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和塔吉特等美國零售商大舉進軍自有品牌 勝過「股神「巴菲特?

2021-01-08 贏商網

  美國最大的零售商與其主要供應商之間的力量平衡正在發生轉變。新的行業數據顯示,沃爾瑪(需求面積:8000-10000平方米)(Walmart)、好市多(Costco)和塔吉特(Target)等零售商以比美國知名品牌快近4倍的速度提升自有產品的銷售,以質優價廉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尼爾森的數據顯示,2018年最後三個月,美國商店所謂的自有品牌食品和飲料、化妝品及其它消費品的銷量增長4.3%。相比之下,前20大品牌的銷售額僅微幅增長1.2%。自有品牌的日益流行,正在動搖人們對老牌品牌價值的舊有確定性。

  巴菲特支持的卡夫亨氏(Kraft Heinz)上月減記150億美元,反映出該公司一些最知名產品的前景更為黯淡。

  「你必須提供更好的東西,」Birds Eye和Findus背後的Nomad Foods公司執行長斯特凡說,「如果你不這樣做,那麼在某個階段,問題就會出現:你為什麼需要品牌?」

  美國幾家最大零售商的高管在最近幾周發布業績報告時,透露了更多有關他們如何在從牛奶到內衣等產品中打造自有品牌的細節。

  克羅格(Kroger)表示,2018年,該公司在超市上架了1022件自有品牌商品。儘管這家雜貨商的整體業績令華爾街失望,但其自有品牌的表現卻令人印象深刻:2018年,從潤唇膏到爆米花,其「Simple Truth」系列產品的銷量增長了15%。克羅格董事長兼執行長羅德尼-麥克馬倫(Rodney McMullen)表示,克羅格擴張的理由很簡單。「我們的利潤比銷售傳統知名品牌的利潤要高。」

  塔吉特(Target)董事長兼執行長布賴恩-康奈爾(Brian Cornell)表示,這家大型箱包零售商開發自有品牌的努力非常積極,負責團隊「在大約18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了3至4年的工作」。

  他補充稱,該公司自有品牌(包括Archer Farms food、smart staples和Opalhouse home decor)的受歡迎程度,是該連鎖店避開整體零售業低迷的主要原因。Target本月公布,2018年同比銷售額增長5%,為2005年以來的最大年度增幅。康奈爾表示:「這肯定是我們市場份額增長的很大一部分。」

  塔吉特的擴張尤其雄心勃勃,這位執行長補充稱,未來幾個月可能會放緩。

  但卡夫亨氏及其競爭對手,如金寶湯(Campbell Soup)和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最大的擔憂在於,更廣泛的零售業才剛剛起步。巴菲特在最近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產業規模將繼續擴大。」

  儘管最近增長迅速,但迄今為止,美國的自有品牌產品吸引的消費者數量仍低於歐洲。例如,歐睿信息諮詢的數據顯示,在紙巾領域,零售商品牌在美國僅佔27%的市場份額,而在大西洋彼岸,這一比例為55%。歐睿研究分析師鮑勃-霍勒(Bob Hoyler)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美國是資本主義的心臟有關。」「回溯幾代人,家庭對特定品牌的偏好真的很強。」

  這種情況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開始改變,那次危機造就了數百萬新節儉的逢低吸納者。在大蕭條時期成年的千禧一代對大品牌沒有同樣的依戀。與此同時,電視和其他大眾媒體失去了影響力,削弱了傳統營銷。

  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是投資於自有品牌的公司之一。在過去一年裡,該公司的產品線增加了一些新產品,包括其釀酒師精選的葡萄酒,以及高檔床墊和床上用品品牌Allswell。

  該公司財務長布雷特-比格斯(Brett Biggs)在本月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在美國,私人品牌的滲透率可能比我想像的要高。」他指出,商店品牌在美國年輕人中「比在我們這一代人中」更受歡迎。

