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細胞系統形態

2020-12-05 騰訊網

粒細胞系統形態

1)原始粒細胞:胞體直徑10~18μm,圓形或類橢圓形。胞核較大,約佔細胞的2/3以上,核染色質呈細粒狀,排列均勻,無濃集,核膜較模糊。核仁2~5個,較小,清楚。胞質量少,呈透明天藍色,繞於核周,無顆粒

2)早幼粒細胞:胞體直徑12~20μm,圓形或橢圓形。胞核大,核染色質較原粒粗糙,核仁常清晰可見。胞質量較多,呈淡藍、藍或深藍色,漿內含紫紅色非特異性的天青胺藍顆粒

3)中幼粒細胞:

中性中幼粒細胞:胞體直徑10~18μm,圓形。胞核橢圓形或一側開始扁平,佔細胞的1/2~2/3,染色質聚集成索塊狀,核仁消失。胞質量多,內含中等量、大小較一致的特異的中性顆粒

嗜酸性中幼粒細胞:胞體直徑15~20μm,胞核與中性中幼粒細胞相似。胞質內充滿粗大、均勻、排列緊密、橘紅色的特異的嗜酸性顆粒

嗜鹼性中幼粒細胞:胞體直徑10~15μm。胞核橢圓形,輪廓不清楚,核染色質較模糊。胞質內及核上含有數量不多、排列零亂、大小不等的紫黑色特異的嗜鹼性顆粒

4)晚幼粒細胞:

中性晚幼粒細胞:胞體直徑10~16μm,呈圓形,胞核明顯凹陷,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過核假設直徑的一半。核染色質粗糙,排列更緊密,呈小塊,並出現副染色質(即塊狀染色質之間的空隙),核仁無。胞質量多,染淺紅色,充滿中性顆粒

嗜酸性晚幼粒細胞:胞體直徑10~16μm,胞核在中央或偏一側,呈腎形或橢圓形。胞質充滿著嗜酸性顆粒。

嗜鹼性晚幼粒細胞:胞體直徑10~14μm。胞核固縮呈腎形,輪廓模糊。胞質內及核上含有少量、分布不勻的嗜鹼性顆粒。

5)杆狀核粒細胞:

中性杆狀核粒細胞:胞體直徑10~15μm,圓形。胞核凹陷程度超過核假設直徑的一半,核徑最窄處大於最寬處1/3以上,形態彎曲成帶狀,核染色質粗糙呈塊狀,核兩端鈍圓染深紫紅色。胞質充滿中性顆粒

嗜酸性杆狀核粒細胞:胞體直徑11~16μm,圓形。胞核與中性杆狀粒細胞相似。胞質充滿著粗大的橘紅色嗜酸性顆粒。

嗜鹼性杆狀核粒細胞:胞體10~12μm。胞核呈模糊杆狀。胞質內及胞核上含有紫黑色、大小不勻、數量較少的嗜鹼性顆粒。

6)分葉核粒細胞: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胞體直徑10~14μm,圓形。胞核分葉狀,常分2~5葉,核染色質濃集或呈較多小塊。胞質豐富,漿內分布著細小紫紅色中性顆粒。

嗜酸性分葉核粒細胞:胞體直徑11~16μm,胞核多分為兩葉。胞質充滿著粗大呈橘紅色嗜酸性顆粒

嗜鹼性分葉核粒細胞:胞體直徑10~12μm,胞核可分3~4葉或分葉不明顯。胞質嗜鹼性顆粒呈紫黑色,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常掩蓋在核上

