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腎臟日丨疫情期間慢性腎臟病患者如何防護?

2021-01-09 趣健康

今年的3月12日是第十五個世界腎臟日,此時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時期。居家防疫期間,慢性腎臟疾病患者該如何防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腎病科副主任醫師郭穎博表示,慢性腎臟病和腎臟替代治療患者的免疫功能本就長期低下,而許多患者因疾病治療需要以及腎移植後的抗排異需求,長期口服免疫抑制藥物,這就如同身體對各種病原體敞開大門,不僅屬於易感者,而且一旦感染,前期症狀因機體的免疫抑制狀態不典型甚至隱匿,可能直接躍升為重症患者中的「C位」。對於腎臟疾病患者的防護,郭穎博建議應做到以下四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避免風寒 注意保暖

此時正值冬春交際,氣溫波動大,應特別注意避免受涼感冒,加重病情。對於前往門診血液透析的患者,因室內外溫差明顯,更應注意。上機衣物如有增減,要及時告知醫生以便調整幹體重;透析期間注意蓋好衣被,注意保暖。

>>>>

節制飲食 適當活動

飲食是腎臟病患者的重中之重,慢性腎臟病患者需優質蛋白飲食,而且需要根據腎功能及蛋白尿的情況,選擇每日優質蛋白的攝入量。疫情期間因為避免聚集,活動量減少,飲食攝入量也應酌情減少,或根據身體情況適當增加室內活動,如練練中醫的八段錦。

>>>>

錯峰就診 佩戴口罩

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定期複診,可以及時了解醫院最新的診療服務安排,詳細了解透析所在醫院的防護要求,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預檢和流調工作,減少不必要的院內停留。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間應儘量減少摘除口罩的次數和時間,調整為透析前進餐,沒有嗆咳情況的患者透析期間可含服糖果,透析過程中可請醫護監測血糖。有條件的透析患者儘量減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行動不便者儘量選擇固定往返醫院的陪同人員,疫情期間避免外來親友的探望訪視。目前很多醫院透析室已調整班次和錯峰上下機,同班次的患者家屬要避免透析室外聚集,透析期間患者也儘量減少交談,全程佩戴口罩。

>>>>

調整心態 及時複查

慢性腎臟病患者應注意調整心態,避免恐慌,切不可因「諱疫」而「忌醫」,因未及時複查和調整藥物導致治療延誤和病情進展。

新京報記者 劉旭

點擊圖片閱讀

熬夜失眠惡性循環,你該怎麼拯救你的睡眠?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肺更容易受傷,疫期切忌擅自停藥

