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分會兩年募款1.4億

2021-01-08 浙江在線

  


   日前,龍灣區慈善總會蒲州街道分會會長潘雲龍在整理今年上半年募集的慈善款清單。蘇巧將 攝

   溫州網訊 溫州市慈善總會昨日透露,截至目前,我市建立了62家基層慈善分會,其中鄉鎮分會52家,企業分會8家,行業分會2家;在募集善款上,2008年全市慈善分會募集9000萬元,2007年募集4800多萬元,兩年累計募集1.4億元,相當於2007年全市慈善捐款的總數。

   推薦閱讀

   自己動手做鴨舌 備年貨

   溫州鞋企應對市場寒冬有良策

   六好博客:看得遠,才能走得遠

   溫商控股公司明天韓國上市

   小孩離家出走 想騙錢自我綁架

   千年古剎護國寺 重建落成

   1998年,我市第一家慈善機構——鹿城區慈善總會建立,標誌著我市民間慈善救助開始有了專門的機構。2002年,溫州市慈善總會建立。到2005年年底,全市縣一級慈善總會全部建立。但是各級慈善總會在活動中感到,把慈善的組織網絡延伸到鄉鎮、街道、村居、社區,才能更好地開展慈善救助工作。這就要求在縣一級慈善總會下面再設立慈善分會,把慈善組織延伸到百姓的家門口。

   「從這3年的實踐情況來看,基層分會的建立大大促進了慈善事業的發展。」市慈善總會會長孫成堪評價道。但目前62家慈善分會相對全市200多個鄉鎮來說,覆蓋面還不廣,因此市慈善總會正加緊慈善基層網絡建設,爭取將分會總數先增加到100家。

   「單將」分會年募善款90萬

   個性坦率的潘雲龍,是龍灣區慈善總會蒲州街道分會會長。去年5月,他從該區人大代表工委主任的崗位上退下來後,隨即受邀出任當時剛籌備建立的蒲州街道慈善分會會長,該分會是龍灣區最早建立的鄉鎮一級慈善分會。

   到任慈善分會後,潘雲龍馬上啟動了分會的工作,單槍匹馬地去闖慈善事業。分會的重點工作是廣開募捐渠道和加大救助的覆蓋面,潘雲龍人脈較廣,這也有利於他快速奠定分會的工作基礎。

   「去年分會的募款情況不錯,一共募集了89.45萬元,這還不包括一日捐的款項,救助支出11.85萬元。」潘雲龍翻看著筆記本介紹道。去年共有40家企業和3位個人向初創的分會捐款。今年,分會又收到了一日捐的28.35萬元。這些捐款為分會慈善救助提供了動力源泉。

   潘雲龍介紹,去年分會助學15人,助醫16人,補助困難戶建房2戶,還有慰問困難戶和年終慈善宴活動。這些資助,按照有關規定,單筆3000元以下的資助金由分會自行審批,單筆資助額超過3000元的則由區慈善總會統一審批。

   去年,一位同事向潘雲龍反映,街道一位同志家人患病花了巨額醫藥費,家庭經濟很困難。雖然這位同志沒提出救助要求,但潘雲龍還是主動親自走訪了解事實,並最終為其申請到了上萬元的臨時救助。像此類的主動走訪當地困難群眾,是潘雲龍日常的一項主要工作。他說,分會就是貼近當地困難群眾,及時與群眾溝通,對符合要求的救助對象及時給予幫助。

   分會建立已有4種模式

   2005年,瑞安市塘下鎮和蒼南縣靈溪鎮在我市率先建立了鄉鎮慈善分會。之後,基層分會的建設態勢猶如雨後春筍般快速。

   溫州市慈善總會會長孫成堪介紹,目前,我市各地在慈善分會建立上共有4種模式:一是蒼南模式,特點是在重點鄉鎮建立分會的同時,在辦事處建立聯絡站,在村居建立聯絡員制度,形成「總會——分會——聯絡站——聯絡員」的互動工作網絡;二是瑞安模式,特點是在原來區所在地的重點鎮(註:老行政設置上縣市一級下面設區)建立分會,以點帶面,工作基礎紮實,效果好;三是甌海模式,特點是在建立鄉鎮分會的同時,在企業中建立企業分會,目前該區13家分會中企業分會有6家;四是龍灣模式,特點是全區10個鄉鎮、街道都建立了分會,在工作上能做到區慈善總會統一記帳、統一管理。

