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日本著名導演拍出真實中國,引爆中日兩國輿論

2021-01-07 騰訊網

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後,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新紀錄片《後疫情時代》於2021年1月1日上線,隨後,該片與1月3日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這部展現中國真實現狀的紀錄片,在中日兩國引發網友熱議。

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登上日本雅虎首頁

「日本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大家都很慌張,為什麼中國現在基本上沒有新的病例呢?中國現在也並沒有跟海外斷絕一切來往啊?」

這是竹內亮在日本大型媒體的報導部門工作的朋友發來的郵件。

在東京奧運會停擺的同時,2020年11月29日,南京在經歷新冠病毒侵襲之後,成功舉辦了馬拉松錦標賽。據稱,今年有一萬名選手參加了這場比賽。

南京馬拉松錦標賽盛況

「除了中國之外,沒有別的國家能夠在這個時期舉辦這麼大型的活動了吧」。竹內亮感慨道。

竹內亮希望通過鏡頭向海外的網友們展示,中國究竟是如何同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的。他想通過紀錄片的形式,把中國後疫情時代的經驗和力量分享給包括日本在內仍在「疫情時代」的國家,給他們一些參考,也帶去希望。

帶著這樣的目的,在拍攝了《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兩部紀錄片後,他再次出發取材,拍攝了這部名為《後疫情時代》的新紀錄片。

《後疫情時代》的主題是「逆勢爆發」,竹內亮實地走訪並拍攝了在新冠疫情的打擊下實現逆增長的行業,以此來向海外觀眾展示中國人民為抵抗疫情所作出的努力。

《後疫情時代》

紀錄片分為四章。

第一章「沒人了」,以蘇州市相城區為視點,講述在疫情影響下,為了減少近距離接觸,中國的大型企業加速推進無人化的進程,「無人公共汽車」、「無人計程車」、「無人清掃車」、「無人配送車」已經開始運營,許多別的行業也都在嘗試將與人接觸較多的工作自動化。

無人清掃車

第二章全民直播,講述中小型企業為在疫情下脫困,全力推進網絡直播帶貨的銷售方式。竹內亮來到了由直播帶貨催生的浙江義烏電商直播村,用鏡頭記錄下中小型企業是如何轉變思路,將銷售渠道從線下搬到線上。

直播帶貨

第三章「去除」新冠病毒中,竹內亮走訪了一家在疫情期間通過技術突破實現銷售額增長的中國空氣淨化企業——天加。憑藉先進的技術,天加不僅實現了自我創收,還為超過240家醫院的改造提供服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火神山」與「雷神山」,為武漢的疫情防控作出了貢獻。

俯瞰火神山醫院

第四章「零感染」的武漢,竹內亮將鏡頭投向了在疫情影響下,始終保持員工零感染的聯想武漢工廠,將聯想公司應對的疫情的措施一一展現在觀眾眼前。

聯想武漢工廠

在紀錄片的最後,竹內亮總結道:「眼下中國能夠同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絕不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我知道你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我這樣回復了我的朋友,並附上了這個視頻的連結。」

他在上傳到雅虎網站的視頻下寫道:

以留居中國的我的角度,來看與日本新冠疫情相關新聞的話,每每都會為中日之間的態度差別感到訝異。因為在日本,就算每天出現幾千名新患者,也沒有人當回事;而在中國,只要出現了1名新的無症狀感染者,就會在該地區引起熱議,如果出現了10名患者,該地區的學校就會全部停課,幾十萬居民都要接受免費的PCR檢查,全方位的防傳染對策也會啟動。

只要看看我四處取材的樣子就會明白,現在,中國的新冠防治與經濟復興是並存的。並且,以新冠帶來的災難為契機,更多的行業也在向無人化推進。

竹內亮

在竹內亮導演上傳的視頻下,許多中國網友留下評論,向他表達了支持,並感謝他將中國真實的現狀展現給了世界。

該紀錄片在日本也引發了熱議,很多日本網友看到了中國為抗疫做出的努力,大力稱讚中國的發展,並感嘆日本因為諸多社會因素,很難趕上中國推進「無人化」的腳步;也有日本網友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還抨擊「無人化」在中國的可行性。

面對支持與質疑,竹內亮表示,不管評價正面還是負面,自己會繼續做下去,因為「沒有人說話的話,永遠被誤解」。(海豹)

