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多國列為入侵物種,在我國分布廣泛,有人靠它發財,該推廣嗎?

2021-01-08 三農小七

導讀:被多國列為入侵物種,在我國分布廣泛,有人靠它發財,該推廣嗎?

文:三農小七

科學研究,到了21世紀,人們已經從國內研究到了國外,從國內研究到了地球的各個角落,甚至研究到了太空……

甚至有人開始想像還有外星人,至於有沒有,當然沒有定論。有人甚至在未雨綢繆,在研究如何防止外星人入侵……

當然,這些都是挺遙遠的事情,有沒有外星人,還當另說。但物種入侵真的要重視,別說外星人,就是簡單的植物入侵,也是非常讓人頭痛的事情了。

有一種植物,它在我國有,在外國也有,甚至被很多國家列為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也不例外,一樣上了黑名單……

但就是這麼一種被世界上很多國家列為外來入侵物種黑名單的植物,在我國民間,卻沒有見到就剷除,甚至有人專門種植它,還把它當成了「致富草」!

01落葵薯科普

落葵薯是一種外國進來的落葵科落葵薯屬的纏繞型藤本植物。它的纏繞型藤本可以長到幾米長,並且喜歡分枝,分枝又分枝……

往往一棵落葵薯的藤本就能夠在方圓幾米乃至幾十米範圍內迅速生長。問題的關鍵是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可以持續不斷地生長,以至於長得到處都是,而且越長越多。

它的葉柄非常短,葉片呈卵圓形或者近圓形,長度在2到6釐米之間,寬度在1.5到5.5釐米左右。葉片比較厚,肉質葉片顏色比較綠,新鮮的嫩綠,老的暗綠。

它的花序為總狀花序,喜歡開花,往往一開花就是一大片,常有小蜜蜂去採蜜,也是一種較好的蜜源植物。價值還是蠻大的。

02落葵薯的價值

落葵薯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維生素C,維生素B等多種維生素,還有胡蘿蔔素,尤其是胡蘿蔔素的含量非常高。

它的根莖,葉片可以作為藥材使用,具有壯腰膝,消腫散瘀,滋補,活血等作用,藥用價值很大。

落葵薯的應用可以是做藥材,它的株芽及塊根很像三七。因此它也有藤三七的叫法,也有人叫它藤子三七,川七等。以前科普不普及,還有人把它當成三七賣,但它本身也是有藥用價值的。

它的葉片可以入藥,也可以吃,營養豐富,口感爽滑,自從興起「野菜熱」後,藤三七就被當成野菜食用了。而且,它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株芽有人用來煲湯,葉片更是煎炒烹炸無所不能,煮湯,涼拌齊上陣……

由於落葵薯(藤三七)的價值很大,葉片又被當成受歡迎的野菜,很多人忘了它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甚至還有人開始了專業化的道路,把藤三七當成野菜進行大量種植,它的嫩莖嫩葉一斤能夠賣到10元左右,很多人靠它發了財,把它當成「發財草」精心培養……

但,藤三七既然被列為外來入侵物種,它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只不過民間沒有那麼在意它罷了。從今往後,希望大家重視起來!

03藤三七的危害

藤三七生長迅速,往往一個周就能長一米以上,而且還會不斷地生長新的枝條,分枝多,嫩莖生長迅速。一棵往往能夠找霸佔幾十平方米的土地。

加上藤三七是纏繞型植物,它的莖可以不斷地攀爬在各種植物之上,也包括樹木。它們爬上樹木的樹冠,然後迅速生長起來,枝繁葉茂,很快就會把樹木的陽光遮蓋,最終導致樹木死亡,更別說其他的草本植物了。

因此,藤三七生長的範圍裡,很難有其他的植物能夠較好的生存,甚至根本無法生存。它嚴重威脅林業的發展,它也會生長在田邊土角,甚至莊稼地裡,對農業的危害也非常大。

藤三七的繁殖方式也很特殊,理論上每一片葉子生長的地方,都能夠生長株芽,這些株芽落地就能生根發芽長成新的藤三七植株。繁殖能力非常強,除了株芽,它的地根莖也能結這種類似株芽的塊根,往往地下密密麻麻都是它的塊根。

這些塊根,株芽,在極度乾旱的環境裡也能存活,而且可以潛伏非常長的時間,遇到合適的溫度、溼度,就能夠迅速生長。

藤三七是一種繁殖能力極強,生長速度極快的植物,而且很難剷除。在剷除的過程中,如果剷除的枝條沒有徹底清理,理論上每一段掉落的枝條,都能夠形成新的植株……

可以想像,剷除的難度有多大,而且,在剷除的過程中,若株芽掉落,也會重新生長。株芽特別多,很難做到清理乾淨,加上它的眾多的地下塊根……

04結束語

由於藤三七的危害極大,剷除非常不容易,很多國家,包括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等國家,都把它列為了外來入侵物種。並且嚴加管控,可惜,很難剷除乾淨,每年給農業和林業造成的損失巨大,無法計算……

在我國,藤三七(落葵薯)雖然為不少人創造了財富,但我們應該牢記它是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極大。要抓緊防治,不能等到它泛濫成災,無法管控了再進行剷除。

因為,它的剷除工作極其繁重,而且效果不是特別好。目前。藤三七在很多地方都有發現,它正在危害莊稼,危害林業,請引起重視。

藤三七雖然株芽,塊根,葉片的價值都很大,可以作為食材,也可以作為藥材,有人靠種植它發財,是一些地方的「致富草」,可能一些人已經走上了這條致富路。它該全面推廣嗎?

