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美食大搜羅

2021-01-08 瀟湘晨報網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美食大搜羅 2014-12-23來源:網絡綜合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冬至美食大搜羅。

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美食大搜羅。資料圖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在中華大地上,更是流傳下了豐富多彩的冬至飲食習俗,各地冬至飲食習俗也是很有趣的。例如,北方吃餃子,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而南方則吃湯圓、年糕、赤豆粥、黍米糕等。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吃什麼呢?冬至有什麼飲食習俗?其實全國各地習俗五花八門,冬至吃的東西也不一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冬至的那些飲食文化。kmS瀟湘晨報網

  海南:冬至掃墓祭祖吃團圓飯、甜丸kmS瀟湘晨報網

  海南島漢族居民主要從內地不同地域和不同歷史時期遷徙而來,繼承祖先的傳統風俗不盡相同,因此海南部分地區有冬至掃墓的習俗。冬至掃墓,要殺雞、宰鴨,全家族人都回來利用冬至團圓,聚在一塊吃團圓飯,團聚祭祖,很隆重,像過年一樣。kmS瀟湘晨報網

  海南的冬至跟潮汕各市縣冬至之習俗基本相同都有吃甜丸的習俗。湯圓在潮汕地區又叫甜丸,相傳因為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這有如少數民族的「潑水節」一樣。如果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kmS瀟湘晨報網

  在這裡順便說說海南苗族傳統節日「冬至」節是如何過的。每年的「冬至」節,海南苗族人家家戶戶都要用山蘭糯米製成一種糕粑來吃,以慶祝一年的豐收喜悅。這種糕粑吃的時候醮上自製的蔗糖漿,一時吃不完可以存放幾天。冬天天氣冷,食物易變硬,把這種糕粑放在炭火上炙烤熱後膨脹軟化,更是香甜可口。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美食大搜羅。資料圖kmS瀟湘晨報網

  北方:餃子和餛飩kmS瀟湘晨報網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對於有著「好吃不如餃子」習俗的北方人來說,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俗。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說是吃後可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裡,不會被凍掉耳朵。kmS瀟湘晨報網

  不過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餛飩的稱法不一樣,廣東人把餛飩稱為「雲吞」,湖北人則稱之為「包面」,江西人稱其「清湯」,四川人稱「抄手」。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美食大搜羅。資料圖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美食大搜羅。資料圖kmS瀟湘晨報網

  江南:湯圓kmS瀟湘晨報網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美食大搜羅。資料圖kmS瀟湘晨報網

  浙江:冬至吃蕎麥麵kmS瀟湘晨報網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趕回婆家。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麵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美食大搜羅。資料圖kmS瀟湘晨報網

  廈門:排隊買薑母鴨kmS瀟湘晨報網

  廈門人對鴨可以說是情有獨鍾,一年四季都在吃鴨,鹽鴨、醬鴨、烤鴨、四物燉鴨,冬至吃薑母鴨。一條街只要有一攤賣薑母鴨的店,就整街飄香。薑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後,再加入老薑及米酒等燉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潤肺、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別滋補。薑母鴨自家做的比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開始排隊買薑母鴨。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美食大搜羅。資料圖kmS瀟湘晨報網

  寧夏:冬至要吃「頭腦」kmS瀟湘晨報網

  在冬至這一天,銀川有個習俗,這一天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人還給羊肉粉湯叫了個特別的名字——「頭腦」。羊肉粉湯由蘑菇和羊肉烹飪而成,佐以鹽、姜、蔥、蒜、辣椒、醬油等調料,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一鍋五顏六色的羊肉粉湯就做好了,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kmS瀟湘晨報網

  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羊肉粉湯餃子做法獨特,味道香辣可口,現在已成為銀川的一道特色小吃。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美食大搜羅。資料圖kmS瀟湘晨報網

  客家:過冬至家家吃蘿蔔粄kmS瀟湘晨報網

  南粵客家有「冬至過大年」的風俗。對於客家人來說,冬至是除春節外最大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殺雞、殺豬、宰羊,準備了豐富的節日大餐。而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餐桌上必不可少。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吃蘿蔔粄是客家人祖先流傳下來的習俗,冬至來臨,家家都會用糯米和蘿蔔絲等做成蘿蔔粄,然後用香蕉葉墊住放在鍋裡蒸。蘿蔔粄蒸熟後,客家人都會趁熱品嘗,而且要分給家裡的每個人吃,共慶豐收的日子。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美食大搜羅。資料圖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杭州:一天三頓吃年糕
kmS瀟湘晨報網

