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梨片蟋1:3分鐘帶你認識梨片蟋

2020-09-21 老蔣究了

秋天到,鳴蟲叫。每過立秋,老蔣的手就開始痒痒了,呼朋喚友地要上山捉蟲了!兒時和小夥伴們拿著手電筒到草叢裡捉蟈蟈、蛐蛐、紡織娘......那種收穫感的喜悅難以言表。如今到了退休年齡,這份嗜好還是未曾改變。畢竟,那動聽的叫聲不時撥動心弦,鳴蟲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這個秋天,老蔣就帶你認識各種有趣的鳴蟲,包括捕捉和飼養技巧等等。條件允許的話,老蔣也會嘗試錄製部分小精靈的天籟之音,上傳音頻給大家聆聽,歡迎你的關注和交流哦。

今天老蔣給大家帶來的是「3分鐘帶你認識梨片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梨片蟋有怎樣的形態特徵?

梨片蟋又名金鐘、天蛉、綠蛣蛉、銀琵琶,屬直翅目蟋蟀科。此鳴蟲在常見鳴蟲中屬中等偏大的,體長20毫米左右,寬約5毫米。整個蟲體呈梭形,通體草綠色,像一顆綠色的棗核,又像兩頭尖的小舟。

此鳴蟲頭較小,略寬於前胸背板前緣之寬度。觸角鞭絲狀,黃綠色,長近40毫米。前胸背板橫寬,前狹後寬,近似扇形。

其雄蟲前翅寬大,覆蓋整個身體,翅上分布著褐色的脈紋。其發音鏡較大,略呈四方形,發出的鳴聲在幾種金屬聲鳴蟲中最響亮,只有銀鍾兒的鳴聲能與之相比。

雄蟲外生殖器中葉端部呈「丫」狀分叉,俗稱「雙口」,側葉端部有細齒。雌蟲體較雄蟲大,體色與雄蟲相似,黃綠色側緣較明顯,產卵管細長、平直、略下彎。

梨片蟋身體強健,能飛翔,而且能飛得很高很遠,但腳部柔弱,黃綠色,前、中翅較小,後肢也不發達、不長大。兩條後肢常並在一起,緊靠身體,從外面看上去像是沒有大腿似的。

其尾須也不長,為黃色。雌蟲產卵管末端黑色,它常在樹枝上咬出小孔,將卵產在裡面避寒越冬。

梨片蟋有怎樣的生活習性?

梨片蟋主要分布在我國南部,印度、菲律賓、日本、越南等國也有分布。

此昆蟲是一種森林性蟲類,喜棲息於高大的樹木上,常停留在樹枝上高聲鳴叫,不論白天、黑夜其鳴聲都婉轉動聽,叫聲如「句一句、句句,句一句、句、句……」一般是4聲一組,第1聲較長,後3聲短促,常常不停地重複著這種調門鳴叫著。其鳴聲高亢清脆,音色比蟋蟀美。

點擊下方音頻,聆聽梨片蟋的動聽鳴叫聲

梨片蟋一般在6月間孵出若蟲,經過1個多月數次蛻化,8月中旬羽化為成蟲,不久即開始鳴叫。

此鳴蟲喜棲息在樹的嫩葉叢中,因其體色與葉色相近,隱蔽在樹葉中時一般很難發現,如一旦受到驚擾,就會跳落或飛落在地面上。

梨片蟋由於體色嫩綠,鳴叫時兩片長長的翅膀以約50度角高高翹起,很像一朵花朵,其優美的姿態十分美麗可愛,因而眾多飼養者不僅喜歡聽它的美妙鳴聲,而且喜歡觀賞它鳴叫時的獨特美姿,是一種很具玩賞價值的鳴蟲。

梨片蟋適宜在怎樣的氣候下生活?

