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模型亮相香港太空館新展廳

2020-12-03 環球網

4月24日,香港太空館全新展廳「宇宙展覽廳」和「太空探索展覽廳」舉行開幕典禮。從4月25日起,香港太空館將向社會公眾正式開放。香港太空館於1980年啟用,2015年底開始進行翻新工程及更換展品。重新啟用的新展廳面積1600平方米,設置約一百件新展品,其中約有七成屬互動展品。圖為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模型模擬發射。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重新啟用的新展廳面積1600平方米,設置約一百件新展品,其中約有七成屬互動展品。圖為香港太空館館長梁偉明向媒體記者介紹中國長徵二號F火箭模型。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4月24日,香港太空館全新展廳「宇宙展覽廳」和「太空探索展覽廳」舉行開幕典禮,香港太空館館長梁偉明(右)向媒體記者介紹「太空探索展覽廳」。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4月24日,香港太空館全新展廳「宇宙展覽廳」和「太空探索展覽廳」舉行開幕典禮,中國神舟飛船返回艙模型亮相新展廳。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觀眾在「星星的一生」展臺前參觀體驗。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相關焦點

  • 太空旅行什麼樣?美載人太空艙實物模型初體驗
    「穿越」地球大氣層與太空的邊界線,透過落地舷窗,蔚藍的地球和深邃美麗的太空盡收眼底……這是記者近日登上美國藍色起源公司「新謝潑德」載人太空艙實物模型,在地面上體驗了一回長約11分鐘的模擬「太空之旅」。在美國亞馬遜公司日前主辦的全球人工智慧會議期間,美國藍色起源公司展出多次成功試飛並回收的「新謝潑德」太空艙實物模型,並提供「太空試飛」模擬體驗。參與者排起長隊,提前數日預約才有機會「登船」。藍色起源由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傑夫·貝索斯於2000年創辦,這家新興航天私企以提高太空旅行的安全性並降低其成本為使命。
  • 中國航母模型亮相香港(圖)
    本報綜合一艘標稱為「中國航空母艦」的模型,4日在香港與其他近百件國產現代化軍備模型公開展出,吸引眾多民眾前往觀看。  亮相的近百件展品中,包括1.4米長的殲10及殲11戰機模型,以及中國各型潛艇、驅逐艦、坦克和「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等的模型。
  • 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奔月譜新篇
    從圓夢奔月、成功繞月到完美落月、再入探路再到喜搭「鵲橋」、月背著陸……從2007年起,素有中國「探月港」美譽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連續成功發射我國所有探月太空飛行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蹟」。而今年,嫦娥奔月的接力棒將由該西昌發射場鄭重交接到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手上。
  • 太空新經濟:各國如何擁抱商業航天?
    以這份報告為根據,2007年9月,時任局長麥可·格裡芬在紀念NASA成立50周年的演說中,正式提出了「太空經濟」概念,將航天活動的機制效益拓展到了「經濟」的高度,論證了航天活動帶來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又將反過來推動「太空經濟」持續發展。 「太空經濟」意味著全球航天活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新航天時代」呼之欲出。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4期:中國「十三五」期間航天成績斐然
    NASA載人航天部門負責人稱協議將允許美俄兩國航天局在每艘飛船上都搭乘至少一位對方機組人員。  國內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文昌發射場開展測試國家航天局消息,日前,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展測試,本次發射將運送總重超過
  • 早安太空·網羅天下|「十四五」展望:文昌航天發射場將更牛
    點擊播放 GIF 0.0M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926航天熱點●「十四五」展望:文昌航天發射場將更牛近日,微信公眾號「裝備科技」推出「我對全會有話說」專欄,詳解新時代航天人的「十四五」展望。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學宇在採訪中透露,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中起步最晚、起點最高,也最具活力的航天發射場,為中國航天開拓大運載能力的同時也開啟了中國航天的空間站時代,「十四五」還將逐步形成重型、大型和中型火箭高低搭配,提高多射向、多緯度、低傾角、大噸位的發射能力,為建設航天強國、網絡強國、科技強國奠基蓄勢。
  • 星辰大海,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
    重大工程邁入新階段 2020年5月5日18時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任務首戰告捷。 此前,我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2019年7月19日受控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至此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 每日一詞∣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 three-step manned...
