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鮁、黃金鮁和鮁魚,完全不是一回事

2021-01-09 網易

2020-09-19 20:46:28 來源: 五次方物語

舉報

  青島開海近二十天,老饕們憋了四個月的熱情一時噴薄而出,各大海鮮市場或碼頭人頭攢動。有些人由於對海鮮不太熟悉,在購買時可能會犯一些錯誤,前幾天有位朋友就被魚販子給忽悠了。她買的是「黃金鮁」,並不是普通的鮁魚。

  

  圖一 藍點馬鮫

  話說「鮁」字在古代更多被用作象聲或形容詞,如「鮁剌(讀作bà là)」,形容魚擺尾的聲音,「鮁」亦寫成「鱍」。陸遊詩曰「鱍剌河魴初出水」即用此意,與杜甫「船尾跳魚撥剌鳴」中的「拔剌」同。現在則轉而用於指代魚類,通常指鯖科馬鮫屬的種類,以藍點馬鮫/Scomberomorus niphonius為「鮁魚」之正朔。詳見。

  

  圖二 沙氏刺鮁

  鯖科馬鮫屬的種類都可以叫「鮁魚」,但該科有一個名字中有「鮁」字的沙氏刺鮁/Acanthocybium solandri,,俗稱馬友、午魚,並不被包含在日常語境的「鮁魚」之中。這種魚和馬鮫屬類似,南方有些漁民亦稱其為「馬鮫」,但此「馬鮫」只是贗品,肉質較粗糙,和真正的馬鮫魚不可同日而語。沙氏刺鮁只在南方海域出現,青島未見。

  

  圖三 四指馬鮁

  前幾天西海岸漁民捕獲一條少見的大魚,經業內人士初步鑑定,可能是四指馬鮁/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或近緣種),其胸鰭下方有4條游離鰭條,故名。這又是一種正名中有「鮁」字卻不屬於「鮁魚」的魚,並非主要經濟魚類,各海域捕獲數量不多,青島近海更是少見。據說肉質細嫩鮮美,遇到即是有緣,不妨買來五臟廟內超度。

  

  圖四 鯕鰍幼魚

  

  圖五 鯕鰍

  還是轉到主題上來。開頭提到提到那位朋友,被無良攤販忽悠買了25元/斤的「黃金鮁」,就是圖三種長得長相奇葩的魚。這是「黃金鮁」嗎?當然不是。這種魚的正名為鯕鰍/Coryphaena hippurus ,突出特徵就是「方腦殼」,就像得了腦積水一樣,故又名「鬼頭刀」。小時候長得還挺清秀,越大越方,宛如智障,真正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圖六 沒死透的鯕鰍

  鯕鰍是著名的難吃,「不好吃」的基因寫在每個細胞之中,就算「零落為泥碾作塵」,打成魚丸也改變不了其「泰瑞寶」的本質,因此極少有人鮮食,只配曬魚乾。該種的顏值生前死後截然不同,活著的時候色澤豔麗,集金黃、亮藍和翠綠於一身,死後迅速消退。剛掛掉的鯕鰍身上會有金黃色的遺蹟,但它不是「黃金鮁」,更不是鮁魚,膠東這邊可能更習慣稱之為「刀鮁」。

  

  圖七 黃條鰤(中間那條大的)

  那位朋友後來又買了8元/斤的「黃金鮁」,如上圖,這回終於買對了,價格也很合理。這種魚雖然被叫做「黃金鮁」,卻並不是鮁魚,而是鰺科鰤屬的黃條鰤/Seriola aureovittata(或近緣種),特點是身上有一條明顯的黃色縱帶,估計「黃金」二字就是擱這兒來的。鰤魚,愛吃日料的朋友一定不會覺得陌生,這可是高級刺身食材,咋淪落成八塊錢的垃圾魚了呢?問題出在處理方式上。

  

  對付鰤魚是日韓的看家本領,我國南方漁民也有經驗。上船時還活蹦亂跳,如無活體運輸條件,可立即宰殺放血,然後低溫儲存,如此可最大程度上保持鰤魚的高貴品質。秋天的鰤魚脂膏豐腴,肉質甜美,賣四五十元一斤沒問題。北方漁民卻不會這套花活兒,拖網捕獲的鰤魚已經死翹翹了,放血無從談起,保鮮技術又不行,只能泯然眾魚。