   慈善機構是獨立運作的社會團體,比如溫州市慈善總會與各區慈善總會都是各自獨立、互不隸屬的機構,那麼慈善分會又是何種性質呢?孫成堪會長介紹,分會是縣級慈善總會的派出機構,是受總會委託開展社會捐資和社會救助,所以其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分會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多聯絡轄區企業和社會熱心人、多宣傳慈善、多開展救助。

   拓展募資來源和救助範圍

   慈善分會將民間慈善機構從市一級、縣一級延伸到鄉、村一級,使慈善離百姓家門口更近了。這一狀況將給慈善工作帶來哪些變化呢?

   從各地分會所做的工作分析,分會在慈善意識宣傳上更貼近群眾了,同時也加強了與基層捐助人的聯繫和溝通,這都有利於激發基層群眾的慈善愛心;就長遠變化來說,這帶來了慈善資金募集渠道增加和慈善救助覆蓋面的擴大。

   龍灣區慈善總會會長金德漢舉例說,去年龍灣區慈善總會共募得580萬元善款,其中鄉鎮一級分會募得金額佔總數的52%;今年四川地震賑災募捐金額共1900萬元,其中鄉鎮分會金額佔總數的53%;而在救助上,今年截至8月底,全區救助支出400萬元,其中一半工作量由分會完成;可見分會在募集善款和擴大救助上成效很大。

   金德漢介紹,分會建立之前,很多工作很難覆蓋到鄉村。比如今年天河鎮分會發動該鎮17個村中的16個村開展募捐活動,這樣的組織力度,過去光憑總會的力量肯定辦不到。

   市慈善總會秘書長李春芳則認為,基層分會讓很多困難群眾及時得到了幫助,同時也讓市一級慈善機構能從日常零碎救助工作中脫離出來,專注於組織大型的慈善救助項目,比如「慈善門診」、「愛心助學」等項目,這也在另一個方式上擴大了慈善的受益面,使慈善救助能做到點面結合,造福社會困難群體。

   記者 胡榮恩 實習生 鍾曉娜進入論壇討論(溫州話題)

  

  

  

