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國戰場到大國市場,小國越南變成了一隻小老虎越南?

2020-12-05 海灣美食1

再次到越南,這個國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們一起喝了杯咖啡聊天,並對這裡非常熟悉的朋友和同事說:「一開始都沒想過會在這裡待很久,但是不知不覺已經了,身邊很多人像我一樣。」

01曾經的大國戰場

在歷史上,這個國家從來沒有平靜過,直到南北之間的對抗結束並實現統一,直到那時,「越南」這個名字才出現,他不斷變化的名字也記錄了這片土地的歷史。

從1世紀到10世紀,他被中國王朝統治。

公元前秦朝末期,趙佗的首都變成了南越王,趙佗的首都在的廣州,當時,越南的北部屬於南越國領土。

公元前在漢武帝和平南越國之後,在越南北部建立了「交趾」縣,直接管轄中國領土一千多年。

佔婆的狀態已建立。

到了宋代,越南成為一個獨立的藩屬國而不是中國直接管轄的領土。到了明朝,明成祖趁著內亂,再次入侵和佔領了這片領土,但不久之後,明朝的軍隊被打敗,承認了越南的獨立,然而在越南之後開始了一場長期的南北爭端,戰爭繼續。

法國控制了整個越南,並將其歸為中南半島的殖民地中的法國。

日本入侵越南。

在1945,日本投降,越南宣布獨立,和「越南民主共和國」被建立。

後來經歷了南北對抗和美越南戰爭,直到才實現國家統一,改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歷史上,大國垂涎這個國家的原因也是他特殊的地理位置,他的S形領土和3000公裡長的海岸線一直被視為東南亞的貿易門戶。位於印度、太平兩洋和歐陸,您可以轉到印度,然後轉到中東。

當你走在惠安的古城和古老的石路上,可以看到中國商人在這裡建造的眾多商業展館,想像幾百年前的繁榮景象,他不僅是佔婆的首都,而且是東南亞中非常重要的港口。

連「會安」的名稱也來自漢語,至明朝將其重新納入中國領土的間,每年舉行7個月的「交易會」,中國、暹羅(泰國)、日本和西洋在陳富街道上舉行。

這個曾經屬於中國近千年的港口,憑藉其地理優勢,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座閃亮的車站,不言而喻,中國對印度和中東和其他國家的重要性在當時是可以實現的。

02今日大國行情

位於南部的越南是最大和最繁榮的城市-胡志明市,又稱「西貢」,而北部的越南人以西貢為榮。

由於外國公司的存在,西貢中有許多新建中的新市鎮,第二縣是最著名的縣之一,也被稱為「上海浦東的翻版」。

胡志明市新市鎮的第二個縣從西貢河面向市區,他原本是西貢最貧窮的地區之一,近年來,隨著馬路鋪好,修建了橋梁,開通了隧道,他已成為越南政府的重點投資開發區,甚至是第一個計劃取代老舊並成為胡志明市新的金融貿易中心的縣。

有超市,幼兒園,屋頂遊泳池和健身房豪華社區公寓,一個接一個。國際學校如英國、澳洲、德國等國際學校也出現在這片新的高水平區域,歐洲居民眾多,安靜的林蔭道是門前有寶馬和賓利的別墅。

除了幾條小路外,還有零星的低矮破舊的鐵房子。

第二個縣新市鎮是前由韓國三星、LG、Sony、微軟等公司等第一梯隊跨國公司開發的「新家」。

看到這些環境優美的高檔住宅區,朋友形容為「就像殖民地時期的那些外國建築」。他還說,越南中的三星已經在越南中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行動電話供應鏈。直到我到了這裡我才知道。

河內這個城市最早建於宋代,在河內的還劍湖旁邊,你可以看到巨大的李太祖雕像,紀念李公蘊和還劍湖旁邊的咖啡館,這些都有共產主義時代的痕跡。

前後,臺灣企業富士康、仁寶等大型工廠開始前往北和河內等城市布局,這一消息也讓許多企業開始關注北越的潛力,過去在北越南投資的製造商逐漸成長起來。

還有像西貢第二郡這樣的高端社區公寓。

在新聞中,我們經常聽到越南與誰籤署了協議,成為籤署東南亞FTA(自由貿易協定)最活躍的國家。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每一個大國都想以重利吸引越南,以便在東南亞擁有一席之地,成為地區衝突的最大受益者,此外,越南龐大的年輕人口和豐富的勞動力吸引了大量的外資。

越南河內的首條地鐵也已投入試運營,據說中國由中國承包,日本,韓國,西班牙、德國四國也在建設中。

03附言

雖然有人聽說東南亞國家的法治精神仍在進步,但人治的色彩依然濃重,許多廠商「看不見的成本」要花。然而落後、凌亂和浪漫的越南已經逐漸消失,關於他的舊印象和想法已經開始瓦解。