  從吃的角度出發,還是最推薦買「正宗」的鮁魚即藍點馬鮫,四指馬鮁也不錯,可惜不多見;處理不得當的「黃金鮁」不太好吃,但也勉強能入口,不失為廉價的蛋白質來源,「刀鮁」最好別買。不要聽見個「鮁」字就當成一個系列,須知「名相如,實不相如」的情況太多了。Ov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一樣是「鮁」魚,鮐鮁魚和鮁魚有啥區別?千萬別買錯,買錯差別大
    這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發生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有些水果那是看起來十分的相似,就像雙胞胎一樣,比如菠蘿和鳳梨、大櫻桃和車釐子、獼猴桃和奇異果、香蕉和芭蕉等,而我們今天要分享的就是魚類的雙胞胎鮐鮁魚和鮁魚。
  • 青島美食,鮁魚與鮐鮁魚,到底該如何區分呢?
    鮁魚學名馬鮫魚,在青島等膠東地區最受追捧,每年五一前後春鮁魚上市,味道鮮美,鮁魚水餃更是難得的美味,鮁魚價格一路飆升,一條大鮁魚20多斤1000多元很常見,而且按傳統要先送給老丈人嘗鮮,諺語說得好:鮁魚跳丈人笑!假如誰家只有女兒,那麼大家會善意的取消調侃他:一看你就長了張鮁魚臉!
  • 鮁魚和鮐鮁魚的主要區分方法,別再分不清了
    好多朋友總是分不清鮁魚和鮐鮁的區別,他們的市場價格相差很大,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他們,看看怎麼區分他們。下次再買別傻傻分不清。鮁魚鮁魚也叫馬鮫魚,燕鮁,鯖科,馬鮫屬。魚體長而側扁,體色銀亮,背具暗色條紋或黑藍斑點,口大,吻尖突,牙齒鋒利,遊泳迅速,性情兇猛。
  • 大鐵鍋燉出來的就是入味,鮁魚香嫩,黑木耳肥厚,好吃下飯
    大家好,今天老爸從市場買回來幾條新鮮的鮁魚,所以,今天咱們就來做一道鮁魚木耳吧。鮁魚這個名字大家是不是不太熟悉,鮁魚鮁魚也叫藍點馬鮫(學名),俗稱還有燕魚、板鮁、竹鮫、尖頭馬加、青箭等。鮁[bà]魚體長而側扁,體色銀亮,背具暗色條紋或黑藍斑點,牙齒鋒利,遊泳迅速、性情兇狠。
  • 煙臺現罕見鮁魚王 該魚牙齒鋒利性情兇猛(圖)
    煙臺現罕見鮁魚王 該魚牙齒鋒利性情兇猛9月6日,在煙臺一酒店,長2米10,重150斤的大鮁魚引來不少人圍觀。據酒店總經理介紹,這條大鮁魚是他從朋友手裡買來的,捕到這條大鮁魚的船停在海陽,具體在哪裡捕到的他也不清楚,這麼大的鮁魚,他這是第二次見,第一次是五年前在石島碼頭看到過,但明顯沒有現在這條大。他表示,鮁魚能長到這麼大確實罕見。圖為兩名工作人員非常吃力才能抬起這條大魚。
  • 鮁魚是什麼 鮁魚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鮁魚這種海洋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這種海洋魚營養物質豐富,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其美味的做法也非常的多。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什麼是鮁魚,鮁魚有哪些功效,鮁魚的做法又有什麼?什麼是鮁魚鮁魚也叫藍點馬鮫(學名),硬骨魚綱,鱸形目,鮁科。
