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腹水病俗稱「大肚子病」,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在養殖過程中十分常見,發病快、死亡率高,從苗種到成魚均會患此病,已經成為制約黃顙魚養殖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病的黃顙魚會在水層表面離群獨遊、打轉,攝食量減少,腹部脹氣,肛門紅腫,體表粘液增多,解剖會發現病魚腹腔裡淤積大量的血水。而且黃顙魚得了腹水病後體質虛弱,很容易受到寄生蟲感染,繼發寄生蟲病。
目前正值季節交替、天氣變化不定,也是病害高發的季節,那麼造成黃顙魚出現腹水病的原因有哪些?
1、病原微生物因素
隨著池塘底質有機物逐漸的積累,導致水質逐漸變差,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感染魚體,使機體組織受損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腹腔內液體的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被打破,血液中的血漿透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腹腔形成腹水。
2、殺蟲殺菌藥物刺激
殺蟲殺菌藥物刺激本來就大,同時消殺類化學藥物對水體菌藻破壞也大,改變了池塘原有的生態環境,魚很容易應激。在後期,藥物毒性降解過後,池塘又會繁殖出大量的單細胞綠藻,使水體酸鹼度飆升,導致魚的腸道酸鹼失衡,引發腸胃疾病。
3、投餵過量
餵料太多,或者餵料不均勻,黃骨魚吃料過猛,飼料在腸道內來不及消化並發酵,導致腸炎腹水病的發生。
黃顙魚腹水病發病快、死亡率高,治療起來也比較困難,所以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細緻的管理,應該做到早發現早處理,而不應等到上了魚車後才知道死魚的嚴重性。
1、定期改底淨水
池底的淤泥往往是病原菌的「溫床」,在開始新的一輪養殖周期之前,一定要做好清塘、清淤的工作,在養殖中也要經常潑灑微生物製劑淨水,也有助於降解池塘中的殘餌和淤泥中的有害物質。
2、定期消毒,抑制有害菌
定期用消毒劑對水體進行殺菌消毒,消毒劑建議使用性狀較為溫和的碘製劑,以免對魚群造成應激反應。
3、合理投喂,注意肝膽腸胃的保護
在餵料前要多注意天氣的變化,陰雨天合理控料;正常天氣情況下注意早晚投料比例,增加上午的投料量,降低晚上的投料量。在飼料中要定期拌餵多維+乳酸菌和膽汁酸,促進消化,防止飼料在腸內堆積發酵。
4、定期使用樂暢桉樹精油進行防控
定期用消毒劑對水體進行殺菌消毒,同時拌料內服樂暢桉樹精油,既能抑制病菌,又能驅除寄生蟲。樂暢是由澳洲進口的天然多苞桉樹精油製成,天然具有抗蟲抑菌的作用,能夠抑制弧菌、嗜水氣單胞菌等有害菌的繁衍,促進有益菌的繁殖,減少細菌感染的可能,從而降低腹水病的發病率;並且樂暢桉樹精油的成分是安全無毒的,不影響魚的攝食和生長,不汙染水質,可以長期安全添加。
當魚群發生疾病時,治療需要耗費時間、藥物、人工和金錢,增加了養殖消耗和成本,還會降低產量、延長養殖周期。所以我們要提高防控意識,做好養殖管理,減少疾病發生。
文章來源龍昌動保,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