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鬥蟋蟀,在北京城裡也能分出三六九等。
最下等的不過是幾個小孩蹲在自家的庭院裡或者胡同裡鬥蟋蟀。裝蛐蛐的器皿無非是掘瓷茶缸、玻璃瓶,好一點的也不過是粗製的小瓦罐。所鬥的蟋蟀也沒有什麼上等貨色,或者是自己逮來的,或者是花幾個銅子從小販那裡買來的,缺須短尾、少一隻腿的也有,棺材板、老米嘴也有。
總而言之是瞎玩一氣,輸了也無非是被彈一下腦門兒,最多也只是賭上幾張畫片,幾個玻璃球。最好的結局是興盡而散,最壞的結果出無非是輸家哭一鼻子。
中等的是一些文人在家中鬥蟋蟀,以點心、水果賭輸贏。最多也只是以大洋一元賭輸贏。仍然是以娛樂為主。
上等的鬥蟋蟀則完全是一種賭博。設局的人要在每年白露前後開盆。事先發生大紅請帖,遍請京城內各位名家。設局的人中往往有專門吃這碗飯的。蟋蟀局設在美主家院內的空房裡,有司秤、紀帳、監局等分工,由三人分別擔任。屋內放幾張方桌放蛐蛐罐。司秤的桌上放有秤匣,是用來稱量每隻蛐蛐的重量。
鬥蛐蛐時只有體重其本相等的蛐蛐才能放在一起鬥。入局的人要先將自家的蟋蟀交司秤人過秤,司秤人大聲報出分量後,由紀帳人將分量寫在紙條上,下邊蓋上本人的圖章,壓在蛐蛐罐的下邊,各家的蟋蟀秤完後,鬥家們相互觀看參賽蟋蟀的分量,迭擇與自家的蟋蟀分量基本相等的蟋蟀,經雙方同意後,打開罐蓋觀看蛐蛐的大小、形態。雙方同意參賽後,還要商量賭注多少,由監局人寫在雙方的紙條上。
北京城裡鬥蟋蟀的賭注一般是幾十元錢,最多不超過一百元,少的只有五至十元。旁觀的人也可以隨彩,把錢押在估計能取勝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