我想起我朋友的話「一開始都沒想過會在這裡待很久,不知不覺已經快了」,他們多熟悉啊,那些來中國投資建廠工作的香港商人和臺灣商人也早就這麼說了。。

相關焦點

  • 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爭變成大國的專屬遊戲,一眾小國如何夾縫求生?
    但是在二戰後科技迅猛發展,戰爭的模式也隨之改變,科技成為主導戰場的關鍵因素。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憑著高超的技戰術尚能勉強抵消美軍的先進武器帶來的優勢。而到了越南戰爭時擁有先進科技的一方優勢越來越明顯。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從雙方面對面舉刀互砍,再到十九世紀的排隊槍斃、再到一戰的蹲坑互射二戰的鋼鐵洪流,戰爭模式不斷地改變。
  • 大國博弈中的窮國站隊:中美差異日漸縮小,印度和越南作何選擇?
    在新紀元裡,一個傳統大國,一個後起之秀,兩虎相爭必有一鬥,周邊小國誰又能獨善其身。特別是一直在跟中國叫板的越南和印度尤為如此。    印度和越南,何去何從?  中美爭鋒,劃分陣營,越南,印度,巴基斯坦是沒法繞開的國家。
  • 《大將軍羅馬》小國怎麼變大國 小國變大國方法分享
    導 讀 《大將軍:羅馬》中的國家有大有小,很多玩家玩的都是小國家想要發展成大國家卻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儒雅隨和」分享的小國變大國方法
  • 齊前進:大國對小國當扶危濟困為先
    而小國、弱國時常面臨危險和困難,需要大國幫助與保護。大國如何與小國相處?正如老子所說: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也就是大小國家應彼此尊重,大國更要對小國禮下謙讓,扶危濟困。俄羅斯對敘利亞的支持,算是一個例子。敘利亞等中東國家為動蕩之地,安全問題長期沒有解決。政權不穩,極端和恐怖主義層出不窮,國與國之間矛盾衝突尖銳,所以一些中東小國需要大國保護和支持。
  • 大國以下取小國,小國以下取大國,老子講處理國際關係的法則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01【名家解讀】任繼愈先生認為,這一章講的是老子以柔弱謙下精神處理大國與小國的關係。
  •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大國
    如果能對小國謙卑,便能得到小國的歸附;小國如果能對大國謙卑,便能得到大國的信任。老子在這裡想要告知人們的是一種謙卑的謀略。謙卑可以是人的一種品質德性,也可以作為一種策略。《尚書·大禹謨》中有:「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就是說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韋民:大國如何應對小國的行為傾向?
    「威逼」與「利誘」是大國處理與小國關係的常規策略,然而,在其他大國介入的情況下,這種策略往往會產生負面的政策效果。在小國採取不對稱策略的情況下,大國往往會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總體來看,在不對稱互動,尤其不對稱衝突中,大國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小國對外行為更易走極端第一,洞悉小國心理。內在心理與外在行為相互建構。
  • 中國成為真正大國了麼? 學者:已淪為文化小國
    通往大國之道  中國青年報記者(以下簡稱「記」):劉教授,我注意到你最近參加了一個有關「大國」話題的討論會,並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發言。「大國」確實是最近幾年一個相當熱門的話題,民眾熱議,學界也關注,圖書出版、電視政論更是風生水起,好不熱鬧。當然也有人批評,許多這類題材的暢銷書,看似激情澎湃氣勢滿滿,可骨子裡,都是精準地瞄向市場。
  • 面對大國壓迫,小國能不能合併成一個大國對抗?沒想到會如此艱難
    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時時刻刻都在發生,不單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更是發生在國際社會之上,大國往往掌握更多的主動權,他們可以在對外貿易或者大國博弈中將小國作為籌碼,而小國卻往往沒有反抗的的權利,比如二戰時期的慕尼黑會議上,關於蘇臺德地區的割讓問題,捷克方面的代表甚至沒有參加會議,進行發言就被迫割讓了一部分領土
  • 王義桅:大國博弈之下,小國如何自處
    法國歷史學家託克維爾兩百年前寫道:「小國的目標是國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國則命定要創造偉大和永恆,同時承擔責任與痛苦。」這個判斷至今仍有啟發性。古人云:以大事小謂之仁,以小事大謂之智。但眼下,美國政府正濫用大國強權,這令小國無法「以智事大」。
