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2020-12-05 騰訊網

《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是《易經》的總體思想,也是我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思想之一。

《易經》認為,整個世界是在陰陽兩種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斷運動、變化、生成、更新的。表現為氣,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陰陽互動,和諧統一。《易經》的卦象就是立在陰、陽二爻兩個符號的基礎上。它們按照陰陽二氣的消長規律,排列組合成八卦,八卦的構成排列,就體現了陰陽互動、對立統一的思想。八卦又經過重疊排列,組合為六十四卦,陰陽是其核心。

《易經》還將陰陽當成事物的性質及其變化的法則,把許多具體事物都賦予了陰陽的涵義。這些事物包含自然的,如風、雨、雷、震等。把天視為陽,把地視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署為陽,寒為陰;明為陽,暗為陰;晝為陽,夜為陰等。也包括人間及社會的,有生老病死、爭鬥領地、遷徙立族等。視男為陽,女為陰;君為陽,民為陰;君子為陽,小人為陰等等,都以陰陽區分。此外,它還對自然和社會中共有的現象也以陰陽來解釋,如剛柔、健順、進退、闢開、伸屈、貴淺、高低等。

相關焦點

  • 萬物有情與天人合一:論懷特海的過程哲學與易經的對立統一
    中世紀及以前,人類用宗教來武裝自己的思想,處理與自然的關係。將不可言說,不可理解的現象與感受高度抽象到上帝。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西方哲學與科學的影響下,我們開始走向了與自然對立的敵對狀態,環境汙染、批量砍伐,肆意獵殺、在當今威脅人類生存基礎的全球性生態危機的時刻,我們也許需要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哲學是科學的啟蒙,隨著科學的發展,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進而有了量子理論。
  • 天人之學——究天人之際:《易經》
    《易經》不僅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而且自古以來就被推崇備至。被奉為「群經之首」。「經」就是道,就是理,天地間的大道理,天理亦即人道。闡明天理人道的書才能被稱作「經」。「經」是神聖的、是權威的,是一切真理的本源。
  • 哲學到底有什麼用?現在還需要思想嗎?
    什麼是哲學?這種非系統、缺乏論證的世界觀還不能稱之為哲學。 哲學是通過一系列特有的概念、範疇和系統的邏輯論證而形成的思想體系。當人們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社會具備一定的實踐條件,特別是人類的思維達到一定水平時,哲學家把自發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系統化、理論化而形成關於世界觀的思想體系,才出現哲學。
  • 易經精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
    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文學著作《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發蒙與起源。無論是老子中的「道,非常道」中的道還是孔子的「吾道一已貫」之中的一,都源自《易經》中最基本的思想,那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懂點易經,讓你成為朋友圈的焦點人陰陽是如何產生的呢?陰陽之道對中華民族文化具有什麼影響呢?
  • 《易經》價值遠高於《相對論》?連愛因斯坦都承認它的科學性
    《周易》一書有《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所構成,從總體上看它是一部指導人們和利用自然規律及社會發展規律的哲學著作。其中,《易經》是我國古代先哲通過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對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及其結果進行高度總結概括後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萬事萬物的現象和發展變化的餓規律。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27)旅卦上 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二十七)旅卦上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易經》:窮不過九、富不過六、豪不過三,是什麼意思?
    易經就像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哲學,這是一個大學問,它探索宇宙生物演變的信息,它包含一個完整而深刻的思維,它使我們看到了陰陽之間的相互轉化。同時,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兩者之間不斷流轉。同時,它還使我們能夠看到白天和黑夜的變化以及四個季節的周期。
  • 院士:中國有易經!
    追本溯源,在中國的文化中,道統思想貫穿始終。「道法自然」嚴格遵照世界萬物發展的本源,自然就能夠繼續發展下去。對於研究世界萬物發展的本源這方面,中國院士馮友蘭曾說過,《易經》是萬事萬物的規律,中華文明之所以可以流傳至今,《易經》的作用不可小覷。
  • 從《易經》談中醫的繼承與發揚
    《易經》即《周易》,傳說其歷經伏羲、文王、孔子之著,成書於先秦的文化軸心時代。《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眾經之首。幾千年來,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直到今天,對人們的思想行為仍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 好聽又有內涵的名字,藏在《易經》裡
