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不高,看臉就知道!這些讓血脂「乖乖聽話」的方法,簡單又實用

2021-01-10 瀟湘晨報

心血管病佔據中國居民死因構成的首位。在眾多危險因素中,膽固醇指標異常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血脂數值的變化雖不像血壓那麼敏感,但只要飲食、活動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較大的差異。那麼,高血脂在早期有哪些信號呢?高血脂患者該如何安排日常飲食呢?健康人群是否需要定期查血脂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眼部兩個變化,提示血脂升高

其實,「看臉」發現高血脂的方法並不神秘,你也能學會。

高血脂在臉部的信號,主要在眼睛上,重點看兩個部位。

眼瞼:看看有沒有「黃色瘤」。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瞼上新出現黃色、橘色或者棕紅色斑塊或者結節,不痛不癢,就很可能是黃色瘤。它常長在上眼瞼的內眼角處,也可能出現在面部其他部位或膝蓋上,針頭或黃豆大小,邊緣略高出皮膚表面,質地較柔軟。

黑眼球:看看有沒有「老年環」。黑眼球邊緣如果出現一圈灰白色的、寬約1~2毫米的環狀結構,稱為老年環。

老年環多發生在有動脈硬化和高膽固醇血症的老人,有時,血脂過高的中青年人也會出現。

40歲以下的年輕人出現老年環,更應當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需要提醒的是,只有一部分高血脂患者會出現黃色瘤和老年環,沒有黃色瘤和老年環不代表沒有高血脂。因此,平時體檢中關注血脂水平十分重要。

高血脂不一定都是吃出來的

血脂中的甘油三酯大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當進食大量脂肪類食物後,體內甘油三酯水平明顯升高;如進食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細的糧食,也會引起血糖升高,繼而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因此體形胖的人血脂更容易高,因為他們相對食慾好、攝入多而運動消耗少。

但瘦人並不是一定血脂不高,血脂中的膽固醇大部分來源於內源性生成,所以膽固醇的升高並不完全與飲食有關,也與人的基因和個體差異有很大關係。瘦人即使攝入不多,而自身合成多的話也會造成血脂升高,特別是膽固醇升高。所以說高血脂也並不完全是吃出來的,也與基因和個體差異有關。

這樣安排飲食,有助控血脂

每天至少3兩米飯。

對健康人群,我們建議每天吃4~8兩主食。但對於高血脂患者,則應適當控制主食攝入,不要少於3兩。這是保證大腦運作所必需的能量來源之一。

每天一兩半蛋白質。

即每頓飯應攝入雞蛋大小的魚、肉、蛋、蟹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體形偏瘦者可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以保證身體有足夠的養料合成肌肉,增強免疫力。

每天半兩油。

油脂可以為機體提供每日所需的脂肪酸。儘可能吃植物性油脂,少吃動物性脂肪;高膽固醇者建議吃茶籽油,茶籽油是所有植物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最少的,只有6%,人體的吸收率也較高,但心臟功能不好者不能吃,否則易引發血栓或心肌梗死。

適當吃點黑豆。

與黃豆相比,黑豆不僅含有黃豆所有的營養物質,還含有花青素和硒,具有抗衰老、抗腫瘤的作用。豆類食物富含卵磷脂,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可以把人體的膽固醇帶到肝臟去代謝,有助於預防斑塊形成,保護血管彈性。

這四種飲食降血脂

由美國責任醫療醫師委員會臨床研究部門進行的一項梳理分析發現,有4種飲食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分別是:每天食用42克堅果;每天從豆製品或豆類(如黃豆、豌豆、鷹嘴豆或扁豆)中攝取50克植物蛋白質;每天從燕麥、大麥、車前草、茄子、秋葵、蘋果、桔子或漿果中攝取20克黏性可溶性膳食纖維;每天從膳食補充劑或富含植物甾醇的產品中攝取2克植物甾醇。採用這些飲食模式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可降低17%,10年內的冠心病風險可降低13%。

血脂正常後多久能停藥?

對於只是血脂高而沒有其他危險因素的正常人,服用降脂藥物在血脂正常後,在堅持合理膳食,適當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基礎上可以停一段時間降脂藥物,定期複查血脂指標。而對於已經有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病或同時有高血壓、吸菸、肥胖等多個危險因素的人來說,需要終身服用降脂藥。

健康人群也需定期查血脂

健康人群定期檢查血脂,知曉自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評估患病風險,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應每6個月測量1次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每年進行血脂檢測。2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空腹血脂。

查血脂前有幾大原則

第一,2周內保持平時的飲食習慣。

抽血前2周內要保持常規飲食習慣,有助於反映真實的血脂情況,進而判斷是否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如果刻意改變飲食,可能會導致病情延誤。

第二,3天內避免高脂飲食。

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到短期攝入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響,所以在抽血前3天內應該避免日常飲食之外的高脂食物,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

