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是怎麼回事

2021-01-10 中國數字科技館

說到麻醉,很多人都覺得並不陌生。但他們還是會有麻醉會使人變笨、麻醉會影響健康等錯誤認識。說到底,還是因為對麻醉不夠了解。那麼,麻醉到底是怎麼回事?它是如何達到「麻醉」目的的呢?

首先,我們應明確:麻醉是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體或局部暫時失去感覺,以達到無痛的目的。那麻醉是如何作用的呢?以吸入式麻醉為例,揮發性麻醉藥或麻醉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泡,使肺泡中吸入麻醉藥的分壓上升,在分壓差的驅動下,吸入麻醉藥以彌散的方式跨過肺泡膜進入血液循環,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後產生麻醉作用。

多數人的印象中,麻醉似乎只是用於手術,是為了消除患者手術時的疼痛,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事實上,現代麻醉已經走出手術室,參與多種疾病的治療,如疼痛、癲癇、頑固性失眠等。麻醉醫生的工作也不只是術前打一針麻藥那麼簡單。首先,麻醉前,醫生需結合患者的身體情況、病史、禁忌、麻醉部位等進行綜合評估,選擇合適的藥物、制定麻醉方案,同時還需考慮到術中可能出現的意外並想好應對方案。術中需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監控,確保患者無痛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後還會對患者進行連續監測,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及時處理意外,直至患者痊癒出院。

當然,一臺手術要想成功完成,需要的不只是醫護的專業,還需患者的配合。麻醉前後,患者需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放鬆的心情。 臨床經驗表明,緊張的心情不利於睡眠,大概率還會導致患者失眠。失眠不僅會使患者血壓升高,還會造成食慾不佳。對於手術來說,影響並不好。因此,患者術前需保持輕鬆的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

2.聽從醫囑。醫囑是醫生根據病情和治療的需要對患者在飲食、用藥、化驗等方面的指示。醫囑的缺乏或患者不遵從醫囑,都會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導致手術出現意外。因此,患者應認真聽從醫囑。

3.聽從護士的安排。手術前,護士會告訴患者手術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如:手術前,患者需空腹;若患者有假牙,要將假牙暫時取掉;貴重物品不要帶進手術室,可將其放在家屬手中,避免丟失;手術過程中,患者應穿規定的鞋子,戴好手術帽。這些注意事項,患者應認真遵守,避免出現意外情況,加重患者病情。

4.手術進行中,患者應保持安靜。有的手術會採用局部麻醉的方式,也就是說,手術過程中患者意識是清醒的。因此,為避免手術出現意外,患者在術中應保持安靜,閉目休息。儘量避免與醫護人員閒聊,以免分散醫護人員的注意力。另外,在聽到醫護人員談論病情時,患者不要過度猜想,儘量保持平和的心態。

前面提到,患者術前需禁食或保持空腹狀態。具體原因如下:首先,如果患者沒有禁食,術後嘔吐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同時,患者可能攝入與藥物作用相反的食物,進而增加患者的不適感。其次,人體在注射麻醉劑之後,藥物作用會降低人體內器官與器官之間的保護作用。以咳嗽為例,正常狀況下患者咳嗽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注射麻醉劑後,咳嗽就有可能導致胃裡的一些物質如胃酸、食物殘渣流入其他部位,嚴重的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甚至呼吸衰竭。因此,為了避免出現這些危害,患者應聽從醫囑,做到術前禁食。最後,術前禁食不僅限於全麻手術,即使是局麻手術也需禁食。這是因為,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意外狀況,可能需要臨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為避免意外,患者麻醉前需禁食。

總之,現代麻醉所使用的藥物和劑量都有專業醫生嚴格把控,從手術前到治癒出院還有麻醉醫生全程監控,所以麻醉手術是較為安全的。患者應重視麻醉,遵從醫囑,積極配合醫護工作,以便手術順利進行,而不是盲目拒絕麻醉,耽誤治療。