  杭州人冬至喜吃年糕。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冬至美食大搜羅。資料圖kmS瀟湘晨報網

kmS瀟湘晨報網
  臺灣:九層糕祭祖
kmS瀟湘晨報網

相關焦點

  •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你知道冬至吃餃子的寓意嗎?
    有句俗語叫做:「冬至大如年」,從這句俗語中就可以看出冬至的重要性,又因為各個地區的差異性,就導致各個地方冬至的時候的習俗大不相同,例如北方地區在冬至這天一般是吃餃子,那麼北方為什麼大部分地區都選擇在冬至這天吃餃子呢?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冬至吃餃子的起源。
  •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還有什麼講究?
    12月22日是冬至日,冬至是我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作為吃貨的小夥伴們肯定早已將冬至節氣包含的地理知識都忘光,只記得吃餃子。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補補冬至裡包含的地理、氣候學知識,以及了解一下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吧!
  • 冬至來了,老北京過冬至,桌上美食可不只有餃子
    提起冬至,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吃餃子」。甚至有段子吐槽說,咱們不管過什麼節日都要吃餃子。當然,餃子的美味與好彩頭,讓它成為了逢年過節最受歡迎的節慶食物,但是,要說中國人過什麼節都吃餃子,這可太看不起中華美食了!
  • 冬至吃什麼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為什麼要吃餃子由來
    冬至美食,你知多少  北方 餃子  餃子,相傳是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
  • 東北人冬至吃餃子燉酸菜喝羊湯,外國人冬至吃什麼?
    這幾天冬至美食成了熱點,夏至和冬至是24節氣裡面比較重要的節氣,東北人冬至吃餃子燉酸菜,吃燒麥喝羊湯,那麼其他國家人冬至吃什麼,我們先看看日本人冬至吃什麼?日本人冬至吃南瓜、蓮藕、胡蘿蔔、銀杏果、金桔、寒天、烏冬這七種食物,他們稱之為冬至七寶菜,日本的七代表很多種意思,包含營養度過寒冬的小智慧。日本人為什麼冬至吃南瓜,以前西方人喜歡冬天吃南瓜湯,尤其是萬聖節這一天,日本吃這些菜主要原因是他們為秋季收貨的最美菜品,飽含陽氣,冬至要補充陽氣,所以日本人習慣吃這些菜。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時間:2020-12-21 15:3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12月21日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據說,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在的餛飩差不多,煮熟以後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直到唐代以後,餃子才變得和現在一樣。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要追溯到東漢末年。
  • 冬至吃什麼?北方人吃水餃南方人吃湯圓,用美食表達對冬至的歡迎
    冬至,北方吃水餃,南方吃湯圓在北京,你問十個人,冬至吃什麼?八個人會告訴你,吃餃子唄。那兩個人八成是南方人,因為南方人冬至不吃餃子,吃湯圓。在北京,冬至這一天,家家要吃頓餃子。跟過春節的年三十夜一樣。今日冬至,一年當中,這一天,擁有最長的黑夜和最短的白天。代表冬季最寒冷的日子來了。
  • 冬至它是一個節日嗎?為何要吃餃子、吃湯圓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冬至來臨。在二十四節氣中,它是很特別的一個,在古代也曾被稱為「亞歲」。至今,冬至在人們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它的討論也一直未曾停歇。吃餃子、吃湯圓……對很多人來說,在這個時候來一份屬於冬至的美食,代表的也是對不久之後春節團圓的期盼。它是一個節日嗎?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賀冬」。
  • 冬至美食都有哪些?你只知道餃子和湯圓?快來看看9大傳統美食!
    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冬至吃什麼?  北方吃餃子,  南方吃湯圓,  有錢的吃羊肉湯鍋,  沒錢的喝西北風!  其實冬至的美食,  遠不止餃子、湯圓,  各地都有自己的傳統美食,  有很多都是第一次聽說。  1、餃子:  聽過這首民謠——」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嗎?
  • 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冬至美食遠遠不止這倆
    今天是冬至。在北方朋友的觀念裡,「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一定要吃餃子;而南方朋友則多吃象徵著家庭和諧團圓的湯圓,寄予我們對幸福的期盼。而每年今日的朋友圈裡,似乎也會有一場熟悉的「餃子or湯圓」的「掰頭」,別有一番趣味。但其實,冬至美食的名單裡遠遠不止餃子和湯圓。下面,就讓我們在冬至日來一場全國巡禮,看看各地獨特的冬至美食~
  • 冬至吃什麼?關於冬至各地的美食,你最喜歡哪種?