第三,抽血前1天別喝酒。

大量飲酒者在兩三天內的血脂濃度,尤其是甘油三酯濃度會顯著升高。建議抽血前3天內都不要大量飲酒,24小時內儘量一點不喝。

第四,保證空腹10~12小時。

餐後血脂會明顯升高,最好保證絕對空腹10個小時以上再化驗;但空腹時間太長,甘油三酯濃度也會因「脂肪動員」而升高,因此空腹10~12小時為最佳。

第五,抽血前先休息10分鐘。

站立位會影響水分在血管內外的分布,劇烈運動更會明顯升高血脂濃度,故在化驗前一天最好不要進行劇烈體育運動。抽血前應先在椅子上坐著休息5~10分鐘,保持平靜。

第六,健康狀況穩定了再體檢。

血脂檢查應在身體狀態比較穩定的情況下進行,例如,近期無感染、外傷、手術等情況。妊娠後期、哺乳期的女性,各項血脂化驗指標都會升高,這個階段的化驗結果僅供參考。

如果檢查後發現血脂異常,也不要太過緊張,建議間隔1周後,在同一家醫院再次抽血複查。如果仍舊異常,考慮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調整;1個月後再次複查,如仍異常,才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切不可根據別人的經驗胡亂買藥吃。

【來源:荊門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血脂高不高,臉部會知道?臉部有哪些異常,考慮是血脂升高了?
    其實看臉或就能知道,若臉部總是有3個異常,多半暗示你的血脂已超標,高早點降血脂了,別拖久了引來大病,接下來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可對照自查。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為什麼血脂會超標?比較無奈的一個原因是,中老年人中招概率相對偏高,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粘稠度增加,新陳代謝速度變慢了,血管也會逐漸老化。之所以說高血脂是富貴病,跟飲食有很大的關係。
  • 內科醫生:血脂高不高,看眼睛就知道,眼球上長環,高血脂信號
    內科醫生:血脂高不高,看眼睛就知道,眼球上長環,高血脂信號高血脂是屬於三高的一種,現在越來越常見,身邊很多的中老年人都存在血脂高的情況;高血脂也被稱為「百病之源」當血脂長期升高時則會誘發出一系列的併發症,比如像血管堵塞、動脈硬化、高血壓、心梗
  • 「醫生,我血脂不高,低密度3.6」,血脂到底是(包括)什麼?
    總是講「高血脂」,總是講高血脂要降血脂,可血脂到底是(包括)什麼、或者說血脂有哪些成分,還是很多人不清楚。於是,有了標題裡的問話。血脂是什麼?按照醫學的語言,血脂,是血漿或血清中的中性脂肪和類脂。其中中性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類脂,主要是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
  • 血脂化驗報告單要怎麼看?發現血脂升高,如何把血脂降下來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裡,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生活質量高了,吃的也變好了。如果不適當鍛鍊的話,伴隨而來的將會是各種疾病,高血脂就是其中一種。那血脂就是血漿中膽固醇、類脂以及三醯甘油等的總稱。所以可以根據血脂的升高類型將高血脂症分為三類,分別是高膽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高甘油三醯血症。
  • 血脂高的人,防血栓,謹記「一動,二勤、三不」,輕鬆降低血脂
    血脂高,要防血栓,別忽視 一旦血脂高了 一旦形成血栓,堵塞了血管,則腦梗、心梗、冠心病、肺栓塞等會不請自來。 因此,血脂高的人,一定要嚴防血栓的形成,調節好血脂,助力身體健康。
  • 糖尿病人不吃肉只吃素食,血脂為何還高?
    有位糖尿病友提問:「我想諮詢一下,為啥我從不吃肉,血脂卻這麼高?我需要吃降脂藥嗎?」要知道:在人體中有一整套複雜的身體機制,影響血脂合成和代謝的因素相當複雜,當身體缺某一樣東西,會引起一系列的身體連鎖反應。因此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少吃油脂,身體就會少油脂」。
  • 血脂高的「根源」跟3種食物有關,若不忌口,血管遲早扛不住
    高糖食物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甘油三酯超標也代表這血脂升高。因此,此類食物要少吃。  3、油膩食物  吃太多油膩食物容易導致血脂升高,短時間內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加,血液粘度增加。容易造成血管堵塞。這類食物有內臟食物、雞皮、油炸食品等。
  • 醫生提醒:降血脂別光靠藥物,做好這3件事,血脂乖乖降下去!
    4、膽結石高血脂的產生和平時大量的吃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這樣就會增加了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從而造成了膽固醇結石。為什麼降血脂不能單純依靠藥物?一旦血脂過高,就需要依靠藥物來進行控制。常見的就是他汀類藥物,但是藥物治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當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初始計量治療失效後,依靠增加劑量仍不使血脂恢復到正常值,還有就是增加劑量的同時,患者發生不良反應(如嘔吐、噁心、心慌等)症狀的概率也就隨之提高。所以降血脂不能光依靠藥物,還需要忌口,這3類食物要少吃!
  • 血脂高的人平時常吃這幾種天然食物,或許對於控制你的血脂很有效
    有些人看到高血脂這個詞可能沒什麼感覺,因為沒有什麼影響,也不知道高血脂會對自己有什麼影響。但如果高脂血症與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腦梗塞、腦出血、中風等疾病有關,很多人會突然意識到。高脂血症是由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引起的,導致脂質在血管內皮產生沉積過多,從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 血脂偏高怎麼辦?專家提醒:戒掉2種壞習慣,常做2事,血脂不變高
    案例:濟南市的一位老人,今年已經64歲了,這兩年老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到醫院檢查卻沒有大病,於是他便走上了養生的道路,截止目前,他已經吃素半年了,都知道大魚大肉對身體的危害比較大,所以他天天都是素食,想以此遠離三高疾病,但是,一場疾病正在向他招手。
