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是字還是畫? 中國字竟然有人這樣寫(組圖)

2020-12-01 網易新聞
「發」
唐僧
花籃

  從倉頡造字開始,多數

中國字

就是象形的。小篆出現以前的文化人無論要記錄點什麼,不管是國家大事、百姓趣談還是個人心得,應該都是很困難的事。因為,以遠古的文字記錄,與其說寫字還不如說畫字或者畫畫來得準確。

  那時的「水」要寫出波紋;「石」要寫得稜角崢嶸;「馬」要寫出馬首、鬃毛和四條腿;「鹿」更麻煩,還要寫出「枝枝杈杈」的角。還算當時流行的文言文講究的是言簡意賅、提綱摯領,要按現在流行的以千字計算稿費,當時最能寫的作家也得餓死。

  不過,逼真的象形字除了寫得慢之外,還有更大的弊端,就是阻礙了文字的普及,多數勞苦大眾在辛勞一天後是沒有精力來畫字、認字的。隨著要記錄的事件越來越多,識字、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多,中國字也越寫越快、越寫越簡單、越寫越不像要表達的東西(至少是抽象了)。

  後來也有人把寫字和畫畫結合在一起,但多數看起來總不像那麼回事。特別是幾年前街頭曾常見有人支個小攤,收5塊、10塊錢把你的名字畫成一幅大紅大綠、不倫不類的「飛禽花鳥」,用一個字形容就只有「俗」。

  近日,天涯論壇驚現一帖,也是把字寫得像畫一樣,寫得不能說

栩栩如生

,也算惟妙惟肖,把中國字寫得又回到了象形,認人看得不禁莞爾,只是一張畫用了不止一字,算是象形詞吧。老熊

孫悟空
雄鷹
鱷魚
鹿
袋鼠

  (來源:昆明信息港)

京劇
壞小孩

  (來源:昆明信息港)