相關焦點

  • 日本人沸騰了,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外交部回應來了
    直到現在,很多國家依舊在為對抗新冠疫情作出努力,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早日擺脫疫情,恢復到從前的和諧局面。01日本導演拍攝了"後疫情時代"這次的新冠疫情引發無數人的感慨,近期,日本導演竹內亮更是拍攝了關於中國的《後疫情時代》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剛剛上映,就引發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日本人沸騰了!
  • 記錄中國「後疫情時代」再次獲外交部點讚,竹內亮的回應來了
    1月6日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點讚。隨後,該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也在第一時間聯繫上了竹內亮。「太榮幸了」,電話那頭的他依然坦誠,「暫時沒有拍攝疫情題材紀錄片的計劃,接下來會拍一部關於長江的紀錄片,希望可以上院線吧」。
  • 日本導演竹內亮:我拍《好久不見,武漢》的理由
    其中,有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的日料店老闆、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也有被治癒的患者和家人因疫情離世的人。 紀錄片在6月26日發布後,不僅迅速躋身新浪微博視頻社區和豆瓣熱門電影榜首,還在中日兩國都引發熱議,目前全網絡播放量超過2500萬次。
  • 港媒:中日打響輿論肉搏戰 中國擊中安倍要害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 香港《明報》1月7日文章刊登題為《拿伏地魔鬥法 中日輿論戰埋身肉搏》的文章稱,中日兩國近期的國際輿論「唱衰戰」,可謂到了「你一拳我一腳」的埋身肉搏地步。
  • 第31屆東京電影節閉幕 中日電影人看好兩國合拍前景
    (右)在作品《第一次的離別》獲「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獎後上臺領獎。  本屆電影節上,「中日合拍」成為熱點話題之一。電影節期間,由日本文部科學省文化廳主辦的研討會「中日電影製作的新展開」吸引了近200名電影人和愛好者參加。中國香港製片人張家振和日本知名攝影指導柳島克己分別就「中日合拍的現狀與未來」「國際合作項目的現狀」發表演講並回答現場觀眾提問。  張家振表示,中日電影合作前景值得期待,但當前最缺少的是好的劇本。
  • 陳洋:民意應成為中日合作的「正能量」
    中日關係轉圜發展來之不易,特別是在東亞合作迎來新契機的背景下,中日之間的社會民意更應成為兩國合作的推動力,而非掣肘。根據中國外文局和日本言論NPO稍早前發布的「中日關係輿論調查」顯示:2020年,中國受訪者對日本持「良好」印象的比例為45.2%,與去年基本持平,而日本受訪者對中國持「良好」印象的比例僅為10.0%,較去年有所下降。
  • 近藤大介 | 新時代的中日關係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近藤大介/文 正所謂「不打不相交」,10月25日-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如期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此次訪問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後的再次正式訪華。訪華圓滿結束後,一位安倍首相的隨行日本外交官感慨良深的回憶說:「26號傍晚,日中兩國首腦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會談。
  • 中國吉祥鳥再次飛往東瀛 中日兩國共續朱䴉情緣
    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今年10月中國政府向日本提供了一對朱䴉「樓樓」和「關關」。這是時隔11年中方再次向日本提供朱䴉,為了幫助日本的朱䴉繁衍生息,也為再續兩國的朱䴉情緣。朱䴉在中國被稱為「吉祥之鳥」,在日本則被視為傳說中的 「仙鶴 」,深受兩國人民喜愛,已經成為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
  • 中日主流輿論均望和平解決釣魚島爭端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日方對釣魚島採取任何單方面行動都非法、無效,中方堅決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日方試圖通過所謂『國有化』強化其非法立場的圖謀是徒勞的。」洪磊說。  有記者提到,美國國務卿希拉蕊4日訪華,若其間提及釣魚島問題,中方將作何回應?
  • 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朱䴉》傳遞了中日兩國人民的情感
    人民網東京8月31日電(許永新)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9日至30日,上海歌舞團攜原創舞劇《朱䴉》在東京文化村果園劇場拉開了第三次日本巡演的序幕。在30日下午的演出結束後,上海歌舞團團長、一級導演陳飛華接受了人民網駐日記者的專訪。 《朱䴉》搭建中日友好橋梁 陳飛華首先介紹了這次演出的重要性。
