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來自歷史深處的阿Q精神

2021-01-10 搜狐網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縣廬山腳下的嶽母墓前,當地政府鑄造了秦檜等五奸臣反剪雙手的跪姿白鐵鑄像。然而,南京江寧是秦檜的家鄉,至今還生活著他的許多後人,自稱是秦檜第三十二世孫的秦良先生表示:「秦檜已在西湖跪了嶽飛,憑什麼還要跪嶽母?」

  說實話,在我看來,九江當地政府和這位秦良先生都夠無聊的。

  我並非反對修跪像本身。照當地政府的說法,早在1517年明代的時候,嶽母墓前就有了秦檜等五奸臣的石跪像,後來被戰亂所毀,這次只不過是恢復原貌而已。如果僅此而已,無可厚非,因為畢竟是「保護重點文物」。但是,值得爭議的地方在於,當地政府此舉的意義不僅在於此。按照某官員的說法:嶽母墓是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恢復秦檜等五奸臣反剪雙手的跪姿白鐵鑄像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一來使這些奸臣跪在嶽母墓前謝罪;二來參觀者可以認識到這段歷史。原來目的不是恢復文物,而是要借「恢復文物」而達到某種教育意義。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意義?實際上很簡單,一言以蔽之就是對忠臣的褒揚和對奸臣的唾棄;在兒子身上刺下「精忠報國」的嶽母流芳萬世、後人景仰,而對英雄痛下毒手的秦會活該遺臭萬年、人人見而辱之。必須注意,這裡的「愛國精神」和「賣國醜行」是藉助於忠臣和姦臣的身份得以表達的。如果說在1517年的封建王朝,對這種身份的認同具有一定的合理價值的話;那麼在現代,效忠帝王的忠臣思想和身份標籤已喪失其意義。嶽飛抗擊金兵、報家衛國的精神當然值得宏揚,但是它顯然超越了這種封建的君臣關係。可是,如果我們還僅僅對讓奸臣跪在忠臣面前津津樂道,這意味著什麼呢?而值得注意的是,這裡大事渲染這種精神的還是政府部門。政府部門當然需要提倡公共道德和公共精神,但是應該是契合現代社會價值及公民理念的公共道德和公共精神,而不是將封建糟粕當做傳統精華頂禮膜拜。

  照我的理解,這裡的教育意義不過是一種來自歷史深處的阿Q精神。我們需要有我們自己的民族英雄,嶽飛當然是,這成就了後人的英雄崇拜;而讓奸臣下跪,不僅永世不得翻身,人們還可以踏上一萬隻腳,對他進行肆意的唾罵和侮辱,這就在某種程度上成就了我們虛幻的民族情感、歷史正義感以及心理快感。不知不覺中,一種對忠臣的身份認同、對奸臣的身份背棄,就潛移默化地進入我們的觀念裡,頑固不化。對於怎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做一個具有自由權利和獨立思考能力「人」,人們反而無動於衷。

  而我為什麼又說秦先生也無聊呢?因為他反對祖先跪拜嶽飛母親墓,沒有別的理由,僅僅是覺得這樣做有辱於他的祖先,當然也就有辱於他。按照他的說法,他對自己作為秦檜後人的身份也是非常在乎的,「人自宋後愧姓秦」,所以他「從來不向陌生人提到我是秦氏後人」。這也是一種足夠的歷史阿Q精神,或者說是一種自取其辱的阿Q精神。秦檜固然是他的祖先,但是秦檜已經死了幾百年了,他做的壞事和後人有什麼關係呢?可中國人有個壞習慣,不僅喜歡把祖先的榮耀當做自己的榮耀,也喜歡把祖先的恥辱記到後人頭上。所以,我們看到在這件事情上,嶽飛的後人揚眉吐氣,為修建跪像踴躍捐錢;而秦檜的後人深以為辱,大老遠的要站出來鳴冤叫屈。其實,雙方看起來截然相反的心理如出一轍,不過都是來自歷史深處的阿Q精神。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秦檜」,共找到7,550個相關網頁.