  • 大國和小國哪個更傾向於自由貿易,有何依據?
    相對而言小國更傾向於自由貿易,而大國多由於因為各種原因對自由貿易持謹慎的態度。雖然大國對自由貿易持謹慎態度,但是其往往會成為各種自由貿易多邊協議的倡導者或組織者,扮演者舉足輕重的地位。畢竟大國相對而言經濟的硬體條件要由於一般小國,往往都是一些主要的經濟體,在全球經濟比如:美國、日本、歐盟等等。
  • 小國悲哀:寮國的越南戰爭
    以上決定表明:越南勞動黨準備在南方開展武裝鬥爭的同時,也決定開闢寮國戰場,策應南方的軍事鬥爭。5月越中央軍委開始研究如何打開一條聯繫南方的通道,以便於向南方輸送幹部、補給及武器。5月19日,第559軍事運輸大隊成立,其任務是建設一條聯繫南北越的通道。
  • 小國的生存之道,從反美先鋒到牆頭草,菲律賓如何在大國間周旋?
    從"反美先鋒"變成"牆頭草" 就在近期,杜特爾特的態度再次發生了轉變,與美國的多次示好更是直接違背了此前反美先鋒的形象不少人對此發出感嘆,居然被一個小國給騙了。 雖說國與國之間的合作更加看重的是利益,但其他國家之間的態度轉變至少有個原因或者過渡階段,而菲律賓的態度轉變卻往往令人始料不及,讓世界各國難以對其產生信任。
  • 越南不僅不道謝反而還倒打一耙,稱是中國海警船將越南漁船撞沉
    再把時間追溯到2014年,在西沙海域5天的時間裡,越南有35艘各類船隻對我方船隻進行過171次主動的撞擊,所以越南的漁船在遭遇我方執法船執法時,主動撞擊已經早有先例,而且似乎還是時常會採取的行為。不過,在2014年越南上述撞擊事件發生的第二年,很有意思,美國就給越南方面援助了一艘價值1800萬美元的巡邏艇。
  • 要把周邊小國一網打盡,大國:我們絕不答應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25日報導,莫迪獅子大張口,想要把周邊的小國一網打盡。大國對此表示,我們絕對不答應。自莫迪上臺後,印度一直處於活躍的狀態,不斷擴展自己的軍事實力。想要在國際上謀求一個大國地位,印度甚至揚言自己的軍事力量排在世界第四位,還想要獲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席位。去年,印度的軍費支出甚至排在世界第三名,其軍費高達694億美元。排在印度前面的分別是美國的7330億美元和大國的1776億美元。印度陸軍現役主戰坦克超過3000輛,主要以俄式T72和T90為主,還有各型火炮5000門。
  • 狂妄小國入侵中國,這位皇帝下令:給朕打到滅國!
    中國自秦始皇一統天下以來,就是一個區域大國,周邊小國莫不臣服。雖幾經分分合合,但中原王朝強大的實力,也一直被周邊國家所忌憚。消滅六國之後,秦始皇並沒有停下腳步,他開始了為華夏開疆拓土。除了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還派大軍「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 中美正在爭奪越南?探探越南的小心思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駐越南的代表頻頻利用南海問題,挑撥中越關係。我國駐越南大使也對此進行了堅決的回應。一時間,東南亞媒體驚呼:中國和美國正在爭奪越南!爭奪談不上,但是越南選擇和越南的心思卻值得我們揣摩。越南主要是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第1個是經濟。
  • 借勢美國對抗大國,小國主動引狼入室,俄媒:後果很嚴重
    可是一些小國總是喜歡玩在大國之間玩平衡,玩花招,想藉助大國之間的鬥爭與博弈獲取好處。其實這些國家,就是想利用一個大國的力量去挑戰另一個大國。美國是當今世界霸主,喜歡充當世界警察,所以對一些小國借勢是十分歡迎。當然美國不是善人,美國讓這些國家借勢就是想控制這些國家,讓後徹底掌控這些小國,將這些國家培養自己的打手和棋子。
  • 越南上演「農夫與蛇」終自食惡果,親華元首接手殘局,卻只幹半年
    1945年,法國殖民統治者和日本帝國主義正試圖瓜分越南這片土地,中國和蘇聯為此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在1945年到1954年近十年的抗法戰爭中,幫助越南取得了勝利,建議了越南民主共和國。而在1959年到1975年那場長達十六年的美越戰爭(也稱作越南戰爭)中,中國在本身並不富裕的情況下,援助越南軍事物資高達兩百億,更是直接派出了援助越南的軍隊。
  • 「長臂大蝦」入侵我國,在越南可長到3斤,到中國後卻活不過童年
    我國也是一個被入侵物種困擾的大國,每年入侵物種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比如水葫蘆和福壽螺,都曾經給我國的農業造成巨大的影響。不過,也有一些入侵物種到了中國以後,不僅沒有造成經濟損失,反而讓我國賺得盆滿缽滿,比如小龍蝦。我國民眾對小龍蝦的熱愛,已經超過了大部分食物。如今,除了小龍蝦之外,又有一種蝦類入侵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