  • 家常燒鮁魚怎麼做好吃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鮁魚陳醋生抽鮁魚的基本介紹鮁魚也叫馬鮫(學名),馬鮫的俗稱燕魚、竹鮫、板鮁、尖頭馬加、青箭等。硬骨魚綱,鯖科。鮁魚體長呈紡錘形,口大而斜襲,頭長大於體高,背部藍黑色,腹部銀灰色,體側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斑點,有兩個背鰭相距甚小,側線呈不規則斑紋狀,背、臀鰭後各有8-9個小鰭,尾鰭分叉深。鮁魚居上層,遊速快、喜活食。它的肉質堅實緊密,呈蒜瓣狀,肉多刺少,肉色發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除鮮食外,還可加工製做罐頭或鹹幹品。民間有「山有鷓鴣獐,海裡馬鮫鯧」的讚譽。
  • 紅燒鰱魚和紅燒黃金鮁魚,做法簡單,鮮美可口,人人都喜歡吃!
    大家好,又到了每天給大家分享美食的時間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紅燒鰱魚和紅燒黃金鮁魚的製作方法。2、然後再將蔥段,生薑片,蒜片和辣椒段放入鍋裡面,炒香之後,再將煎好的魚放到鍋裡面,然後用旺火再噴上一些料酒和醋,這樣可以去除一些鯰魚的腥味,然後再加上適量的生抽,加上適量的清水燒至上,大概五分鐘之後,我們再加上精鹽和白糖來調味,,今天的曰國產,則將於發上一個面,然後繼續再燒上三分鐘,用旺火收一下汁之後,我們就可以關掉火了,出鍋裝到盤子裡面,就可以上桌來品味美味的佳餚了。
  • 鮁魚怎麼做才好吃?教你一招,不僅肉質年嫩,關鍵一點都不腥
    鮁魚的學名叫做「藍點馬鮫」,藍點馬鮫的俗稱還有燕魚、板鮁、竹鮫、尖頭馬加、青箭等。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等海域。鮁魚營養豐富,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肉質肥嫩,刺特別的少,做出來的美食特別的鮮美,而且特別適合老人和寶寶來食用。
  • 紅燒鮁魚的簡單做法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鮁魚姜料酒鮁魚的基本介紹鮁魚也叫馬鮫(學名),馬鮫的俗稱燕魚、竹鮫、板鮁、尖頭馬加、青箭等。硬骨魚綱,鯖科。鮁魚體長呈紡錘形,口大而斜襲,頭長大於體高,背部藍黑色,腹部銀灰色,體側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斑點,有兩個背鰭相距甚小,側線呈不規則斑紋狀,背、臀鰭後各有8-9個小鰭,尾鰭分叉深。鮁魚居上層,遊速快、喜活食。它的肉質堅實緊密,呈蒜瓣狀,肉多刺少,肉色發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除鮮食外,還可加工製做罐頭或鹹幹品。民間有「山有鷓鴣獐,海裡馬鮫鯧」的讚譽。
  • 青島鮮鮁魚上市了 18斤一條的42塊錢一斤 給老丈人送2條得1500塊
    現在青島鮮鮁魚開始上市,新鮮的鮁魚是青島人每年春天最愛吃的海鮮,早就盼望本地的鮮鮁魚上市了。這些平常家庭食用的鮮鮁魚,今天(4月6日)也賣到35塊錢一斤了,一條百元上下。超過5斤的鮮鮁魚價格還要高,這條8斤左右的鮮鮁魚要價37塊錢一斤,也只剩下一條了。
  • 海邊釣此魚,一來就是一群,大連人叫它「鮐鮁魚」
    因為這種魚的背部長有藍黑色斑點,又名藍點鮁,大連人叫它「鮐鮁魚」。到了夏至以後,鮁魚常在渤海沿岸近海水域遊弋,尤其是入伏以後的30~40天,成群結隊地到近岸獵食。這時用海竿垂釣會有好的收穫。釣甩鮁魚,也有別具一格的情趣,它喜群居並以小魚蝦為食,覓食兇猛好似餓極了的虎和狼,一旦發現獵物就群起而攻之,垂釣過程中,要二人合作,乘舢板「追捕」。一人搖櫓,一人站立船頭觀察魚情,當發現鮁群時,二人通力抱櫓快搖,加速追擊,當追到甩鉤能達到鮁魚群位置時,改為一人掌櫓,一人甩鉤收線釣魚。
  • 鮁魚也叫藍點馬鮫,深受人們的喜愛,為北方經濟魚之一