  自有品牌中最成功的是好市多旗下的柯克蘭,其產品從花生醬到寵物食品無所不有。巴菲特表示,1992年成立的柯克蘭去年的銷售額約為390億美元,超過卡夫亨氏旗下所有品牌的總和。

  德國的折扣商店Aldi和Lidl改變了歐洲的零售業,這對美國的老牌品牌來說是另一個危險。

  其次是亞馬遜(Amazon),巴菲特將其強調為最大的威脅。

  TJI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亞馬遜的品牌組合已從2017年底的86個自有品牌增至137個。這包括在全食超市(Whole Foods)銷售的商品。全食超市是該公司於2017年收購的食品雜貨連鎖店。這家在線零售商的亞馬遜基本用品(Amazon Basics)品牌出現在瑜伽墊、行李箱和機油等各種商品上。熊媽媽(Mama Bear)的尿布、鉚釘家具和Wag寵物食品也在其數十個其他品牌之列。

  越來越受歡迎的廉價替代品削弱了傳統消費企業提價的能力——當投入成本上升時,這是一個特別的問題。Kroger的麥克-馬倫表示,當競爭對手提價時,「他們最終會把市場份額拱手讓給我們自己的品牌」。

  行業高管和分析人士表示,大品牌的生產商將需要自己進行投資,以停止向零售商進一步讓出地盤。科爾尼諮詢公司(Kearney)首席合伙人格雷格-波特爾(Greg Portell)表示:「讓消費者有理由關心你的品牌和產品。」

  卡夫亨氏(Kraft Heinz)一直在推出更健康的食品和飲料,以及自己的「craft」產品。巴西投資公司3G資本(3G Capital)與巴菲特一起控制著該公司,該公司一直試圖擺脫過度激進削減成本的名聲。

  Nomad的Descheemaeker雖然沒有特別評論3G,但他表示:「精簡是好的,但關鍵問題是你如何利用節省下來的資金。你是打算對自己的品牌進行再投資,還是把所有東西都投入到盈利中去?」「說到底,這還是取決於品牌的不同。」

