的機會。

「眼科實際上是最小的科室,卻可以說是整個醫學領域,尤其是臨床醫學領域裡面是發展最快的科室」,姚克介紹說,「不僅我們浙江大學附屬二院,現在很多醫院的眼科都是最大的科室了」。

2

「曾經,國外不缺醫生,但中國缺」

1988年,姚克頂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第一位自主培養的眼科博士」的光環,獲得眼科醫生首批出國留學的機會。他被錄取為博士後,到當時國際上最好的眼科院校之一,瑞士巴塞爾大學眼科醫院工作。

1990年,瑞士留學與導師合影

「看到規模這麼大的眼科醫院,還有這麼多的先進設備,我被刺激到了。」姚克回憶到,「那時候國內醫院的視野儀還是手動的,那些先進的設備儀器可以說是想都不敢想。」

據姚克介紹,那時,國內眼科發展剛剛起步,不僅醫學設備落後,人才也非常緊缺,這讓他深刻意識到中國眼科與國外先進醫學水平存在的巨大差距。

就在那時,夢想在他的心底生了根,要讓中國也能擁有國際上最先進的眼科設備和儀器,還要建立一所更大、更寬敞的眼科醫院,為眼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就醫環境。

回憶起1990年毅然回國的決定,他的答案很樸素——「我覺得國外不缺醫生,但中國缺」。

3

「如今,中國先進的眼科技術,已位居世界前列」

時間前進至1997年,在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探索新模式的大環境下,浙醫二院擇優引進外資,合作成立「浙二眼科中心」,得以購進價值數千萬的醫療設備。