本文來源:昆明信息港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寫好中國字 做好中國人
    現在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手工書寫的用途越來越少。「寫好字,做好人」,這個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來臨和計算機的普及已逐漸改變。學生的字越寫越難看,現在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亟待提高已經成為絕大多數老師和家長的共識。社會各界呼籲加強漢字書寫規範,前些年,教育部曾出臺了中小學要開設書法課的規定。
  • 小學生寫的兩個字,越寫越不「正經」,卻又看著栩栩如生
    一個小學生被老師罰寫「羅」字,剛開始寫的第一個應該不是他自己寫的,是讓他照著寫的。可是從他寫的第一個羅字開始,就越來越不「正經」,要不是看到第一個字,根本就難以看出來他寫的是什麼。
  • 蘇軾寫12字讀出28字詩,有人比他更牛,只從一方絲帕讀出28字詩
    俗話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牢牢坐穩了當時文壇的第一把交椅,留下了眾多令人津津樂道的奇聞軼事。據傳宋神宗時,遼國有一使者來京,據說他精通詩詞,常常以能賦詩自誇,因此不把蘇軾放在眼裡,甚至要與蘇軾比試詩詞。蘇軾面對如此跳梁小丑,輕蔑一笑說:「寫詩簡單。
  • 齊白石畫鼠,畫成兔子,為何成天價名畫?專家:看「鼠」字咋寫的
    「寫實」了,老鼠的鬍鬚尾巴和爪兒三個重點都被他畫到位了,單獨摳出老鼠的「頭」來看的確是有點像只兔兒,但看一幅畫就像看一篇文章一樣不能這樣「斷章取義」看局部,要真是把老鼠畫成了兔子,那怎麼可能畫出一幅就值一千多萬的名畫來呢?
  • 想寫一手好字?用這個方法練,什麼難寫的字都能寫漂亮,很實用
    想寫一手好字?用這個方法練,什麼難寫的字都能寫漂亮,很實用啥是肌肉記憶?大概一個字練多少遍才能形成肌肉記憶呢?其實跟這個公式很接近,把我以前單字練習給大家看看。第一張一筆一畫寫完差不多也就20多分鐘到半小時的樣子,一共140個字,再寫過程當中我特意記了下字形,比如橫折鉤的橫扛肩度數,三豎的等距,還有豎彎鉤的第一個彎在那裡開始寫彎都特意記下來,寫的時候手腦一起用,一整頁練下來,到二天寫的時候基本上就形成肌肉了,不光寫完就完事了,睡覺前還得回憶一下。
  • 趣讀丨戰鬥民族寫起字來,草草草草草
    往往更神奇的事在於藥劑師還都看懂了長期以來,在吃瓜群眾們心裡醫生看起來「瞎劃拉」的字堪稱世界未解之謎但跟俄羅斯醫生的草書比起來還是遜色太多了自從看過俄羅斯草書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我還會寫俄文(大霧)俄羅斯草書,漂亮且致命如果天書有原型
  • 誰認識這些字?畢節一老人所作奇特圖案,非字非畫誰能破解
    老人在屋簷下寫字老人寫的字不重樣這位八旬老人,書寫的這些不同筆畫的「文字」、「圖案」,似字非字、似畫非畫無人能識。近日,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在畢節市七星關區鴨池鎮南箐片區核桃村看到,村裡這位名叫孫良訓的老人,現年86歲。
  • 怎樣寫一手漂亮的好字?
    有人問我,怎樣寫一手漂亮的好字?首先我們必須認清楚這樣一個事實,能寫好一手字,並不能代表你真的懂得書法。而懂書法的人並不見得你寫的字,每個人都會說是好看的,所以這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確定性的關係。所以結論來了,我認為,如果你想要寫得一手比較漂亮的字的話,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由於你的天賦以及你的先天能力決定的,並不是強求就可以獲得的。但是我們都知道有這樣天賦、這樣能力的人,肯定是少數的。大部分人還是沒有能力和天賦的,那麼這樣的應該怎麼辦呢?我認為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習書法,多寫多練。
  • 500字作文有30處錯誤:有電腦了,還寫啥漢字?
    然而,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面對老師的善意提醒,這名學生竟然滿不在乎地說:「老師你太老土了,現在都用輸入法在電腦上打字,誰還總用筆寫漢字呀!以後我只要會用鋼筆籤出漂亮的名字就夠用了。」教了十幾年漢字,學生的一席話讓李豔傷了心:難道自己多年來花費那麼多心思研究的教學課題竟然沒啥用了?
  • 沒有法度,寫出來的字只能是「虛無縹緲」
