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象徵符號之星象符號

2021-01-15 愛上唐卡的鄭某某

太陽(藏文:Nyi-ma)月亮(藏文:Zla-ba)作為我們世界主要的發光體,太陽和月亮在藏傳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星象符號之一。傳統的藏族會將紅色或者金色的太陽視作陰性的智慧,而白色的月亮則代表了陽性的慈悲或者方法。僧侶們有時候也會把太陽和月亮絕對和相對真理的菩提心露。

這一重要的象徵符號在唐卡中則以圓盤的樣子出現在整幅作品的上方天空。也會有一些唐卡會在圓盤之中畫上一隻代表著太陽的三足神鳥(備註1)和代表月亮的白色兔子(備註2)。

備註1:個人認為三足神鳥來源於中原地區的三足金烏的信仰基礎; 備註2:玉兔的傳說在中原地區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傳說在月亮之上有一隻播撒不老甘露的玉兔,同時我們在佛教經典《本生經》中同樣有著佛陀在前十名託生於兔子並且捨身餵養眾生的典故,經文記載為了表示尊敬,因陀羅大神還將這一兔子形象畫在了月亮之上。

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

佛教認為世界是由五大元素組合而成,黃色的方塊代表著地,白色的圓圈代表著水,紅色的三角形代表著火,綠色的半圓或者月牙代表著風,藍色的滴液代表著空 。在西藏的星相主義中,花斑青蛙通常代表地,一根木棍從其肛門穿過。這代表著某位具體的地方「年神」,常常畫有帶綠松石斑點的金色青蛙。被穿刺的狀態象徵穩定和大地的束縛。太陽、月亮和四大要素也成了握在喜金剛八隻左手中六隻手裡的器物,(備註3)但此時,它們被神化為神的化身。

備註3:左八手的顱碗內分別有地母、水神、火神、風神、太陽、月亮、閻王、財神等。

須彌山(藏文:Ri-rab)

多層的錐狀須彌山及周圍的贍部洲有時也被畫成手持器物。這座偉大的「世界之山」從宇宙中心隆起,其四面顏色分別為:東方的白色(水晶或者銀),南方的藍色(藍寶石或青金石),西方的紅色(紅寶石)和北方的金色(黃金)。須彌山四周環圍著七條金色的山脈,每座山脈都被淡水湖隔開,其高度隨著向外延伸而依次遞減。在山和湖的外側有一個浩瀚的鹹水湖,鹹水湖在鐵山周邊的「宇宙之邊」形成周緣。

壇城供(藏文:dKhyil-vkhor)

在佛教傳統中,盛載全宇宙財富的壇城供是表示供奉的最高禮儀。在藏傳佛教的「加行」中,壇城供構成了金剛乘道四大主要修持之一。四大修持即:叩拜、金剛咒、壇城供、瑜伽上師祈禱文。每種羞恥都需要進行一萬次。叩拜可以淨化身上的汙垢,修持金剛咒可以淨化「語」和「意」的汙染,壇城供可以積下六度陰德,瑜伽大師可以傳遞世襲大師的護佑。

