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千古第一奇詩,順著讀是愛情詩,倒著讀是親情詩,都一往情深

2020-12-03 鴻鵠迎罡

文·段宏剛

我國是詩歌的國度,我國的詩歌起源於遠古時期的「號子」,是人們在狩獵、勞動、戰爭、祭祀等重大活動中,為了調節自身的呼吸,統一團隊的步伐,達到同心合力的目的,自然而然發出的有節奏的吆喝或呼喊。

這種吆喝或呼喊經過勞動人民不斷完善,朝著通俗和高雅兩個方向發展,到後來,通俗的變成了民歌,高雅的變成了詩歌。

實際上,在早期的「詩歌」中,詩和歌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是一體的,都由長短句組成,每一句的末字韻母常常押韻,詠唱起來有節奏有韻律,在旋律上循環往復,宛如波浪一樣起伏跌宕。

從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構成,就完全能看出詩和歌在早期的關係是多麼緊密。《詩經》裡邊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紀)大約500多年的詩歌成果,總共300餘首,內容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風》、《雅》、《頌》,《風》是周朝各地的民歌,《雅》是宮廷音樂,《頌》是祭祀活動中所唱的讚歌。

像《詩經》中第一首詩歌《關雎》流傳很廣,就是一首先秦時期的漢族民歌,唱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採用比興的手法,從寫景到抒情再到情景交融,刻畫了一個小夥子愛慕一個妙齡姑娘時,複雜而豐富的心理活動,短短幾十字,讓一個痴情少年的形象躍然紙上。

由此可見,我國早期的詩歌完全取材於民歌,具有鮮明的現實基因,內容跟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語言,反映了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狀態,不論是歌唱起來,還是誦讀起來,都是朗朗上口,這是詩歌歷經幾千年,仍然長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從《詩經》之後,我國詩歌走上了快速發展道路,主要有戰國時期的「騷體詩」,漢代的「樂府詩」,南北朝時期的「民歌體詩」,唐代的絕句、律詩、長律,宋代的說理詩和詞,元曲小令,明清詩歌,以及當前的現代詩。

除過這些正統的詩歌外,民間還流行著「迴文詩」,這是一種非常神奇而獨特的詩歌體裁,每一句詩順著讀、倒著讀,都是朗朗上口、感人肺腑的詩句,都可以構成新的詩意,給人盪氣迴腸之感。

迴文詩有「就句回文」,即,一句詩可以順著讀也能倒著讀,如,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

有「雙句回文」,即,詩中的兩個句子可以順讀倒讀。

還有「通體回文」,即,一首詩從第一個字順著讀是一首詩,從末尾字向前倒著讀,直到讀到句首的第一字,它又會組成另一首詩,意思會發生變化,非常奇特,讓讀者不得不感嘆漢語的博大精深。

由於迴文詩體現了詩歌可以反覆詠嘆的藝術效果,具有突出的藝術魅力,因此,吸引了許多文人雅士去創作它,如,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文人,如,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秦觀、湯顯祖等人,都有傳世的迴文詩。

宋代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詩人李禺,曾經創作了一首七言律詩《兩相思》,是典型的通體迴文詩,雖然他的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跡不詳,但因為這首詩,讓他千古留名。全詩如下: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順著讀,這首詩是感人肺腑的《思妻詩》,思念主角是丈夫,大意為:千山萬水阻隔在我們中間,我把眼睛望得乾澀,看到身邊的路人,就忍不住問:你們可曾見到我家中的妻兒啊?酒壺中空空如也,再也倒不出一杯酒了,我只有把思念寄托在書信中。提起筆心中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漫漫長路阻隔我們太久了,鴻雁遲遲帶不回你們的音訊。在這漫漫長夜,我只有守著一盞孤燈,表達我對妻兒的無限思念之情。

如果把這首詩從末尾的「兒」向前倒著讀,詩中的思念主角會變成妻兒,視角也會發生變化,變成另一首詩,被稱作《思夫詩》,如下:

兒憶父兮妻憶夫,

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往來,

水隔山遙望眼枯。

大意為:你既是兒女的父親又是我的丈夫,漂泊在外,我和兒女都非常思念你,漫漫長夜裡,唯有一盞孤燈陪伴著我們。鴻雁傳書還沒有收到你的音訊,長久的離別被重重道路所阻礙。思念你的話語已經想好卻忍不住哽咽,遲遲無法下筆,壺中的酒不多了,想倒出一杯借酒消愁,只擔心會剩下一隻空壺。我的心上人啊,你什麼時候歸來,我們天各一方,我和兒女只能把淚眼望穿,盼你早日歸來。

從這首迴文詩完全可以看出,不論是順讀還是倒讀,都是情意綿綿、感人肺腑的優秀詩作,深刻地表達了人們對愛情和親情的一往情深,正驗證了那句俗語:家中有妻兒,是一個男人最大的財富和動力。