梨片蟋適宜生活在比較乾燥的氣候條件下,不適宜空氣潮溼的環境。一旦遇到連日陰雨不斷,空氣中含水量過高時,就會嚴重影響雌蟲的孵化和若蟲的生長發育。

此昆蟲多在6月間孵化,而此時正是雨水較多的季節,梨片蟋的孵化、羽化就會大受影響,不僅羽化為成蟲的時間大大推遲,而且這年梨片蟋的數量也會大量減少。

相反,若這一年雨水量比較正常,晴好的天氣較多時,不僅梨片蟋發生較多,羽化成蟲的時間也比往年提前。

但是,如果6~7月間雨量過少,天氣經常過於乾旱酷熱,對梨片蟋的生長發育和孵化也是不利的。

(註:來源本人2002年9月《時尚小寵物養賞大全》•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你有花鳥魚蟲方面的疑惑嗎?歡迎留言,一起探討。如果你有高見,也恭候交流分享。今日頭條搜索「老蔣究了」,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在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感受更多精彩和樂趣吧。

相關焦點

  • 秋天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中華樹蟋1:3分鐘帶你認識中華樹蟋
    秋天到,鳴蟲叫。每過立秋,老蔣的手就開始痒痒了,呼朋喚友地要上山捉蟲了!兒時和小夥伴們拿著手電筒到草叢裡捉蟈蟈、蛐蛐、紡織娘......那種收穫感的喜悅難以言表。如今到了退休年齡,這份嗜好還是未曾改變。畢竟,那動聽的叫聲不時撥動心弦,鳴蟲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這個秋天,老蔣就帶你認識各種有趣的鳴蟲,包括捕捉和飼養技巧等等。
  • 秋天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金琵琶1:3分鐘帶你認識金琵琶
    秋天到,鳴蟲叫。每過立秋,老蔣的手就開始痒痒了,呼朋喚友地要上山捉蟲了!兒時和小夥伴們拿著手電筒到草叢裡捉蟈蟈、蛐蛐、紡織娘......那種收穫感的喜悅難以言表。如今到了退休年齡,這份嗜好還是未曾改變。畢竟,那動聽的叫聲不時撥動心弦,鳴蟲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這個秋天,老蔣就帶你認識各種有趣的鳴蟲,包括捕捉和飼養技巧等等。
  • 深秋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金蛉子「1」:3分鐘帶你認識金蛉子
    深秋到,鳴蟲叫。每過立秋,老蔣的手就開始痒痒了,呼朋喚友地要上山捉蟲了!兒時和小夥伴們拿著手電筒到草叢裡捉蟈蟈、蛐蛐、紡織娘......那種收穫感的喜悅難以言表。如今到了退休年齡,這份嗜好還是未曾改變。畢竟,那動聽的叫聲不時撥動心弦,鳴蟲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 深秋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安徽黃蛉「1」:3分鐘帶你認識它
    深秋到,鳴蟲叫。每過立秋,老蔣的手就開始痒痒了,呼朋喚友地要上山捉蟲了!兒時和小夥伴們拿著手電筒到草叢裡捉蟈蟈、蛐蛐、紡織娘......那種收穫感的喜悅難以言表。如今到了退休年齡,這份嗜好還是未曾改變。畢竟,那動聽的叫聲不時撥動心弦,鳴蟲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 蟈蟈、蛐蛐、金鐘兒傻傻分不清,教你認識夏夜的「歌手」們
    產卵的雌性暗褐蟈螽金鐘兒//黑金鐘在南方人的口裡,管這小東西叫馬蛉,「金鐘兒」是北方的叫法,名字裡就透出一股京味,也有玩蟲的行家叫它黑金鐘,用以和綠金鐘區分(梨片蟋)。金鐘兒其貌不揚,它身體呈黑色,頭尖身子大,像放大了的西瓜子多了3對腳,但它的鳴聲卻被玩蟲的人士交口相贊。據說好的金鐘的鳴叫,類似於從前北京城裡走街串巷,剃頭匠手裡拿著的「喚頭」所摩擦發出的顫顫巍巍的金屬泛音。
  • 藏品信息-迷卡鬥蟋
    中文名:迷卡鬥蟋拉丁名:Velarifictorusmicado英文名:The eastern striped cricket簡介: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鬥蟋屬。體長13~18 mm,通體黑褐色。頭大,頂部寬圓,顏面圓凸,後頭有6條黃色短縱紋,兩側單眼之間具1條形似「{」的黃色橫帶,中單眼處具一小黃斑點。