相關焦點

  • 社區型慈善基金會募款方式亟待創新
    2日,南京市首家成立的社區型慈善基金會——姚坊門慈善基金會負責人嶽耀蒙苦惱地向記者吐槽:基金會成立兩年多來,募款越來越難,從最初一年可從企業募款200萬元,減到現在只有幾十萬元。    記者隨後調查發現,社區型慈善基金會成立之初大多能向企業、政府募得款項,但往往是「一錘子買賣」。單一的資金募集渠道,無法支撐其長久持續發展。
  • 完善勸募平臺探索救助轉型 滬今年4億助慈善
    圖片說明: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現場  東方網記者魯琳4月1日報導:今天上午,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正式召開。會議由上海市政協主席、市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馮國勤主持。東方網記者在會議上獲悉,2011年市慈善基金會還將繼續出資4.17億人民幣,組織一系列慈善助學、助醫、助困項目及慈善公益活動,使近40萬人次的社會困難群眾直接受益。
  • 數讀|今年上半年募款總額超18億 你在網上捐過錢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半年募款超18億,你在網上捐過錢嗎? 雖然網際網路募捐善款數額逐年上升,但其佔慈善捐贈總額比例仍不算高。募捐金額隨意填寫,財產狀況不加審核,近日水滴籌地推人員醫院「掃樓」引導患者發起籌款一事,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 英國單親爸徒步1.4萬公裡募款報恩
    38歲的路易斯離開英國斯旺西市(Swansea)時名下財產僅剩10英鎊,他沿著英國海岸線走了1萬4000公裡,為英國軍隊慈善團體「海陸空軍家屬協會」(SSAFA)募款。現在他帶著救難犬「噴射機」(Jet)仍然繼續邊走邊募款。他說:「我知道這不會是在公園裡走走而已,但我還是想要報答。」
  • 你的公益機構靠什麼驅動募款?
    現如今,有些公益組織是不需要向公眾展開募款的,在募資上大多依賴於各自系統和發起人的財富定向捐贈,只在開展公益活動時動員公眾參與。另外,國內慈善基金會很多源自於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善款來源大多源自於各自系統,在向公眾募款和對話方面顯得較為弱勢。 對於向公眾募款的能力,李勁舉了一個例子。 「14億中國人,每人每年拿一塊錢支持機構應該很牛了。
  • 【暖心】大沁他拉街道慈善分會:情系貧困助農耕
    【暖心】大沁他拉街道慈善分會:情系貧困助農耕 2020-06-14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超四成網友認可在募款中採用商業方式
    超四成網友認可在募款中採用商業方式 2014-11-1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所謂「置頂費」,就是受助申請人向網站交納一定的費用,以便申請者的求助信息能夠在該慈善網站的突出位置顯示,進而獲得更多的捐贈款項。 金華市慈善總會副秘書長華文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施樂會通過第三方網站進行推廣置頂並收取費用一事,經調查確實存在。作為施樂會的上級部門,金華市慈善總會已經向施樂會發整改通知書,責令其立即停止這種行為。
  •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做好項目破解募款難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做好項目破解募款難  ■ 本報記者 宋 揚  身為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國內發展部部長的葛振江,已經明顯的感受到金融危機對公益組織的影響。  11月30日,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與多個機構合辦的「房地產慈善之夜」在北京舉行,晚宴中,主辦方以拍賣的形式籌集善款,用於救助西部農村地區的貧困母親和城市下崗母親,慈善晚宴最終募集善款總計96.3萬元。  這是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第三次舉辦「房地產慈善之夜」,而此前的每次「房地產慈善之夜」募集善款的額度都在200萬元、300萬元之間。
  • 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2018年中國慈善捐贈數據
    由於抗癌藥品捐贈減少,我國內地捐贈總額較2017年小幅下降4.05%,捐贈額佔GDP總量比例為0.16%,人均捐贈103.14元,但現金捐贈總額突破1000億元,創歷史新高。經統計,2018年度,香港的慈善捐贈總量折合人民幣約160億元,澳門約為人民幣25億元,兩地人均捐贈分別達到2147元和3746元。其中,香港賽馬會是當地最大慈善機構,2018年捐出42.8億港元,創歷史新高。澳門基金會則是當地慈善事業的主要資助方,2018年投向公益項目23.68億澳門元,其中青年人才領域佔比48.18%,為最高。
  • 臺灣海基會新辦公大樓現2億資金缺口 正持續募款