文章只作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本文來源網絡,本平臺致力於信息分享,如有侵權,請留言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人體第一防線中性粒細胞:蜘蛛俠也會黑化
    Brinkmann稱其為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NETs(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這一發現開闢了中粒細胞系研究的一個新領域[3]。NETs螢光顯微鏡圖(40倍鏡)綠色為NETs,藍色為細胞核[19]殲滅行動中性粒細胞是各類病毒、病菌的殺手,就算令人聞之色變的新冠病毒也無法與之抗衡。那麼中性粒細胞怎麼展開殲滅行動的呢?
  • Science子刊:中性粒細胞偏好吞噬杆狀顆粒,或有助治療COVID-19患者...
    但是,一種將免疫細胞從肺部抽出的新方法或許能夠防止這種結果。這項新研究是密西根大學的基礎研究項目之一,在COVID-19流行病中一直不間斷地進行著。ARDS是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的一種表現形式。在細胞因子風暴中,免疫系統反應過度,開始攻擊人自身的器官。在ARDS中,失控的白細胞會降解肺組織,導致積液。
  • 孩子發燒感冒,血常規的中性粒細胞值很重要
    一般而言,白細胞總數增高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性細菌感染,尤其是化膿性細菌感染,這時白細胞中的中性粒細胞的數量也會增多;當白細胞增多是以淋巴細胞數量增多為主時則多是病毒性的感染。而白細胞總數減低則多見於病毒性感染、某些細菌感染如傷寒、瘧疾等。CRP即C-反應蛋白,這是一種急相炎症反應蛋白,如果是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這項數值會高於正常值,這也是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的指標之一。
  •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例決定了糖皮質激素治療COVID-19患者的...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例決定了糖皮質激素治療COVID-19患者的臨床療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43:39 武漢大學李紅良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比例決定了糖皮質激素治療COVID
  • 認識一下細胞骨架體系
    人體有骨骼的支撐,細胞也有它自身的骨質系統作為支撐,是真核細胞藉以維持其基本形態的重要結構,被形象地稱為細胞骨架。分為狹義和廣義:從狹義上講是真核細胞中的蛋白纖維網架三大體系微管(microtubule,MT)、微絲(microfilament,MF)及中間纖維 (intermediate filament, IF)組成的體系,被稱為「細胞骨架系統」。 其與細胞內的遺傳系統、生物膜系統、並稱「細胞內的三大系統」。
  • 人體內的中性粒細胞是什麼,它的升高與降低各代表什麼
    我們都知道組成人體最小的單位就是細胞了,而我們人體中的細胞也非常豐富多彩,各種樣式,各種顏色以及各種功能的細胞都有,比如說白細胞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種,是對我們人體具有修復功能的細胞,被譽為我們保衛我們人體的「戰士」,那麼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中性粒細胞呢?
  • 工作細胞:白血球中性粒細胞和紅細胞處cp,搭嗎
    而在《工作細胞》這一部動漫中,多數小夥伴嗑的cp就是在第一集中出現的全身顏色慘白(劇情設定,細胞本身沒有問題)右眼被劉海遮住的小哥哥和剛開始出現的紅衣服搭超短牛仔的小姐姐。白血球中性粒細胞:佔血液中白細胞總數的一半以上,負責捕殺吞噬外來物質,其處理範圍較廣,是對細菌入侵的第一反應者。皮膚、頭髮慘白,持匕首和飛刀的一群年輕男生,特別帥給人的感覺也很高冷。
  • 首款培非格司亭生物類似藥:長效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用於...
    打開APP 首款培非格司亭生物類似藥:長效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用於治療癌症併發症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6-28 06:44:00
  • 【秒懂百科】什麼是中性粒細胞?
    【秒懂百科】什麼是中性粒細胞?
  • 賽諾菲/再生元重磅抗炎藥Dupixent治療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II期...
    就在最近,美國FDA授予了dupilumab治療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的孤兒藥地位。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是一種慢性、過敏性炎症性疾病,損害食管,導致吞咽困難和食物嵌塞。在大量患者中,食物過敏是導致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的主要原因。隨著總體人群變應性疾病發病率的升高,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的發病率也在迅速上升。