這種植物即使能夠賺錢,也不值得推廣,因為它的後續危害無法估算!還請打算進行種植的朋友,考慮好銷路,做好調查,確定可以賺錢了再投資;還得考慮好萬元不賺錢了,怎麼徹底剷除它。

若已經種植,請做好防範,不要讓它逸為野生,危害一方。將來有一天不種植了,也請徹底剷除它們,不要讓它們繼續生長,以免給當地的生態造成危害!沒有把握完全剷除它之前,不應該全面推廣,更不應該進行種植,應該全面禁止種植藤三七!

讀者朋友們:你們的家鄉有這種叫做藤三七(落葵薯)的植物嗎?它的分布範圍很廣,名稱也很多,在你們當地,它叫什麼名字呢?敬請留言!

相關焦點

  • 它被多國列為入侵物種,在我國大量分布,有人靠它發財,能推廣嗎
    如果真有入侵物種出現,那麼我想我們國家已經有了不少的入侵植物,比如今天即將介紹的這紅植物,它不光在我國存在,就連其餘許多國家也有分布,甚至不少國家的人們將其列為了入侵植物。落葵薯這種入侵植物就是落葵薯,它是人們從國外引進的一款纏繞性藤本類植物,其藤本可以長到好幾米高,而且非常喜歡分枝。往往一株落葵薯的藤本上,就可以在方圓幾米甚至幾十米的範圍內,開始迅速的生長攀爬。
  • 這種寵物已被列為入侵物種!你還在養入侵物種嗎?
    在現在這個社會裡,喜歡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相比較與人之間相處的複雜,倒不如與動物相處更能讓我們感受到心靈的安慰與幸福。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最常見的寵物應該就是小貓和小狗了,而最初在各個國家中,最受歡迎的寵物也是這兩種,因為在以前養寵物主要是為了實用,養狗是因為它可以在我們外出時幫忙看家,用來提防壞人,提高安全性的,而獵狗還可以幫助主人打獵,小貓則可以捉老鼠。控制鼠害。
  • 這一次,換我國被入侵物種「吃」了?
    比如構樹、菟絲子等,這類野生植物要麼適應性和繁殖力極強,要麼就是靠寄生其他植物為生,當然它們與外來入侵物種相比的話,無疑顯得「可愛」多了。很多外來入侵物種都是沒有價值的,就比如一種叫做「薇甘菊」的植物,讓人們十分痛恨卻無可奈何。一聽薇甘菊這個名字,不熟悉的人可能會以為是屬於菊花一類的植物,畢竟我國就有甘菊這種極富藥用價值的農作物,但實際上不是。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我也數次表示「靠吃解決不了物種入侵問題」,但不知道被懟了多少次了,很多人堅信中國吃貨可以消滅入侵物種。果然,段子流傳一百遍,部分人就把它當成了真理。
  • 它是十大入侵物種之一,被美國稱為是惡魔,在中國卻是常見食材
    有時候為了增加地區生物的多樣性,也為了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會選擇性地從其他國家引入本地所沒有的物種,就像歷史上張騫出使西域引進石榴、胡蘿蔔、葡萄等物種,例如美國從我國引種大豆等等。但是不適當的引種則會使得這些外來物種因缺乏天敵而大量繁殖,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當地生態失衡,也就是常說的「物種入侵「。例如亞洲鯉魚,水葫蘆、緬甸巨蟒,澳大利亞野兔等等都是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
  • 這種魚被中國列為入侵物種,很多吃貨不敢吃,有人卻把它當燒烤!
    這種魚被中國列為入侵物種,很多吃貨不敢吃,有人卻把它當燒烤!魚是大多數人都愛吃的一種食物,尤其是魚湯,屬於很滋補的一種。不同魚的種類也有不同的味道,做法不同。這種被人們視為入侵物種的魚叫羅非魚。南方特有,不易得。此魚在南方才有,因為高溫才能存活,一些人不敢吃,有的人卻把它當成燒烤裡的美味。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曾上榜入侵物種名錄!但……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延伸閱讀: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 「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那麼,什麼是入侵物種呢?所有的入侵物種都是成功的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入侵物種」?簡單來說,入侵物種就是一個物種從原生環境到了一個完全沒有該物種存在的新環境中,並且由於種種原因,該物種在新環境下成功的生存了下來。
  •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失敗案例也不少,最後一種被吃到沒尊嚴
    關於物種入侵,不只是外國物種入侵我國才算,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一些區域性分布的物種在新的環境中成功存活下去也被劃分到物種入侵的範疇。當然,除了人為因素,一些自然現象也會推動物種入侵的腳步。比如風力,昆蟲,鳥類都會將一些植物的種子帶到新的地方。物種入侵的影響自然不必多說,過多的繁殖不僅會影響到區域生態系統的平衡,甚至會給另一些物種帶來滅頂之災。
  • 中國入侵物種第一名!雲南80%土地被席捲,全球多國嚴厲禁止
    中國入侵物種第一名!雲南80%土地被席捲,全球多國嚴厲禁止。相信每個國家在發展的途中都有一塊心病,那就是物種泛濫,一個物種一旦泛濫,就會給當地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不僅危害周邊動植物,同時還會造成環境破壞,帶來很大的壞處。
  • 外來物種入侵,該如何防控