    鮁魚體形似紡錘,背青色,白色的腹部如絲綢肚兜,一條一條擺在那兒,滑溜溜,光閃閃,像水洗過的瓷器,非常引人食慾。那,經常吃鮁魚有什麼好處?鮁魚也叫藍點馬鮫(學名),常見的有"中華馬鮫",斑點馬鮫,康氏馬鮫等,馬鮫的俗稱還有燕魚、板鮁、竹鮫、尖頭馬加、青箭等。
  • 實拍團島市場春鮁魚又肥又新鮮,價格都給你問好了(附鮁魚的20種吃法)
    大東面的沙子口漁港非常熱鬧大鮁魚那是一船接一船-28元/斤左右嫌七八斤的太大吃不了的也可買兩條小鮁魚回去,也很新鮮另外小鮐鮁也有貨價格7元/斤左右但在大鮁魚當道的這個季節鮮菇切末和魚肉混合。2.把肉餡,加鹽,雞精,料酒,五香粉,姜粉,香油,橄欖油,澱粉,朝一個方向攪拌上勁。3.鍋裡把水煮開。用勺子挖一勺放到鍋裡就好,因為魚肉很黏稠很容易成丸子。蔥切好。4.煮片刻,湯裡加少許鹽,再加點胡椒粉,出鍋時再淋點香油。撒上蔥花,鮮香的丸子湯煮好啦!
  • 鮐魚、鮁魚、挪威青花魚:如何分辨哪些是網紅鯖魚?
    「青花魚」跟「三文魚」一樣,都是100%的中國本土俗名,無論在日本還是在挪威都沒有青花魚和三文魚這種叫法。日本鯖魚在中國就被稱為鮐魚,與被稱為鮁魚的馬鮫魚,在中國被合稱為鮐鮁魚。鮐鮁魚其實是鮐魚和鮁魚的合稱,而不是指某一種鮁魚或鮐魚,這點也請不要搞錯。最後想聲明:「鯖花魚」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
  • 鮁魚最好吃的做法,魚肉鮮香細膩,沒有一點腥味,飯店都吃不到
    現在的魚類真的是良心價,給我們的漁民和進口商點個大大的贊。吃不起肉的人,吃魚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們這草魚8塊一斤,鯉魚6塊一斤,鯽魚10塊一斤,中華鱘27塊一斤,泥鰍15塊一斤,鱔魚40塊錢1斤,基圍蝦44塊一斤,花甲13塊1斤,鮑魚5塊錢一個。價格基本上十多年沒漲了,不知道各位親們所在的城市價格怎麼樣?草魚鯽魚吃膩了,我們今天來說說。
  • 秋季鮁魚品種多鮐鮁魚和燕鮁魚新鮮靠岸 下船上車忙得不可開交
    這一船基本上以鮁魚為主,在當地稱秋鮁魚。碼頭上的漁民正在從船艙裡往外搬送鮁魚。鮁魚的品種也很多,除了在市面上見到的傳統的鮁魚外,還有鮐鮁魚和燕鮁魚。圖中是漁民打撈上的鮐鮁魚。這條鮁魚是這次捕撈的王中之王了。體積比較大,單條重達十幾斤。鮁魚肉多刺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肉質堅實緊密。除鮮食外,也可加工製作罐頭和鹹幹品。
  • 沙子口鮁魚提前一周「搶鮮」上岸!如何識別鮮鮁魚和冷凍貨?
    又到了鮁魚上市的季節,春季第一批鮮鮁魚陸續上岸!4月3日凌晨4時許,伴隨著碼頭上人們期盼的目光,滿載著新鮮鮁魚的漁船停靠進了沙子口中心漁港碼頭,隨著一箱箱新鮮的鮁魚被搬上岸,2020沙子口鮁魚節正式啟動了。
  • 比帶魚還好吃的燻鮁魚,刺少肉多,更適合老人和孩子吃
    如果不是常住海邊的沿海人士,光聽到「燻鮁魚」這名字時,還真難免會把這菜和絕大多數大家在農村經常能吃到的煙燻臘魚放到一起,以為也是一種煙燻了的魚類食品,只不過因為用的是鮁魚,所以叫燻鮁魚,但在後來自己真的了解到這美食的做法後,才發現和自己當初想的竟然完全不同,甚至都有點挨不上邊...
  • 威海特產「鮁魚乾」:將新鮮鮁魚曬成鹹魚幹,味道鮮香有嚼頭
    每年春天到初夏,威海人總是喜歡買新鮮的鮁魚,曬成鮁魚乾。這個時候的鮁魚,魚肉肥碩、油脂較多,恰好又是鮁魚大量上市的時間,價格比較便宜。初夏之前,沒有太多蒼蠅蚊蟲的騷擾,陽光不是太強烈,溫度正好不冷不熱,曬鮁魚時魚腥味不那麼濃烈,曬出的鮁魚乾品質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