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的十八大提出,我們國家要建設信息化國家,信息化是四化裡面最重要的一化,那麼我們作為教育部門,怎麼樣提高國民的信息化素養?怎麼樣為我們教育信息技術的培養大量的專門的人才?怎麼樣研發我們信息技術,先進技術能夠引領這個時代?引領我們國家信息化的發展?能夠使我們不只是跟著發達國家在前行,而是說我們引領這個世界的發展?
教育信息化能夠促進教育公平,能夠提高教育質量,同時還能夠大大降低教育成本,我想在這方面,大家都應該來說,今天能夠到場的應該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義,大家都有充分得認識,我就不仔細講了。我想我還重複我的觀點,我覺得技術進步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根本目的,可能在座的有人聽我講過,但是今天我想比較全面地談談我的感悟。
儘管我們人類的歷史寫的是帝王將相史、戰爭歷,但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實際上是一部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史,而且技術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人類文明就會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是技術驅動,朝代的更迭、政權的替換,只是給當時的社會進步、當時的社會治理提供了一種更加合理的治理方式,這個是馬克斯主義的觀點,這個大家可以仔細想一想,大家看電影,戰爭場景描寫得很宏偉,看小說感情寫得非常細膩,電視劇宮廷勾心鬥角也跌宕起伏,但是它對人類的文明進步並不大。真正對人類文明進步起根本性作用的是技術的發展,為了證明我的觀點,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人類文明發展史,是不是都是以技術發展來命名的,比如說我們說的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蒸汽機時代、工業革命時代以及現在的信息技術時代,今後可能的生物資訊時代,所以說人類是靠技術來推動的。
當今的科學技術可以說突飛猛進,人類認識自然界的領域,對自然界進行研究的深度和保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廣大,科技發展的速度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快,大家都知道組織規律,科學成果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大量湧現,大家都知道產品的更新加快,你想想你的手機幾年換一代,等等這些。今天這個過程我就不仔細講了,實際你想想,我們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從1987年我們中國發了第一封電子郵件,到1994年我們開始做我們國家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張網際網路,到2000年我們黨的文件正式寫進,把信息化提到國家戰略高度,2000年才正式寫進文件,1997年國家開了一個信息化工作會議,黨的文件裡面是2000年開始寫進,一直到去年2014年2月27號,習總主席親自擔任組長,我們國家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等等。這個過程大家都知道。
我認為網際網路在促進人類文明邁向新的臺階,這個主要是從人和動物的主要區別,為什麼講網際網路要促進人類文明邁向新的臺階?我們身出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主要是看從人和動物的主要區別是兩個,一個是人會使用工具,人會思考兩方面。那麼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的發明都是解決你的體力的問題,解決你感官的問題,都是你四肢的延伸、感官的延伸。人類歷史上很少的發明是幫助人會思考,能夠幫助你計算的,比如說我們老祖宗的珠算是可以幫助你計算的,紙張的發明可以幫助少有的記憶,但是計算機的發明它可以計算能夠存儲,計算機的發明是人類智力的延伸,網際網路的發明,網際網路能搜索會聯想可思考,網際網路的發明是人類智慧的延伸。
所以說人類與動物區別的兩大特徵,新的發明解決了後一個特徵,儘管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它只是解決了第一個使用工具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們人類發明的計算機,是解決你第二個問題,會思考。所以說它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所以說網際網路時代,實際上我十幾年前,當時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時間),幾個月,然後晚上一個人在那兒,瞎琢磨,覺得網際網路實際上已經成為國家主權的第五空間,這個觀念現在逐漸被人接受。
因為時間關係,我可能不會再深入講這些。但是我到裡面跟大家提醒一下,網際網路對人類的影響將不斷提升。但問題是我們人們對新事物的不適應或者是想阻礙新生事物發展的勢力往往誇大新生事物的負面影響,不覺得不宜過分誇大網際網路犯罪的影響,網絡犯罪的查證要比現實生活中犯罪查證容易得多,網際網路的地址溯源比通過毛髮比對或者指紋的比對要簡單得多。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全球七十多億人中,有超三十多億、四十億是網民,但是監獄中的犯人,七十個犯人中不可能有三十個是因為網絡犯罪。所以既然它有利有弊,既然我們大家認為它利大於弊,那麼我們就應該發展。就像汽車產業一樣,汽車可能幢死人,可能有交通事故,但是我們不能說因為它有交通事故,我們就不發展汽車產業。網際網路對人類的影響將不斷上升。
我們現在我個人認為網際網路還處於第一個階段,我把叫做信息互聯的階段,你主要從人性、從人的需求來理解這這件事情,信息互聯的階段主要是解決人類知情權的平等;第二個階段把它叫做消費互聯的階段,慢慢地發展成,因為第一個階段要滿足大家參與的願望、表達的願望、知情的願望,第二個階段慢慢發展成為消費互聯的階段,現在已經起步,它主要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物質生活需求提供方便,網際網路再發展,很簡單,這個東西賣得快,會加緊生產,賣得慢可能就減少生產。
網際網路的第三個階段叫做生產的互聯;網際網路再進一步發展我把它叫做第四個階段,叫做智慧互聯,它幫助人類實現對知識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所以說在這個階段,我們信息技術會真正與教育的融合,能夠解決人類的學知識、滿足精神生活的需求;最終網際網路會發展成為生命的互聯,要滿足人類健康長壽的願望,所以說無論是物互聯、雲計算、大數據等等,這個網際網路發展的過程中,它都是一項技術的應用。所以說網際網路,我不知道對不對我有這樣的預感,我覺得會從信息互聯到消費互聯到生產互聯,以及智慧互聯。網際網路會改變行業的形態,網際網路同時也會改變市場的結構。我們講網際網路講網際網路,往往講它網際網路是一個強大的工具,給我們提供這樣那樣的方便,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網際網路給我們人類提供了一種偉大的精神,網際網路精神。
這種精神叫做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網際網路還有一些本質的規律,比如說無窮大和無窮小,我們用戶可以無窮多,但是使用的費用可能無窮小,應用的方面可以無窮多,但是每個人的…可以無窮小。網際網路特徵儘管它研發的時候是軍方,但是目前已經發展成開放,數據有的人說是海量,但是現在說海量不夠,應該是天量。網際網路不僅僅改變我們行業的形態,網際網路會給人類全新的生活方式。我有這麼幾句話在不同的場合天天講,我說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新聞真正自由的時代,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政治充分民主的時代,網際網路時代文學將進入無經典時代,網際網路時代藝術將成為雅俗共享的時代,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的學術將迎來開放存儲的時代,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的歷史將會更加真實,網際網路時代教育將成為互為師生的時代。
來源:中國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