    沒有法度,寫出來的字只能是「虛無縹緲」說到「草書」,就容易讓人想起唐代的「癲張狂素」之稱的張旭、懷素,這二人可是中國幾千年書法史上赫赫有名的書法大家、草聖,他們的草書行筆如錐畫沙,含蓄而奔放,飄逸自然,筆力驚妙,以至於後人學習草書都紛紛效法張旭、懷素二人,那麼學習草書要有什麼基礎呢?
  • 寫好獨體字?學會這6個小方法,小白也能練好字!
    3.主筆突出怎麼寫 分清主次 主筆——寫的舒展發散 其他部分——需要一定程度的收縮 很多初學者寫字時習慣把撇畫,豎畫等寫的很長,而這些筆畫有時並不是一個字的主筆,盲目拉長會使得字形誇張,
  • 世界上最難寫的字怎麼寫?用這2個規律,可以練好所有字!
    這個號稱地球上最難寫的字,讀「biang」,第二聲,是西安的一種美食——biang biang 面。跟我學習硬筆書法的孩子們,都對這個神奇的「biang」字十分敬仰,我偶爾也會讓他們到小黑板上去寫著玩,看誰寫得好。
  • 潘長江用毛筆寫了4個字,初看一般,仔細分析卻有點意思
    潘長江用毛筆寫了4個字,初看一般,仔細分析卻有點意思。現在網上流傳有不少潘長江的書法作品,對於潘長江的書法水平也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潘長江的書法筆墨流暢,揮灑自如很有書法的內涵,也有人覺得潘長江的書法純屬業餘,是在浪費筆墨,還扒出了潘長江贈送給李谷一的一個條幅,稱其一幅對聯錯了三四個字,還有人舉了一個潘長江書法拍賣的例子,潘長江的一幅大小為4.6平尺行書作品「知足者常樂」,以4800元起拍,結果卻流拍了,相對於很多明星的書法作品動輒幾萬
  • 包圍結構的字怎麼寫好?
    包圍結構,就是我們在偏旁部首一節中介紹的字框類。包圍結構的字是由外框和被包圍部件兩部分組成,分為兩面包圍、三面包圍和全包圍三大類。一、兩面包圍1.左上包圍右下結構。指左面和上面有邊框包圍的字。書寫時,邊框要適當縮小,被包圍的部分要向右下方有所顯露。2.左下包圍右上結構。指左面和下面有邊框包圍的字。書寫時,被包圍部分有向上顯露、和與左上齊平以及低於左上三種情況,但絕不可以像右面突出。
  • 字如其人還是人如其字,你評判書法的標準是什麼?
    你能把字寫好,人不漂亮也會漂亮;你如果寫不好字,再漂亮也變得不漂亮!字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反映,是衡量一個人美與不美的重要原則,所以寫好字的人在大家的眼裡會格外多一份看重。哪怕他是不務正業,甚至遊手好閒的人,大家對他的評論往往是這個人為人不行,但卻寫一手好字。
  • 小學生作業字寫對,卻要扣分 老師批註:沒學過寫的字用拼音!
    童童的作業本上,所有的字都寫對了,但只得了個A-,評分後還有老師的批註:沒學過寫的字用拼音!  文女士說,從那以後,童童再也不臨摹漢字了,連平時會寫的字都拒絕寫,說「老師沒教過」。這讓文女士很擔心,既擔憂女兒對老師過於依賴,又擔心這次普通的作業會影響女兒的自學動力。
  • 我鋼筆字寫得這麼爛,能練好毛筆字嗎?
    我是七零後,當時的人對寫字還是很重視的,大家都人為字是人的門面,老師家長經常耳提面命的說,你和陌生人見面,可能第一印象就來自於你的字。別說毛筆字了,好多高學歷的人連鋼筆字也是寫得歪歪斜斜,潦草難辨。不過,這些年,隨著政府的重視,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又高漲起來,學書法的人越來越多了。於是,在這種背景下,有人就會糾結,我鋼筆字都沒有寫好,可以練毛筆書法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 木、未、術、生、牛、韋,這些字怎樣寫才不難看?
    、中橫較短時,豎畫就要寫得長一些,整個字看起來才有神氣。 先看「木」字,第一筆橫畫較短時,豎要寫得長而挺拔。 再看「術」字,道理是一樣的,橫畫寫短,豎畫寫長。
  • 「四」字第二筆怎寫?這道小學題目難倒一幹學霸,不是畫個圈嗎?
    「四」字第二筆怎麼寫?這道小學題目難倒一幹學霸,不是畫個圈嗎?一開始學寫字的時候,老師就要求我們照著書本,一筆一划地寫。筆畫有助於我們理解字義,使學習更輕鬆。有的人貪快,喜歡用自己的筆畫寫字,卻不知錯誤的筆畫順序使得字體更複雜,學起來很累不說,因為導致完整的字體系統崩潰,還不如老老實實地按順序寫快。既然筆畫這麼重要,那麼你真的認識所有的筆畫嗎? 魏女士和丈夫佘先生為了小學一年級的女兒的作業爭執不下,題目問」旦「字的第二筆是」橫折「還是「橫折鉤」。魏女士覺得是前者,而佘先生覺得是後者。兩人查閱女兒的書本,照同類字推測許久還是沒有結果。
  • 網絡衝量文背後:QQ群接單千字2-7元 日更6000字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千字3元」 網絡衝量文背後的「衝量江湖」不用坐班打卡,周中周末不用加班,頭頂光鮮亮麗的作家光環,網絡寫作為無數愛好者打開大門。只用敲擊鍵盤,就可掙錢、出名,實現一將功成、人生逆襲。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