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西方的殘缺美,為什麼中國人更推崇完整之美?

2021-01-20 行旅之途

如果說哪一個雕塑作品最能反應西方美學的審美觀,無疑是維納斯了。


這個沒有雙手的「斷臂女神」,身體殘缺卻美麗無比,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美的形象(或許可以去掉之一)。



幾百年來,許多人試圖在她的斷臂上安裝完整的胳膊,但沒有一個方案能增加美感,反而索然無味,讓原先的美感大打折扣。

實際上,不只是維納斯,「殘缺美」一直備受西方推崇。

比如戲劇,西方戲劇的根基來源於古希臘悲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裡庇得斯被稱為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然而,沒有誰聽說過有三大喜劇作家……


莎士比亞最具代表的作品也是悲劇,《李爾王》、《麥克白》、《哈姆雷特》和《奧賽羅》四大悲劇久負盛名。



相比西方的殘缺美,中國更加注重「完整」,追求大團圓式的結局。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完整、團圓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有個成語叫做「完璧歸趙」,如果和氏璧殘缺了、破損了,價值就沒了。


中國的國畫,講究的也是意境,不特別追求細節上和真實世界一模一樣,而是追求整體意境上的和諧統一。



中國的傳統佳節春節、中秋,更是講究一種「完整性」。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在一起,就是最重要的事;如果不能闔家團圓,春節也就失去了意義。


說到底,這是由於中國歷史文化的特殊性所決定。相比歐洲的邦國林立,中國的國家形態以大一統王朝為主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是間隙,「合」是永恆的主題。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中國這麼大,東西南北都各有差異,如果我想旅行,想從一個地方看盡中國的這種「完整之美」,我該去哪?




河南自古是天下之中,境內有四山四水,全省平原與山區各半,相當「標準」。


中國南北方的穀物、蔬菜、禽畜、乾鮮果等,河南均有出產,各種文化也在這裡交織薈萃,可謂兼顧南北,得天獨厚。


而河南的美食,更是盡顯「完整之美」:鮮香清爽,四季分明,形色典雅,質味適中,可以說與中國菜的南味、北味融會貫通,兼其所長。


以至於河南美食還有一種非常特別的做法——「扒」,將初步加工好的原料整齊碼放、擺成圖案,再加適量湯汁和調料慢火加熱成熟,整個烹飪過程中保持美食的完整。

比如河南豫菜中一道名餚——蔥扒羊肉,就是這樣一道典型的扒菜,極具特色,令人回味無窮。


最近,2019年瀘州老窖特曲「濃香正宗·中國味道」中華美食群英榜河南站,就特地收錄了蔥扒羊肉,詮釋豫菜的「完整之美」,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觀看視頻,一定獲益匪淺。



中華美食群英榜由瀘州老窖特曲發起,去年第一季一經推出就被餐飲界譽為中華美食「活地圖」。今年,中華美食群英榜第二季在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的指導下,攜手中國烹飪協會及多地媒體,品質再次升級,走遍十省二十四城,邀百位大師,集結近萬家餐飲名店,尋味正宗中國味道。




瀘州老窖特曲作為中國四大名酒之一,是白酒特曲品類的開創者,被譽為「濃香正宗「。釀造瀘州老窖特曲的技藝傳承690餘年,歷經23代人,於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與弘揚者,瀘州老窖特曲發起中華美食群英榜這場意義深遠的文化盛宴,也是為了喚起大眾對傳統文化的關注,感知中國飲食之道。


所謂「杯盞尋正道,風味在人間」,瀘州老窖特曲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尋到河南多個城市裡最正宗的中原風味,探尋傳統中原文化,解鎖中華文明緣起。


