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侯門似海」是什麼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讀懂,才會恍然大悟

2020-12-03 國學大觀園

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成語,在寫作的的時候運用一些成語,也會提高我們文章的檔次。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但是也有一些生僻的成語,我們卻並不知道它們的意思。

其實冷門成語也很有意思,只要我們讀懂背後的歷史典故,就可以熟練應用成語。今天的大話成語,我們來講2個成語,分別是戶限為穿和侯門似海,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看懂了典故,你就會豁然開朗。

戶限為穿 (hù xiàn wéi chuān)

這個成語出自唐代張彥遠的《書法要錄》。話說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出名的僧人名叫智永,他的出身可不簡單,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後代。王羲之書法一絕,人稱「書聖」,大師的一些書法真品一直被國家珍藏著。

智永得到祖上的真傳,從小就練習寫字,越寫越愛書法,苦練書法三十年,從不間斷,光用壞的筆就有裝有十翁罐,埋入地下人稱「退筆冢」( 冢讀:zhǒng),據說練八十萬字,書法已成為他生命中的最愛。他的書法有繼承王羲之的精華,也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寫的《千字文》現在都是書法愛好者的最愛。

相關焦點

  • 我們常說的「牝雞司晨」是啥意思,知道歷史典故,才會豁然開朗
    大家好,我是國學大觀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牝雞司晨這個成語,當然還有一個成語是潘郎車滿,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讀懂了它們的歷史典故,你也就可以熟練應用了。牝雞司晨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母雞會打鳴,是違反常規的事情,這個典故和商紂王有關。話說商朝最後一個皇帝紂王,是有名的暴君,嗜殺成性,對底下的大臣也毫不留情,他還製造了很多殘酷的刑拘。紂王寵妲己盡人皆知,歷代皇帝也都寵幸自己愛妃,可沒有紂王這麼變本加厲的,對妲己什麼無理的要求都言聽計從。
  • 成語「一問三不知」具體指什麼?有何典故?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撥雲見霧尋歷史,水落石出現真相。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別人問問題,自己並不知道,有可能會被別人嘲笑:一問三不知。其實這句成語流傳的時間比較長,成語背後還有一個典故。現如今很多人只知道用成語,卻不知道成語的真實含義,尤其是這句話一問三不知到底是指的是哪三個方面,人們並不知道。一、俗語的典故古代的一些成語並不是古人憑空想像的,這些成語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有的成語背後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學好、用好這些俗語,背後的典故後人也應該知道。
  • 恍然大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豁然開朗、如夢初醒,反義詞有:如坐雲霧、大惑不解,恍然大悟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對某事突然明白。恍然大悟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成語釋義:恍然:猛然醒悟的樣子;悟:理解、明白。
  • 恍然大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豁然開朗、如夢初醒,反義詞有:如坐雲霧、大惑不解,恍然大悟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對某事突然明白。 恍然大悟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 成語釋義:恍然:猛然醒悟的樣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覺悟過來。 成語出處: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五卷:「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 什麼是歷史典故,抱雞養竹你知道什麼意思麼
    典故,顧名思義就是古書中的經典故事。它是濃縮的歷史,每一個典故的背後都有一段激動人心、引人思索的歷史故事。典故是一滴水,映射著大千世界。大到治國安邦,小到處事為人,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一個個簡短的典故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 蛤蟆夜哭又是什麼意思,成語為何變冷門?
    中國的成語是中華文化沉澱的一大成果,每一個成語都有它的典故出處,因此說話論道能不能時不時吐出點成語或詩句,也是古今中國人判斷一個人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水準的重要標誌之一。慘綠少年是啥意思可是與此同時也有一個有趣現象就是也有不少古代非常美好而熱門的成語在不斷地被人們忘卻,甚至已經成為現代人難於理解的生僻成語,或者被人套上現代俗語的含義而被包裝成為了網紅語句。
  • 文化闢謠: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揭開歷史真相
    成語《三人成虎》 什麼是成語?成語不止四個字? 先說一下,啥叫成語?查資料得知: 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是中國文化中獨特的語言表現形式,在語言交談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就是每個成語誕生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歷史典故,通過典故分析給人們啟迪。
  • 歷史故事的成語: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和典故
