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著力發展飼草產業,要為川牛羊找「口糧」

2020-12-11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史曉露 燕巧

「我們要當好『草老闆』。」前不久,在廣元市劍閣縣舉行的全省種草養畜發展戰略研討會上,數十家省內外企業紛紛表態:向畜牧業的上遊畜草業進軍。

去年,四川省牛羊存欄數分別為850萬頭、1500萬隻,位居全國第一和第六位。但長期以來,養殖場從國外和省外買入飼草卻是常態。如何突破飼草不足這個川牛羊產業發展的短板?

 

產量不足百萬噸   青貯飼料95%需求靠調入

「我們是草原大省,但不是飼草生產大省。」四川省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給出一組數據:四川農區飼草資源豐富,佔全省草地總面積的21.4%。去年,四川人工種草保留面積已達1284.1萬畝,飼草產量890億公斤左右,但這些遠不能滿足川牛羊的「胃」。

「產草量太低,天然草場又不能開發。」前述負責人介紹,四川草原絕大部分集中在川西高原,受霜期較長等影響,單位面積產量僅為東北地區草原的三四成。這意味著,養活大量的川牛羊,需要各類人工飼草(青貯飼料)。而目前,四川青貯飼料產量不到100萬噸,佔全省需求總量不足5%。紫花苜蓿、燕麥等青乾草缺口更大——調入率高達98%。

一邊是緊缺的飼草,一邊是高速發展的川牛羊等畜牧產業。四川規模以上的養牛場和養牛專業戶有9252家、規模以上的養羊場和養羊專業戶有3631家。初步測算,四川牛羊兔等飼草全產業鏈的市場價值1780億元。論規模和產值,均位居全國前列。

「『口糧問題』已成制約四川畜牧業發展的最大短板之一。」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坦言。

培育生產主體   提升技術支撐水平

「眼下正是搞飼草產業的好時機。」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明確要求牛羊肉自給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中央和省級層面的政策紅利正在不斷釋放。

業內人士表示,破解川牛羊的「口糧」不足問題,只能從青貯飼料入手。

如何提升青貯飼料產能?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給出答案:聚焦提升現代畜禽飼草種業、飼草產業發展水平兩大重點,加快飼草生產現代化。具體來說,是培育壯大生產主體、提升技術支撐水平。

提到生產主體,一組數據讓人感慨:目前,全省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51家,涉及草業的僅有1家。

「我們覺得,還是要抱團取暖、互幫互助。」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草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就在11月,四川省現代草牧業創新聯盟成立,聯盟擁有上百家會員企業,將設立基金。

技術創新必不可少。四川將整合現有的科研院所等資源,與臨近的雲南等省份合作,啟動聯合攻關項目。預計未來五年將進一步普及良種、良法。「特別是要解決飼用玉米和各類飼草種植、收割、加工、貯存技術和草食牲畜養殖技術。」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圖片來源:燕巧/攝影)

