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藏書之印,是我國古籍和篆刻獨有的一類文化,藏書印類似於閒章,但又表明了書籍的所有者等信息,而篆刻藝術是中國的文化符號,值得靜心品賞。
作為古籍藏書文化的一部分,藏書章在文獻方面的價值不可估量,他們鈐蓋在古籍上的藏書章,忠實地記錄了這一信息,主要體現為以實物補文獻記載之不足。
眾多珍本、善本得以長期流傳。究其原因,藏書章功不可沒。鈐上他們富有個性的藏書章後,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文物價值與藝術價值有了更高的提升。
在古代,喜好藏書的文人學者都會擁有自己專用的藏書印,每得一本好書,就會將印章蓋在心愛的藏書上。
藏書章標誌著書籍的歸屬,大致分為姓名印和字號印。而字號印含義深邃,多有來由,且與藏書家生平有關,多與其藏書愛好、讀書樂趣有關。其中,藏書樓號和齋堂號,能直接反映藏書家的藏書愛好和治學側重。
藏書家的爵裡在藏書章中使用極為廣泛,其內容包括藏書家的籍貫、出身、仕宦經歷等,這可與其他文獻相互印證,為了解其人生經歷提供佐證。
古代藏書家視宋本為拱璧,這一愛尚也體現在現存古籍的藏書章上。明代文學家黃宗羲的藏書印上刻著:
窮不忘買,亂不忘攜。
老不忘讀,子子孫孫。鑑我心曲。
藏書章中內涵最為豐富的是閒章,不但形狀、字體別致,且章法自然,是藏書家揮灑性情的載體,價值極高。伴隨著藏書文化和篆刻藝術的發展,藏書章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文:文傳名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