    冬至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過了冬至,就開始數九。這一天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東北人喜歡冬至吃餃子。大小餐廳不提供餃子。這個大鍋的羊汁滾羊雜煮,適當過冬。請再給我一盤東北水餃。我保證我的全身都很舒服。日本人在冬至吃南瓜、藕、胡蘿蔔、銀杏子、橙子、寒天、烏冬這7種食物。
  • 冬至吃什麼?10種冬至傳統美食,每一種都讓你隔著屏幕流口水!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再怎麼說也是「年時八節」之一,吃貨們還是不會放過這有著各種冬至特色美食的節日的。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冬至吃什麼?10種冬至傳統美食,每一種都讓你隔著屏幕流口水!1、餃子冬至到,吃水餃!餃子是冬至不能少的食物之一。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 冬至到了,泉州人過冬至要吃冬至圓!
    在福建泉州,冬至被稱為「小年兜」,是與春節一樣重要的節日,有許多獨具特色的傳統習俗。在老泉州人的記憶中,全家人會在這一天圍在一起搓圓仔。如今,雖然許多人不再動手搓圓仔,但那一碗熱騰騰的冬至圓,仍是一家人必吃的冬至美食。冬至這天,有些事是不會隨著天氣改變的。比如,太陽行至最南處,北半球迎來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古代在這天會放假休息,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古代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 今日冬至,為啥說吃了餃子不凍耳朵?|百家故事
    今日是2019年12月22日,今天是冬至了。冬至,也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節氣。冬至是冬日閉藏最深時,也就是一年氣溫最低時。冬至也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進入數九寒天,氣溫越來越低,新年也越來越近了。在我國南方,沿海有些地區有在冬至這天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北方,冬至這天家家戶戶會吃餃子。餃子,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美食,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
  • 冬至不吃餃子,真的會把耳朵凍爛嗎?
    明天就是餃子節了,它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的節氣也叫冬至,也是冬天最寒冷的時候,在我們農村有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的說法。如果不吃餃子冬天就會被凍掉耳朵,這時候,有很多在外地打工的人也回家過冬這個節日,也就是說有回家過年的感覺,以前也有過冬至的說法,就是說從冬至這一天開始,天氣就會慢慢變冷,由於各地風俗習慣不同,都是有區別的,冬至的習俗在不同的地方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餃子在我們北方都是經常吃的。在南方他們習慣於吃湯圓和年糕,而不是餃子。那麼為什麼冬至吃餃子呢?讓我們來看看冬至吃餃子的起源。
  • 你知道冬至適合吃什麼美食呢?糯米飯上榜,你吃過嗎?
    你知道冬至適合吃什麼美食呢?糯米飯上榜,你吃過嗎?12月22日冬至到,冬至是一年中夜晚最長的日子,中醫認為,此時陰氣盛極而衰,陽氣漸長,白天時間愈來愈長,所以才有「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冬至一陽生」等說法,冬至陽氣初生,好比剛萌發的新芽,愈要小心呵護。明日冬至,吃什麼好?
  • 今日冬至,餃子、湯圓、羊肉,你想吃哪一個?
    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這一天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所以,過去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生活在重慶的你,冬至這一天會吃什麼呢?  「新重慶人」提前三天包好餃子最多也就能在老家待5天,然後要趕回重慶上班。」 30歲的許建新習慣把自己稱為「新重慶人」,除了有些重慶方言說不利索外,飲食和生活方式已經重慶化。「冬至給我的感覺是舌尖上的記憶。形容不出來那種感覺,就像重慶人對火鍋的愛,我們東北人逢年過節喜歡吃餃子。」
  • 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習俗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冬月)十六,冬至,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標誌著冬天的來臨,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同時,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一陽節」或「亞歲」。此外,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麼,問題來了,冬至的日期是每年的幾月幾日?冬至具體是什麼含義,有什麼習俗?為什麼會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