文/龍文平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相關焦點

  • 健康貓潔牙麻醉死亡
    這是一隻典型的健康年輕的貓,按照ASA麻醉風險評估標準,這個貓的麻醉風險是1級,最低級別的。這種貓,麻醉死亡的風險非常非常低。之前我的文章中寫過,美國歐洲的寵物醫院中,麻醉死亡率是0.15%。這裡面包括重症的。
  • 脖子上有腫塊是怎麼回事?
    核心提示:脖子上有腫塊是怎麼回事?近日,有媒體報導,山東一名23歲女子方某洋因不孕遭婆家虐待致死,禹城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鑑於被告人歸案後均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並且自願預交賠償金5萬元,決定從輕處罰。   脖子上有腫塊是怎麼回事?
  • 全身麻醉就是人死過一回?麻醉時身體經歷了什麼
    經常在電影裡面看到這樣場景:一旦進去手術室,病人在醫生的麻醉下整個人就會失去知覺,整個過程中就如睡著了一樣,經過一番折騰之後,最後才慢慢的睜開眼睛。  很多人都會奇怪,全麻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整個人會毫無知覺,這個過程中人是死掉了嗎?
  • 昏迷4天誕下女嬰是怎麼回事 具體原因是什麼
    究竟昏迷4天誕下女嬰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昏迷4天誕下女嬰是怎麼回事英國曼徹斯特發生一件離奇的生產事件,18歲女大生艾波妮(Ebony Stevenson)日前因頭痛和多次癲癇發作緊急住院,艾波妮接受人工昏迷治療後,整整昏迷4天,當她醒來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她已經當了媽媽,當護士將女嬰放到她懷中時,艾波妮嚇傻頻喊,「她不可能是我的…」
  • 養貓不可不知的區別:麻醉與鎮靜
    大部分人都把」鎮靜「理解為」麻醉「,或者「淺麻醉」。其實,鎮靜和麻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今天我們能就來了解下什麼是鎮靜和麻醉,以它們哪些時候能派上用場。鎮靜和麻醉是不是一回事?鎮靜是以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為特徵,表現對周圍環境反應和警覺的下降,但可以通過疼痛刺激或聲音刺激喚醒的一種狀態。
  • 猴拳+蛇拳 為安撫術後男童麻醉醫師拼了
    猴拳+蛇拳為安撫術後男童麻醉醫師拼了同在寧波李惠利醫院的愛人說女兒都很久沒享受到這樣的待遇了以前同事們對胡禮宏的暱稱是「胡哥」,現在大家見了他都親切地叫「猴哥」、「孫悟空」,他還笑嘻嘻地比劃幾下猴拳。這是怎麼回事?昨天下午,記者到醫院探訪了這位新晉網紅。3歲男孩復甦室醒來嚎啕大哭麻醉醫生耍猴拳蛇拳安撫下午3點,剛從手術室出來的「猴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三星長女濫用麻醉是怎麼回事?背後原因詳細始末介紹
    據悉,被懷疑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的醫院是一家位於首爾江南區的整容醫院。該院助理護士A某向韓國媒體Newstapa揭露,李富真靜脈注射丙泊酚(Propofol)成癮。韓國警方表示,將與該院所在轄區衛生所一道檢查該藥劑的處方管理現狀。韓國警方稱,很難說這是針對李富真的立案前審查,警方將根據審查結果,決定是否對她進行立案前審查或立案調查。
  •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怎麼麻醉?
    那麼,這個手術怎麼麻醉?該手術雖然看著比較大,但實際上這個手術的疼痛很小,僅僅在頸靜脈穿刺的過程中有一些疼痛。而該疼痛完全可以由局部麻醉進行控制,因此局麻是可行的。但如果病人是年老者、兒童或者是不能合作者,應權衡利弊適當採用輔助鎮靜的麻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病人的口鼻離術野很近,手術當中可能無法接近,因此要詳細制定病人吸氧方案或者一旦發生窒息後緊急控制氣道的預案。
  • 麻醉就是「打一針讓你睡一覺」?關於麻醉的十大誤解一一解密
    麻醉就是讓你睡一覺?事實是,為了讓你睡好至少要準備數十小時……現實中,許多人對醫學麻醉都有各種誤解。3月25日至29日是第三屆「中國麻醉周」,記者近日走進解放軍第九六零醫院中心院區麻醉科,體驗麻醉醫生的工作,深度解密麻醉室的那些事。誤解一:麻醉醫生都「話癆」鏡頭:病人正在病房休息,穿綠色大褂的麻醉師進來,「身體怎麼樣?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 為安撫術後男童 麻醉醫師耍起了猴拳蛇拳(圖)
