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學工作者的心聲:從心理學視角反思不一樣的2020

2021-01-08 心理學簡報主筆團

文/寶艾莉Aelly

從心理學的視角帶你看不一樣的2020

歲末年終,又一次被時間帶到了新舊更替的交接點上。往前看,是徵途未盡;再回首,狼煙瀰漫。或許是使命召喚,或許是靈魂使然,每每此刻,都難免感慨萬千。我們總是忍不住去盤點這一年來的收穫得失,展望未來的無限可能。

心理學主要是研究個體心理和群體現象的這麼一門學科,所以呢,這就讓我們和人和社會貼的很近。特別是近幾年,你會發現在各個熱點話題或者事件中,都會有心理學的身影。就事論事來講,這是件好的事情。因為科學,專業。不論是在事件點評還是在熱點分析上,首先是有理論依據可追尋,有大量的實驗數據可佐證。這讓我們人類個體以及人類社會,思維越來越理性,行為越來越規範。可以說心理學以科學的視角和理性的思維使得文明不再僅僅是識文斷字,而是讓人們更好更科學地在文明的社會裡生活和發展下去。

作為一名心理學工作者,在2020年正不遺餘力地為普及心理學知識,使用最通俗的語言把心理學知識從科學家的實驗室搬往尋常百姓家。今天我們將通過一位心理工作者的2020年終工作總結,來看看心理視角下的2020。

2020年社會進化被小病毒左右

從達爾文到2020年從達爾文的進化論開始,我們就不難發現,物種一直在物競天擇中適者生存。也正是這一規律,使得物種無時無刻不在優勝劣汰中進化。我們人類包括人類社會亦是如此。

2020年開年既顯示出這是與眾不同的一年,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微不足道的物種,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現身的物種,入侵了人類的世界。沒錯,就是新冠狀病毒。人類發現的第七種病毒。就最新報告可知,這種病毒有可能來自深海。甚至有科學家推測來自外星。

病毒起源地雖未曾定論,2020年卻是新冠狀病毒入侵人類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新冠狀病毒幾乎左右了整個人類社會。人類的行為因此受到束縛,社會規律因此發生改變,導致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變化。

華爾街股市九次熔斷美國死亡人數創下歷史新高美帝神話忽然不香了中國邊境被擠爆家終於成了最安全的避難所從猿進化到人,從匍匐前進到直立行走,難道不是為了從穴居到群體狂歡的更美好的社會集群嗎?難道新冠狀病毒在這一年要改寫人類進化史?

社會價值or個人價值適應性問題一直都是進化心理學所探索的重點問題,從這一年,不難看出適應性一直都是物種進化的優勢適配。哪怕是在今天,人類為了較好地適應環境都在不斷地積極做出改變。

從這裡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新觀點,就是無論是社會標配(高等學府、資源優勢、經濟條件)還是理想標配(烏託邦式的夢境)在特殊情境下都需要為生存讓出通道。摒除生命後,特別是經濟,其實是最沒有價值的附屬。

從這一觀點再延伸到另一個觀點,就是個體的核心價值問題。什麼是你最珍貴的?什麼是你個人的核心競爭力?生命!健康!人性!

最古老的老掉牙的思維又一次救了我們的命,讓我們這個世界得以再次循環周轉得以再次啟動。

新冠狀病毒也許真是外星生物,這個天外來客讓我們早已快速運轉到幾乎失控的加速度星球,得以懸崖勒馬,讓我們有機會審視我們人類這個物種本身,最根本的需要是什麼?人類社會在不斷進化中,到底需要怎樣的適配器?

與自然共生回歸本性古羅馬的消失毀於一次超天體偶然事件,在瞬息萬變的自然界面前,人類還不是主宰。

生存依然是第一法則!

如果生命都不復存在,拿什麼談進化!

關於人性的美好,無論是對於人類的發展還是心理建設上的理論支持都是不可被剝奪的。沒有人性就沒有人類一說!西方社會如今所爆發出來的發展弊端是滅人性的思維,金錢至上論由來已久。可是當所有物質擺脫了人性這一根本性建設,其實就是一堆毫無人性的泡沫,非常快速地失去了價值和意義。

如同嬰兒的臍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就是人類進化的最佳適配器。不論人類社會如何發展,我們這個大的經濟體,首先得放得下所有人類。包括其他物種。

當新聞第一次提到野生動物也開始感染新冠的時候,莫名牽動著人們的心。人類社會是建設在自然世界之上的社會,沒有大自然的萬物生長,人類社會在不久的將來也不過是白骨一堆。這個世界任何時候離不開萬物的相依相偎。人和自然歸根結底是共生關係。

2020確實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最重要的不是病毒事件,而是病毒事件帶給人類社會的衝擊。伴隨此事件而生的機遇則是我們得以認真審視這個世界,我們人類的世界。

——什麼是我們人類今天的最佳進化心理機制!

