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游離體是什麼?有必要取出來嗎?-健康百科

2021-01-08 騰訊網

膝關節游離體是什麼?有必要取出來嗎?

游離體是什麼

膝關節關節內游離體,又稱「關節鼠」,是指關節內有可移動的軟骨或骨軟骨碎片,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病。關節內游離體可來自軟骨、骨軟骨或滑膜,可以是完全游離,也可以還有軟組織束帶相連。

臨床上,膝關節游離體常出現關節交鎖現象。由於較小的游離體被夾擠在關節面之間,則出現突發關節交鎖現象。出現時,會有劇烈疼痛,且交鎖體位常不固定(有時屈曲位,不能伸;有時伸直位,不能屈)。會因膝關節滑膜受到機械刺激而出現關節腫脹、積液,膝部軟弱無力,或因游離體遊到表淺部而觸及到可移動的包塊。

此外,在交鎖解鎖時,患者可以聽到或感到響聲、錯動感,有的還可能以引起跪跌現象。出現上述這種情況時就得引起我們的注意啦!

游離體形成最常見的原因

1. 骨關節炎

好發於中老年患者,關節退變、老化、軟骨或骨軟骨剝脫。剝脫組織在關節內積聚,被關節液營養,逐漸形成游離體,還有骨關節炎增生的骨贅骨折也可形成游離體,特別是髕骨上極的骨贅骨折容易形成游離體

2. 剝脫性骨軟骨炎

好發於中青年患者,是關節軟骨或軟骨下骨在外力反覆作用下或炎性反應的作用下,發生的缺血性壞死、剝脫,在關節內形成游離體,稱為剝脫性骨軟骨炎。

3. 髕骨脫位

好發於青少年,由於髕骨脫位的瞬間,髕骨內側軟骨和股骨外髁的軟骨撞擊,撞擊產生的骨軟骨損傷,脫落骨軟骨會形成游離體,導致關節絞索。

4. 滑膜軟骨瘤

應與游離體相鑑別,此種疾病是由滑膜軟骨化生形成。以滑膜上形成軟骨結節為特徵,這些軟骨小體多時可達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可帶蒂生長,向關節腔內突出,亦可脫落進入關節腔內,成為游離體(關節鼠)。一般游離體<3個,而滑膜軟骨瘤>3個。

所以關節游離體在各個年齡段均會出現,需要具體病歷具體分析。當然游離體最好發於中老年患者,以關節退變、老化為發病因素。膝關節磨損,軟骨軟化、脫落,逐漸露出軟骨下骨。從而出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疼痛越來越重。逐漸發展下去會導致膝關節變形,疼痛,從而喪失勞動能力,甚至行走能力。所以,如果發現了膝關節游離體,應該儘早將膝關節裡面的游離體取出來,否則膝關節的磨損越來越快,症狀疼痛的症狀會越來越重。

游離體常見於哪裡?

游離體最常發生在膝及肘,偶有發生在髖關節(股骨頭)和踝關節(距骨)。其中,因為膝關節腔較大、較寬敞,所以游離體比較好取。而髖關節很緊密,不做牽引的話,關節鏡根本不能伸入到關節腔內,更難的是髖關節游離體常常出現在內後方的囊袋裡,而關節鏡等器械又不能彎曲,手術中要繞開股動脈靜脈和神經,只能從前外側插入,所以髖關節的游離體常常不能完全取出。

臨床上,膝關節游離體常出現關節交鎖現象。由於較小的游離體被夾擠在關節面之間,則出現突發關節交鎖現象。出現時,患者會有劇烈疼痛,且交鎖體位常不固定(有時屈曲位,不能伸;有時伸直位,不能屈)。患者會因骨膜受到機械刺激而出現關節腫脹、積液,膝部軟弱無力,或因游離體遊到表淺部而觸及到可移動的包塊。此外,在交鎖解鎖時,患者可以聽到或感到響聲、錯動感,有的還可能以引起跪跌現象。

膝關節游離體的治療

膝關節游離體的治療可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保守治療包括:對於沒有明顯絞索症狀僅在影像學上發現的較小的游離體,可以採用保守治療,口服非甾體類消炎藥物,緩解關節炎性反應及疼痛。消除腫脹、局部熱敷、理療、關節穿刺、抽出積液、注射玻璃酸鈉液等治療方式,緩解、改善症狀。