本文轉載來自:新浪美股 林克,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沃爾瑪、好市多等零售商緣何力推自有品牌?
    最新的行業數據顯示,沃爾瑪(Walmart)、好市多(Costco)和塔吉特(Target)等零售商以比美國其他知名品牌快近四倍的速度提升自有產品的銷售。這其中,加快推廣自有品牌步伐最快的當屬沃爾瑪,在上個月剛宣布推出自有品牌MoDRN、主打在線家具之後,彭博社消息稱沃爾瑪正計劃推出一款專門針對兒童用戶的自有品牌平板電腦。
  • 沃爾瑪、塔吉特等零售商反擊亞馬遜 講強化價格跟蹤
    國外媒體發表文章稱,在往年的感恩節周末接連遭到在線零售商的巨大衝擊之後,沃爾瑪(需求面積:8000-10000平方米)、塔吉特等傳統的大型零售商今年要發動反擊。為了提升在線業務,它們紛紛加強了商品在線上的定價和促銷。   這一策略似乎給它們的網站帶來了更多的流量。沃爾瑪周五表示,感恩節那天是它有史以來線上銷售額第二高的一天。
  • 美國塔吉特超市 讓自己看起來更像沃爾瑪?
    美國內的另一零售業巨頭塔吉特百貨公司(Target Corp。)迫於經濟形勢的壓力,塔吉特現在不得不開始沿襲低價策略來穩住市場份額,保證生存。公司此前雖具平民風格,但它同時還面向高端市場。嚴酷的現實讓公司不得不重新審視和定位經營模式。但公司絕不會讓自己再成為第二個沃爾瑪。  零售商塔吉特具有像沃爾瑪一樣的低價經營策略。
  • 塔吉特(Target)如何成為美國零售業的典範?
    這家物美價廉的零售商五年前還在困境中掙扎,現在它已經成為一個如何避免更大災難,並且起死回生的範例。在此期間,執行長布賴恩·康奈爾(Brian Connell)執行了一項價值70億美元的復興計劃,其中包括開設和改造數百家門店,打造數十個獨家自有品牌,開展全渠道業務全面對接消費者。
  • 美國第四大零售商塔吉特亞洲採購總部將落戶深圳
    中新網5月12日電 據深圳商報報導,2002年排名世界500強第89位的美國第四大零售商塔吉特(Target)亞洲採購總部將於近日落戶深圳。  據深圳茂業集團總裁張鴻透露,塔吉特已將亞洲採購總部的辦公地址確定在茂業集團開發的高檔寫字樓深圳世界金融中心,一口氣租下了該大廈22層至26層,並且「租期相當長」。張鴻說,定金已於幾天前交付。
  • 美銀:折扣零售商將成財報季新亮點,建議買入沃爾瑪等三隻股票
    美銀估計,在食品銷售大增和總銷售營收改善的幫助下,折扣零售行業第二季度的整體表現將呈現強勢。他們還專門推薦了沃爾瑪、塔吉特和Dollar Tree三隻股票,理由是這三家企業恰好處在動能最為強大的領域,而且在運營線上化的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相比塔吉特(TGT.US)和沃爾瑪(WMT.US),百思買(BBY.US)是否更值得...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美股第三季度財報季即將落下帷幕,多家企業第三季度收益強於預期,標準普爾500指數第四季度和2021財年的收益前景繼續改善。華爾街將目光轉向塔吉特(TGT.US)、沃爾瑪(WMT.US)等傳統零售商。
  • 超商關注 | 德國零售商殺入美國市場
    德國折扣零售商阿爾迪和裡德爾宣布計劃在美國開設數百家新店。阿爾迪計劃到2022年開設900家門店,裡德爾計劃在2019年底開設100家門店。 自有品牌產品對於零售商的利潤構成至關重要。在美國,成熟超市前進的道路將很艱難。美國零售商在自有品牌方面遠遠落後,這對抗ALDI和LIDL將是巨大挑戰。美國自有品牌佔比僅僅15%,而硬折扣店的自有品牌佔比超過90%。
  • 塔吉特、Kroger紛紛宣布新動作 美國商超行業要「變天」?
    在2017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沃爾瑪和亞馬遜在美國零售領域一直表現得非常活躍。無論是線上市場還是線下市場,兩者的毫不示弱。而就在「二虎爭霸」表演的十分火熱之際,美國的其他零售商們也沉不住氣了,近日,美國大型零售商塔吉特,以及美國最大的連鎖超市Kroger(克羅格)紛紛宣布他們的新動作。
  • 自有品牌,「疫」馬當先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水平的上漲,自有品牌早已不再是最開始的「仿製產品」,反而成為國內外各大零售商提升市場份額、增加經營利潤、創建強勢品牌和創造品牌價值的重要戰略。 沃爾瑪(Walmart)、開市客(Costco)和塔吉特(Target)等零售商都在力推其自有品牌,而這些先驅者的自有品牌銷售增速比其他知名品牌快近四倍。
  • 超市在變小:美國塔吉特推City Target向小型化發展
