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射次數"40+"、空間站開建…2021中國航天有看頭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
印度月船2號22日發射,登月夢成真?實際壽命只有半天
一直以來,航天也是展現作為一個大國實力與影響力的重要標誌,更是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航天發起了挑戰,但目前僅有美、中、俄以及歐洲這四大勢力擁有真正的航天實力,而中國更是後來者居上,創下了一個又一個航天壯舉,就在今年1月3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背的國家
-
「嫦娥五號」今日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
好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小劇場」上演了「真人模擬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近月制動、著陸器攜上升器分離等等,全過程一看就懂。▼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經歷11個飛行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齊」心「魯」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落戶山東...
新華社濟南12月2日電(記者張武嶽、胡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所屬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2日與山東煙臺海陽市進行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雙方還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東方航天港」項目。據介紹,該基地分為中、南、北三區。
-
航天科技集團「跨界」生產的口罩、護目鏡框什麼樣?
4月初,在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6所湖州航天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潔淨的廠房內,機器聲此起彼伏一條全自動口罩機生產線正在高速緊張運行▲ 視頻:運行中的口罩機工人們正在有序地對口罩進行檢查、清點、打包但在生產標準上儘可能從嚴不僅採購了醫藥級熔噴布原材料還引進了隧道式紫外線滅菌設備為後續進一步生產醫用外科口罩服務醫護戰「疫」一線,奠定基礎其實,早在全國抗疫之初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企業就迅速行動起來發揮航天技術優勢「跨界」生產抗疫物資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
-
星辰大海,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2017年11月5日,我國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北鬥三號首批組網衛星送上太空,開啟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新時代。在31個月時間裡,我國共發射30顆北鬥三號衛星和2顆北鬥二號衛星,成功率達100%,創造了世界衛星導航系統組網發射新紀錄,比預定計劃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
吳燕生:航天科技集團要向整體、協調、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
12月28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到集團公司黨校,就如何實現集團公司的整體發展、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與2020年領導幹部進修班學員進行專題座談。吳燕生結合集團公司的發展情況,從目標、方法、工具、問題四個層面與大家進行了深入交流。
-
航天科技集團亞太7號衛星貸款協議籤署
7月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控股的亞太衛星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籤署了亞太7號衛星定期貸款協議。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芮曉武、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陳四清、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和廣北等出席協議籤署儀式。
-
發射前「按下暫停鍵」的背後
李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供圖在經歷一次「發射推遲」的波折後,中國北鬥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終於迎來曙光,6月23日9時43分,我國第55顆北鬥衛星即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至此,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
長五B擬於今年春季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任務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
長徵五號B發射成功 背後有這樣一群液體動力人
而作為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試驗隊隊長的康乃全,並沒有像年輕人那樣激動,他只低頭在仔細追蹤數據,直到全部成功。抬頭那一刻,連日來的疲憊也在升空瞬間得到了釋放和紓解,這會是一個愉快的不眠之夜。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空間站艙段等近地軌道大型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是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氧、液氫和煤油作為推進劑,也是我國首個一級半構型的大型運載火箭。
-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0所:制鎮國之器 鑄華夏之魂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趙竹青)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800所,坐落在上海西南一隅的一座風景美麗的小島上。60多年來,該所承擔起運載火箭箭體結構和大型環境試驗等航天產品的研製、生產任務,成為我國航天事業的中堅力量。
-
長徵三號乙成功發射亞太6C衛星:7月交付後將接替亞太6號
長徵三號乙成功發射亞太6C衛星:7月交付後將接替亞太6號 張國航 孔曉燕 付毅飛/科技日報 2018-05-04 07:01
-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卓超率航天機電(連雲港神舟)等企業代表...
9月4日下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卓超、資產經營部副部長張越及八院科技委秘書長潘軍、連雲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工作)何濤、副總經理朱軍、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路建波等,在京拜訪了中廣核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俄方1.5億購發射平臺,新光華號承接運輸任務,減少發射成本投入
於近日的全新消息顯示,作邀請購買的奧德賽號發射平臺,目前已經由新光華號從美國當中運出,最終經由日本海回到其國內,考評以斯拉維揚卡港當中,按目前的速度來看將於3月6日抵達最終目的地。自此後烏方就不再為其提供專門的發射火箭,失去了此項裝備的平臺就如同一堆廢鐵,一直處於閒置的狀態當中,後續出現種種原因俄方決定將其購買回去,並且是花費了1.5億才收購成功。但是後續美軍一直將此款裝備進行壓置,不允許俄方將其運回本土,直到19年俄方才終於擁有了運回的權力。
-
「天琴一號」成功發射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繼「太極一號」之後,我國又一顆用於引力波探測研究的衛星「天琴一號」迎來「首秀」。近日,「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的首顆技術驗證衛星成功啟航,開啟了它的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的探索之旅。
-
俱懷逸興壯思飛——哈工大與中國航天60年
哈工大圖像信息技術及工程研究所李金宗教授課題組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合作,給天宮一號裝上了「眼睛」,這就是CCD光學成像系統(CCD標識與定位系統)。該項目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哈工大利用該成果研製的「快舟一號」和「快舟二號」衛星於2013年9月25日和2014年11月21日先後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
成功發射!去月球「挖土」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介紹,返回艙全身上下貼的確實都是暖寶寶!此前直播介紹稱,這是因為返回艙內部的推進劑還有剩餘,擔心凍住後不好排出,所以貼暖寶寶給它暫時保暖。高端的設備,往往只要最樸素的保溫方式。5、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16日發布「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
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奔月譜新篇
從圓夢奔月、成功繞月到完美落月、再入探路再到喜搭「鵲橋」、月背著陸……從2007年起,素有中國「探月港」美譽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連續成功發射我國所有探月太空飛行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蹟」。而今年,嫦娥奔月的接力棒將由該西昌發射場鄭重交接到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