2020年個體小心思

個體發展並沒有超出預期當我們在探討社會大事件的時候離不開個體行為作為研究對象,同樣,當我們把目光集中在個體身上時,我們也會以社會背景作為依託。在做2020年工作總結時,我們探討完社會大環境,再來探討個體發展動向。

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通常都會遇到「辦公室事件」「走廊問題」。就是說在辦公室會忽然被人提問,這種情景偶爾也會發生在走廊上。

在經常會被問道「你能猜猜我在想什麼?」時,我通常能在對方的眼睛裡看到「你會算卦嗎?」這種不可思議的神情。仿佛心理學家真是格格巫轉世。不過每當藍精靈裡的格格巫在他的房間守著一個大爐子和一堆化學藥品攪拌時,我總會想格格巫的實驗室真高級呀!比心理學家的實驗室高級多了。心理學家的實驗室不是在課堂上就是在簡陋的辦公桌前,化學藥品都很少用,最多的實驗品就是人這個個體。隨時抓一大把過來量量,取一個值,僅此而已。

所以雖然會被經常性提問,但早已見怪不怪,頂多不妨都放進個案研究對象裡去好了。

如果在搜尋引擎裡搜心理話題,展現在面前的話題如下:

原生家庭重要嗎?婚禮有意義嗎?獨立女性不結婚有錯嗎?婆媳關係緊張要離婚嗎?不生孩子有錯嗎?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再往下拉真希望能看到這樣一行字「請問這裡是街道辦嗎」!

以上問題不過是證實了一個小問題,人真的是情感動物。而且隨時在與血緣、發展、生存、繁衍緊緊相連。

血緣關係與社會發展出現矛盾首先猴子式的思維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我們人類思考的依然是繁衍生息的問題。原生家庭體現的是什麼樣的思維?就是血緣的問題。原生家庭有沒有原罪?當然是有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是遺傳學的問題。而且這事兒是早有定論的。如果談到改變呢,就是後天環境問題和習得性問題。基因突變率並不是很高。但是,雖然原生家庭帶有原罪,但就成長和撫育來講,還是有一定優勢存在的。從進化的視角來講就很好解釋了親代撫育的優勢。

血緣關係與社會發展會出現矛盾,主要表現在下一代在社會發展中尋求更大支持時遇到來自原生家庭的阻礙,這使得人們多次探討原生家庭的價值問題。

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個體自立現代社會被提及更多的話題是獨立自主和非婚生育以及生不生的問題。這在2020年來講,可以說是前排的問題了。因為社會環境的飛速變化,不確定性增大,個體思維更傾向於自保。依賴性在減少,可依賴對象也在迅速減少。這就導致了「獨立自主」這個話題開始變熱。除了獨立自主,就是數據顯示社會人口生育率逐年下滑,就在2020年,中國人口統計數據顯示,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在2014年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後,開放三胎生育被提上議案。至於結不結婚可能還有自主權,但不生孩子可能國家會勸說再考慮考慮。

教養成為社會最大問題既然生不生孩子都是問題,那麼怎麼養可能更能成為一個話題。所謂優生優育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但是孩子的問題好像越來越突出。比如抑鬱症患者在中小學生中的佔比越來越高。為什麼條件越來越好,我們的種族優化好像並沒有太大的起色。反而會聽到一句「一代不如一代」!比如身體素質!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優化的失敗或者是滯後。

比如弒母案帶來的深刻反思!我國古代有一句話「髮膚受之於父母不敢輕易毀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的頭髮皮膚都是我父母的精血所成,我不敢輕易損毀。可以從中看出對父母的尊重之情。反觀現代社會,除了弒母案的震撼之餘,還有不斷發生的青少年自殺事件。難道我們的教育在退行?還是我們教育的影響力在退行?這是非常值得我們今天深刻反思的事情。

在心理學發展到今天,幾百年的歷史,不算很長,但是我們發現,丞待解決的問題並不少。不論是社會發展還是個體發展,不論是社會進步帶來的問題還是個體發展中適應性問題,都需要心理工作者繼續努力探討,繼續尋找社會發展與個人適配性的科學發展機制。

一位戰戰兢兢的心理學新手與2020年共同經歷了一場人類與病毒的洪荒之戰,見證了人類回歸本位思考的心路歷程。在歲末年初,從心理學的視角總結社會和個體的發展,雖未詳盡,但求佐證。