    美國連鎖零售商塔吉特(Target)在全美共有1797家分店,其中有1789家是同一類型:它們都是完全新建的店面,位置大多都在郊區,平均面積為13.5萬平方英尺。其餘8家則完全屬於另外一種:比較小、更靠近市區,不那麼統一。塔吉特把它們稱為「City Target」。
  • 塔吉特將僱用13萬名假日季工人 線上銷售將成今年活動重心
    此外,還有一些工人將專注於安全和清潔。在每個商店中,員工都將接受交叉培訓,因此他們可以根據需要從這個角色切換到另一個角色,從消毒購物車到在尖峰時段幫助路邊取貨。 塔吉特執行長布萊恩-康奈爾(Brian Cornell)表示,其在假期期間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方法將更加強調靈活性-隨著疫情影響和改變美國人的購物方式,所有零售商都必須接受這一變化。
  • 亞馬遜或收購美國第二大零售商Target
    著名分析師Gene Munster(吉恩·蒙斯特)近期作出預測,亞馬遜將在2018年收購美國連鎖大賣場Target(塔吉特百貨)。Gene Munster是美國知名創投機構Loup Ventures的聯合創始人,這是他「2018年八項技術預測」的一部分。
  • 獨家剖析 塔吉特敗走加拿大始末
    因此,沃爾夫研究集團分析師斯考特·瑪士金表示,如果塔吉特想要達到盈虧平衡點,那麼在未來幾年內必須以至少每年21%的增長才可以—這個數據在當下的實體店中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作為全球零售商排名前十的企業,塔吉特最終還是退出了加拿大市場,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它的擴張策略出現何種了問題。
  • 月流量均1.1億,單品日出單12條櫃的猛獸——Target(TGT塔吉特)
    (位居第五)塔吉特百貨公司(英語:Target Corporation),總部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國僅次於沃爾瑪的第二大零售百貨集團。在2010年財富500強企業排33,亦是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2000年1月,戴頓赫德森公司(1962年成立)更名為塔吉特公司。
  • 股神巴菲特子女的平凡生活 各有各的精彩(圖)
    圖為「股神」巴菲特和他的兒子小彼得-巴菲特(Peter Buffett)  眾所周知,巴菲特是個質樸無華的傢伙,而他的子女也繼承了這點:他的大女兒蘇茜是奧馬哈一家針織品商店的老闆;大兒子豪伊是伊利諾州的一名普通農場主;小兒子彼得是紐約的一名音樂家。
  • 沃爾瑪新政:全國試水社區團購,山姆會員店加碼自有品牌,銷售佔比超...
    這恐怕是沃爾瑪中國近年來的切身體驗。雖然有觀點認為「船大難掉頭」,但沃爾瑪的對策實際上也已醞釀多時,逐步推進。12月1日,沃爾瑪旗下山姆會員店表示將升級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商品,再度優化商品標準體系。據山姆會員商店中國首席採購官張青透露,其自有品牌商品銷售佔比已超30%,相比較國內零售商大多將10%作為自有品牌銷售佔比第一階梯來說,已經明顯超出。
  • 敗退加拿大致美國Target塔吉特全球裁員730人
    Target Corp.塔吉特宣布在集團明尼亞波利斯總部裁員550人,當中350人周三已經即時離職,剩餘的會在加拿大門店5月中旬全數關閉和清算之後陸續離開。集團亦會在印度削減170個為加拿大業務提供科技支持的職位。這是集團近年最大規模裁員。集團表示所有受影響員工會獲得至少60天薪資和根據個人服務年資計算的充足遣散費。Target Corp.
  • 「吃貨股神」巴菲特投資漢堡王
    原來股神與吃貨之間也會產生共鳴。  巴菲特歷來都對食品行業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快餐連鎖企業漢堡王近日發表聲明稱,正在與加拿大某咖啡連鎖企業就合併一事進行洽談。如果交易成功,新公司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的快餐服務公司。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將為這筆交易提供30億美元的融資支持。  有了股神的參與,資本市場對此事的反應是相當的狂熱。消息一出,併購當事雙方的股價立刻暴漲近20%。
  • ...美國零售商恐將只剩亞馬遜(AMZN.US)、沃爾瑪(WMT.US)和好市多...
    美股 美國名嘴克萊默:危機過後美國零售商恐將只剩亞馬遜(AMZN.US)、沃爾瑪(WMT.US)和好市多(COST.US) 2020年3月21日 08:48:04 騰訊網本文來源於騰訊證券,編譯: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