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下呂蒙變身成機智謀士,屢出奇計打敗關羽,深得孫權信任

2021-01-09 花花說時尚

吳下呂蒙變身成機智謀士,屢出奇計打敗關羽,深得孫權信任

說起三國時期的優秀將領就不得不提一下呂蒙,呂蒙是東吳人是孫權的手下。雖然東吳靠海人長得秀氣但東吳人也都有一身好本領,呂蒙也不例外。呂蒙年少時就跟著個個將軍一起作戰,在戰場上他也十分英勇得到了孫權的器重。後來他也成為了一名大將,他憑藉自己的好武藝立下了很多功勞。

雖然呂蒙很優秀但他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不愛讀書沒有文化,對於這件事孫權也很頭疼。孫權經常勸他要抽出時間多讀一點書,可呂蒙卻總是把軍營裡事情太多沒有時間當作藉口來推脫。孫權見他推脫也不生氣就拿自己做例子問他哪有自己忙,自己即使再忙也會抽出時間來。更何況自己又不是讓他做一個名流大家,只是希望他能拿出時間看看兵法看看歷史罷了。呂蒙也知道多讀書確實對自己有好處就答應了下來,呂蒙也是個言出必行的人,他既然答應了便會認真去做,從此之後他只要一有空就會捧起一本書。

魯肅和他向來交好,有一次魯肅經過呂蒙的駐地想到與老友多時不見就進去探望呂蒙。他對呂蒙的眼光還停留在有勇無謀這個階段,他還一直以為呂蒙只是個莽夫。後來他一與呂蒙交談發現呂蒙從歷史到軍事侃侃而談很有見解,他就對呂蒙心生佩服就對他說你現在的見識可真是和以前不一樣了。呂蒙見他提起以前自己不但不生氣反而哈哈一笑說,您可不要再用老用老眼光來看待我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呂蒙對自己的改變也很是滿意,他心裡也十分感激孫權當初的勸告。

呂蒙覺得劉備三人都是有大志向的人不能與他們結盟並且他看出關羽有吞併 東吳的心思就上書請求對付關羽。孫權也覺得關羽太過自傲,當初自己派人請求與關羽和親被他一口拒絕還被他痛罵一頓這件事也讓孫權很是不滿,於是他就同意了呂蒙的提議。正巧曹操也有對付關羽的意思,曹操寫信聯絡孫權讓他與自己聯合兩面夾擊對付關羽,孫權也知道只靠自己一個人難以成事就答應了曹操的聯合。

呂蒙想對付關羽的事傳到了關羽的耳朵裡,關羽也聽說他很厲害不僅不害怕還很期待與他作戰。為了防備呂蒙他對自己的手下要求更加嚴格了對自己的守衛也更加嚴密了,可後來他卻被告知呂蒙重病被送回去了。後來,孫權派出陸遜去接替呂蒙,陸遜是個年輕人並沒有打過幾次仗,一聽到是陸遜來了關羽很失望對手下也漸漸鬆懈了。陸遜接替呂蒙後接著就請求見關羽,見到他後陸遜表達了自己的仰慕之情還希望關羽能多多教導自己,關羽一聽就對他更放心了。

後來關羽把防備孫權的兵力派去對付了曹操,還把孫權的糧食給搶了。孫權聽說後很是生氣就又派出呂蒙讓他襲擊關羽。呂蒙來到陣地之後把戰船全部改成了商船,讓士兵們假扮成商人藏在船裡。他自己也穿上了白衣服假扮成了商人,關羽早就對孫權失去了防備之心,一行人就這樣大大方方地進了關羽的崗樓。呂蒙也就這樣佔領了關羽的大本營,當時的很多將軍都不滿關羽的獨裁一經呂蒙的勸就紛紛投降了。

呂蒙就這樣不費一個兵馬就把關羽了,他不僅有作戰經驗還很會收買人心,他進城後慰問當地的百姓對自己的士兵也很嚴格不允許他們欺負百姓,由此百姓們對他也很愛戴。呂蒙對百姓和將士們的寬容和關羽的嚴厲形成了對比,兩相比較人人都記得呂蒙的好都更加記恨關羽了。將士們也聽說東吳的繁華,一個個地也不想再為關羽賣命還沒作戰就逃跑了。而此時曹操的軍隊也正在與關羽作戰,曹操的將領把他們與孫權結盟的事告訴了關羽,關羽一下慌了神作戰連連失利。曹操的軍隊有屢屢壓迫關羽讓他不得不先撤退,而他這一撤退就決定了他必敗的結局。

也正是因為他佔領了關羽的地盤才讓關羽撤退時無路可去,最後被人圍住殺死了。呂蒙本就作戰英勇,他讀的兵書後更加神勇了,若不是他假扮成商人的計策孫權怎麼會這麼快打敗關羽。