    外來物種入侵,該如何防控 2014-07-16 09:50:01來源:經濟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宋亞芬 但外來物種的引進是可能有風險的,有的外來物種具有極強的繁殖、生長、抗逆能力,能短時間內迅速繁殖擴散,破壞當地物種的生態平衡,形成外來物種入侵。我國面臨外來物種入侵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建立起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制度十分迫切。
  • 我國首批入侵物種,入侵我國多年,如今已遍布各省卻沒有天敵制約
    中國也是一個經常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的國家,畢竟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國內的自然環境有多種多樣,很多外來物種來到中國也可以適應當地的環境,如今我國的入侵物種已經達到了500多種,每年造成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 堪稱「無敵物種」,入侵我國各地,如今成生態災難,有人深受其害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裡,目前危害最為嚴重的入侵物種除了福壽螺就是非洲大蝸牛吧,至少這兩種在新聞報導中時常能夠看到,也被眾人所熟悉。然而實際這兩種外來物種的入侵,僅是對生態造成了破壞,對人類的生存並沒有帶來直接的影響,或者說只是間接影響。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正在全世界範圍悄悄打響,其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嚴重威脅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及全球的生態安全,但也有一些個案,比如一些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物種,到了我國後它們的命運也被改變,下面就來看看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
  • 外來物種入侵自然保護區,怎麼辦?
    此次實地調查共發現131種外來入侵物種分布,起源地以美洲居多,主要分布於自然保護區內的實驗區和緩衝區。其中,外來入侵植物佔絕大多數,共有119種(90.8%),外來入侵動物有12種(9.2%)。  近年來,自然保護區外來物種入侵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
  • 超過660種生物入侵我國,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力度將加大
    近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在廣西舉辦了2020年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宣傳活動,圍繞農業主要外來入侵植物危害識別與防治技術、外來物種入侵形勢與對策分析、中國主要外來入侵生物動態分布與資源庫建設及科學管理等專題開展培訓,並印發了前期遴選形成的《農業外來入侵生物防治典型技術和模式》。
  • 全國已發現外來入侵物種增至660多種,棄用後「黑化」的豬飼料上榜
    與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數據比較,全國已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多了170多種,增加了三成多。一些外來入侵物種甚至成為新的優勢種群,被錯認為「土著」。 在上海,這樣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有不少。
  • 美國水蛙入侵中國61年,分布已超過8省,為何如今很難看到它?
    作者:文/虞子期1959年,美國水蛙引入我國,至今已有61年的時間,該物種在2003年的時候,被列為我國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美國水蛙其實的中文名很多人都聽到過,那就是「牛蛙」,它與我們常見的青蛙確實很相似,也就是因為其鳴叫聲洪亮酷似牛叫而得名,該生物的原產地是位於北美地區。
  • 江蘇已發現226種外來入侵物種,植物「侵略」嚴重
    226種 在花卉市場,常會聽到有人介紹說:這個是從某某國引進的品種。中山陵園管理局高級工程師董麗娜介紹,我國地處溫帶,氣候適宜。許多物種來到後,都找到了適宜的生長和擴張條件。同時公眾防範生物入侵的意識也需要與時俱進。 據介紹,基於2017-2019年江蘇省開展的39個試點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結果,江蘇正在建立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利用資料庫,將實現相關物種分布區域、區域分布數量的可視化展示與分析,並將增加對其分布範圍的預測,對珍稀瀕危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受威脅狀況展開評估,設立預警機制,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 羅非魚被中國列為入侵物種,為什麼有些吃貨們卻不吃羅非魚?
    其二提問的這個邏輯關係有點不通順,一種魚是不是被列為入侵物種,跟吃貨們吃不吃它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啊,入侵物種的治理也不是全靠「吃」完成的啊。其自九十年代引入我國養殖之後,已經在我國南方地區形成很大的種群。羅非魚通常生活於淡水中,也能生活於不同鹽份含量的鹹水及海水中。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