腫瘤患者居家抗疫需要牢記這四個原則

本文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相關焦點

  •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管理
    慢性腎臟疾病已經成為威脅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初步調查顯示,我國成人的患病率達10.8%,約有1.3億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相當一部分患者最終會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腎移植治療。福建省惠安縣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許一兵介紹,慢性腎臟病指的是各種原因導致的慢性腎臟結構或功能障礙,包括腎GFR正常或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以及影像學異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低於60毫升/分,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稱為慢性腎臟病。許一兵表示,慢性腎臟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 慢性腎臟病患者怎麼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9條專業建議請收好
    因為隨訪需要頻繁出入醫院,部分患者需要到醫院接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侵入性治療措施、周圍易感人群多。二、慢性腎臟病患者必須了解的新冠肺炎防護的基本知識1.個人防護:所有患者均應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內環境通風良好、定期有消毒、所用醫療廢棄物有管理。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如有必要一定要穿戴佩戴醫用口罩、帽子。
  • 如何判斷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狀態
    慢性腎臟病可以依據腎小球濾過率(簡稱GFR)的不同分為慢性腎臟病1期(簡稱CKD1期、CKD為慢性腎臟病英文首字母縮寫)、CKD2期、CKD3期、CKD4期和CKD5期。CKD分期的前提是有慢性腎臟病,若沒有腎臟病,GFR>60 ml/min.1.73m2為正常。
  •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前段時間,門診收治的一位慢性腎臟病患者,在病房治療短時間病情穩定後就回家休養。但是,他在家並沒有好好養病,而是進行重體力勞動,不注意防護,引起感冒,最終導致肺部感染,病情復發。大家都對他的去世感到惋惜,畢竟他還年輕,正值中年,若是能夠好好養病,後期恢復應該是很好的。
  • 高磷血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隱形殺手」
    慢性腎臟病(CKD),明明是個「腎病」,但為何會牽連心血管?CKD與高磷血症有什麼關係?高磷血症有什麼危害?帶著這些CKD患者常常關心的問題,記者最近採訪了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東南大學醫學院院長、東南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劉必成教授。劉必成教授表示,磷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一個重要元素,主要隨食物進入人體,由腸道和尿液排出體外,從而保持體內供需平衡。
  • 為什麼慢性腎臟病患者很容易出現貧血?
    貧血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其他心血管併發症出現的重要危險因素,臨床上常把它稱為腎性貧血。但是,為什麼貧血總是容易找上慢性腎病的患者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來講一講其中的原因。正常人的腎臟除了產生尿液,幫助排出體內廢物、毒素這兩個作用以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功能,那就是通過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輔助骨髓造血。促紅細胞生成素又叫紅細胞刺激因子、促紅素,它就像紅細胞的催化劑一樣,可以促進紅細胞的成熟,使機體產生足夠數量的紅細胞,幫助供氧。
  • 慢性腎臟病如何治療?能治好嗎?
    北京的檢查結果,「做實」了他慢性腎臟病、輕度腎衰的診斷。那他的慢性腎臟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他託人找到了我。一、發現腎臟病,應遵循以下處理程序1、腎臟病是什麼原因?首先要明確病因,是原發於腎臟的疾病比如慢性腎小球腎炎,還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腎損害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性腎臟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痛風性腎病等。
  • 世界腎臟病日 百特醫療呼籲「人人」護腎,打響慢性腎病防衛戰
    上海2019年3月12日 /美通社/ -- 2019年世界腎臟病日,提出了「關愛腎臟健康,人人,處處 (Kidney Health, For Everyone, Everywhere)」的口號,旨在提升公眾對於腎臟病的認知,預防疾病、儘早就診、科學治療及管理,從而減少其帶來的危害。
  • 慢性腎臟病如何治療?能治好嗎?這個病例讓你重新認識腎臟病
    一般來說,有沒有高血壓是判斷腎臟病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血壓也是慢性腎臟病治療的重要靶目標。4、腎功能如何?腎功能是對慢性腎臟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的重要指標。5、血紅蛋白是多少?腎臟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腎衰竭也有急性腎衰和慢性腎衰之別。
  • 慢性腎臟病的十大徵兆和十大原因
    原創 李青大夫 腎病科普 收錄於話題#我的文章373#慢性腎臟病77慢性腎臟病的十大徵兆和十大原因天津大學泰達醫院 李青你可能想不到,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和糖尿病人數幾乎差不多。
  • 我國有1.2億成年慢性腎臟病患者 知曉率僅12.5%
    本報訊 (記者賈曉宏) 我國成年人中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達到10.8%,據此估計,我國現有成年慢性腎臟病患者1.2億。今天上午,北大醫院腎內科王海燕教授向記者介紹了新近發表在國際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中國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
  • 慢性腎臟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療
    慢性腎臟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療 2015-02-
  • 健康細節,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磷水平
    今天我們聊聊腎病患者容易忽視的血磷問題。慢性腎病患者不斷增多,為了改善患者的預後,在2006年時有相關組織提出慢性腎臟病礦物質與骨代謝異常,CKD-MBD的概念,指出慢性腎臟病會導致礦物質及骨代謝異常症候群,表現為下列情況中的一種或多種,包括鈣、磷、甲狀旁腺激素、維生素D代謝異常;骨的轉化、礦化、骨容量、骨骼線性生長、骨強度異常;血管或其他軟組織鈣化。
  • 全國第六家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落戶廈門
    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核心單位授牌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在當天舉行的廈門市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開幕式上,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被授予福建省首家、全國第六家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核心單位。
  • 慢性腎臟病,究竟該如何低蛋白飲食?
    如何低蛋白飲食?  上一期給大家講過《慢性腎臟病,到底該怎么喝水?》,如何衡量自己的出入量,如何控制飲水。  那麼這期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低蛋白飲食。  那麼,為什麼慢性腎臟病需要低蛋白飲食呢?
  • 慢性腎臟病診斷分期和營養治療原則
    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進行營養治療,那麼什麼是慢性腎臟病呢?慢性腎臟病該怎麼診斷?如何分期?不同分期的患者營養治療的方案有什麼不同嗎?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回答這些問題吧慢性腎臟病(CKD)是指長期的慢性腎臟損傷導致的各種臨床疾病,根據腎臟損傷證據和腎功能異常超過3個月進行診斷。
  • 福建省首家國家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落戶廈門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黃伊娜 通訊員 石青青12 月 26 日 -27 日,廈門市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 2020 年學術年會暨 2020 年廈門市血液透析質控培訓班在廈門召開。會議由廈門市醫學會、廈門市衛生與健康委員會、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共同主辦,採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圍繞腎臟病管理的前沿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和交流。在開幕式上,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被授予慢性腎臟病全程管理中心核心單位,系福建省首家,全國第六家。
  • 《柳葉刀》:中國的1.3億慢性腎臟病患者,反映了什麼問題?
    日前,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1990-2017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域慢性腎臟疾病負擔: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系統分析》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2017年,全球共有6.975億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其中,近三分之一CKD患者在中國和印度,患病人數分別為1.32億和1.15億。
  • 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哪些人?
    一、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會累及全身的微血管,包括腎小球血管。而且糖尿病腎病是發達國家透析病人的首要病因,我國因糖尿病腎透析的人群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二、高血壓患者。高血壓腎損害是常見的靶器官損害,高血壓和腎臟損害互為因果。損害早期患者常表現為夜尿增多,出現微量白蛋白尿,進而腎功能下降。
  • 慢性腎臟病患者「控磷」的誤區和妙招全在這裡,快看看你做對沒
    慢性腎臟病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疾病,且腎臟病病史超過 3 個月以上,包括血液或尿液化驗異常,影像學檢查異常,或是不明原因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trationrate,GFR)下降超過 3 個月。 而根據GFR又將慢性腎臟病劃分為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