    【兵荒馬亂】  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語典故: 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例句: 此時四處兵荒馬亂,朝秦暮楚,我勉強做了一部《舊唐書》,那裡還有閒情逸志弄這筆墨。」
  • 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
    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 2020-03-23 0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話成語: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是什麼意思,原來都和李白有關
    中華傳統文化中,成語文化可謂是我國的一大特色,成語的背後也蘊含很多歷史典故。成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有很多,比如與人交談,或者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穿插幾條成語,可以讓文章增色不少。但是我國的成語數不勝數,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也有很多成語我們一知半解,甚至聽都沒聽到過。
  •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 2020-03-26 0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語雪泥鴻爪是形容?成語雪泥鴻爪是什麼意思?[多圖]
    成語雪泥鴻爪是形容?這是螞蟻莊園今天12.10日更新的題目,那麼各位同學們都知道正確答案嗎?還沒答題的夥伴可以先等等,小編已經為各位整理好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成語雪泥鴻爪的相關內容吧,包括成語雪泥鴻爪是形容什麼?成語雪泥鴻爪是什麼意思?成語雪泥鴻爪的解釋及出處?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堪稱成語專業戶
    背成語,或許是很多人老大難的問題,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實在沒興趣。筆俠也不喜歡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如果裡面有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多大20個(或許還不止),不由得不讓人稱奇。
  • 這些網絡成語 不懂你就OUT了
    N海都網記者 翁海霞 海都網訊 不明覺厲、人艱不拆、十動然拒、喜大普奔……這些令人一頭霧水,又貌似「成語」的四字詞組,近日在網絡上非常流行,搞不懂這些詞組的意思,說明你已經OUT了。這些詞組被命名為「網絡成語」,作為網絡時代的人群,要跟上節奏,那就要讀懂它們的意思。
  • 成語「為虎作倀」中的「倀」是啥意思?有什麼典故?你可能想不到
    「為虎作倀」這個成語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比較常見、常用的成語,貶義詞,比喻幫助壞人作惡、幹壞事的幫兇,比如古裝劇中,某某富家紈絝強搶民女,其僕人幫著主子搶人、打人,這樣的群體就是幫兇。知道了成語的釋義,那你知道這裡面的「倀」是什麼意思嗎?有什麼典故和來歷嗎?傳說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當時有個叫馬拯的讀書人,他聽說衡山的祝融峰有一個「伏虎長老」,於是想去拜訪一下。一天,他帶著自己的書童上山了,走到半山腰的時候,見到了一座山寺,寺裡有一個白眉老和尚。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常識備考:3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典故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常識備考:3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典故,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常識備考:30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典故,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
  • 成語故事天天講——為虎作倀
    為什麼要讀成語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積澱,成語的背後涉及很多歷史典故,把成語的含義跟背後的典故結合起來,讓孩子在掌握詞語的同時,還能了解成語背後的文化以及成語典故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 100個成語大全及解釋,了解成語釋義,提高孩子運用成語的能力!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且博大精深,成語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豐富的內涵和意義。我們平常接觸到的成語讀起來朗朗上口,一些成語故事比較生動形象,蘊含著寶貴的知識和道理。這些成語故事多來自於一些神話故事、寓言故事和歷史事跡,不僅故事情節生動,而且包含寓意很深刻。
  • 這些常見的酒字成語典故,你都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與酒相關的成語不勝枚舉。我們不光要會喝酒,還要會聊酒,今天就和你聊一聊常見的酒字成語典故,你都知道它們的意思嗎?成語解讀:現在人們常用「白衣送酒」表示高潔的君子之誼,也表示雪中送炭或者心想事成。高陽酒徒成語出處:《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 成語故事天天講——病入膏肓
    為什麼要讀成語 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積澱,成語的背後涉及很多歷史典故,把成語的含義跟背後的典故結合起來,讓孩子在掌握詞語的同時,還能了解成語背後的文化以及成語典故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