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們很喜歡用「你以為」這種眼光去看待事物,但現實許多時候往往是「沒想到」。《武林外傳》看多了,你以為孔子像呂秀才一樣是一個搖頭晃腦,成天之乎者也的酸儒,但現實讓你沒想到的是,他卻是一個可愛而又有真性情的孔老夫子呢。
假如你不喜歡孔子,他不會和你爭辯,也不會討好你,只會感慨一番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哎呀,花言巧語,掐媚卑恭是左丘明羞恥的,我孔丘也是這樣,你不喜歡我,我也沒辦法拉,但我肯定不會討好你,就算你是領導也一樣啦。但是我也不會心懷怨恨還假裝和你做朋友,我孔丘才不恥這樣做呢。
你看,活得多麼真誠的一個人,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人家會說「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而不會冷落你,怠慢你,甚至假裝不認識你。畢竟要論懂禮貌,孔子可是這方面的老祖宗,那麼有這樣一個真誠的朋友,難道不是一個人的莫大幸運嗎?(孔子此刻在牆角默默嘀咕: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當然了,你要想成為人家孔子的朋友,那也是有要求的,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成為他的朋友。因為人家覺得「無友不如己者」,不會和不如自己的人成為朋友,你看多傲嬌一人。西方哲學家加繆說:
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So,要想和哲學家快快樂樂地做朋友,不求超過人家,最起碼也要做一個能夠肩並肩的朋友。如果你落後了,那麼繼續往下看……
假如你有幸成為孔子的學生,他不會板著臉告訴你「我是一個學富五車的權威學者」,而是會跟你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大家不要覺得我孔丘生來就這麼博學啦(謙虛臉),我也只是對知識有點興趣,再加上一些勤奮,所以才有今天的博學啦。
所以當我的學生,你們一定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因為只要你們問了我問題,我一定會盡力的去解答,一定要不恥下問。當然了,在此之前你們都要把學費該交的交了哈,畢竟老夫子不是神仙,也是要吃飯的。雖然老夫子我曾經說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但前提是不義之財喲。
你要是偷了人家的錢財來侍奉孔子,恐怕只會被孔先生的唾沫星子淹沒。雖然孔子提倡安貧樂居,但人家還是認識到了錢財的重要性,並不是後世那些迂腐的酸儒所謂視錢財如糞土,孔子就說了「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哎呀,如果有一份好的工作,又能賺不少的錢,就算去給人家當執鞭的馬夫,我也不會拒絕的啦,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嘛。不過要是沒有這種合適的工作,我還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吧,倫家是不會出賣靈魂的啦。這樣可愛又真性情的孔子,大家肯定沒有想到吧。
不過不要以為當了春秋名師孔子的學生你就萬事大吉了,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能不能有所成就還是得看你自己。要是你一天懶懶散散不求上進,那肯定是免不了被老夫子臭罵一頓「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畢竟老夫子最喜歡聰明好學的學生啦,最得意的弟子顏回去世以後,老夫子很傷心地感慨「天喪予!天喪予!」唉,老天爺把我的寶貝學生搶走了,這是要我的老命啊。想不到老夫子還是這樣愛恨分明的性情中人呢!當然了,老夫子絕不會因為自己的博學而看不起任何人,人家覺得「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現在人家不如你,但將來就不一定了哦。
不過,要是你很不幸的像原壤那樣成為了老夫子不喜歡的人,他一定會痛罵你「老而不死是為賊」,要是老夫子心裡氣不過,還會拿手杖打你喲!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老夫子可是那種正義感爆棚的人,你要是做了違背禮儀道德的事情,他一定會寫大字報痛斥你的行為,上面還有幾個大字「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老夫子是一個粗魯霸道的教書先生喲,人家說「見義不為,無勇也」。我只是心中一腔熱血和正義的驅使,做了一些符合公道和人心的事情啦。但是人家並不提倡暴力喲,大家還是要做一個懂禮貌的文明人啦,所謂仁者無敵嘛。
有的人會說還有「以德報怨」,老夫子此刻投來鄙視臉,我可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喲,不信看原文: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老夫子心說我可沒有提倡以德報怨喲,而是提倡以德報德,至於怎麼回應怨恨舊仇呢?老夫子想了想,用你的正直吧——
但老夫子教了你這麼多東西,你要是不聽,不接受,人家老夫子也沒有辦法,他可是相當尊重你的個人選擇和意願的。對此他也只好悠悠的說一句「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我不想人家把他們的意圖強加於我,我也不想把自己的意圖強加給別人,得,既然大家說不到一個點子上,不是一路人,那就「道不同,不相為謀」吧。
當然了,孔老夫子也是虛心接受別人意見的,陽貨兩個問題把老夫子給問得啞口無言,最後只好乖乖地接受他的建議出來做官——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論語·陽貨篇》
但老夫子為恢復周禮奔走一生但卻沒有獲得成功,到了晚年也難免感到有點落寞,回想一生奔走各國,為了心中的理想耗盡了光陰,而自己一天天的衰老下去。老夫子只好感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哎呀,我老的原來如此厲害了,已經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可是自己的理想還沒有實現呀,站在河水旁邊的老夫子心中五味雜陳,不由得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看看人家老夫子這滿滿的理想主義和文藝範,想必他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有著淡淡憂傷的文藝青年吧。不過老了又如何呢?老夫子不服老,不向現實妥協,他就是這樣一個有志氣的人。
所以人家老夫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又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看看人家孔老夫子,不僅有大志氣,而且還有鍥而不捨的精神。
So,看完這篇文章,大家是不是對真實的孔老夫子有了新的認識?想不到他其實是一個可愛、三觀超級正、愛恨分明、有理想、而且不輕易服輸的性情中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