相關焦點

  • 呂蒙臨死前,大喊12個字,孫權聽後一臉懵逼,趕緊下跪磕頭
    當年赤壁大戰後,曹操慘敗,退守北方,於是劉備、孫權趁機迅速佔領荊州南部,劉備獲得荊州大部分,而為赤壁大戰出錢又出力的孫權只得到一個江夏郡,還把周瑜給氣死了,孫權極為憤怒。於是便聯合呂蒙策劃了一系列反攻荊州的計劃。此時守衛荊州的關羽為了配合漢中劉備,奇襲襄陽,水淹七軍,意欲直搗黃龍,滅掉曹操。
  • 孫權為何非要殺死關羽,他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絕非攻佔荊州
    關羽做如此安排就是為了防備呂蒙,但是讓關羽沒有想到的是,呂蒙身邊還有一個小參謀,他就是陸遜。陸遜先拍關羽的馬屁,然後再暗地裡卻使出,「以假亂真之計」,先讓呂蒙假病,然後實行白衣渡江的計劃。在《三國志/關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很明顯下令追擊關羽的是孫權。在活捉關羽之後,孫權幾乎上沒有怎麼經過思考,更沒有考慮到他和劉備還有著聯盟關係存在,便直接命人將關羽、關平給斬殺。 其實,孫權的舉動讓人感到非常奇怪。曹操方面的話,在擊退關羽之後並未對關羽進行追擊。
  • 孫權奪荊州殺關羽,孫夫人為什麼不攔著?因為劉備深深傷害了她
    被逼到絕境的劉備和孫權,為了生存,終於走到一起結成同盟,兩軍聯手共同對抗曹操。赤壁之戰由此開打。實力強大的曹操,遭到了孫劉聯盟的絕地反擊,在赤壁之戰中折戟沉沙,傷亡慘重倉皇北去,從此終生未敢再南下,此戰一舉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赤壁之戰的勝利,讓孫劉兩家關係迅速升溫。在強大敵手曹操面前,孫權和劉備都意識到,只有兩家聯手才能自保。
  • 關羽帳下不輸魏延的猛將,只是未被重用,否則孫權將永無翻身機會
    周倉在投奔關羽之前,曾經為裴元紹報仇,與趙雲大戰,周倉手持雙錘,前面數招竟然讓年輕時的趙雲沒有還手的機會,這樣的武藝,足可以看出是在魏延之上的。  公元219年,正值劉備漢中大勝之機,關羽為了儘早完成兄長興復漢室的心願,於是親自出馬率兵出戰樊城曹仁,關羽成名天下數十年,即便是曹仁這樣的老將也根本不敢與關羽交手,只能是死守待援!
  • 危樓易傾:論「關羽之死」
    關羽縱橫三國漢季,以其忠勇,在後世逐漸升格,成為橫跨儒、釋、道三界的神祇。註:關羽被法儒的世俗君主追封為帝,屢加尊號;同時兼領道教的「伏魔帝君」和佛教的「伽藍菩薩」。關羽被神化,離不開「敗死臨沮」的悲壯結局。但對「關羽之死」的幕後真相,歷來眾說紛紜。
  • 關羽一生辦錯三件事,第二逼著諸葛亮拍馬屁,第三能把孫權嘴氣歪
    關羽一生辦錯三件事,第二逼著諸葛亮拍馬屁,第三能把孫權嘴氣歪四大名著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會出現的內容,有些人四本都讀了個遍,有的人可能只看過其中的一兩本,我雖然這四本書都看過,但最認真的就是這本三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雖然沒有正面描述過關二爺,但是卻從側面多個角度進行了刻畫,為我們描繪出一個武藝高強,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將領,一個威武英俊的豪傑。在赴會中充分體現出了關二爺的英勇無畏。在樊城之戰,充分體現出了關二爺的大智大勇,使得關二爺威名遠揚。關羽還是一個忠義之人。劉關張三兄弟情同手足,關羽誓死追隨著劉備,忠心於蜀國。
  • 諸葛亮北伐時,孫權為何不偷襲西川?
    當年關羽北伐曹魏時,孫權在背後捅了刀子,一下子就滅掉關羽並將荊州收入囊中。而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孫權陸遜不趁機也偷襲西川呢?其實,孫權當時並沒有機會去偷襲西川,因為當時的東吳陸遜疲於防守曹魏,而蜀國已派人嚴防東吳,加上孫權又忙於其它事,所以孫權無瑕西顧蜀漢之地,去偷襲西川。
  • 空城計是曹操的,草船借箭是孫權的,這些說法就真的可信嗎?
    《三國演義》中用「草船借箭」、「空城計」等故事來襯託諸葛亮的睿智,描寫得非常詳盡且精彩,在民間流傳很廣。於是很多人就去考證歷史,找出來這兩個故事的原型,認為「空城計」的主人公是曹操,而「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孫權。那麼,這些說法有何依據呢?它們就真的可信嗎?