2.手術治療:由於關節鏡微創治療具有創傷小、疼痛輕、出血少、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勢,近年來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相關焦點

  • 膝關節游離體,您聽說過嗎?「關節鼠」呢?醫生和您聊聊這疾病吧
    01膝關節游離體您聽說過嗎?關節鼠呢?膝關節游離體這個疾病,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們的關節內非常的常見,出現這種問題的患者會出現突發的關節疼痛以及關節的活動障礙,令很多患者遭受著意外摔倒的風險。
  • 膝關節為什麼會出現游離體?身體有哪些症狀?該如何應對?
    膝關節處於人體中部,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就容易出問題,再加上關節的壽命是有限的,只有60年,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衰退,更容易出現問題了。很多人感到膝蓋不舒服,來看的時候,聽到醫生說到游離體這個詞,滿臉的疑問,不懂到底是什麼意思。
  • 膝關節卡壓需謹慎,小心游離體破壞您的關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走路走著走著,突然感覺膝蓋頭裡面有什麼東西卡住似的,硌得生疼生疼的。熊阿姨今年 63 歲,3 年前雙膝開始出現酸脹痛,休息後緩解,期間症狀反覆發作,但都能忍受,所以熊阿姨並沒有在意,以為是自己幹農活太累了,需要休息。
  • 膝關節難受,好像裡面有東西在動是怎麼回事?-健康百科
    膝關節游離體是一種膝關節常見疾病,游離體也稱:關節鼠,在膝關節內,某些負重關節面的凸面可在外力反覆作用下發生缺血性壞死、剝脫,在關節內游離,稱為剝脫性骨軟骨炎,形成膝關節游離體。游離體可來自軟骨,骨軟骨或滑膜,可以是完全游離,也可以還有軟組織束帶相連。
  • 膝關節有個小塊可以滑動怎麼回事_膝蓋裡有個小疙瘩滑動怎麼辦
    膝關節有個小塊可以滑動怎麼回事_膝蓋裡有個小疙瘩滑動怎麼辦 膝蓋裡有滑動的小疙瘩怎麼回事?如果膝關節內出現活動的腫塊的話,多半是關節內的游離體。 膝關節游離體是什麼?
  • 47歲大嬸右膝長出7隻「關節鼠」 醫生:膝關節養護要趁早
    從張女士右膝關節內取出7個「關節鼠」。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劉錦文 李晶)家住長沙嶽麓區梅溪湖的張女士,最近三年感覺膝關節疼痛嚴重,局部壓痛明顯,而且膝關節只能處於半伸、半屈的狀態,飽受痛苦。為了解決疾病困擾,於是入住湖南航天醫院關節骨科。
  • 47歲大嬸右膝長出7隻「關節鼠」醫生:膝關節養護要趁早
    從張女士右膝關節內取出7個「關節鼠」。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劉錦文 李晶)家住長沙嶽麓區梅溪湖的張女士,最近三年感覺膝關節疼痛嚴重,局部壓痛明顯,而且膝關節只能處於半伸、半屈的狀態,飽受痛苦。為了解決疾病困擾,於是入住湖南航天醫院關節骨科。
  • 可能是膝蓋裡有「關節鼠」
    膝關節承擔著人們的行走、跑步、跳躍、下蹲等一系列運動功能,活動度和負重度都非常大,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正因如此,膝關節也就成了人體中最容易勞損和受傷的一個關節。很多人好端端走路,膝關節卻突然卡住不能動,像被點了穴。這可能是膝蓋裡面有了「關節鼠」。
  • 膝關節「鑰匙孔」手術 解除多年病痛
    3年前,韋女士無明顯誘因出現右膝關節疼痛不適,在家中休息後症狀可緩解,但反覆發作,影響正常生活及勞作,6月17日在通道第一人民醫院門診就診後以「右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收住骨科,經核磁檢查示:右脛骨上端平臺及髁間隆起骨折線可見伴骨髓水腫,右膝關節外側半月板前角碎裂(3級);右膝關節滑膜炎;右膝關節腔及髕上囊積液。
  • 膝關節康復訓練有妙招
    A.膝關節伸直的練習:  壓腿練習:膝關節屈曲攣縮畸形的患者,取站立或平臥位,足跟置於約750px的軟墊上,自己或他人雙手放於大腿的遠端,均勻持續用力按壓至膝關節後方有牽拉感和疼痛感時維持健康的腿在傷病或者手術的腿之下,用腳在下面勾住患腿的腳踝,就是用健康的腿託住患腿。患腿的肌肉完全放鬆,把整個腿的重量都放到健康腿上。然後,用健康腿的力量有控制的,緩慢的向下放,放得越低,患腿膝關節屈曲的角度也就越大了。在感到明顯的疼痛之後停下來保持不動,1-2分鐘後組織適應了,疼痛就可能消失或者降低,這時候再往下放。  這個方法適用於0-90°之內的屈曲練習。