  • 陳根:當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狹路相逢,從逃離到對抗
    文/陳根 癌症的發展與人體的免疫系統有著複雜且密切的關係。在經過突變的癌細胞誕生後,癌症的發展就進入了與免疫系統的戰爭。 人體的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臟、淋巴結、扁桃體、小腸集合淋巴結、闌尾等)、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補體、免疫球蛋白、幹擾素、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等)組成。
  • 免疫細胞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免疫力 免疫力是指機體抵抗外來侵襲,維護體內環境穩定性的能力,主要靠免疫系統發揮功能。 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就像駐紮體內的一支軍隊,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外來有害物質,或清除自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
  • 《工作細胞》現實版和動畫版對照:肥大細胞毛茸茸,紅血球可愛!
    然後到來「前驅細胞」的介紹,從形象上可以看到是極其類似我們的大女主紅血球的,事實上也就是紅血球的幼年體。對應到現實生活中的形象便是二圖所示的,在外表長滿了「麻點」的肉球。然後到來「赤芽球」,無疑,這也就是紅血球再長大一點之後的形態,萌萌的小蘿莉呢,相當可愛逗人。
  • 細胞因子風暴和COVID-19致死——2020年細胞因子市場分析
    「炎症風暴」學術名稱為細胞因子風暴,是一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由於細胞因子的過度反應,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對外界病毒和感染的過度反應,表現為免疫系統不分敵我地殺傷,最終對機體造成損傷。事實上,「細胞因子風暴」是導致COVID-19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抑制炎症風暴的發生是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的關鍵。針對「細胞因子風暴」,諾華希望通過藥物Ilaris抑制白介素-1β的過度表達。
  • Cell Death&Differ:研究揭示線粒體ROS通過細胞自噬影響肌肉分化的...
    在肌肉分化過程中,線粒體活性氧簇快速增加,並作為關鍵的細胞信號中間分子發揮功能。但是線粒體ROS如何控制肌肉基因信號還未被闡明。細胞自噬是一個由溶酶體介導的降解途徑,與細胞凋亡和衰老一樣是十分重要的生物學現象,參與生物的發育、生長等多種過程,在肌肉分化過程中自噬被看作是一個重要的細胞器重塑機制。
  • 一例少見的血細胞內結晶
    形態技術 | 劉璐、李紅、王靜 作者 | 牛曉飛 單位 | 開封市兒童醫院檢驗科 近日,我們接到一例新生兒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查申請
  • 醫學英語:細胞生物學名詞解釋
    細胞(cell)   細胞是由膜包圍著含有細胞核(或擬核)的原生質所組成, 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也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能夠通過分裂而增殖,是生物體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的基礎。細胞或是獨立的作為生命單位, 或是多個細胞組成細胞群體或組織、或器官和機體;細胞還能夠進行分裂和繁殖;細胞是遺傳的基本單位,並具有遺傳的全能性。   2.
  • 哺乳動物細胞蛋白表達系統技術分享
    在開始詳細介紹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系統前,首先——什麼是蛋白表達系統?蛋白表達系統是指由宿主、外源基因、載體和輔助成分組成的體系。通過這個體系可以實現外源基因在宿主中表達的目的。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宿主表達蛋白的生物體。可以為細菌、酵母、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等。
  • 這個嬰兒嗜酸性細胞很高,竟然是這個罕見病
    免疫風溼科也會診了,排除免疫、風溼系統疾病。消化科科做了胃腸鏡,發現胃和結腸黏膜稍微有些紅腫外,沒有發現特別異常的方面。胃腸道黏膜病理報告:嗜酸性細胞胃腸炎證據不足。到底是什麼疾病呢?不知道!醫學方面有許多未知的東西。有人說,醫生什麼都解決了,那上帝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 工作細胞:除了紅白血球這對CP,又有一對細胞CP在戰鬥中談戀愛了
    引發災難原來記憶細胞所說前所未有的大災難,竟然是組織胺發出的洪水,並且是由肥大細胞來操控的。原來肥大細胞是按照說明書來製造出組織胺來滅掉過敏抗原,產生的大洪水災難,這個也不能馬上關閉。緊急免疫系統又開始噴發了,打噴嚏能夠引起火山爆發,並且引發地殼震動。組織胺刺激眼部的感覺神經,引發充血、發癢等炎症,造成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