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顙魚小瓜蟲病治療起來不再是難題,用它?
隨著黃顙魚養殖的病害頻發,寄生蟲病已嚴重危害黃顙魚的生長,尤其是小瓜蟲和車輪蟲,其中小瓜蟲正在成為阻礙產業發展的瓶頸。小瓜蟲主要爆發於冬季和春季低水溫期,病情嚴重時,全身布滿小白點,體表覆蓋了一層白色薄膜,好像身上撒了一層鹽的結晶,且粗糙不平,鏡檢會發現鰓部和皮膚有大量粘液,可見大量小瓜蟲,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
黃顙魚車輪蟲用這個殺到底是對還是不對?不如提前做好防控!
隨著黃顙魚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過程中出現的病害也日趨增多,尤其是車輪蟲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劇。車輪蟲一年四季均有發生,集中在4-9月,主要危害魚苗和魚種,嚴重感染時可引起病魚大批死亡。在黃顙魚車輪蟲高發期,殺蟲並不是唯一途徑,高效又安全的防蟲方法您是否知道?
-
石斑魚受車輪蟲侵襲嚴重,做好防控工作不用怕!
但是在石斑魚的養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寄生蟲病如小瓜蟲、指環蟲、車輪蟲等,今天莫愁給大家講解一下該如何應對石斑魚車輪蟲。車輪蟲是用附著盤附著在魚的鰓絲或皮膚上,並來回滑動,有時離開宿主在水中自由遊泳。遊泳時一般用反口面向前像車輪一樣轉動,車輪蟲一般寄生在石斑魚的體表和鰓部感染引起的,少量時對魚體並無不良影響,亦無特殊症狀,一旦大量寄生石斑魚會出現食慾下降或不攝食的情況,群遊於池邊或網箱邊,鰓組織潮紅、黏液增生,鰓絲髮白腐爛,出現呼吸困難、浮頭等症狀,最後在池邊或網箱邊漫遊最後死亡。
-
何為魚類車輪蟲病?
車輪蟲病(流行的高峰季節為4-8月,適宜繁殖水溫18-28℃。)一、病理圖片:二、發病原因:車輪蟲病是由於車輪蟲大量寄生於魚體的皮膚或鰓部引起的,鏡檢鰭部經常可以看見蟲體密密麻麻布滿整個鰭部。車輪蟲側面觀象氈帽,反面觀圓蝶形,運動時就象車輪轉動一樣,因此稱為車輪蟲。
-
及時安全有效防控,解決黃顙魚小瓜蟲難殺問題!
春天來了,氣溫和水溫不斷上升,各種病原生物活動加強,在黃顙魚養殖過程中,容易感染的小瓜蟲病,也是這幾年一直困擾各位養殖朋友的難題。黃顙魚在感染小瓜蟲後,我們常常採取各種治療措施,然而,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收效甚微。黃顙魚小瓜蟲難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一情況?要如何進行寄生蟲的防治?
-
用什麼殺蟲藥殺車輪蟲效果好,又不會毒殺魚?
能直接把車輪蟲或者其他寄生蟲殺死的藥,哪有可能沒有毒性呢?沒有毒性怎麼殺得死蟲子?只要有毒性的藥物,怎麼可能對魚沒有傷害呢? 所以啊,不要總是想著用殺蟲藥車輪蟲或者其他蟲了,凡是殺蟲藥都是有毒的!
-
很多黃顙魚朋友每年因為小瓜蟲損失嚴重,那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
黃顙魚因其營養價值較高,具備較高經濟價值及市場潛力,養殖區域遍布全國各地。但由於黃顙魚自身屬於無鱗魚,沒有鱗片保護魚體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蝕和養殖過程中管理疏漏、養殖密度增大等原因而導致黃顙魚病害時常發生, 給養殖戶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尤其是小瓜蟲病更是令養殖戶們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學會這幾種方法,尤其是最後一種,黃顙魚小瓜蟲將不再是煩惱!