    主編我國第一部《易學大辭典》、第一部《易經應用大百科》、第一套《易學文化叢書》,第一部新世紀國家級規劃教材《醫古文》、第一部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哲學基礎》、第一部衛生部規劃教材《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第一部衛計委規劃教材《中醫文化學》,第一部國家漢辦孔子學院教材《中醫文化讀本》。
  • 《漢字中國》首發 詮釋本土哲學思想與文化基因
    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 舉報   濟南11月22日電 (孫宏瑗)「以傳統漢字為標誌的觀念是中國哲學與文化的
  • 常讀《易經》不僅可窺探古人智慧,還有這4點好處!
    這裡面影響較為的大的,《易經》一定排前列。易經地位高,名氣還大,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中國哲學思想的開始。在2000年前就被稱為了「群經之首」、「群經之始」。其後的文化現象或書籍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周易》的影響,所以從《易經》裡就可以大體了解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
  • 「萬物一體,超越生死」,重新發現列子哲學思想價值
    其實,列子是在老子之後、莊子之前發展道家學說,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的:可以說,老子的哲學思想得以流傳,離不開列子的深入發展,而莊子在宇宙觀方面的宏闊思想,得益於列子給予他的啟發。而且,與老子、莊子純粹的直覺主義真理不同的是,列子的哲學思想有一種實證主義的傾向,即從科學的角度來設立思想根基。
  • 《西西弗神話》中的哲學思想
    斷片一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便是自殺。判斷人生值不值得活,等於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斷片二自願死亡意味著承認,哪怕是本能地承認這種習慣的無謂性,承認缺乏生活依據的深刻性,承認日常騷動的瘋狂性以及痛苦的無用性。斷片三在被突然剝奪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中,人感到自己是局外人。這种放逐是無可挽回的,因為對失去故土的懷念和對天國樂土的期望被剝奪了。
  • 易經中的吉兇悔吝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大家如果喜歡閱讀易經的話,就一定會讀到吉兇悔吝這四個字,那麼這四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那?有人說易經是一個迷信,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唯物主義的知識。易經從來沒有告訴我們鬼神說,從來沒有告訴我們唯心主義,而是從深層次解釋了陰陽共生和發展的規律,而這個規律就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電子和質子理論。揭開這種兩極對立的面紗,我們也能發現二者是相互統一的,統一的紐帶就是悔吝二字。大家注意發現,在悔的左側都是好的結果,在吝的右側都是不好的結果,這個悔和吝就是扭轉乾坤的關鍵。
  • 《易經》5句經典名言,可以讓中年人有所收穫
    《易經》是我國上古奇書,現在所說的易經,一般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部易書。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易經把人生哲理全藏在了這些句子裡,中年人一定要看看,受益一生。
  • 雷神和火神是什麼來歷?《易經》中雷火交加是什麼寓意?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用「火神山、雷神山」來命名,有沒有什麼講究。這個肯定是要有講究的了,中國傳統,大事小情都要看個日子,而這次並沒有向以往一樣按照地理位置去命名,而是選了兩個「神」去命名,肯定不是隨便取的。我們先來看一下雷神和火神。雷神雷神俗稱雷公,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
  • 孔子思想特徵:仁、禮為其核心
    不同時期對「儒」的理解略有不同,今天我們所理解接受的「儒」多指孔子的儒家思想,頗有讀書人的意味,夾雜著幾分積極入世的態度。首先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徵如下:1、宗師孔子,以孔子作為自己的思想領袖。《漢書藝文志》日: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停尼。重其言。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雖然現在這個社會易經沒有了將相的稱謂,但《易經》依舊備受追捧。它作為群經之首,是諸子百家的思想啟蒙,也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文化的神經。不過,幾千年來,對於《易經》是迷信產物的質疑聲也從未中斷,因為在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易經》是神的東西,妖魔鬼怪都懼怕他,在床頭放上一本《易經》,妖魔鬼怪就不敢接近你。這樣的說法十分玄幻,並沒有科學依據,畢竟世上到底有沒有鬼還是另一說。
  • 道家思想——中國功夫理論之源
    《易經》我國文化史上少有的一本同時得到儒道兩家尊崇的古代典籍,其最初雖是一部佔卜之書,但它的價值不止在佔卜方面,更在於它提出了一套關於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及相互關係(陰陽、八卦)的宇宙體系,包括「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樣影響深遠的哲學思想。這套理論影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武術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