在修壇城供時,要在圓形底面上不斷堆積起三十七個穀物堆,做成一個「穀物壇城」。直徑約12英寸的木盤或金屬盤可以做最簡單的底面,用來盛放37個穀粒或者稻粒堆。但有時候也會使用更為精緻的「壇城架」。壇城架上有一個光滑的黃銅或珍貴金屬的底座、三個依次變小的帶有斷口的護圈還有一個插在中央蓮花座上的法輪。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象徵符號之動物和神話動物
    獅(梵文:singha ; 藏文:seng-ge)和雪獅(藏文:Seng-ge-dkar-mo)萬獸之王獅子是古印度君權和護佑的象徵。早期佛教選用獅子作為佛陀釋迦摩尼的象徵,佛陀也被稱之為釋迦僧格。同時獅子還是眾多金剛乘神靈的坐騎,其中多聞天王、文殊菩薩、象頭神和吉祥長壽女神。
  • 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大法器
    鈴象徵著般若智,多與金剛杵合用,承負它的金剛杵代表著通過金剛乘而變成五種無上智慧的心之五種煩惱或擾亂之感受。法鈴上部相當於佛身,下部相當於佛語,金剛於其心中。法鈴的含義是驚覺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二——金剛杵
  • 藏傳佛教中的「九宮八卦」圖
    九宮八卦圖,是藏文化和藏傳佛教重要符號之一。藏族同胞家庭多以三色合金形式製作成護身符,稱為「九宮八卦咒牌」,很多人將此視為傳家寶。在藏區現存的九宮八卦咒牌,就有很多是老物件,歷經百年甚至更長時間。這些傳家寶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表面光滑,乃至有了包漿,圖案也有些模糊,也正因為如此尤顯珍貴。
  • 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大修法神器
    鈴象徵著般若智,多與金剛杵合用,承負它的金剛杵代表著通過金剛乘而變成五種無上智慧的心之五種煩惱或擾亂之感受。法鈴上部相當於佛身,下部相當於佛語,金剛於其心中。法鈴的含義是驚覺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之二——金剛杵金剛杵又名「伐折羅」,原來是古印度的兵器,後被密教吸收為法器。金剛杵多使用有金、銀、銅、鐵、香木等材質,形狀一般有一股、三股、五股、九股等。
  • 佛教中最著名的一組符號「八吉祥」有什麼代表意義?
    八吉祥(八瑞相)是佛教符號中最著名的一組,其中包括寶傘、金魚、寶瓶、蓮花、白海螺、吉祥結、勝利幢、金輪,這八大象徵物代表著佛陀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此八吉祥在佛教中象徵八大菩薩、八吉祥女和八大護法。供奉此款於佛堂,將福慧圓滿,功德無量。(1)寶傘:代表頭部。
  • 藏傳佛教中的「象鼻財神」
    在藏傳佛教中,除了之前介紹過的「五姓財神」和「多寶天王」以及兼有掌管財務的「白拉姆」之外,還有一尊女性財神,這就是象鼻財神。象鼻財神源自印度教,據說在佛教創立之前,就被印度民眾廣泛崇拜,同時也是印度教的歡樂神。
  • 從唐卡展看藏傳佛教的圖紋與「淨域虔心」
    從現場的唐卡可以欣賞與解讀藏傳佛教中的一些圖紋。唐卡中的男女神祗擁抱與歷史信息在談到唐卡之前,不妨先簡單了解一下佛教的體系,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南傳佛教,並稱三大佛教體系。這一簡單的劃分法主要從其流傳的地域以及典籍所使用的語言考慮。其中,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而南傳佛教為小乘佛教。
  • 藏傳佛教三傑,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
    佛教源於印度,弘傳於印度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的南傳巴利語系佛教、北傳漢語系佛教和藏傳藏語系佛教等三系佛教。其中藏語系佛教在本土化過程中歷經了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位代表性的關鍵人物,分別是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蓮花生和寂護等人在與苯教的鬥爭中提倡顯密雙運,奠定了吐蕃佛教的思想基礎,規定了藏傳佛教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阿底峽針對顯與密或止和觀,提出了修道的次第;宗喀巴集前人學說與各宗派觀點之大成,結束了幾百年以來的學術爭論,解決了止與觀,或觀與行之間的矛盾,建立了藏傳佛教的思想理論體系。
  • 紅和黃:藏傳佛教尊崇的顏色
    紅和黃:藏傳佛教尊崇的顏色在藏傳佛教中,紅黃兩色代表崇高、代表聖潔、代表信仰,是僧人和信眾尊崇的顏色。紅色和黃色是藏傳佛教神聖的僧服之色,藏傳佛教僧人以紅色僧服為主,黃色用於法衣。一些宮殿、寺廟的神殿、重要的佛堂外牆大多都是紅色,以示威嚴。
  •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 金剛鈴時間:2021-01-06 1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法器金剛鈴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是指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