相關焦點

  • 淺談阿Q精神
    魯迅寫《阿q正傳》中的阿q精神,暴露了國民的弱點,顯現出了一個時代的國人的靈魂,也表現出一個時代的悲哀。但更深一層的來說,阿q精神不僅對當時的社會起作用,而且對現代的社會發揮著其獨特的作用,較以前有了深入的發展與內涵。關於阿q精神,學術界有很多權威論述過。
  • 阿Q精神,可憐之人的悲劇人生
    是一種自我安慰和自我陶醉的精神。他是一個可憐又可恨的人,無家無業無女人,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他的性格以及藝術色彩。阿Q的Q字可能是作者看這形象像一個小辮子吧,阿q說自己其實和趙老太爺家是本家,但是由於自己窮酸潦倒,所以阿Q也不敢說自己姓趙了。阿Q看到趙老太爺還得要遠遠地躲閃,臉上笑臉不能變,這種笑臉比面具更可靠。
  • 阿Q精神
    阿Q的「精神勝利法」,儼然成為縷析一個民族精神基因與心靈密碼的重要標本。魯迅對阿Q的態度是明晰的,那就是否定了再否定,批判了再批判,其字裡行間所蘊藏的「哀起不幸,怒其不爭」,讓人能夠深切地體察與感知。魯迅的立場,自然引導了知識界的立場,進而廣泛影響了大眾的思維。數十年來,公眾對阿Q可謂「千夫所指」,差點戳斷這位仁兄的脊梁骨。
  • 阿Q精神從古到今就存在?說說阿Q精神
    為何說啊Q精神在遙遠的幾千年前就錯在呢?而為新中國成立創造條件的最大動力是辛亥革命的失敗,以及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適時出現,如果五四新文化運動晚了幾年或者幾十年才出現,那麼當時的中國應該已經被阿Q精神所麻木而完全淪為殖民地
  • 《阿Q正傳》與精神勝利法
    不僅阿Q的形象深入人心,以「精神勝利法」為特徵的阿Q精神也成為了慣用語,可見先生的作品的巨大的影響力。《阿Q正傳》創作於1921年底,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農村為背景,描寫了未莊流浪僱農阿Q,幹起活兒來「十分賣力」,但到頭來什麼都沒有,甚至連自己的姓名都被遺忘,以至於阿Q宣稱自己姓趙而遭到趙太爺的毆打。
  • 阿Q精神及其當代意義
    因此,他是否參加革命,完全取決於革命本身是否能夠讓阿Q自己獲得身體和精神的滿足和他「翻身做主人」的權力感。阿Q革命動機和目的的也很簡單,源於阿Q內心深處的一個「革命」夢:「當主子,發大財,玩女人,隨心所欲,作威作福,「想要什麼就是什麼,想要誰就是誰」。
  • 哪怕是毫無經驗的斑馬都知道河水的深處危險,這是來自本能的傳承
    一群斑馬大部隊小心翼翼地靠近這條剛因為雨水而漲得滿滿的河流,它們一字排開站在河邊,每喝一口水都十分警惕斑馬在覓食時由群體成員輪流擔任警戒任務,一有危險便發出長嘶的警告信號,群體立即停止進食,迅速逃跑。它奔跑的速度快而持久,每小時可達60~80公裡,為獅、豹等猛獸所不及,從而能夠經常逃脫食肉獸類的追殺。
  • 來一部經典看電影《阿q正傳》
    阿q正傳《阿Q正傳》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12月,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阿Q的精神勝利法,他與人家打架吃虧時,心裡就想道:「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世界真不像樣,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於是他也心滿意足儼如得勝地回去了。中國人的精神勝利法發明固然很早,後來與異族周旋失敗,這方法便被充分的利用。阿Q雖是極卑微的人物,而未莊人全不在他眼裡,甚至趙太爺的兒子進了學,阿Q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為我的兒子將比他闊得多。加之進了幾回城更覺自負。
  • 家族敘事中的歷史風雲——讀唐天馬長篇小說《哀牢深處》
    《哀牢深處》通過一個家族的敘事,將近百年裡雲南蒙自、個舊一帶波瀾壯闊的社會風雲勾連起來,形成一幅色彩斑斕的歷史畫卷。這本書前後記載了蒙自和個舊發生過的重大事件,包括清軍南徵、礦山和商行的興辦、哈尼山寨的武裝、滇越鐵路的開通、蒙自兵變、西南聯大遷入、抗戰中的橋梁保衛戰、宋美齡到蒙自、杜聿明火併等等。
  • 阿Q精神不靈了
    起碼在意識到自己即將要被砍頭時,阿Q並沒有認慫,還張嘴敢喊「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比那些圍觀看人死亡喝彩,換做自己怕是要腿肚子發軟,嚇得尿了褲子的慫包要強太多。總有人把生活安排的很精緻,而我在生活中一直是個粗線條,為此沒少受絮叨與埋怨。舉個例子說,一個未洗的蘋果,你是洗一洗甚至還要削削果皮再吃還是擦一擦就吃。有人是要講究一下的,蘋果不洗是要有細菌的,吃到肚子裡是要害病的。
  • 重讀《阿Q正傳》,圈點阿Q精神中蘊含著的積極意義