從河南讀懂中國,從美食盡覽文化,相信你一定不會失望。


瀘州老窖特曲以「中國味道」為主線,尋味上千家餐飲名店,特邀全國網民線上票選,全民選出最正宗的豫菜典型,趕緊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投票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殘缺的藝術品更有價值?真的只是因為「殘缺美」麼?
    生活中,我們渴望一切完美無缺的東西,而殘缺形態則會讓我們夾雜著複雜的情感,想修復之意一直長存於心。但有些和藝術掛鈎的東西,卻因殘缺而顯得尤為珍貴,因為渴望完美而不得,只能想像殘缺復原後的樣子,才讓它們在不完整的形態下成了真正的「完美」。
  • 殘缺,是一種天然美
    殘是殘缺,殘荷是敗落的荷花,是破敗之物,已經過了最好的花季,即將走向覆滅,歸於池水。因此寶玉說要拔去,以免壞了園景,影響人的朝氣。但就如春去秋來,萬物都避免不了由盛轉衰,人也終究有紅顏老去年華將逝的時候。青春靚麗固然美好,年老雖色衰,但並不代表就沒有了價值。
  • 殘缺美,是一種天賦
    圖|閒置的鏡頭 ©圖1.2|南宋 哥窯五足洗 上海博物館(動脈影- 攝) ©有人猜測,哥窯的出現是個意外。從此,流芳百世,成為殘缺美的傳奇。有人說:「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接納生命當中的不完美,方有可能發現殘缺的美。
  • 為什麼中國人在西方眼中統統變成了「眯縫眼」?
    原標題:為什麼中國人在西方眼中統統變成了「眯縫眼」? | 文化縱橫[導讀]在英國最大的Twinings茶葉公司倫敦總部的大門上,赫然雕刻著兩個面黃肌瘦、戴鬥笠、眯縫眼、留小鬍子的中國人形象。這種在西方國家已經司空見慣的中國人形象顯示著西方文化對中國人體弱、狡詐的偏見。
  • 留得殘荷聽雨聲——古典詩詞中的殘缺美
    有滿月就有缺月,有希望就有失望,殘缺和圓滿相輔相成,是人們無法迴避的一個意象。像殘荷、缺月、黃昏、離別等皆屬於不圓滿,都可歸結為殘缺美。日本文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亦對殘缺美有著獨到的見解,更由於日本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形成了舉國對於殘缺美的追逐,因此中國經典詩詞千千萬,卻是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 片山真理:殘缺的軀體,完整的自己
    片山真理:殘缺的軀體,完整的自己 2020-12-23 1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東方的李嘉欣,西方的海瑟薇,「美則美矣沒有靈魂」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俗話說英雄愛江山更愛美人,在古代有多少高官巨賈甘願拜倒於石榴裙下,有多少江山社稷因女子被危害。女子的美貌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西施傾國傾城的美,另一種是楊貴妃雍容華貴的美。 現在這個看顏值的社會,女子的美貌好處頗多,美女不僅讓人賞心悅目,並且無論到何處都能得到青睞。
  • 讓人回味的「殘缺之美」,藝術家將破碎的陶瓷變成華麗的雕塑
    瓷器是咱們國家傳承數千年的藝術瑰寶,深受世界各國人們的喜愛,但美中不足的是,這些精美的藝術品很容易遭受災難性的損壞,一個不小心,美麗的花瓶或雕像就會被摔成一地碎片,讓人痛心。不過,有人卻能從碎片中發現另一種美,荷蘭藝術家布克·德弗裡斯(Bouke de Vries)就是這方面的大師,破碎的陶瓷在他手中搖身一變就會獲得新生,展現給人們一種更難能可貴的「殘缺之美」。德弗裡斯的職業生涯起始於時裝界,不過後來他轉了行,開始在西迪恩學院學習陶瓷的保存和修復。
  • 社評:美西方的內外撕裂導致集體迷思
    今天政黨動員起他們的支持者,反過來又被陣營內不斷升級的偏執綁架,形成不同陣營相互鬥爭中各自都被推向更極端位置的螺旋式對抗,各方的迴旋餘地越來越小。與這種分裂相對應,形成了意識形態的極化表現。西方媒體深度捲入政黨鬥爭,它們的報導和評論服務於立場,對事實的選擇性越來越成為習慣。可以說,西方社會對內部是非的認知及評判已經亂了。
  • 美,還有「骨相」和「皮相」之分?三個標準,骨相美是美一輩子!