《心理學簡報》原創|禁止轉載

文章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審稿|心上田 (《心理學簡報》審稿人)

相關焦點

  •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人耳的遮蔽效應:如何才能聽到別人的心聲?
    心理學是一門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讓人變得更聰明的學問,也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問。不過,要想利用好心理學,必須有一個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學。正如我們常說的,要「行」,必須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聯繫在一起的,但是只有先「知」,才能後「行」。從這一點上來說,要想把心理學當成一種工具,拿起來就用。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不理解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就難以理解外部行為;心理支配行為,又通過行為表現出來。心理現象是一種主觀精神現象,而行為卻具有顯露在外的特點,它可以用客觀的方法進行測量。心理學研究的一條基本法則就是通過外部行為推測內部心理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心理學有時也叫做研究行為的科學。
  • 簡快心理學MCN正式亮相,心理學大咖集結號正式吹響
    2020年11月14日,中國廣州,經過5個月精心布局的簡快MCN公司「北京簡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正式亮相,「心理學新型卓越導師訓練營」閃亮開啟!心理學大咖集結號正式吹響!2020年是特殊的年度,疫情對線下實體經濟衝擊巨大,對傳統的心理學機構與導師也有著很大影響。同時,後疫情背景及5G衝浪時代所驅動的線上形勢,彰顯出了知識網紅導師的時代所需,以及形勢所驅。同樣的環境下,有人哭天抹淚只顧自傷,也有人仗劍奮起勇闖天涯!簡快,無疑是面向未來,不斷深度思考,尋求突破和轉變的那一位! 簡快心理學MCN公司,由簡快發起,同時又大於簡快。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心理學《瘋狂外星人》中的經典性條件反射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從全國範圍考試大綱來看,大部分地區的考試內容以教育學和心理學為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在普通心理學部分比較重要的考點——巴普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原理。在最近熱映的黃渤主演的電影《瘋狂外星人》中,黃渤飾演一個馬戲團工作者,在訓練「外星人」能夠騎自行車和走鋼絲的過程中,經常說到這樣一句臺詞「根據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原理,那麼是什麼原理可以讓動物產生預期的學習呢?
  • 2019高考專業解讀: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專業就業前景好嗎?
    心理學專業主幹課程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心理測量、生理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二、就業方向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壓力的劇增,使得心理諮詢行業遇到了發展的春天,心理學也逐漸從理論研究轉向實際應用,在國外,心理學專業從業者的收入水平一直處於前列。
  • 不一樣的心理學:毛驢效應,逝去的愛情,遺失的美好,怪你不果斷
    心理學終生推動者,從不同的視角,講述不一樣的心理學。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18篇——布裡丹毛驢效應。我們常常猶豫不決,舉棋不定,陷入左右為難中,又經常為自己做出的決定而後悔不已。朋友陳杰家境優越,30歲的他還在為沒有對象而發愁。在介紹人的引薦下,他認識了一個長得漂亮,條件也很不錯的女孩。
  • 寵物與人類的關係,心理學視角對寵物與人類關係的探討
    結果顯示,在整個實驗中,寵物與飼養者的互動方式與嬰兒和父母的互動方式十分類似,飼養者(尤其是女性)不僅會使用媽媽語,像撫摸嬰兒一樣給予寵物安撫式的肢體安慰,而且寵物也會在飼養者離開後表現出嬰兒般的分離焦慮和搜尋行為。據此,研究者同樣也將寵物與飼養者之間的關係分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戀,而且這種依戀與寵物的年齡、性別、品種和生長環境無關。
  •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新冠肺炎患者心理應激問題應對策略|華中科技大學...
    本研究從積極心理學視角出發,對應激表現、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進行綜述,從注重患者心理應激預防、增強患者積極情緒體驗、激發患者積極人格特質、創建積極社會組織系統4個方面提出應對策略,以期對此次新冠肺炎患者心理管理提供參考。
  • 趣看心理學流派之「行為心理學」:捕捉看得見、摸得著的行為
    心理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從它的產生到現在不過寥寥百餘年。與數學、物理學、文學等學科來比,它就像一個「嬰兒」一樣稚嫩。但就是這麼一個「嬰兒」,也在歷史的河流中形成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流派。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行為心理學」流派。20世紀初期,美國仍在盛行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研究飄忽不定、轉瞬即逝的「意識」。