    江南田園·選自Pexels網站從此國人知道了阿Q,知道了阿Q精神,而且一直是從負面的角度解讀,無限貶損阿Q和阿Q精神。今天筆者重讀《阿Q正傳》,試圖從另外一個角度,圈點阿Q精神中蘊含著的積極意義。海邊風景·選自Pexels網站|阿Q精神之精神勝利法列舉什麼叫精神勝利法?
  • 阿Q走了,阿Q精神還在
    (摘自 唐斯復 戲劇報 1983-03-02《嚴順開經歷的三個十字路口》)最為關鍵的是如何演繹出阿Q的「精神勝利法」,嚴順開在央視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了一段《阿Q獨白》給表演教學做了一個很好的案例。《阿Q正傳》入圍坎城競賽單元後,很遺憾,沒有獲獎。在嚴順開回國後根據坎城見聞寫的一段回憶錄中,寫到未獲獎的原因。
  • 2021的武漢浴火重生:繡夢中國,來自大山深處的藝術與工匠精神
    通過它們,我仿佛是看見了西南大山的蒼翠圖卷、塞北大草原的空曠遼遠、沐春大地上的哈尼族的蓬勃生機、土家女兒對生活的熱情和嚮往……久遠的歷史、獨特的民族文化,在一件件服飾上,一個個身影中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屏住呼吸,卻忍不住驚呼。華彩絢麗的燈光秀點亮長江兩岸,變幻無窮光影,700架無人機組成方陣,點亮黑夜,璀璨城市。
  • 心理學角度分析魯迅小說《阿Q正傳》看我們有多少人具有阿Q精神?
    我前幾天寫的那些內容,其中就有一部分講述了阿Q這種人的可怕特徵,他已經不僅僅是讓我們嘲笑的,而是應該引起我們時刻警惕的,我們周圍人,甚至自己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阿Q的一些影子,我們通過閱讀理解,在擯除自己身上的那些劣根之後,還要去警惕周圍這樣的一些人,他們不是如我們上學時,通過簡單的解讀,僅僅是哈哈一笑就算完成了對阿Q的認識。
  • 現代企業員工的阿Q精神—主人翁精神
    他雖然至死都是一個小人物但是他的精神卻以一種另類的形式保存了下來並且廣為流傳。阿Q精神是一種什麼精神呢?其實就是一種明明自己時吃虧受害的一方,但是通過轉變自己的思想使得自己在精神上成為勝利的一方。這種精神看似在精神上取得了勝利獲得了安慰,讓自己能夠繼續吃虧,但是其實這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無奈,當自己不能決定自己悲慘或者弱勢的命運時,只能通過精神勝利法讓自己好受一些。
  • 戴耀廷的阿Q精神
    中央現在的決定(指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也不用做什麼遊說工作,國際社會的制裁陸續有來,「35+」的歷史任務因而也完成了。 提出所謂「真攬炒十步」的戴耀廷,開口閉口不離「國際社會的制裁」。當然,他所說的「國際社會」主要是指美國。我們不妨看看美國制裁的來龍去脈。
  • 附贈「來自宇宙深處的聲音」!國科大首封本科錄取通知書發出
    隨著錄取通知書一起送達的,還有一張黑膠光碟,光碟上刻錄的是國科大為新生準備的特別禮物——來自宇宙深處的聲音。國科大副校長楊國強告訴記者,之所以如此是想從一開始就讓新生感受到國家科技進步的腳步和創新使命的召喚,傳承新時代科學家的精神,保持對科學的探索和好奇,靜心學習。此外,隨錄取通知書一起送出的,還有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給本科新生的《致2020級本科生新生的信》,以及贈書《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天文科普讀物《觀天者說》。
  • 阿Q的「精神勝利法」
    魯迅先生塑造的《阿Q正傳》裡的阿貴就是「自信心」爆表,靈魂所在就是「精神勝利法」,具體表現就是通過自我安慰來滿足不急他人的一切劣勢,以此獲得精神和身體上的優越感。例如:看到有錢人,就會說:媽媽的,有什麼了不起,我們祖上曾經有錢;被別人爆打一頓,跪地叫爺求饒,一轉身就變臉說:媽媽的,這是兒子打老子;遇到傭人吳媽,就厚著臉皮說:吳媽,我要和你睏覺。
  • 「阿Q精神」是褒義還是貶義?
    「阿Q精神」簡單的說就是一種自我安慰的精神,學者概括為:就是阿Q的自嘲、自解,自我陶醉等種種表現。簡言之,是使用精神勝利法進行自我安慰,或者即刻忘卻。所謂阿Q精神,究竟是怎樣呢?它的主要特點,一句話說來,就是「精神勝利法」,就是自欺自騙以求自慰。「精神勝利法」是阿Q精神的基本的東西,也是特有的東西。
  • 消息——散戶的阿Q精神
    (也就是那個時候,煤老闆、鋼老闆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國家為了扭轉這個局面,推出了供給側改革,目的就是消減過剩的、低效的產能、產量,保住主要大宗工業品的價格,保住價格也就保住了大型國企,保住了大型國企也就保住了數量極多的國企職工的飯碗,進而保住了社會的穩定。  現在看,供給側改革是成功的,也是必要的,更是及時的,因為它不單是一個經濟政策,更是一個政治上的正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