  • 謙自牧:中日友好靠韓國?日本民眾對中韓印象到底如何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謙自牧】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偈語在國內的日本相關新聞中頻繁出現,日本各機構團體捐贈口罩以支持中國抗疫的新聞更是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把國人對日的好感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對於來自日本政府和民間善意的鼓勵和支持,確實應該表示誠摯的感謝。
  • 一個在南京做上門女婿的日本人,為何要拍下疫後武漢?
    2011年,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帶著全家人搬回妻子的故鄉——南京,成了南京人的女婿,從此開啟了在中國拍攝紀錄片的10年。今年6月初,他和團隊4人,深入解封後的武漢拍攝記錄,向全世界介紹,許多中國人都不了解的疫情後的武漢城。
  • 中國海警密集現身釣魚島!美媒炒作中日或因此爆發戰爭,專家怒懟
    據環球網援引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周六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發現了4艘中國海警船。報導指出,截止6月21日,日本已經連續69天在釣魚島附近發現中國海警船。而今年1至5月,在釣魚島附近發現的中國船隻為495艘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8%。
  • 這個日本女婿,如何讓中國人都喜歡他?
    在不斷降低至零的感染者數字背後,中國城市做了如此多的細緻工作。但很多日本人也承認,這樣的事日本是做不到的。在此之前,中日文化除了盛唐文化與動漫文化之外,能夠被兩國大眾同時認可的作品很少。但因為《南京抗疫現場》直擊人性的真實,以及不設立場。使得這部日文版抗疫短紀錄片僅僅在中文微博上的瀏覽量就已達一千餘萬,中國網友的點讚數已達到十四萬多。
  • 中日關係剛取得新進展,日本石垣市就要在釣魚島設碑,什麼意思?
    編輯:小雪最近一段時間,中日兩國的外交關係也是取得了新進展,據相關媒體報導,在12月14日下午,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魏鳳和同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進行了網上會談。在這次談話中,雙方根據當前中日問題展開了探討,其中包括東海、釣魚島等問題,最後還提到了「加快海空聯絡機制建設」。
  • 日本動物園:中日關係對立或影響兩國老虎戀愛
    日本大阪天王寺動物園兩隻老虎【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每日新聞》4月8日稱,日本大阪市天王寺動物園決定引進上海動物園的雄性東北虎,但中方的老虎赴日時間因兩國關係問題受到推遲。園方相關負責人擔心稱:「目前的中日關係很不正常,希望不要因為中日關係影響到兩隻老虎之間的戀愛。」
  • 篳路藍縷 玉汝於成--隆重慶祝中國中央電視臺落地日本本土化頻道...
    7月1日,中國中央電視臺落地日本本土化頻道[CCTV大富]迎來了開播二十周年大喜的日子!使命在肩 央視落地生逢其時二十載篳路藍縷,春華秋實;二十載風雨兼程,玉汝於成。二十年前,為順應時代發展,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相互理解與友好交往,經中日各方努力,中國中央電視臺落地日本播出合作協議在東京籤署。
  • 美媒鼓吹中日可能因釣魚島爆發戰爭,專家:誇大爭端,煽動中日對抗
    「為什麼中日島嶼之爭會成為亞洲下一個軍事爆發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21日以此為題刊登頭條報導,暗示繼中印邊境衝突後,中日之間可能因釣魚島爆發戰爭。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CNN極力誇大中日釣魚島爭端,目的是煽動兩國對抗,破壞中國周邊局勢穩定,這同時反映出美國一些媒體為了追求新聞轟動效應,無所不用其極。CNN將釣魚島比作「另一個等待爆炸的軍事火藥桶」。報導稱,中日圍繞釣魚島的緊張局勢「已經醞釀了多年,日本和中國都不太可能在這片被兩國政府視為本國固有權利的領土問題上讓步」。
  • 「我羨慕中國快速決斷的能力……日本缺乏像中國那樣鬥爭到底的...
    她說,如果日本政府能找到更有效的抗疫方法當然更好,但眼下不妨多多借鑑中國已有的經驗。2日,一條日本女孩街頭獻唱感謝中國的視頻登上微博熱搜,通過歌聲表達她希望中日兩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美好心願。視頻中的女孩名叫中田彩香,2日她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稱,日本應該積極學習中國寶貴的抗疫經驗,疫情期間每個人都不是在獨自戰鬥,兩國經此一「疫」關係更加親密,一定可以攜手共度難關。
  • 中日節能環保企業齊聚線上!中日綠色技術交流會在青島日本「國際...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2日訊 今天(10月22日),中日綠色技術交流會在青島日本「國際客廳」舉行。為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項目投資促進,本次交流會創新採用青島、北京、東京三地線上互動的方式進行。在此次交流會上被重點推介的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是日本「國際客廳」的重要組成部分,於2020年4月27日正式獲國家發改委批覆設立,是中日兩國在節能環保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示範區。示範區重點聚焦節能環保產業,加強技術創新、產品研發、高端製造等領域合作,帶動發展現代服務業,建成具有日本特色的低碳環保、產城融合的現代化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