  • 血脂稠吃什麼好 有效降低血脂的三種食物
    說到血脂稠,相信很多人都不懂什麼是血脂稠。其實血脂稠就是指血液中的磷脂、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過高的現象。那血脂稠的時候吃什麼好呢?血脂稠又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血脂稠吃什麼好血脂稠吃什麼好呢?這對於很多血脂稠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知道的事情。因為這嚴重影響著他們的健康。那血脂稠吃什麼好呢?
  • 臉上有這3個表現,或可以看出來:你的身體血脂高了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和類脂的總稱,它廣泛存在於人體之中,是人體細胞的基礎代謝所必須的物質,但血脂水平過高卻並不是一件好事。血脂水平升高極容易引發包括冠心病、胰腺炎、動脈粥樣硬化等一系列的臨床病理表現,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多多注意自己的血脂水平。
  • 血脂高的人,臉上或許有4個表現,若你都沒有,恭喜了
    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人生活習慣越來越不規律,尤其是飲食習慣,再加上現在年輕人都比較喜歡熬夜,喜歡吃一些油炸食品和垃圾食品。這些不健康的習慣會導致體內血脂升高,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建議大家及時改正。3、局部色斑加重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的手不涼和胳膊上都會出現一些斑點,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如果你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大量的色斑,顏色比較深,除去曬斑的可能性,很可能是血脂含量高的表現,一定要去醫院及時做檢查。
  • 血脂高的人,身體可能會有6個表現,多吃兩物,幫你平穩血脂!
    特別是在飲食越來越不規律的今天,血脂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健康,那麼血脂高的人,身體會有哪些變化呢?身體出現這6個現象,或許體內的血脂已經很高了,請及時調整!■血脂高的人,身體可能會有6個表現,多吃兩物,幫你平穩血脂!
  • 血脂化驗怎麼看,結果多高才需要吃藥治療?醫生為您講清楚
    通常來說,醫生對血脂化驗的指標比較關注的有4項,分別為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面張醫生圍繞這四項指標為朋友們分別解讀一下。總膽固醇總膽固醇是血液內的膽固醇的總和,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總膽固醇升高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密切相關。
  • 一直吃素,為什麼血脂還升高?醫生闢謠:血脂高不一定與吃肉有關
    臨床上診斷血脂指數,有4個指標,分別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膽固醇。現在人的生活富足,所以有很多的人身體逐漸由很多的疾病出現,這些疾病和人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有的人喜歡在平時的時候吃很多油膩的食物,或者是高糖的食物,這些食物使人出現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壓疾病。
  • 血脂高的人不能吃肉?醫生:這3種肉或能放心吃
    導語: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原來不捨得吃的肉,現在已經幾乎餐餐可見,無論是山珍海味還是雞鴨魚肉,現在人們有這樣的條件,但是隨著我們大魚大肉的生活,高血脂等疾病也開始找上門來。像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這三高又被稱為「富貴病」,這也就意味著這些慢性疾病和我們的飲食有很大關係,尤其我們日常飲食結構經常以一些大肉為主,這些食物裡面可能含有大連的脂肪,就會導致高血脂。患有高血脂人群,醫生一般會建議少吃肉,那這是不是意味著高血脂的人就要吃素呢?其實不是這樣的。血脂高的人不能吃肉?
  • 為什麼身材很瘦,但血脂卻很高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良好的血脂,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而其他三種血脂是不良的血脂,可以加重心腦血管疾病。通常我們把高血脂稱為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中的一種或多種的增加。 為何瘦子也血脂高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具有家族特徵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雖然病人不胖,有些甚至瘦,但他們的膽固醇很高。
  • 血脂升高,不要怕!合理飲食,一高五低、高鉀低鈉,或遠離它
    導語: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每天都在不斷的吃,那麼究竟吃對了嗎?所謂病從口入,現在很多疾病可都是吃出來的,愛吃是好事,但是吃得不對,身體可是要遭罪,尤其是體內的血脂,血壓,跟我們的日常飲食可是直接相掛鈎。
  • 血脂檢查前要注意的問題 血脂檢查要注意什麼?
    單純血脂升高通常沒有不舒服的感覺,高脂血症危險性常被人們忽視,如果您有心腦血管病風險因子:大於45歲的男性 、大於55歲的女性 、吸菸 、肥胖、有早發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或是已經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那麼對於您來說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要求降得更低一些,也就是說心腦血管病患者不能簡單地看化驗單上血脂的正常值,來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血脂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