    猴拳 蛇拳為安撫術後男童麻醉醫師拼了同在寧波李惠利醫院的愛人說女兒都很久沒享受到這樣的待遇了這兩天,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麻醉醫生胡禮宏一不小心成了網紅。這是怎麼回事?昨天下午,記者到醫院探訪了這位新晉網紅。3歲男孩復甦室醒來嚎啕大哭麻醉醫生耍猴拳蛇拳安撫下午3點,剛從手術室出來的「猴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麻醉安全嗎?
    那麼,在麻醉的時候,它安全嗎?任何麻醉都不會100%的安全,因為麻醉藥不僅會讓人睡著和不讓病人感到疼痛,也會干擾正常的功能,比如心跳,血壓,呼吸等,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患者可能要承受伴隨麻醉而來的負面影響,比如說麻醉過程中發生意外,導致呼吸和循環功能障礙,造成腦細胞不同程度的缺氧,從而影響腦功能,很多病人以為麻醉的風險都是麻醉藥物和醫生的操作惹的禍,但事實恰恰相反,在手術麻醉過程中,這兩種因素所引起的麻醉風險並不多
  • 《少見病的麻醉(第2版)》《麻醉危機管理》新書發布
    近日,2020年深圳市醫學會麻醉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深圳麻醉專著籤贈儀式在深圳舉行,籤贈儀式由深圳市醫學會麻醉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組委會主辦,深圳市美格爾醫療技術研究院協辦,《少見病的麻醉(第2版)》和《麻醉危機管理》兩本專著在會上發布。
  • 貓咪做完絕育後28個小時不吃不喝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
    貓咪做完絕育後28個小時不吃不喝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別慌,貓咪手術後身體虛弱不舒服、食慾減退正常的。鏟屎官要記得,發現異常情況找醫生。但是貓咪家長應該聽醫囑,給絕育貓咪帶上伊莉莎白防舔圈。一般6到8小時,可以稍微喝點水,6小時前不要餵食物,不然,貓咪會因為麻醉藥效沒過而發生嘔吐等現象。6-8小時後,貓咪家長可以輕微餵一些流食,比如,術後恢復罐頭。記住,可以不喂,餵一點也行,餵多了,會導致麻醉後的貓咪嘔吐的。
  • 貓咪絕育後怎麼都不肯理人,到底怎麼回事?該如何哄哄自家貓主子
    去醫院進行貓咪絕育手術不難,但是很多貓咪絕育後怎麼都不肯理人,到底怎麼回事?該如何哄哄自家貓主子?貓咪貓咪不理人的原因麻醉後遺症
  • 狗狗打噴嚏是怎麼回事?
    最近看到有朋友們諮詢狗狗老打噴嚏是怎麼回事,我相信每個愛狗養狗的朋友在狗狗生病的時候都很著急,狗狗打噴嚏是有多種原因的,具體問題我們還得具體分析
  • 晉江首家麻醉門診開診 術前麻醉評估成醫患共識
    晉江市醫院開設麻醉門診,圖為麻醉師為患者提供術前麻醉評估  在晉江市醫院門診大樓一樓,該院麻醉科林建水副主任醫師正為患者提供術前麻醉諮詢服務。「您有沒有心臟病、高血壓、腦血管之類的疾病?有;有吸菸嗎?有,我建議您麻醉前2-4周停止吸菸,以減少氣道高反應性和圍術期肺部併發症;同時,麻醉前您6小時禁食,4小時禁飲,原因是麻醉開始時和結束時,若有嘔吐會嗆到氣管(誤吸),造成吸入性肺炎」。
  • 新的一年,來看看未來麻醉的八大預言
    那麼再過十年至二十年間,理性將成為各類醫學專業的主流,麻醉也不會例外。3F人工智慧只會部分應用於麻醉對人工智慧的期待,一直是各行各業的追求,醫學各專業也不會例外。但我預測在有限的未來,人類中樞(高級中樞與低級中樞)的功能仍會是未解之謎,更別提麻醉的機理,所以它不會成為麻醉的主流方式,但在其他醫學專業中倒是有可能。
  • 老人腳腫是怎麼回事
    老人腳腫是怎麼回事呢?上周回家一看發現媽媽腳腫的特別厲害到醫院檢查也沒檢查出什麼病情,於是我諮詢了一下老中醫老人腳腫是怎麼回事?中醫專家指出,腳腫是老人常見的一種現象,引起腳腫的原因很多,不少還是疾病的預兆一定要認真對待腳腫現象。這裡他告我老人腳腫是怎麼回事。專家介紹,老年人腳腫主要有5種。
  • 全身麻醉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原標題:全身麻醉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如果將藏身於各國傳統醫學中的傳奇略過的話,全身性麻醉藥物的醫學應用不過160餘年的歷史。正因為如此,人們至今對這些藥物麻醉作用的分子機制仍然不甚了了。
  • 下肢血管重建手術中使用神經軸索麻醉優於全身麻醉
    下肢血管重建手術中使用神經軸索麻醉優於全身麻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31:06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和渥太華醫院Daniel I McIsaac團隊比較了在成人下肢血管重建術中進行神經軸索麻醉或全身麻醉對患者預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