同樣的,丈夫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是妻兒的靠山。家,永遠是每個人的港灣。

相關焦點

  • 迴文詩巔峰之作:841個字組成7958首詩,正反橫豎斜怎麼讀都成詩
    迴文詩,又稱迴環詩,顧名思義就是指能夠迴環往復一文多讀的詩。迴文詩分為多種形式,比如通體回文、就句回文、雙句回文、本篇回文、環復回文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可以正反兩讀的迴文詩,比如著名的《兩相思》,正著讀是《思妻詩》,反著讀就變成了《思夫詩》。
  • 【關注】交城縣米家莊榆皮寺發現的一首奇詩怪詞
    據傳,米家莊村因米姓人在此落戶而得名,而現狀村內已無米姓人家,基本上都是姓任的,於是有人說這是人(任)吃了米了。其實,這首奇詩怪詞在截岔地區流傳甚廣,只是我的孤陋寡聞罷了。例二:《閨情》尤孟娘。這首詩把字形和字義巧妙地結合起來,鬼斧神工地寄託了古代潮州一位才女的痴情。讀為:夜長橫枕意心歪,斜月三更門半開。
  •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一、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如果要說哲理詩史上的第一絕唱,除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還有誰?景是至大之景,境是極高之境,理是至正之理,詩裡洋溢的探索精神,正昭示了一個民族昂揚向上的風貌。積極開闊,博大雄渾。
  • 唐朝一道姑愛上和尚,寫下一首大膽的求愛詩,最終收穫了愛情
    唐朝不像我們今天只要你愛上了一個人,那麼就可以大膽去追求,古人是不可能自由戀愛,大多都是要遵從父母之命,還有媒妁之言,畢竟婚姻不由已,戀愛也就變得很奢侈。不過凡事也有例外,譬如才女李冶就是一位奇女子,當年帶髮修行,看上了一和尚,還寫下了一首很大膽的求愛詩,最終是收穫了愛情。
  • 有位正能量的朋友真得很重要,千古第一的送別詩,道盡曠達豪邁
    一位正能量的朋友,他的身上必然充滿了朝氣活力,無論什麼困難都可以坦然面對。會在你最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讓你感受無比的溫暖,無比的安心。無論生活和命運對你有多麼不公,總會因為這個人的出現,讓你釋懷之前的種種煩惱。哪怕遠隔著千山萬水,想起有他的陪伴和激勵。
  • 人不出名詩出名:詩人名字都沒留下,卻寫出勸人惜時的千古名篇!
    從政當個清官也可以千古流芳,當個貪官遺臭萬年,但是從政的門檻太高了,要有背景,還要考試,當詩人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唐宋,詩詞就是那個時代的魂,是個人都能寫兩首詩,一不小心寫出精彩的句子,名字就留下來了。歷史上很多詩人都是這樣,一生流傳下來的詩詞可能就一兩首,數量雖少但架不住質量高啊,我們來細數一下那些憑藉一首絕妙詩詞流傳千古的詩人。
  • 父親的詩:解讀麥芒的詩
    ●艾自由關鍵詞: 麥芒  詩歌  評論摘  要:本文從處女作《小公雞》到成名作《霧》、從一行詩到微型詩、從四行體到六行體、將詩歌進行到底四個方面入手,對麥芒的詩歌創作藝術演變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論述,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麥芒數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最終成為昭通作家群和微型詩代表詩人之一的艱辛詩路歷程。
  • 杜甫這四首詩,豪邁氣概絲毫不輸李白,每篇都有千古名句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杜甫前半生生活於官宦世家,而唐朝又正處於開元盛世的鼎盛時期,這個階段根本用不著他來憂國憂民,即便是在科舉不中的情況下,他也是一笑置之,繼續去遊山玩水,又何來一生都不快樂呢
  • 世上好詩無非貓詩,不是寫貓的詩,就是貓一般的詩
    博爾赫斯與貓貓詩有玄學派。《老虎的金黃》讓全世界都知道博爾赫斯是大貓愛好者。上帝造貓為了滿足我們撫摸老虎的欲望,波德萊爾的這句話一定讓阿根廷的盲詩人心有戚戚。以撫摸貓背來撫摸歷史,辨識永恆的斑紋(或交叉分岔小徑)無須眼睛。比恆河或者日落還要遙遠。
  • 唐朝一位尼姑暗戀一僧人,還寫下一首求愛詩,最終收穫了愛情!
    今天我們繼續來讀詩,前幾天陸陸續續為大家推薦了好幾首王安石比較冷門的作品,我個人是比較偏愛王安石,一位真正的大家。不過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唐朝才女李冶的《八至》,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首愛情詩。少年時代讀這首詩時就被詩人的深情所感動,寫得很真誠,每一句都情深意重,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 蘇軾顛覆形象的一首詩,獄中寫給弟弟,悽惶不已,自比小鹿和小雞