    前段時間有一個中國模特爆紅網絡,不是因為她很美,而是對於她的五官長相,作為中國人不是很能接受?覺得是一種諷刺!首先她的眼睛是非常細長,而且間距很寬,山根異於常人的寬,眉毛幾乎可以是沒有,大家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的人卻可以成為一個模特。網友也議論紛紛,中西方的審美差異有這麼大嗎?
  • 東方草木之美:綻放在西方的亞洲植物
    東方草木之美:綻放在西方的亞洲植物 2019-06-20 14: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為什麼西方人在雨中散步,中國人卻害怕淋雨?
    德國:下雨的天數比較多,但雨量並大,多是毛毛雨,德國人更常穿防水帽兜衫。法國:天氣預報說:一天中「有時下雨有時晴」。荷蘭:地是千裡平,天無三日晴美國:基本是歐洲移民,遺傳。至於為何中國人很不喜歡淋雨,我們先扒一下歷史:自1872年起在中國居住傳教50多年的美國傳教士雅瑟史密斯所著《中國人的性格》中提到過,中國人怕淋雨:「……因此,不管什麼時候,一下雨,中國人就得待在家裡。在西方國家,我們把下雨天不懂如何出門的人叫做傻瓜,而在中國,下雨天不懂待在家裡的人才被說成是傻瓜。中國人的言語中最常用的一句是「等雨停了再說」 。
  • 法沙商討美「大中東方案」 穆薩斥其殘缺不均衡
    法沙商討美「
  • 胡錫進:中國人不反美 歷史上美國對中國幹壞事最少
    中國人很恨美國嗎?老胡常被看成是對美的「強硬派」,但是我反正不恨。我同意一種說法,美國是歷史上對中國幹壞事相對最少的列強之一。除此之外,它還對中國做過不少好事。常常有人舉例,它退還了庚子賠款,將其用於中國的教育,這對英法等其他列強也跟著退款起了帶頭作用,這比捲款而走還是好不少。
  • 聽見她說:楊冪的完美是一種完整,而AI小愛的完美是一種殘缺
    與之同理的,還有很多東西,這個世界的完美,是不能定義的。——小愛《聽見她說·完美女孩》沒有在獨立自主、自尊自愛的基礎上擁有的「完美」,只是一種殘缺,一種致命的殘缺,這不是完美,甚至不是美,只是悽慘。,才是一種完整的完美,有著不一樣的光彩。
  • 留美救亡史:中國人的浴火重生
    「對我來說,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我的父母要把我送進一所洋人開辦的學校念書,而不是像我哥哥們那樣,在一所傳統的儒家學堂讀書?因為那才是當時中國人得以取得功名利祿的正途。」當容閎被領到郭士立夫人面前時,他驚愕地望著她,隨後害怕地躲到了父親身後——這是容閎第一次見到西方婦女。此後,容閎開始在那學習與哥哥們截然不同的科目:英文、算數、畫畫、聖經……
  • 創新環保成都亞聖裝飾富美家防火板備受推崇
    目前防火板的使用非常廣泛,它色彩鮮豔,樣式繁多,具有耐高溫、耐磨、防潮、不褪色和易清潔等特點,市面上做防火板的品牌諸多,而富美家不斷致力於開發創新與環保兼具的產品,在市面備受推崇和關注。實力雄厚 富美家防火板創新環保受信賴富美家集團是專門設計、製造及配銷表面裝飾材料產品的優秀廠商,在世界各地擁有大量的分、子公司。
  •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美美與共,是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提出的認識和處理不同文明之間關係的一個理想,以及實現這一理想的手段,是基於中華文明內在精神的話語表達,折射的是中國人一以貫之的整體思維方式,通常表述為十六個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 高考作文輔導113:多元之美最為美
    (60 分)孟子說「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意指物有千差萬別是自然規律,萬物的多樣造就了大千世界錯落有致、參差百態的美。國慶70周年的盛大閱兵式上,受閱部隊步履鏗鏘、氣勢恢宏,給我們帶來美的震撼,那是協調一致、整齊劃一的美。
  • 中國的食器之美,你了解多少?
    中國人在創造不同的食材時往往會選擇不同的器具,美器與美食相搭配,可以把食物之美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口舌生津,回味無窮。古人的智慧可以說是高深莫測,創造出一個個外表美觀又實用的食器,究竟是怎樣的美器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泡菜,把食物發酵放酸了吃,是一種古老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