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上呼吸道感染在臨床中非常常見,主要影響貓的上呼吸道,幼貓發病率尤其高且有一定的致死率。引起貓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有很多種,如果能對不同病原引起的貓上呼吸道疾病進行快速地鑑別診斷,將對及時有效的治療意義重大。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貓上呼吸道感染的特點,以及一種更準、更快的鑑別診斷新途徑。
一、病原複雜,多混合感染
2018年,國內一項針對北京地區306例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調查中,研究人員對採集於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就診的276例和某貓舍的30例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貓的眼、鼻和口咽拭子,通過PCR/RT-PCR方法就貓皰疹病毒(FHV)、貓杯狀病毒(FCV)、支原體和衣原體進行檢測。結果顯示:306份被檢樣本中,檢出支原體111份(36.3%),FCV102份(33.3%),FHV67份(21.9%),衣原體4份(1.3%)。其中FCV與支原體混合感染32例(10.5%),FHV與支原體混合感染19例(6.2%),FCV與FHV混合感染13例(4.2%),支原體與衣原體混合感染1例(0.3%),FCV、FHV、支原體混合感染8例(2.6%)。
數據來源:北京地區306例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調查,2018,中國獸醫雜誌
這個調查表明引起貓上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主要有: 貓皰疹病毒 ( FHV) 、貓杯狀病毒( FCV)、貓衣原體和支原體,而且病原混合感染的現象比較普遍。
除此之外,多項研究也表明,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Bb)也是貓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如2007年,一項針對貓多種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學調查中,從100隻患有上呼吸道疾病的貓中收集了97份咽拭子和92 份結膜拭子進行FCV、Bb 、FHV-1、 衣原體的PCR檢測,結果顯示:在48隻、42隻、26隻和8隻貓中分別檢測到FCV、FHV-1、Bb和衣原體,在42隻動物中檢測到單次感染,特別是,17隻貓FCV陽性,13隻FHV-1陽性,11隻Bb陽性,1隻衣原體陽性,33隻發現混合感染。
數據來源:Et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multipl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ats,2007,NEW MICROBIOLO
另外,反轉錄病毒貓免疫缺陷病毒(FIV)引起的貓免疫缺陷病毒病,又稱為貓愛滋病,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症狀,該病診斷複雜,但廣泛存在。一項大型觀察性研究評估了2008至2016年這9年時間裡,對來自全球7個區域的68個國家接近300萬隻貓的FIV檢測結果,顯示FIV抗體陽性率很高:
數據來源:AAFP
由以上數據可知, FHV 、FCV、貓衣原體、Bb、支原體和貓免疫缺陷病毒是造成貓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而且患貓很可能混合感染多種病原。
二、臨床症狀相似,鑑別診斷不易
雖然造成貓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有多種,但是這些病原引起的臨床症狀卻很相似,包括但不限於昏睡、厭食、打噴嚏、結膜充血、膿性鼻涕、多涎等,因為之前核酸檢測不普及,臨床獸醫多根據臨床症狀進行鑑別診斷。但只依據臨床症狀鑑別診斷的方式,可能與實際有較大的偏差。
2015年,有研究在瑞士19個州的24家獸醫診所收集了200隻疑似FCV貓的口咽、鼻和結膜拭子。採用病毒分離和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qPCR)檢測FCV,採用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qPCR)檢測FHV-1、貓支原體、貓衣原體、Bb,觀察到的PCR流行率為:FCV 45%, FHV-1 20%, 貓衣原體 8%, Bb4%,貓支原體 48%,以及混合感染40%。這個結果顯示:在被獸醫診斷為疑似FCV的貓中,只有不到一半的貓檢測到FCV。
數據來源:Feline calicivirus and other respiratory pathogens in cats with Feline calicivirus-related
由於不同的病原體可導致相似的臨床症狀,而且常常多種病原混合感染,所以僅根據臨床表現很難準確診斷。
另外,不同病原的治療方案有些不同。比如FHV-1、FCV均為病毒性傳染病,臨床多使用幹擾素或是特異性抑制劑治療。而貓支原體、貓衣原體均為原核微生物,支氣管敗血波氏菌為細菌,多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從治療的角度來說,快速準確地鑑別病原,雖然困難,但是很有必要。
三、如何快速確診
目前寵物醫院內檢測貓上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的方法主要是膠體金免疫試紙和核酸檢測。而膠體金試紙條準確度不高,核酸檢測以高特異性、高靈敏度成為多項疾病檢測的金標準,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
現在較為常用的核酸檢測方法是PCR檢測和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AMP)。與PCR需要經歷變性-退火-延伸的過程不同,LAMP技術的主要原理是在65℃左右的恆溫條件下,利用6條特異性引物、依靠一種鏈置換DNA聚合酶提供動力,對靶基因序列上6個不同區域進行退火雜交,完成對目的片段的指數級擴增。由於引物較多且不需要反覆的升溫降溫,LAMP技術誤擴增的機率更低。
而且PCR檢測存在成本高、操作複雜、周期較長等弊端,難以適應基層及現場快速檢測的需要。且傳統PCR一次只能檢測一種病原體,像貓上呼吸道感染這種病原較多、容易混合感染的疾病,需要檢測多種病原體。不僅用時較長,成本也會增加不少。而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AMP)在各種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的檢測中表現出眾。
據一篇論文顯示,研究人員根據螢光定量PCR技術和LAMP技術的原理分別設計引物,建立了兩種布魯菌的檢測方法並對其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螢光定量PCR和LAMP技術的特異性和靈敏性都比較高,但LAMP成本更低,檢測時間更短。
數據來源: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AMP)與螢光定量PCR檢測布魯菌方法的建立及對比試驗,張利,內蒙古大學
相較於PCR,LAMP技術更適用於現場的快速檢測。
科智達公司研發的核酸檢測系統在LAMP技術的基礎上,結合了微流控晶片技術,更是實現了在45分鐘內,只用一份樣品,同時完成FHV 、FCV、貓衣原體、Bb、支原體、貓愛滋病病毒A型、貓愛滋病病毒B型7種病原的自動檢測,讓真正的元兇無處可逃。
科智達核酸檢測系統,將大大提高貓上呼吸道感染確診的準確率與治療的效果。其快速、簡便的特點也促進了核酸檢測在寵物臨床上的應用與普及,給寵物行業和寵物醫院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科智達核酸檢測設備 現全國範圍內免費投放
參考文獻:
1、Alice Berger, Barbara Willi, Marina L. Meli, et al.B. Di Martino, C.E. Di Francesco, I. Meridiani, F. Marsilio. Et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multipl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ats[J]. NEW MICROBIOLOGICA ,2007, 30, 455-461.
2、鄭思豔,呂豔麗,解啟寶. 北京地區306例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調查[J]. 中國獸醫雜誌,2018 年( 第 54 卷) 第 12 期
3、Feline calicivirus and other respiratory pathogens in cats with Feline calicivirus-related symptoms and in clinically healthy cats in Switzerland[J]. BMC Vet Res. 2015; 11: 282.
4、張利. 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AMP)與螢光定量PCR檢測布魯菌方法的建立及對比試驗[D]. 內蒙古:內蒙古農業大學,2012
本文由 愛寵iCHONG學苑整理提供
原創作者:徐璐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