  • 發揮心理學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作用
    其中涉及的每一項工作和每一個過程,都需要超越傳統心理健康服務的其他心理學知識與技術的參與。   以健康扶貧為例加以說明。健康扶貧的工作對象,本身不是心理疾病患者,而是社會弱勢群體;健康扶貧的結果變量,主要是經濟學或社會學變量,如「兩不愁三保障」,尤其是基本醫療保障。表面上看,這些都與心理學無關,但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卻離不開心理學。
  • 無處不套路 絕地求生刺激戰場中也有心理學
    無處不套路 絕地求生刺激戰場中也有心理學時間:2018-06-28 16:31   來源:18183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無處不套路 絕地求生刺激戰場中也有心理學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戰場新秀,如果能擊殺對手就讓你感到心滿意足的話,未免也太沒有夢想了。
  • 心理學:學習心理學有什麼好處呢?什麼人才能學心理學?
    說到心理學,大家心裡升起一股膜拜,總覺得心理學很神秘,抱著洞察一切的心態入門,最後帶著看破紅塵的心態出世,前幾年《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火爆,也讓很多人對心理學產生了狂熱的興趣,解夢、催眠、釋放壓力、微表情測謊……這些名詞聽起來就帶感!那麼哪類人更適合考心理諮詢師?
  • 《美食總動員》: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看「被討厭」勇氣的意義
    夢想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的理想國,但對那些擁有不懼怕被別人討厭,始終堅持自我的人而言,便是可以實現的人生階段。接下來,我將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分析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對於成長和追尋夢想的重要性。
  • 考研心理學衝刺複習:西方心理學必背考點
    它著重對個體的智力和能力進行研究,心理測驗是主要的方法;   2、從研究意識內容轉向研究意識活動,它並不將意識排除在心理學之外,但只注重意識的功用;   3、從重視內省方法轉向重視客觀的方法,它不取消內省放,但並不把它作為主要的方法,而主張多種方法並用,如實驗法、測驗法、統計法、等級法、評選法等;   4、從研究心理學「是什麼」問題轉向心理學「為什麼
  • 聚焦心理學分析,心理學專業是什麼...
    比如臨床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和教育心理學這幾類,那麼它們分別研究的是什麼呢? 1 認知心理學 是心理學研究的主流,也是比較偏向於理科的心理學分支之一。一般研究內容包括記憶和注意力等等,研究內容比較基礎。
  • 心理學常考人物總結
    心理學常考人物總結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的人物觀點匹配題是常考題型,此知識點主要在客觀題中考查,本文將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分析。1、桑代克(1)1903年,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 ,被譽為「教育心理學之父」(2)學習理論:嘗試-錯誤說(3)遷移理論:共同要素說      2、布魯納(美國)(1)20世紀60年代發起課程改革運動  (2)認知-結構(發現)學習論:提出要讓學生通過發現學習的方式,掌握學科基本結構3、
  • 色彩心理學 黑色心理學
    碩博心理撰稿人:劉剛大家好,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老師,我們接著來學習和色彩心理學有關的知識。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是色彩心理學中的黑色心理學。想到黑色你會想到些什麼?是天黑、烏鴉、還是煤炭?又或者會想到一些不那麼美好的詞語,比如黑暗和骯髒?想到黑色,不知道怎麼的,感覺就變得安靜起來。一般在色彩的世界裡認為,黑天鵝絨是世界上最深的顏色。
  • 魏坤琳: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我們之前做的一項基於80萬高中生的大規模調查顯示,心理學是他們感興趣的學科第一位,排在所有理工科其他學科之前。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其實,這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驚訝,因為這個調查中,我們問的問題是你對哪些科學問題感興趣。也就是說,你是否想通過系統的學習深入地了解自己。系統地學習,深入地了解自我,這本身是心理學的問題。那麼,心理學到底是什麼呢?
  • 愛情心理學:揭示愛情本質的心理學理論
    愛情心理學是一門解釋愛情的知識,需要學習和運用。為什麼我們看到我們喜歡的人會心跳加快,為什麼戀愛中人總是甜蜜的,為什麼單相思是最痛苦的,為什麼初戀是美麗的,為什麼分手是痛苦的,為什麼會有七年之癢,戀愛的原因有很多,各種愛是理解愛的關鍵,如何把握愛是我們應該做的。愛不能被抓住和觸摸,但愛的行為和心理是可以描述、解釋和研究的。
  • 心理學:搞不清楚這四種人際邊界的人,人際關係大都很糟糕
    很多事物都有領域,都有邊界,人際關係也不例外,也就是說人際關係也有著自己的邊界和界限,越了界的人,搞不清這些邊界的人,通常都不會有好的人際關係。恰好「人際邊界」這個詞在心理學上有過許多討論,且都是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引發出很多思考,今天我們再次從這個角度出發,梳理一下人際邊界不清,容易越界和被越界的四種現象,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