    5月5日晚,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此次發射成功驗證了新型火箭的總體設計和技術,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該階段的目標是將載人空間站送入軌道。
  • 海南航天發射場那些看不見的「秘密」(關注)
    楊志遠攝   伴隨著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成功發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在全世界的注視下亮相,成為又一個全球航天發射「重鎮」。   作為一個國際航天發射港,海南航天發射場的建設,不是已有發射場的翻版。從火箭、太空飛行器到氣候環境,都是全新的。矗立於藍天白雲和大海椰林之間,兩座發射架雄偉壯觀,太空飛行器測試廠房高大醒目。
  • 《銀河補習班》中的「曙光號」,致敬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
    在鄧超導演的《銀河補習班》中,男主人公馬飛和隊友乘坐「曙光號」載人航天飛船升上太空歷經艱險,在失聯三天之後成功回到地面。然而,這個「曙光號」航天飛船並不是電影虛構的,它的原型就是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曙光號」,也叫做714工程。電影開始馬飛在「曙光號」升天前舉行的儀式上,家屬席座位是空的,暗示著「曙光號」會有某些遺憾。
  • 「月季試管花」等航天育種新成果亮相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
    在「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上,這樣的月季試管花吸引了不少目光。該展覽於18日在福州開放,是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的系列科普活動之一。月季試管花在密閉的無菌容器內,無需澆水,只需適當的光照,即可生長、開花。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出席第22屆國際宇航學會人在...
    2019年11月11日-14日,第22屆國際宇航學會人在太空研討會(IAA Humans in Space Symposium)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出席會議,並作題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及未來規劃》的報告。
  • 新一代載人飛船自述:人類的「終極三問」難不倒我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未來這款航天員的新「座駕」,將成為中國航天大家庭的重要成員。那麼,這款新飛船以及這次試驗,到底有啥意義?今天讓它自己告訴你——  大家好,我是新一代載人飛船,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家族的一名新成員。
  • 甌江時評 | 探月夢 航天夢 中國夢
    甌江時評 | 探月夢 航天夢 中國夢 2020-11-2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一覽!登陸火星,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來自:火星小土豆火星學會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2020年對於航天業(以及所有行業)來說都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充滿挑戰的,一系列將於2021年發射或抵達目的地的令人興奮的任務仍在繼續推進。火星學會#2020每個人都了不起,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2020即將再見,也許烏雲密布,但終究會看到太陽。
  • 關鍵核心技術再突破,這些捷報來自天、地和太空
    2021年開年伊始眾多關鍵核心技術被攻克的捷報已紛紛傳來神州大地能抗-40℃極寒的復興號高寒動車組亮相天地之間星地量子密鑰分發跨越4600公裡構建出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訊網雛形浩瀚太空中國空間站工程正緊鑼密鼓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
  • 科學 讓夢想飛翔(新中國的「第一」70年)
    在軌飛行期間,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進行自動和手控交會對接,並首次開展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太空授課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在軌開展的教育類應用項目,體現了載人航天工程直接為國民教育服務的理念,極大地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對科學探索的興趣以及熱愛航天、參與航天的熱情。
  • 美旅箱包助力中國航天逐夢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
  • 我是一面國旗,為了讓我上太空十字繡都出馬了
    楊利偉在太空展示中國和聯合國旗幟 2003年10月15日,我國成功實施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從神舟飛船到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五星紅旗始終陪伴著中國人每一次出徵太空的壯舉之中。隨著我國全面建設空間站的新徵程,中國的五星國旗將繼續飄揚在中華兒女的新「天宮」!
  • 「太空見習生」全國招募,有才你就放馬過來
    我們是  講述航天故事、播撒航天知識  傳承航天精神、弘揚航天文化  滋養航天英才、展示航天風採  凝聚航天力量、建設航天強國  是我們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永誌不忘的初心  20個媒體平臺  超16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