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下呂蒙變身成機智謀士,屢出奇計打敗關羽,深得孫權信任
說起三國時期的優秀將領就不得不提一下呂蒙,呂蒙是東吳人是孫權的手下。雖然東吳靠海人長得秀氣但東吳人也都有一身好本領,呂蒙也不例外。呂蒙年少時就跟著個個將軍一起作戰,在戰場上他也十分英勇得到了孫權的器重。後來他也成為了一名大將,他憑藉自己的好武藝立下了很多功勞。
雖然呂蒙很優秀但他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不愛讀書沒有文化,對於這件事孫權也很頭疼。孫權經常勸他要抽出時間多讀一點書,可呂蒙卻總是把軍營裡事情太多沒有時間當作藉口來推脫。孫權見他推脫也不生氣就拿自己做例子問他哪有自己忙,自己即使再忙也會抽出時間來。更何況自己又不是讓他做一個名流大家,只是希望他能拿出時間看看兵法看看歷史罷了。呂蒙也知道多讀書確實對自己有好處就答應了下來,呂蒙也是個言出必行的人,他既然答應了便會認真去做,從此之後他只要一有空就會捧起一本書。
魯肅和他向來交好,有一次魯肅經過呂蒙的駐地想到與老友多時不見就進去探望呂蒙。他對呂蒙的眼光還停留在有勇無謀這個階段,他還一直以為呂蒙只是個莽夫。後來他一與呂蒙交談發現呂蒙從歷史到軍事侃侃而談很有見解,他就對呂蒙心生佩服就對他說你現在的見識可真是和以前不一樣了。呂蒙見他提起以前自己不但不生氣反而哈哈一笑說,您可不要再用老用老眼光來看待我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呂蒙對自己的改變也很是滿意,他心裡也十分感激孫權當初的勸告。
呂蒙覺得劉備三人都是有大志向的人不能與他們結盟並且他看出關羽有吞併 東吳的心思就上書請求對付關羽。孫權也覺得關羽太過自傲,當初自己派人請求與關羽和親被他一口拒絕還被他痛罵一頓這件事也讓孫權很是不滿,於是他就同意了呂蒙的提議。正巧曹操也有對付關羽的意思,曹操寫信聯絡孫權讓他與自己聯合兩面夾擊對付關羽,孫權也知道只靠自己一個人難以成事就答應了曹操的聯合。
呂蒙想對付關羽的事傳到了關羽的耳朵裡,關羽也聽說他很厲害不僅不害怕還很期待與他作戰。為了防備呂蒙他對自己的手下要求更加嚴格了對自己的守衛也更加嚴密了,可後來他卻被告知呂蒙重病被送回去了。後來,孫權派出陸遜去接替呂蒙,陸遜是個年輕人並沒有打過幾次仗,一聽到是陸遜來了關羽很失望對手下也漸漸鬆懈了。陸遜接替呂蒙後接著就請求見關羽,見到他後陸遜表達了自己的仰慕之情還希望關羽能多多教導自己,關羽一聽就對他更放心了。
後來關羽把防備孫權的兵力派去對付了曹操,還把孫權的糧食給搶了。孫權聽說後很是生氣就又派出呂蒙讓他襲擊關羽。呂蒙來到陣地之後把戰船全部改成了商船,讓士兵們假扮成商人藏在船裡。他自己也穿上了白衣服假扮成了商人,關羽早就對孫權失去了防備之心,一行人就這樣大大方方地進了關羽的崗樓。呂蒙也就這樣佔領了關羽的大本營,當時的很多將軍都不滿關羽的獨裁一經呂蒙的勸就紛紛投降了。
呂蒙就這樣不費一個兵馬就把關羽了,他不僅有作戰經驗還很會收買人心,他進城後慰問當地的百姓對自己的士兵也很嚴格不允許他們欺負百姓,由此百姓們對他也很愛戴。呂蒙對百姓和將士們的寬容和關羽的嚴厲形成了對比,兩相比較人人都記得呂蒙的好都更加記恨關羽了。將士們也聽說東吳的繁華,一個個地也不想再為關羽賣命還沒作戰就逃跑了。而此時曹操的軍隊也正在與關羽作戰,曹操的將領把他們與孫權結盟的事告訴了關羽,關羽一下慌了神作戰連連失利。曹操的軍隊有屢屢壓迫關羽讓他不得不先撤退,而他這一撤退就決定了他必敗的結局。
也正是因為他佔領了關羽的地盤才讓關羽撤退時無路可去,最後被人圍住殺死了。呂蒙本就作戰英勇,他讀的兵書後更加神勇了,若不是他假扮成商人的計策孫權怎麼會這麼快打敗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