    文/顧無【引觴漫談】古代人寫情,親情、愛情、朋友之情,是寫的比較普遍,素材也比較多的。在農業社會倫理下的人們,畢竟社會性會更明顯一些,一生當中少不了和其他人的交往,再加上儒家觀念的束縛,人們對於家庭很是重視,所以寫親情,寫友情的文學作品特別普遍。
  • 七絕·詠花木詩一組
    七絕·詠花木詩一組文/於季明<一>仙人球常將有刺作無情,綻蕊方驚照眼明。只恨少諳花草性,幾回錯鑄擦肩行。<二>雨中芭蕉無弦何奏斷腸音,雨打芭蕉和淚吟。苦恨無人解深意,千藏萬裹是傷心。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28字「吹捧」楊貴妃,開頭兩句成千古名句
    李白作為唐代鼎鼎大名的詩人,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後人稱他為「詩仙」,李白寫的詩有多厲害?看看教科書中李白作品出現的頻率就知道了。毫不誇張的說,李白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獲得了無數人的讚美。
  • 鼠年品說詠鼠詩,品讀歷代詩歌中為數不少的詠鼠詩
    01以鼠喻人詩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以鼠喻人的詩,如《巍風。碩鼠》詩曰: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愛得我所。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愛得我直。
  • 數字詩、疊字詩、姓名詩……還是古人會玩兒!|唐·皮日休|杳杳寒山...
    數字詩山村詠懷宋·邵雍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輪明月滿乾坤明·吳承恩十裡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八河船隻皆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六宮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罷釣綸。前一首數字詩,嵌入十個數字,描繪了一幅鄉居風光圖。第二首詩中嵌進十個數字,而且從大往小,倒過來數,成為別具一格的「倒數詩」,更增加了趣味。疊字詩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五代·佚名霏霏點點回塘雨,雙雙只只鴛鴦語。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黃。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
  • 詩路往事|「浙東唐詩」品王維
    □陳侃章王維的詩畫成就,被才高八鬥的蘇東坡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又因他精深佛理,還有「詩佛」之稱。有趣的是王維與李白有諸多相似,二人同歲,都出生於公元701年,即或壽期也相差無幾,踵繼離世,二人並峙於唐代詩壇高峰。然二人仕途功名迥異,王維少年英俊,詩畫俱佳,從人遊宴,一時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是名副其實的「小鮮肉」。
  • 歐陽修的一首詩,句句充滿哲理,堪稱千古名句,遺憾的是少有人知
    如果不是蘇軾光芒太盛,後來居上,文壇泰鬥歐陽修必會穩坐北宋文壇第一交椅。雖然後來蘇軾代替歐陽修舉起了文壇的大旗,但絲毫撼動不了歐陽修對大宋乃至整個文學史的影響力。單憑「唐宋八大家」宋代六人中除他之外五人均出自他的門下,就可以自豪一輩子。
  • [ 詩話 ] - 名山詩話 卷三
    予選其詩一捲入吾書,文則未暇也。有《聞宋淵齋先生殉義》七律,其一云:「九闕沈沈晝晦冥,天衢忽曜少微星。冰霜久淬尚方劍,雲木深籠止水亭。始見讀書真種子,甯能求活小朝廷。朱門結局方希直,千古儒家有典刑。」朱門結局語極奇。呂晚村云:「雒閩淵源至靖難而中絕。」黃語似出晚村,晚村文集固有朝鮮本也。 明季義士溧陽芮長恤(《巖尹》),其《匏瓜錄》、《通鑑綱目分注補遺》世多有之。
  • 敕勒歌是詩嗎?如果是詩為什麼讀起來不押韻?
    晚清學者姚華在《論文後編 》中分析道:"蓋樂府與詩,本出一源,其別惟入樂與否之分耳。有聲可歌者,即四、五、七言詩亦可為樂府,否則長短雜言而不能入樂,猶徒詩也。"敕勒歌是一首可以唱的詩,被收錄《樂府詩集》的作品都是新舊樂府詩,否則也不會叫做詩集,敕勒歌當然是一首詩。三、敕勒歌讀起來為什麼不押韻?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 蘇軾寫12字讀出28字詩,有人比他更牛,只從一方絲帕讀出28字詩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牢牢坐穩了當時文壇的第一把交椅,留下了眾多令人津津樂道的奇聞軼事。據傳宋神宗時,遼國有一使者來京,據說他精通詩詞,常常以能賦詩自誇,因此不把蘇軾放在眼裡,甚至要與蘇軾比試詩詞。蘇軾面對如此跳梁小丑,輕蔑一笑說:「寫詩簡單。我這裡有一首詩,你先把它讀出來,我們再來比寫詩。」說罷揮筆寫了十二個字(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