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垃圾分類」後的又一難題!到底哪些是野生動物?

2021-01-19 農林衛視官方號

近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發布題為《對「野生動物」一詞的認識》的調查問卷,第一道題就讓很多人犯難——

您認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裡所指的「野生動物」,可以用以下哪個詞代替?

A、野生動物物種

B、野生的動物

C、野外的動物

D、自然裡的動物

接下來的題目更「燒腦」:

鳥籠裡歡唱的畫眉鳥兒是不是野生動物?

家養的烏龜或蟒蛇呢?

公園裡的猴子或孔雀呢?

度假村供人圍觀的羊駝算不算?

居民區出現的刺蝟、超市水缸裡待售的波士頓龍蝦呢?

除了問卷中令人「傻傻分不清楚」的選項,很多網友也表達出自己的困惑:很多地方都有人工養殖的蛇和竹鼠,它們算不算野味、算不算野生動物?……

什麼算野生動物?

一說到「野生」,很多人會想到天鵝、穿山甲、熊……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但其實,野生,不分保護級別。

按照有關定義,野生動物指的是大自然環境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豬牛羊雞鴨鵝等經過人類長期馴化,已成為家畜家禽,不屬於野生動物範疇。

如羊駝,在南美洲有數千年的馴化歷史,即使長得很「野生」,依然不是野生動物。

這就要說到動物馴化了。

動物馴化就是「人類為了動物某方面的價值而對其進行在飼養條件下的繁育」。說白了,馴化的核心在「人工繁育」:只有動物能夠在人手裡一代代延續下去,選育的效果才能逐代積累。

可是人工繁育談何容易?

首先,絕大多數野生動物面對人類會產生強烈的應激性,說得通俗點就是「神經質」,表現在拒絕攝食、見人就跑甚至直接被嚇死等等。雖然一些物種的應激性可以通過逐代選育慢慢削弱,但對於大部分物種而言,應激性都是阻礙馴化的一道大坎兒。

其次,不少草食動物,尤其是成年雄性個體的領地意識很強,它們在圈養狀態下相互攻擊不說,還要求每個個體擁有足夠大的活動空間。這對於大規模的飼養管理而言顯然是不現實的。

最後是交配和幼崽撫育。許多動物具有相對固定的繁殖模式,即對繁殖期間的環境條件、性別比、交配次序等均有一系列要求。說白了,就是條件不給力,他們就不繁殖。

(比如,你試試馴化它)

正是這些難題,大批野生動物從「馴化名單」裡逐個剔除,成了野生動物。

說了一大通,能被馴化的動物已經寥寥無幾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放心食用的動物很少。

為啥馴化的就能吃?

我們現在用做食物的家畜,哪怕偶爾也還會引起人畜共患病(如豬流感),但相比於原始人飽受野生動物攜帶的寄生蟲、細菌、病毒多重侵擾的狀態已經好了太多。

這主要歸功於人類在長期馴化及飼養實踐中對家畜生理特性的深入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獸藥的合理使用。

所以,大家要理解馴化確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老祖宗給咱留下能吃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麼,哪些不建議食用?

基於上述觀點,除豬、牛、羊、雞、鴨、鵝、魚等常見家養動物以外,不常見的動物被搬上了餐桌,就要懷疑可能是野味。絕大部分野味,基本都來自野外捕捉。

這些野生獸類經常出現在野味市場,不能吃:野豬、野兔、黃麂/麂子、狍子、竹鼠、果子狸、豬獾、狗獾、老鼠、旱獺等。

野生鳥類不能食用,常出現在野味市場的有:麻雀(各類小型林鳥去毛後以麻雀之名售賣)、斑鳩(俗名野鴿子)、野雞、野鴨、大雁、禾花雀(原是黃胸鵐,瀕危後,以慄鵐、普通朱雀、灰頭鵐、黃眉鵐、小鵐等冒充)、猛禽(老鷹、貓頭鷹)、鷺鳥(白鷺、夜鷺)、白胸苦惡鳥(白面雞)、燕雀(俗名虎皮燕)、白腰朱頂雀(蘇巧)、雲雀、竹雞等。

野生兩爬類同樣都不能吃,常出現的有:各種蛇類、青蛙、蟾蜍(俗名蛤蟆、燻拉斯)等。

那麼對於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呢?