隨著黃顙魚養殖的病害頻發,寄生蟲病已嚴重危害黃顙魚的生長,尤其是小瓜蟲和車輪蟲,其中小瓜蟲正在成為阻礙產業發展的瓶頸。小瓜蟲主要爆發於冬季和春季低水溫期,病情嚴重時,全身布滿小白點,體表覆蓋了一層白色薄膜,好像身上撒了一層鹽的結晶,且粗糙不平,鏡檢會發現鰓部和皮膚有大量粘液,可見大量小瓜蟲,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
車輪蟲既常見又危害大:可誘發魚的呼吸困難,連綿陰雨可引起暴發。
它的常見性在於:無論大魚小魚,甚至從魚卵、水花苗、苗種到成體魚都可以滋生;說它的危害性在於:除了少量寄生(1個顯微鏡可視範圍內幾個蟲體)對成體魚妨害不大之外,但對魚卵、水花苗、苗種階段的危害則不可大意。因此,車輪蟲及其魚類車輪蟲病應引起我們特別關注。
-
魚發黃、缺氧死亡、用了藥還是有孢子蟲,水產殺蟲藥到底該不該用
用過殺蟲藥的魚體表體內都發黃,且20天褪不去 用了殺蟲藥之後,水體被破壞了,魚中毒肝胰臟受到損傷了放下去一樣大的魚苗,到收魚的時候,別人家的魚比你的魚重一斤,多眼氣啊! 然後更嚴重的,用了殺蟲藥蟲沒控制住,菌相、藻相遭到破壞,引起魚缺氧死亡。即便是沒死的魚,體質也被殺弱了。用過殺蟲藥的魚免疫力低下,對病毒、細菌等病原的抵抗力差,再加上蟲體寄生形成的傷口在蟲體脫落後為病原的侵襲提供了便捷入口,殺蟲後的魚非常容易感染細菌或病毒。
-
三種藥物對金鼓魚幼苗車輪蟲病藥效試驗研究及治療
三種藥物對金鼓魚幼苗車輪蟲病藥效試驗研究及治療2015-02-15 15: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 瀏覽量: 4236 次 我要評論 ■ 廣東省陽江市漁鄉子水產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梁成錦/文圖 一、發病情況 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自立秋以來,天氣變化頻繁
-
湖北瓦氏黃顙魚養殖技術
病魚池用過的工具須經消毒後才能使用,以免交叉感染及魚病擴散。2.魚種培育①魚種培育池。瓦氏黃顙魚魚種培育池的面積不宜過大,以1-3畝為宜,要求靠近水源且水源充足,清鮮無汙染,池塘配置增氧機。在池塘搭設餌料臺,材料採用竹蓆、草蓆、彩條布等物,每畝池塘餌料臺的面積約6-8m 2 ,將餌料臺用竹樁或木樁固定在離池底約10-20cm處。
-
雜交黃顙魚小瓜蟲病防治方法
雜交黃顙魚小瓜蟲病防治方法出處:水產養殖與流通 作者:紀非魚整理 水產養殖網 2017-10-25 23:21:00 近期,有客戶反映,養的雜交黃顙魚爆發了多起小瓜蟲病疫情,雜交黃顙魚對水溫也是比較敏感。然而,在採取了治療措施之後,治療效果卻因施藥時的天氣氣溫變化出現了較大差異,這種差異是由小瓜蟲繁殖周期的特性導致的。爆發條件 小瓜蟲在水溫15~25℃易發,水溫上下波動小瓜蟲繁殖,不耐低溫10℃以下自動死亡,個別30℃也有發生。
-
黃顙魚一個多月不長個,魚塘水還變色了?藍藻惹的禍,高溫天要巧管理
《壟上行》專家服務團成員 水產專家 張生:肥水用下去後,沒有用藻類激活,肥料也沒有利用,所以導致我們老塘的淤泥很深 裡面的有機質多,肥料沒利用完堆積在池塘裡,導致池塘的各種有害藻類爆發。該怎樣解決小杜的魚塘藍藻爆發的問題呢?
-
【今日推薦】如何綜合防控黃顙魚腹水病(大肚子病)?
黃顙魚腹水病俗稱「大肚子病」,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在養殖過程中十分常見,發病快、死亡率高,從苗種到成魚均會患此病,已經成為制約黃顙魚養殖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野生黃顙魚更好嗎?
最近一個視頻在網上熱傳:哈爾濱一個黑心商販用不明液體給養殖的嘎哈魚(學名「黃顙魚」)上色。視頻中介紹說,很多人覺得野生魚營養價值高,顏色發黃的黃顙魚常被認為是野生魚,賣價更高且更好賣。事實是這樣嗎?
-
他連用2天這方案,蟲都死了!
最近各種魚類寄生蟲開始大量繁殖爆發,今年比去年來得早,特別是黃顙魚、鮰魚、觀賞魚等。所以,一線水產朋友,要作好防範。看這,車輪蟲還真不少!很多養殖戶朋友已經開始預防起來了。3月6日,華中養殖戶朋友分享:前幾天爆發車輪蟲,用蟲蟲草+纖滅拌料,外潑原蟲膏+纖滅+白酒,連用2天,蟲都死了!有蟲,我們需要要怎麼做?1、外用:原蟲膏+纖滅;2、內服:在飼料中添加投餵一些具有驅蟲功能的植物產品和提高魚類免疫力劑的產品,蟲蟲草、纖滅、黃芪多糖免疫草、多維等。
-
這幾種魚類常見寄生蟲,你了解嗎?
切記,不要等到寄生蟲病發嚴重了才開始殺蟲,因為殺蟲不僅風險大而且對魚的生長繁育都有很大影響,一些殺蟲藥也容易殺死水裡的部分浮遊生物引起水體失衡而使水質變差,因此對於寄生蟲病要以預防為主,以養水保健為主。1車輪蟲車輪蟲屬纖毛門,緣毛目,車輪蟲科。蟲體側面觀如氈帽狀,反面觀圓碟形,運動時如車輪轉動樣,隆起的一面為前面或稱為口面,相對凹入的一面為後面或稱反口面。
-
黃顙魚腹水病的發病原因和防治辦法你都清楚嗎?
細菌感染引起的腹水病、裂頭病、爛鰓病、潰瘍病等是黃顙魚養殖中最令人頭疼、危害最為嚴重的一類疾病,特別是黃顙魚腹水病和裂頭病,是影響成活率的最主要疾病。今天我們先來分析黃顙魚腹水病的發病原因和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