相關焦點

  • 我省著力發展飼草產業 提升青貯飼料產能 
    「我們要當好『草老闆』。」前不久,在廣元市劍閣縣舉行的全省種草養畜發展戰略研討會上,數十家省內外企業紛紛表態:向畜牧業的上遊畜草業進軍。去年,我省牛羊存欄數分別為850萬頭、1500萬隻,位居全國第一和第六位。
  • ...四川如何振興牛羊(畜禽飼草)產業?|聚焦現代農業「10+3」發展藍圖
    據測算,全省牛、羊、禽、兔、蜂、飼料、飼草全產業鏈市場價值約 3780 億元。不過,我省牛羊禽兔蜂草產業(下稱:「牛羊(畜禽飼草)產業」)仍然面臨多而不優、大而不強,比較優勢不顯著等問題。如何挖掘潛力提升產業發展質量?
  •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31號)精神,加快推進全省牛羊產業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經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明確目標任務。按照擴量提質、產業融合、草畜配套、綠色生態的發展思路,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大飼料飼草資源開發力度,將我省建設成東部和東南沿海地區重要的牛羊養殖、加工、供應基地,把草地畜牧業培育成現代農業新的增長極。力爭到2025年,全省牛羊肉產量達到30萬噸,實現牛羊產值250億元。
  • 打造中國精緻畜牧業——貴州聚焦全產業鏈推動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
    牛羊產業是我省調整優化後的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牛羊產業發展,省委主要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安排部署,強調重點推進全鏈條建設,提升產業附加值,為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有力支撐。據省牛羊發展工作專班調度,行業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牛存欄485.79萬頭、出欄49.22萬頭;羊存欄304.81萬隻、出欄75.08萬隻。
  • 我國自主研發青貯飼料專用複合微生物菌劑 為牛羊找到冬季「好口糧」
    經濟日報記者 沈 慧攝  隨著我國畜牧業產業快速發展,傳統飼料的加工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畜牧業需求。  「隨著我國畜牧業產業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傳統飼料的加工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畜牧業需求。」2010年,青海省科技廳廳長解源找到微生物所,提出希望:充分發揮微生物所在微生物學研究方面的優勢,促進當地畜牧業發展。  原來,青海冬季嚴寒漫長,因冬季缺草或牧民簡單貯存的草質量較差,牛羊「果腹」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膘掉得厲害。
  • 貴南:發展草產業 帶動草經濟
    根據本地實際,貴南縣提出「為牧而農、為養而種、立草為業,發展草產業,帶動草經濟」的發展新思路,鼓勵農牧民大力開展飼草種植,全力打造飼草產業園區,使貴南成為青海省重要的飼草生產基地,為三江源地區飼草貯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飼草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形成了生態和經濟「雙贏」的產業發展格局。
  • 菏澤振興牛羊產業工作紀實:趕著牛羊奔小康
    原標題:菏澤振興牛羊產業工作紀實:趕著牛羊奔小康編者按 畜牧業是我市主要傳統產業,在全市經濟大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對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4年,我市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圍繞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組織化,全市現代畜牧業走上發展快車道。
  • 牛羊產業讓我脫貧致富(二)——記廣河縣官坊鄉河灘村養牛大戶馬外外
    近年來,廣河縣按照抓產業、保增收、穩脫貧的有效舉措,以「早投、多養、穩增收」為目標,以精準落實到戶產業扶持資金為抓手,以實施基礎母畜示範工程為重點,全力培育牛羊養殖脫貧產業,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實現產業得發展、扶貧得成效、群眾增收入。
  • 呼倫貝爾:生態為產業增值 產業為生態添綠
    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無邊草原,遼闊地域,這樣的環境下如何發展經濟?呼倫貝爾市給出的答案是:生態為產業增值,產業為生態添綠,讓呼倫貝爾的底色越來越厚重。近年來,呼倫貝爾市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立足特色促轉型,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 見證狗狗都能長期食用飼草,證明該飼草一定優質,也許人還可食用
    因狗狗是食肉動物,最起碼是吃糧食的,怎麼只吃一種飼草聽技術人員說,金牧良草A雖然富含纖維素、蛋白質和寡糖等,在四川轄區也許人類在糧荒緊缺時還能將此代為糧食充飢。,是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及貧困農戶精準扶貧的好項目,該項目尚需產業布局規劃,加強產業化頂層設計及產業發展路經規劃的指導。
  • 促進津川企業協同發展:四川宣漢招商引資推介會在天津舉行
    中新視訊(董輝、唐惠)為進一步推進回川投資、協助招商、津企入川、幫扶川企在津發展、推進川貨進津等工作,2020年8月5日,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總工會主席馬春霞一行赴天津市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會。
  • 臨澤凹凸棒石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十三五」期間,臨澤縣立足凹凸棒石資源優勢,按照省市發展生態,將凹凸棒石產業作為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經濟的主攻方向和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著力打造凹凸棒石產、學、研、用產業鏈生態圈,有效促進凹凸棒石資源高值化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在臨澤縣奮君礦業有限公司養殖場區,工作人員正在給牛羊餵食新研製出的凹凸棒基功能化營養舔磚。
  • 四川國際賽事中心主體結構如期封頂 助力文教新城體育產業蓬勃發展
    四川新聞網消息(彭勇 王雅玲)1月12日,四川國際賽事中心項目主體砼結構封頂儀式在雅安文教新城舉行,省體育局副局長練雪松,市政府副市長朱濤,省體育局體育產業處處長李毅,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文旅融合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欣,雨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趙飛勇,四川金強集團董事長周仕強,川體集團監理會主席周凱
  • 臺灣牛樟菇菌商業同業公會牽手遂寧 將在川打造牛樟一體化產業基地
    臺灣牛樟菇菌商業同業公會牽手遂寧 將在川打造牛樟一體化產業基地 2019年09月10日 10: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座談會現場(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9月10日訊 日前,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高錦樂、臺灣牛樟菇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一昌,率臺灣牛樟產業專家團隊考察位於遂寧的四川百綠盛三生公司牛樟種植基地
  • 德江縣召開2021年肉牛產業發展現場觀摩推進會
    會議指出,發展肉牛產業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推動「十四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確保群眾穩定增收的現實需要。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發展肉牛產業的重大意義,堅定不移推進肉牛產業發展,在高質量推進農業現代化中掌握主動權、佔領制高點。
  • 著力破解瓶頸制約 創新成都軍民融合發展模式
    今年8月30日,成都市與北航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總投資上百億元的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落戶成都科學城,以此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打造成都、四川乃至西部轉型發展新引擎。9月,成都發布《成都市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1234」總體發展思路,即:實現一個目標,建成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00億元;著力兩個創新,「民參軍」機制創新和「軍轉民」開放創新;構建三個體系,以航空產業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術、航天、核能及核技術應用、機電裝備和新材料等產業聯動發展的「1+N」產業發展體系,以成都天府新區軍民融合創新產業園為核心,成都高新區、成都經開區
  • 同樣是家畜養殖業,為什麼養驢產業發展,不如養豬、牛羊發展的好
    這三條主要因素,使得農村養驢的發展普及受到局限,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以京津冀以及周邊省份養驢產業最盛。一、養驢繁殖率低,周期長:驢的妊娠期大致平均是365天左右,豬的妊娠期大致平均是114天。對比一下,就明白,驢妊娠期是豬妊娠期的三倍時間還要多。而且,驢每胎通常產驢駒一頭,豬每胎產仔十胎八胎很平常。
  • 牽著牛羊奔小康 崇左市大力發展牛羊養殖業綜述
    當前,我市越來越多合作社或養殖場採取「犇犇合作社」模式,貧困戶以合作社為平臺獲得扶貧小額貸款,享受養殖能人以及相關部門在養牛養羊技術、銷售等方面的培訓指導,提升「造血功能」,牛羊養殖業逐漸成為農民增收和農村精準脫貧的重要產業,「牽著牛羊奔小康」成為群眾增收脫貧的新途徑。
  • 大力發展文藝評論 川派評論吹響集結號
    自今年10月以來,省評協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文藝評論,打響川派評論品牌」的要求,已先後在川西、川東、川北三個片區和成都召開了川派評論:文藝理論與實踐系列學術研討會。4場大會,4場頭腦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