    不過,海基會發言人馬紹章證實,目前資金仍缺少約新臺幣2億元,海基會正持續募款。 馬紹章說,海基會新辦公大樓預定5月落成啟用,對於尚缺少的經費,海基會持續募款中,募款對象包括臺灣企業界、海基會的董監事及大陸臺商等。 馬紹章表示,這棟大樓獲綠建築銀級證書,符合指標包括綠化量、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汙水垃圾改善等項目。
  • 上海千餘募捐箱受冷落 公益組織募款方式遇轉變
    日前,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對市會設置的募捐箱進行了普查。通過對1000多個募捐箱的調查發現,箱體破損、擺放位置不固定、聯繫人變更等問題時有出現。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胡增耆告訴記者: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對募捐箱的管理,市慈善基金會將根據普查結果針對具體問題,出臺募捐箱管理制度。
  • 慈善機構遭實名舉報
    帳上躺著4億理財,遭實名舉報「囤積捐款」!緊急回應來了  吳花燕離開了,而慈善眾籌的亂象還在。  1月13日,24歲、43斤、1.35米的貴州女大學生吳花燕由於搶救無效離世,引來社會巨大的關注,同時也引來社會的質疑:社會眾籌超100萬元,吳花燕只收到2萬元用於治療,同時慈善機構還被爆出收取6%的手續費。
  • 2014胡潤慈善榜:朱鎔基上榜 馬雲捐145億成首善
    ★ 阿里巴巴的二股東、50歲的蔡崇信以62億元的捐贈額超越最近很紅的3.5億美金捐給美國哈佛大學的陳啟宗、陳樂宗兄弟,以及李嘉誠,成為2014年港澳臺地區新首善。★ 世紀金源63歲的黃如論以5.8億元的捐贈額排名第二,主要捐建了三所中學;60歲的王健林以4.4億元的捐贈額位列第三,主要捐贈在文體方面和各地慈善總會。
  • 上海街頭千餘個慈善募款箱成為「擺設」
    日前,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對市會設置的募捐箱進行了普查。通過對1000多個募捐箱的調查發現,箱體破損、擺放位置不固定、聯繫人變更等問題時有出現。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胡增耆告訴本報記者: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對募捐箱的管理,市慈善基金會將根據普查結果針對具體問題,出臺募捐箱管理制度。據胡增耆介紹,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試點設置募捐箱,數量最多時有近3000個。近幾年募捐箱募款效果不佳,除了加強管理外,對其數量上的進一步壓縮也在考慮範圍內。
  • 騰訊也造節:99公益節聯動上萬機構,募款金額近18億
    此前,人們對慈善與公益的記憶除了汶川、雅安地震這樣的重大災難事件、動輒捐出上億款項的中國首善,或者是帶有鬧劇意味的某美美事件。無論是哪一種印象,都和普通人的生活相隔太遠。騰訊公益從2015年牽頭髮起99公益日活動,由騰訊開放平臺與技術,甚至是流量和資金,來吸引外部的公益機構、企業支持公益事業,過去5年,這項活動的熱度持續走高,參與進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 豪捐210億美元 印度比爾蓋茨的慈善人生
    創始人普萊姆基,也在今年3月份以226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36位。相比起「印度比爾·蓋茨」的外號,這位生活簡樸的老人在慈善界的名聲可能更加響亮。3月13日,普萊姆基向自己的基金會捐出公司34%的股份(價值75美元),用以支持印度的教育事業,這一舉動也使其基金會捐贈總額達到約210億美元,冠居亞洲之首—基金會執行長Anurag Behar表示:「我們每賺取1美元的利潤,就會將其中的67%直接用於印度各地的弱勢群體。」
  • 為慈善機構募款 澳大利亞年度臘腸犬比賽將開跑
    中新網9月21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一年一度「Hophaus臘腸犬比賽」將於本月23日11時開始,該賽事由Hophaus Bavarian Bier Bar Grill餐飲公司主辦,地點位於澳大利亞墨市的Southgate Podium Courtyard,並將為「拯救澳洲臘腸犬」(Dachshund Rescue Australia)慈善機構募集善款
  • 歐巴馬有望結束共和黨40年來募款優勢
    彭博新聞社11日報導,鑑於麥凱恩已基本鎖定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身份,如果歐巴馬贏得民主黨初選,他很可能將扭轉40多年來總統選舉中共和黨對民主黨的募款優勢。    報導說,歐巴馬迄今已募款2.34億美元,遠遠超過麥凱恩。3月,麥凱恩募款數額創其參選來單月紀錄,達到1500萬美元,但歐巴馬當月得到了4000萬美元捐款,他還在2月籌款5500萬美元,創下總統競選人單月籌款歷史紀錄。
  • 國際非公募基金會募款方式觀察(之一)
    就此,《公益時報》匯集了一組國外非公募性質的基金會、公益組織與民間團體在募款上的經典案例,並從本期起逐一刊發,希望能為國內公益行業從業者有所借鑑。案例一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郵件募款在這例郵件募款中,世界自然基金會虛構了一隻大猩猩被迫離開家園後的日記,讓讀者以動物的視角看待周圍的環境,從而使讀者同情它們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