  • 以史為據 代號三國公布謀士造型與獸化設計依據
    日前,騰訊創新融合策略卡牌手遊《代號:三國》正式公布部分謀士角色的造型與獸化設計依據,包括諸葛亮、司馬懿、周瑜、荀彧等一眾謀士的形象首次曝光。不論是謀士們的造型設計,還是謀士們的獸化設計,遊戲美術團隊能在最大程度貼合歷史以及相關作品為依據進行設計。相信對歷史有所了解的玩家,能一眼明白頂級畫師們的良苦用心。
  • 三國中最厲害的五位英雄人物,此人堪稱第一,據說此人不死諸葛不出
    陸遜在三國中出場較晚,而且還多少佔了點孫家的裙帶關係出場,但此人出場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他指揮呂蒙奇襲荊州,又火燒大敗劉備於虎亭,再用計大敗曹休,但可惜站錯隊,孫權廢太子後,他深受打擊,鬱鬱而終!
  • 關羽死後,他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都被誰佔有了?
    襄樊戰役是關羽的高光之戰,因為在這一戰中,關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威震華夏。同時這一戰又是關羽的落幕之戰,關羽在被東吳以及曹魏兩方夾攻的情況下,最終兵敗麥城,當關羽從麥城突圍的時候,卻不慎被東吳小將馬忠用絆馬索絆倒被俘遭擒,最後被孫權下令斬殺,自此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蜀漢明顯弱小,為何孫權還不出手相助保持平衡
    諸葛亮六出祁山,孫十萬穩坐江東。這就是三國中期最典型的狀態,蜀漢和東吳雖然已經握手言和,表示大家都是兄弟,過去小打小鬧,現在依舊可以擁抱歡笑。諸葛亮表示:當初你偷襲我荊州,斬殺我大將關羽,又擊敗了我主劉備,害得他病死於白帝城,這我都可以不跟你計較了,畢竟我們實力弱。
  • 親自生擒關羽的東吳大將,非常好色,為何沒有被斬殺?
    在戰爭中,潘璋曾經生擒了蜀漢第一大將關羽。但這個人非常的好色貪財,為何最後沒有被殺呢?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敗走麥城之後,關羽打算突圍,結果被東吳大將潘璋生擒。潘璋還繳獲了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2斤。這一點是真實的,關羽確實是被潘璋生擒的。
  • 考古隊發現關羽墓, 出土了幾件物品, 百姓: 原來一直拜錯地方了
    2018-12-24 16:15:58 來源: 天下第一奇園 舉報
  • 一代名將關羽為什麼會敗在「吳下阿蒙」的手上
    不能不說這個稱呼裡有貶低和輕視的成分,就像我們把呂蒙的安徽老鄉魏武帝曹操叫成「譙縣阿瞞」一樣,恐怕算不上是什麼敬稱,大概相當於「西莊大毛」和「東村二狗」之類。在我們看來,從「吳下阿蒙」到拜將封侯成為國之棟梁,似乎有十萬八千裡,即使是運氣很好,在戰場上打不死,充其量也就是個曹操手下的典許之輩,或者劉邦手下的灌滕之屬,一勇之夫怎麼就蛻變成了一位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文武全才,成為老大孫權讚不絕口的國士,他究竟有什麼奇遇?其實一點奇遇也沒有。208年,呂蒙跟著周瑜大敗曹軍,佔領江陵,他因功被封為偏將軍兼任尋陽令。
  • 歷史上華容道關羽放了曹操了麼,如果關羽不放曹操,天下會怎麼樣
    按照正史,關羽沒有守華容道,曹操也沒有輸光所有兵馬。死的只不過是劉琮蔡瑁投降的荊州兵。而且輸的一部分原因是瘟疫。曹操從赤壁敗退,走的確實是華容道,但並沒有關羽;曹操在途中確曾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諸葛亮與周瑜智謀不足,而是笑劉備雖有計謀卻遲緩;曹操笑後也出現了敵情,但已無驚無險。
  • 三國中最忠誠的八大名將,關羽排第二,第一是誰?
    因自己能力出眾,也一直被孫權重用。直到濡須塢戰役的時候,孫權陷於危難之間。周泰當時不懼危險,只想忠心護主,殺進了敵軍救出孫權,這一行為令孫權很是感激。襄樊之戰,在與關羽的戰鬥時,一箭射中關羽帽子,最後遭漢水暴溢,于禁都全軍覆沒。兵敗被劉備擒到降服,龐德便誓死不降,最後為關羽所殺。追諡為壯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