1997年,成立初期的浙二眼科中心門診樓

而今,中國眼科的現狀已經全然不同,我國眼科在臨床、科研和教學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比如白內障手術領域,通過姚克推動並參與的5次革新,實現白內障手術從12毫米大切口,到如今的僅1.5~2毫米的切口,進入了飛秒雷射「無刀時代」。據介紹,由姚克和浙二眼科承擔並完成的國家和浙江省重大「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也實現了在浙江率先基本實現縣級醫院即可完成「超乳白內障手術」。對於患者來說,不斷精進的手術技術,也從讓他們能夠看得見,變成看得清,再到看得舒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重慶專訪:胡沈員——用身體講故事的舞者
    重慶專訪:胡沈員——用身體講故事的舞者 2020-12-01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南衛視《中國正在說》: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
    原標題: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   近來,東南衛視《中國正在說》節目精心推出的「傳播十九大精神系列節目」在海內外引起積極反響。節目播出同時,《歐洲時報》推出《中國正在說》十九大專版;華人頭條還將該期節目譯製成英語、西班牙語等版本,依託數十個海外站點向全球推送,受到廣泛關注和歡迎。   向世界傳播黨的十九大精神,講述新時代中國的精彩故事,我們的理論宣傳品牌可以大有作為。《中國正在說》節目的實踐與探索,是新時代中國媒體更加自信、更加睿智地面向世界的一個縮影。
  • 為中國孩子講好故事
    特別需要提出的是,魯迅先生以其敏銳眼光,1937年就刊文充分肯定《稻草人》的時代意義:「葉紹鈞先生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  魯迅先生所肯定的這條路,正是中國兒童文學立足現實、講好中國故事,立足兒童、重視典型人物塑造,立足本土、堅守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創作之路。
  • 王國慶:把中國故事講好,講得讓人聽得懂、聽得進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陳競超 攝  以下為直播實錄:  紫光閣雜誌社記者:中國啟動不文明遊客黑名單制度以來,已經有十多人榜上有名,你曾在全國政協大會上作過發言,提出中國人是中國故事最好的講解者,請問怎樣讓每個人都能講好中國故事呢?  王國慶:謝謝你的問題,我想起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 講好中國故事,上海市社聯英文網站開通
    通過貼近中國實際、貼近國際關切、貼近國外受眾,運用國際社會聽得懂、易接受的話語體系和表述方式,主動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思想,提出中國主張,搭建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有效互動交流的橋梁,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尹欣首先代表市委外宣辦對市社聯英文網站的開通和本次研討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編 著名英語教育專家 胡敏:我們在創作《用英語講中國故事》這套叢書時,有很多方面的考慮。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有規可循
    但是,在英語課程教學中講什麼樣的中國故事,卻需要仔細推敲和精心遴選。「學英語 講中國故事」叢書編者們從浩如煙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選擇了近300個經典故事,涵蓋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藝術、成語故事、民間故事、人物故事、名勝古蹟、飲食文化和科技成就等八大方面。
  • 貓人內衣董事長遊林:武漢品牌故事要講給世界聽
    近日,貓人董事長遊林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五年,要帶領這家位於武漢的優秀品牌走向世界,實現「最受尊敬、行業第一」。作為內地第一個打出時尚內衣旗號的企業,如今22歲的貓人(國際)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武漢、上海設立中國區營運中心。遊林坦言,「疫情對所有零售企業都有影響,但從目前數據看,貓人今年會保持預期的銷售高增長。」
  • 人民網提醒:這些故事都是「假雞湯」,家長千萬別再講給孩子聽了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喜歡跟他們講一些故事,希望孩子從中能獲得一些知識,但其實這些故事真的能站得住腳嗎?那些故事中的知識點是真的嗎?小張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平時小張工作忙的時候,都把孩子放在婆婆身邊。孩子平時特別喜歡聽故事,奶奶也願意通過講故事的方法,來讓孩子學習一定的知識。有一次小張上網的時候,看到了有關於雞湯的闢謠文,而這篇文章刷新了小張的認識。
  • 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世界」白巖松:新聞也是講故事
    他說只為依然有熱血有夢的人敲一兩下鼓,撥三兩聲弦,用新聞的力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些。白巖松說新聞寫作傳播,就是一個寫故事和講故事的過程。新聞也是講故事,真實的故事也需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傳播。新聞的核心是人,先有對「人」的關注,才有對新聞的關注。講一千道一萬人類所有文化產品的實質,都是在描寫人和人性,從來沒有偏離過。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助力民族偉大復興
    12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
  • 怎麼才能講好中國故事?斯特恩小提琴賽提供了一個範本
    從何佔豪、陳剛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到陳其鋼的《悲喜同源》,再到周天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斯特恩小提琴一直在大力推廣和挖掘中國作品,「三屆下來,你可以聽到三個年齡段的中國作曲家的創作,可以看到他們的音樂思路,他們眼中的中國和中國故事。」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說。評委會陣容如何,也是選手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 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中國好,世界才會更好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王驍波)智利於1970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也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南美國家。2016年兩國建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和2017年籤署並於2019年3月生效的智中自貿協定被認為是目前兩國關係發展勢頭良好的兩大重要支柱。
  • 「向世界講好山東故事——歐亞國家新聞官員與記者山東行」 感受...
    為促進中國與歐亞國家新聞領域交流與合作,向世界講好山東故事,傳播山東聲音,6月30日,中國外文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舉辦的「向世界講好山東故事——歐亞國家新聞官員與記者山東行」集中採訪活動拉開帷幕。
  • 中國獸醫眼科年會(CCVO)世界獨秀,新瑞鵬邀多名專家直播手術
    眼科年會世界獨秀,CCVO圓滿收官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世界都被按下了暫停鍵。而我國在國家的帶領下率先走出了疫情復工復產。得益於國家的強大,在美國獸醫眼科年會(ACVO)和歐洲獸醫眼科年會(ECVO)都被迫停辦的情況下,中國獸醫眼科年會(CCVO)於2020年12月24日在廣州逸林假日酒店盛大開幕,成為了今年唯一一場獸醫眼科年度盛宴。 在經歷了兩天精彩絕倫的課程後,第六屆中國獸醫眼科年會(CCVO)於2020年12月25日在廣州逸林假日酒店圓滿收官。
  • 向世界講好山東故事 外媒記者楊家埠邂逅風箏、年畫與民俗
    6月30日至7月6日,中國外文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舉辦「向世界講好山東故事——歐亞國家新聞官員與記者山東行」集中採訪活動,邀請來自阿富汗、巴勒斯坦、菲律賓、黎巴嫩、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伊拉克等國家和地區的新聞官員和記者走進濟南、淄博、濰坊、青島參觀訪問,近距離感受山東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人文風情和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取得的新成就。
  • 專訪太原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屈光...
    擁有德國ZEISS全飛秒SMILE手術認證醫師、美國AMO公司屈光產品中國區培訓講師;瑞士STAAR公司人工晶體(ICL)手術及培訓認證醫師頭銜的陳鵬院長介紹說,早在30年前,國際上就有了雷射治療近視的技術,經過這麼多年的更迭發展,技術層面上,從最早的準分子雷射,到半飛秒,再到現在的全飛秒以及ICL,技術已十分成熟安全。
  • 在更廣闊的時空視域講好約翰·拉貝的中國故事
    17年的北京生活是拉貝生命中的黃金歲月,他收穫了事業和家庭的成功,是他對中國文化由陌生到熱愛的重要轉化期,他深刻理解了中國人的善良、溫和、禮貌、合群,使他能夠運用中國的思維方式進行思維,也理解欣賞中國人的種種特點,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民的「大愛」已然在其心中生根,成為他日後救助20多萬中國難民的精神源泉和情感基礎。
  • 《中國正在說》:保持人民情懷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
    中新網11月21日電 20日,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東南衛視品牌欄目《中國正在說》在北京召開創作座談會。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局長張雁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副司長戈晨,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翔,以及嘉賓、學者共聚一堂,暢談如何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 習近平是如何講故事的
    正所謂,「講好故事,事半功倍」。  前幾年,媒體圈中流行一本書,叫《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今天,學習小組帶大家看看,習近平是如何講故事的。學習他講故事的方法,對我們寫文章作發言,都有補益。  7月15日至23日,習近平到拉美參加金磚會,並將訪問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等四國。這期間,習近平又將講到哪些故事?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