  • 藏傳佛教藝術中,動物形象的種類以及寓意和作用淺述
    這種與動物的密切關係很自然地表現在各類宗教和藝術當中,本文從泛藏傳佛教角度,粗略地探討動物形象在佛教造型中的種類和寓意。動物形象在藏傳佛教造型中廣泛出現,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大多具有特定的含義。這一現象在藏區民間和各時代的藝術創作中也極為常見。從象徵意義而言,藏區民間以及各時期(包括當代)藝術創作中的動物形象,基本是從藏傳佛教中引用,其內涵要小於藏傳佛教動物形象。
  • 藏曆鐵鼠新年,說一說藏傳佛教裡的鼠
    在藏曆鐵鼠新年來臨之際,就和大家說一說在藏傳佛教裡,老鼠的特殊地位。多聞天王——黃財神手中的吐寶鼠一如烏鴉和喜鵲在藏族文化中的象徵意義和漢族不同,老鼠在藏族人民的文化中,也不是「人人喊打」的討厭鬼。在藏傳佛教裡,老鼠寓意吉祥,更是聚財的象徵。最典型的莫過於黃財神了。
  • 為什麼藏傳佛教「三字咒」具有驚世駭俗的功德?
    編者按: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藏傳佛教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此期間,「六字大明咒」隨著不同寺院、不同明星的傳唱,逐漸為漢地大眾所熟悉。一些人可能不知道何謂佛教,也不了解藏傳佛教有何秘密,卻懂得哼唱六字大明咒。與六字大明咒相比,「普賢王如來三字明咒」在漢地影響力相對小一些,但同樣不可以忽視。
  • 藏傳佛教藝術東漸與漢藏藝術風格的形成
    丹鬥寺緊鄰炳靈寺,是丹巴饒賽大師駐錫之地,是漢地佛教激發藏傳佛教後弘期下路弘傳的聖地,在藏傳佛教藝術發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甘肅敦煌莫高窟159窟之贊普禮佛圖三 元代是藏傳佛教藝術向中原傳播的重要時期蒙元統治者借鑑了西夏處理藏傳佛教事務的體例,元代的漢藏藝術交流也繼承了由西夏藝術作為媒介聯繫的漢藏藝術關係並將之加以發展和壯大
  • 【六味禪】神秘的故宮藏傳佛教世界
    元皇室信奉藏傳佛教,傳入內地,帝師成為皇室的精神支柱,皇帝繼位前要從帝師那裡接受灌頂與戒條,宮廷中經常舉行藏傳佛教法事,一年達數百次。修建了眾多寺院,如大護國仁王寺、大聖壽萬安寺(白塔寺)。從永樂到明憲宗、明武宗都熱心藏傳佛教,宮廷內佛事活動頻繁。西藏僧人地位極高。明朝前期留住北京的藏僧常在兩千人以上。京內建了五塔寺、法海寺等不少與藏傳佛教相關的寺院。清帝充分了解藏傳佛教在蒙藏地區的重要影響,把「興黃安蒙」作為鞏固蒙藏邊疆的重要國策貫徹始終。尊崇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等黃教領袖,給予崇高的地位。
  • 佛教中象徵吉祥的花
    根據佛教典籍,佛教有「五樹六花」的說法。所謂五樹六花,指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和六種花。五樹:菩提樹、高榕樹、貝葉棕樹、檳榔樹和糖棕樹;六花:指荷(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
  • 「圖像與文本」伍金加參|試論蒙藏民間符號的象徵及意義——以...
    拉斯金(John Ruskin)曾說:「偉大的民族以三種手稿撰寫自己的傳記:行為之書、言辭之書、藝術之書。我們只有閱讀了其中兩部才能理解它們中的任何一部;但是在這部書中,唯一值得信賴的便是最後一部。」還有國內外著名藏學專家對藏族傳統的象徵符號論述如下:「藏族文化中九組著名的象徵符號—這項研究中選擇的九組符號在藏族和蒙古族地區是最常用的。人們用它們來裝飾宗教建築和私人住宅,家具和衣物以及其他東西。
  • 從阿拉善三座藏傳佛教寺院,看有別於藏地的內蒙古寺院建築特色
    從阿拉善三座藏傳佛教寺院,看有別於藏地的內蒙古寺院建築特色圖文/舒放藏傳佛教和蒙古族有著極深的淵源。一方面,藏傳佛教目前所形成的的格局,基本上延續了元朝時期。另一方面,蒙古民族不論境內外,從整體而言,全民信奉藏傳佛教。如蒙古國,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及其他蒙古族同胞居住地,俄羅斯聯邦四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民族的加盟共和國(布裡亞特共和國等)。
  • 藏傳佛教的嗡、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原來是這個意思
    六字真言、六字真經或六字大明咒,是藏傳佛教誦咒「嗡、嘛、呢、叭、咪、吽」六個字。據說是佛教秘密蓮花部之根本真言。藏傳佛教把這六個字看作是經典的根源,主張信徒循環往復持誦思維,念念不忘,認為這樣才能積功德,功德圓滿可以解脫。2、松贊幹布《嘛呢教言集》闡述了「六字真言」的多種修持方法和深刻含義。說「六字真言」中的六字代表度脫六道眾生,破除六種煩惱,修六般若行,獲得六種佛身,生出六種智慧等。
  • 藏傳佛教法器「金剛杵」,到底有多神秘?
    隨著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提高,收藏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各類收藏品中,蘊含深厚歷史文化、精美藝術品味的藏傳佛教藝術品,也被收藏者們所認可和追捧。在藏傳佛教眾多的收藏門類中,除了傳統上的佛像和唐卡外,法器作為一個單獨的分支逐漸受到重視,在重大的拍賣中屢屢創下天價的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