建議是「能免則免」,畢竟在重大安全危機爆發以前,誰也說不清它們到底是否「真的安全」。

所以,下次也不要因為把家畜都吃膩了就打「野味」的主意。另外也希望大家明白,家畜雖然品種少,但比起吃野味到底是安全多了。我們對於那些未被馴化的野生動物的認識是如此之少,使得即使是一些開始逐步試點人工養殖的衛生動物,也難免因為運輸、加工、銷售過程中各種可能的疏漏與未知,造成不必要的安全問題。

來源:新華社、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果殼網

相關焦點

  • 實行階梯計量收費,解垃圾分類難題
    但是,面對每日不斷增加的垃圾,如果其回收問題解決不好,我們期待的「綠水青山」就無從談起。垃圾分類處理,事關環保大計,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住湘全國政協委員們紛紛就如何推進垃圾強制分類建言獻策,希望加快推進解決垃圾分類難題,建設美麗中國。
  • 理工男探索智能垃圾分類 一步解決多個難題
    理工男探索智能垃圾分類  一步解決「你是誰」「你扔的是什麼垃圾」等多個難題  第一次來到江西南昌求學,甘肅慶陽小夥兒尚一感嘆,「校門口的綠化帶比家鄉的馬路都寬」。可一回到宿舍,他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因為宿舍和所在樓層的公共垃圾桶挨得很近,垃圾桶常常滿得溢出來,夏天臭氣燻天,老鼠、蒼蠅、蟑螂也常常在附近出沒。
  • 舌尖上的美味,從美食街垃圾分類重新開啟
    繼在轄區樓宇寫字樓、酒店宣傳普及垃圾分類工作後,米市巷美食街成為社區普及垃圾分類工作的下一個重點與難點。雖然之前已經對美食街的店家們進行過垃圾分類的集中宣傳,但是現在的垃圾分類知識已經有所變化,因此需要重新對店家們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與培訓,強化店鋪樹立起垃圾分類的意識。
  • 禁食野生動物後的疑問:到底都有哪些動物不能吃?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 哪些是受到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哪些動物可以安全食用?
  • 亂放是垃圾,分類是資源,做好垃圾分類,共建綠色家園
    在廢品兌換過程中,生活垃圾分類引導宣傳員指導市民如何分類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耐心解答市民在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為了使垃圾更均勻,我們每次抓取要拋灑一到兩次,這樣更方便入爐,也方便燃燒」。在垃圾吊控制室,操作員在演示焚燒爐給料過程中告訴記者,這是垃圾入爐前的常規操作,也是確保垃圾處置有序開展的重要一環。
  • 【垃圾分類】青島垃圾分類標準有哪些,看完這裡全知道
    同時,在丟棄有害垃圾時: ✪電池類投放時,應輕投輕放; ✪廢藥品類應連帶內層包裝一併投放; ✪玻璃等易碎類應用紙或布包裹後投放; ✪液體瓶罐類應擰緊瓶蓋後投放;殺蟲劑等壓力罐應輕投輕放,不能擠壓。 產生的廚餘垃圾,應投放到小區設置的綠色的廚餘垃圾桶內,投放時應注意: ✪從產生時就與其他類別垃圾分開歸類; ✪過期食品類應去除外包裝物後投放; ✪避免混入紙巾、餐具等雜物; ✪廚餘垃圾投放前應瀝乾水分; 另外,吃剩的外賣餐盒、方便麵碗應先倒盡水分後再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內
  • 到底哪些養殖的野生動物不能吃?這個最近發布的通知很明確
    來源:百家號-食品視界/ 作者:懂食軒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更加重視野生動物與人類健康的關係,「全面禁止濫食野生動物」也已列入立法層面,不少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也不能食用。但到底哪些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不能吃呢?許多人對此並不是很清楚。
  • 從化:線上+線下,專家解答日常生活中垃圾分類難題
    6月11日下午,在從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從化區生活垃圾管理聯席會議、從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從化區民政局指導下,從化區志願者協會在江埔街街道辦舉行「垃圾分類,志願同行」從化區垃圾分類全民參與培訓活動,培訓活動在從化區志願者協會快手號、抖音號進行全程直播。
  •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我」是垃圾?讓人啼笑皆非的奇葩標語
    上海的垃圾分類已經實施一年出頭了,不說效果如何,起碼培養了市民群眾的分類意識。所以每當看到上圖這條隨處可見的奇葩標語時,我總不免捫心自問:「我」算什麼垃圾?明明是一條歧義標語,為何不能儘量避免使用呢?無獨有偶,與此類似的還有這條: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說實話,這條標語的真實含義每個人都能讀懂,意義也非常積極。但畢竟來說,它還是存有歧義的,雖然我不太介意自己被劃分為野生動物。
  • 垃圾分類有竅門:拿不準的歸「其它垃圾」
    本報記者 王天淇北京市正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但許多居民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垃圾不好歸類。記者日前開展採訪,相關專家建議,市民在垃圾分類時大可不必太糾結,垃圾分類的目的是方便末端處理,提高垃圾處理效率,遇到不好分的難題時,不妨從垃圾終端處理方式倒推、判斷。
