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或影視,身體或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Hello!大家好,我是老侃!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今天老侃總結了一些「很廣東」的習慣,以餉各位看官。僅為一樂,不做深究!
一、飯前long碗
人在廣東,
你可以不會說粵語,
你也可以不吃早茶,
但是你不可以飯前不long碗,
不止乎與殺菌消毒,
更似是一種儀式感,一種廣東人的信仰和快樂。
二、吃飯必須有青菜
廣東人對於青菜的執念是深入骨髓的,
像是一種精神潔癖,
沒有青菜的飯桌,就好似逼死強迫症的不規則和不圓滿,
心中充滿著失落和空虛。
強調:廣東人青菜的概念,必須是青色的,帶葉的蔬菜;
茄子、土豆和辣椒請自覺找準自己的定位,
你是蔬菜,但不是青菜。
快餐要是不配有青菜在廣東是不可能生存的,
一根青菜都不給我,我一次機會都不會給你;
這就是廣東人的底線。
三、不舒服啦?熱氣!飲涼茶啦!
在廣東,全民皆醫;
只要身體一不舒服,那必定是熱氣。
熱氣,是廣東特有的名詞,是廣東地區比感冒發燒普發率高N倍的「疾病」;
要對症下藥,專藥專治,「包治百病」的涼茶來解決。
牙痛,熱氣,飲涼茶;
喉嚨痛,熱氣,飲涼茶;
長痘痘,熱氣,飲涼茶......
熱氣和涼茶,貫穿著每一個廣東人的生命,始終不離不棄。
四、敬酒忌高過他人
廣東人比較謙虛內斂,
敬酒的時候,以示敬意,
會儘量將自己的杯放低過對方,
如果雙方都搶著放低酒杯,
那就各自碰碰臺面以示平等。
五、不能用筷子敲碗
廣東人很講「意頭」,
小孩子如果用筷子敲碗,
發出的「鐺鐺」聲在廣東人聽來可不是令人愉悅的童趣,
而是不吉利的聲音。
因為,廣東人認為,
叫花子才會敲碗,
用筷子敲碗是不好的「意頭」。
同時筷子也不能插在飯上,
會被認為好像在上香一樣,很不吉利的。
六、不能翻魚
這個習慣也很講究,
特別是沿海地區,
但這應該也不是廣東特有的習俗;
凡是沿海漁民都比較忌諱翻魚,
因為相傳,吃魚翻魚會引來翻船之災。
所以,在廣東吃魚的正確方式是,
先吃完上面的肉,
挑起魚骨,
分離出下面的肉,再慢慢吃。
七、重度飲茶愛好者
在廣東,除了涼茶,
早茶,功夫茶,擂茶成就了「廣東三大幫」。
廣府人愛喝早茶,
每天最休閒的一刻,就是嘆早茶;
美味的廣式點心,來一壺鐵觀音、普洱、菊花或者大紅袍......
人生的極致莫過於此。
喝茶最講究的莫過於潮汕人,
國粹的精髓被發揮到淋漓精緻,
講究的茶具,講究的茶葉,講究的水,講究的泡茶方式以及講究的飲茶時間......
在潮汕,喝茶不止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文化修養;
而客家的擂茶,
則把飲品、食品和藥品多重功效糅合在一起,
既可解渴,又可充飢。
品擂茶,其味格外濃鬱、綿長……
以上是小編簡單總結的一些「老廣標籤」,歡迎大家留言補充。此文僅為一樂,不做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