  • 深秋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安徽黃蛉「2」:捕捉和挑選
    深秋到,鳴蟲叫。每過立秋,老蔣的手就開始痒痒了,呼朋喚友地要上山捉蟲了!兒時和小夥伴們拿著手電筒到草叢裡捉蟈蟈、蛐蛐、紡織娘......那種收穫感的喜悅難以言表。如今到了退休年齡,這份嗜好還是未曾改變。畢竟,那動聽的叫聲不時撥動心弦,鳴蟲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 冬天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油葫蘆(一):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如今,隨著人工繁殖技術的提高,讓冬季玩蟲的雅興變得唾手可得。近期,老蔣就來說說冬季玩賞鳴蟲的那些事兒。今天老蔣給大家帶來的是「油葫蘆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油葫蘆又名結縷黃,由於其全身油光鋥亮,就像剛從油瓶中撈出似的,又因其鳴聲好像油從葫蘆中傾注出來的聲音,還因為它的成蟲愛吃各種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和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蘆」之名。此蟲屬直翅目蟋蟀科。體長20~30毫米,寬6~8毫米,觸角褐色,長20~30毫米。體色有黑褐色、黃褐色等多種,它渾身油光閃亮。
  • 45秒|首屆中國寧津蟋蟀文博會高手雲集 來看專業鬥蟋大賽
    齊魯網德州9月20日訊9月20號,首屆中國寧津蟋蟀文博會暨鬥蟋大賽在拉開帷幕,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山東等地22支代表隊將進行為期三天的比賽。比賽將決出「蟲王」代表隊以及冠軍、亞軍、季軍代表隊。寧津蟋蟀市場的繁榮,也為當地捕蟋群眾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當地群眾把蟋蟀看作是增收的「金蟲」,一隻品質好的蟋蟀最高可賣到萬元以上。小小的蟋蟀可使每個農戶增加收入近5000元,在柴胡店鎮就流傳著「倆月富萬戶,一釐值千金」、「寧津蟋蟀貴如牛」的佳話。
  • 蟲蟲 樂隊 這群人養蟲玩蟲,愛聽蟲子叫,不惜花費上萬元給蟲子買籠子
    原標題:蟲蟲 樂隊 這群人養蟲玩蟲,愛聽蟲子叫,不惜花費上萬元給蟲子買籠子 ■展示蟲蟲■捉蟲工具■養蟲工具■精巧籠子  採訪中,朱柏臣的手機響起,手機鈴聲也是蟲鳴叫。朱柏臣笑著說:「迷上這些蟲子,你不自覺地就會變成蟲族。」  每天深夜學養蟲  「我的養蟲時間並不長,因為本地鮮有這樣的愛好者和圈子。」朱柏臣說,自己是個地地道道的耍娃,凡是好玩的都喜歡嘗試,加入了外地幾個玩家群。
  • 蟋蟀的飼養與捕捉你了解多少呢?快來看看吧!告別小白
    1.蟋蟀的品種蟋蟀種類很多,在我國較著名的藥用和 玩賞蟋蟀有鬥蟋、長顎蟋、大扁鬥蟋和油葫蘆等。其中鬥蟋可供玩賞。鬥蟋的習性和形態鬥蟋,又名促織、蛐蛐、姬蟋等, 鬥蟋每年發生一至兩個世代,成蟲經交配後,產卵於砂礫_ 石堆縫隙中及草叢間1〇15毫米深的土中,卵粒分散不成塊 狀,以藉助土壤的保護渡過冬天。翌年6月間孵化為若蟲,若 蟲期脫皮5次,共計6齡。
  • 你可知蟋蟀有四德 你可知為蟋蟀選個媳婦有多難
    入暮時分,陣陣晚風中泛起的細微的涼意,讓人有漸漸有了入秋之感。對那些養蟋鬥蟋的人來說,從蟋蟀振翅而鳴的那天開始,秋天就已經到了。兔兒先生便是其中之一。蛐蛐至上,兒子古董都靠邊兔兒先生姓俞,杭州人,今年已經60了,經營著一家古董店。兔兒是真名,按照他的說法,是父母文化不高,取個這樣的名字好養活。
  • 蟋蟀之墓
    譬如墳墓,換著在平時,任何人見之,都會憂戚升起,懼從中來,唯恐避之而不及,世界上恐怕沒有什麼東西比它更具悲情和不祥了。世事無絕對,墳墓也有不會引起人們悲情憂懼而只是用於感恩紀念的。藤縣象棋鎮道家村就有一個,那是一隻蟋蟀的墓!一個桃紅柳綠的春日,我踏進了道家村,在村北泗羅河碼頭邊上,看到了這個令我震撼的蟋蟀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