  • 老年人膝關節骨質增生怎麼辦?老人膝蓋上長了骨刺怎麼治療好?
    一、什麼是骨刺?為什麼長骨刺? 骨刺的稱呼有很多,例如「骨贅」、「骨質增生」等。在該藥物中,有一種軟骨基質合成的必要成分(硫酸根)。該藥物起效慢,但是藥物的安全性是比較好的,是可以長期使用的藥物。
  • 重度膝關節內翻畸形 關節置換後正常行走
    日前,梅州市中醫醫院二骨科完成一例重度膝關節內翻畸形患者的膝關節置換手術。  患者為一名80歲老年女性患者,因「右膝關節疼痛20餘年,加重伴活動受限2年後入院」。在醫院檢查後發現,右膝關節呈重度內翻畸形,內側壓痛明顯,右膝關節活動時疼痛明顯,活動度伸直10度,屈曲90度,右足各趾感覺活動可,雙下肢全長X光片:右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並右膝關節重度內翻畸形。  患者隨後轉入醫院二骨科進一步治療。
  • 健康測查,發生膝關節韌帶損傷後應該如何處置?
    膝關節內有前交叉、後交叉韌帶;關節內側有內側副韌帶及內側關節囊韌帶;關節外側有外側副韌帶;後側有膕斜韌帶。這些韌帶構成了膝關節穩定的條件,限制關節的活動範圍,也引導膝關節按規律進行運動。在運動的時候,膝關節完成著複雜的活動,人體也依靠肌肉和韌帶的雙重作用來維持關節穩定。
  • 被「關節鼠」盯上是什麼鬼?長沙一高中生腿都伸不直了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26日訊(通訊員 羅海恩 記者 唐江澎)16歲的高中生盧萌(化名)最近感覺膝關節「被鍋鎖」住了,發作的時候腿都伸不直,一碰就痛,睡覺也必須保持一個姿勢。在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二科,科主任吳官保教授告訴她,她可能是被「關節鼠」給纏上了。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那些事兒
    膝關節半月板是膝關節內重要的組織結構,通常情況下其呈半月形軟骨,切面呈三角形。每個膝關節都有內、外兩個半月板,內側半月板兩端間距較大,呈"C」型,邊緣與關節囊及內側副韌帶的深層相連。外側的半月板呈「O」形。半月板有哪些作用?1、滾珠作用,使膝關節易於屈伸旋轉等活動。
  • 【漫畫】一分鐘讀懂膝關節健康|膝關節|漫畫|讀懂|軟骨|磨損|膝蓋|...
    ,上下樓梯膝蓋會痛,一到陰雨天膝蓋又酸又脹……其實,膝關節的病變從很早就開始了,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則會加速它們老化。由於軟骨沒有神經和血管,磨損初期無痛感,往往不會受到重視,而現在很多人卻忽視對膝關節的保養或保養不當,導致膝關節提前受損、退化、病變。
  • 膝關節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導致骨關節炎主要原因有哪些-健康百科
    膝關節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導致骨關節炎主要原因有哪些-健康百科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骨關節炎患者有3.6億人。 骨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關節炎、骨關節病、肥大性或增生性關節炎。
  • 「老寒腿」是凍出來的嗎?保護膝蓋這幾招很管用!
    在所有退行性骨關節炎裡,膝關節炎的發病率最高,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國內外研究表明女性、肥胖、高齡、膝關節外傷史、居住環境潮溼陰暗、從事重體力勞動職業、長期站立工作及骨關節炎家族史等為膝骨關節炎的易發因素,所以膝骨關節炎不是凍出來的!
  • 氨糖的作用和功效是什麼?這些人群都有必要了解!
    如今氨糖越來越廣泛應用於生活當中,不少人都知道氨糖是用於改善骨關節問題的,但是對於具體氨糖是什麼、氨糖軟骨素的作用和功效,以及氨糖的適用人群,卻都只是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