  • 上海分類垃圾桶有什麼顏色 生活垃圾分類有哪些標準
    在前一段時間我們都有聽說到上海已在實行垃圾分類操作,都知道垃圾對我們大自然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就實行垃圾分類,不同的垃圾扔到不同的垃圾箱裡面。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上海分類垃圾桶有什麼顏色?生活垃圾分類有哪些標準?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 記不住垃圾如何分類怎麼辦?來看看這個垃圾分類特色展吧
    展品「七十二變」,可展示不同垃圾分類處理後再生出了哪些新產品。和夥伴下一局真人版垃圾分類飛行棋,玩一把垃圾分類「遊戲機」,看一場垃圾科普實驗秀……不同於以往靜態展品為主的展覽,垃圾分類特色展主打「互動體驗」,展廳如同遊樂場,寓教於樂,以玩為主。
  • 一提垃圾就只知道「垃圾分類」?讓這本「臭烘烘」的書好好科普下
    市面上充斥著多如牛毛的、來自各個國家的優質繪本,到底看哪個好呢?其實,不同國家的繪本還真是傳遞著不同的風格。比如說這本《臭烘烘的垃圾書》。一看是德國的。恩,你放心吧,妥妥的都是充滿探索精神的密集型知識點。簡直是,有關垃圾的一切。
  • 廣州發布新版垃圾分類指南 煲湯剩骨都屬餐廚垃圾?
    豬骨頭牛骨頭是餐廚垃圾嗎?頭髮貓砂衛生巾該怎麼分類?以後遇垃圾分類難題,不用再躊躇彷徨了。8月9日,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2019年版廣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以下簡稱「新版指南」),同時還發布了垃圾分類智能查詢系統方便市民明確要投放的垃圾如何分類。未來,廣州還將陸續出臺和垃圾分類工作相關的指引性規範,便於市民參與垃圾分類。
  • 上海「史上最嚴」垃圾分類一周年了,目前成效如何?| 鵝知了
    作為垃圾分類的先行城市,一年過去了,目前成效如何?對上海市民產生了哪些影響? 對此,騰訊新聞在知乎發起提問「上海「史上最嚴」垃圾分類一周年了,目前成效如何?產生了哪些影響?」,不久後,我們收到了眾多上海市民的親歷解答(吐槽)。
  • 農村垃圾如何分類的問題
    農村垃圾如何分類的問題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有效分類,是村莊清潔行動的一場「綠色革命」。當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不少村都將做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作為「開門一件事」來辦。鄉鎮上下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克服農村分類的先天弱勢,因地制宜、創新模式、優化管理,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垃圾分類可持續發展之路。一、「黨員結對」模式破解投放難題我國地域面積廣,以農村居多,不少村莊以老年人和外來人口佔據主要,分類基礎相對較為薄弱。
  • 解讀餐廚垃圾分類中易混淆的垃圾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碎豬骨與大塊骨頭「同垃圾不同命」一煲湯裡不同的湯渣,分分鐘「同垃圾不同命」,各有分類去處。按照2019年版廣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以下簡稱「新版指南」),今天《廣州日報》垃圾分類「敲黑板」欄目,帶你看看餐廚垃圾分類有哪些易混淆垃圾。根據新版指南,廣州垃圾分類餐廚垃圾中有眾多細分。例如一碗椰子燉湯,就包含了兩種不同類的垃圾,椰子殼在新版指南中屬於其他垃圾,碎骨、湯渣則是餐廚垃圾,所以在處理湯渣時,就要注意分類。
  • 垃圾分類時代到來,你知道貓砂、狗屎到底算什麼垃圾嗎?
    最近全國開始逐步推行垃圾分類,上海從這月已經正式實施。扔垃圾從此要定時,定點,分類,一不小心錯扔垃圾,很可能還要被罰款......為便於大家記憶,有網友甚至想出一種形象有趣,幫助大家記憶的分類口訣:是幹是溼,讓豬試吃,一吃便知,豬還可以吃的是溼垃圾,豬也不要吃的是幹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賣了能買豬的是可回收垃圾」。
  • 自從垃圾分類後,流浪貓就開始餓肚子了
    自從垃圾分類新條例頒布後,街談巷議的是垃圾應該怎麼分,而本應被關注的,垃圾分類是如何實施的,卻鮮有人問。撤掉常用垃圾桶;改為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委派專人監管垃圾分類......中國為什麼要這麼著急的垃圾分類?肯定會有人問,為什麼我們要那麼著急的垃圾分類?為什麼不給城市居民以及流浪動物們一個循序漸進的機會?事實證明,我們不得不急。
  • 從人類行為學看垃圾分類
    又有哪些因素讓人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宋慧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介紹了他們的實踐經驗。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武威、張丹去年12月10日,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上,我國宣布包括上海、廣州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已基本建成了生活垃圾分類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