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公子」建藏書樓,佔地20餘畝,花12萬銀元,藏書60萬卷

2021-01-16 齊天大聖小菩提

劉承幹,清末秀才出身,祖父是富甲天下的南潯商賈巨魁劉鏞。相傳,劉鏞在世時劉家的財富已達兩千多萬兩白銀,相當於清朝一年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

劉承幹從小被祖父和父親教導,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他也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學業有成後考取了秀才。

劉承幹

劉承幹自小就喜愛古籍,後來更是專心從事藏書與刻書。當時魯迅聽說他為藏書所付出的心血後,喻其為「傻公子」,陳志歲先生則尊稱他為「篤公子」。

喜愛藏書尤其古籍,對於劉承幹來說不僅僅是因為愛好,還與對古籍外流的悲痛有關。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湖州陸心源的皕(bi)宋樓藏書全部流入日本的靜嘉堂文庫,使得靜嘉堂名聲大噪。一時間,日本漢學家紛紛來到中國搶購宋元精槧(qian),大量的珍貴古籍流入日本。

日本靜嘉堂文庫

這讓中國的學者和有識之士都扼腕嘆息,為了挽救中國自己的古籍,劉承幹決定重金收購古籍。這也為後來劉承幹建立嘉業堂藏書樓埋下了伏筆。

經過若干年的辛苦搜尋,國內眾多藏書樓的書都盡歸劉氏所有,包括甬東盧氏「抱經樓」,獨山莫氏「影山草堂」,仁和朱氏「結一廬」,豐順丁氏「持靜齋」,太倉繆氏「東倉書庫」等十數家藏書。

繆荃孫先生後來評價劉承幹的藏書行動時,在《嘉業堂叢書序》中說:「諸藏書家多佚出之本,無不歸之,收藏遂富甲海上。」

繆荃孫

隨著藏書越來越豐,只用現有的書房已經無法滿足藏書空間了。於是,劉承幹決定建設新的藏書樓,也就是後來的嘉業堂藏書樓。

藏書樓的建設首要的就是選址,經過研究和考慮,最後劉承幹把藏書樓建在了自己的故鄉南潯,在自家園林小蓮莊的西側。為什麼要建在這裡呢?這就要說一下小蓮莊的美景了。

小蓮莊是在劉承幹的祖父在世時開建,屬於劉家的私人園林。劉鏞成為南潯首富後,開始建立。從1885年開建,到1924年完工,歷經了四十年才建成。

小蓮莊由義莊、園林、家廟三部分組成,佔地27畝。建成後因為劉家對元代書畫名家趙孟的蓮花莊非常羨慕,就將自己家的園林取名「小蓮莊」。

而且還特意請當時的書法名家鄭孝胥題字「小蓮莊」,雖然後來鄭孝胥成了漢奸,可此時他還受到文學界的推崇。「小蓮莊」三字也透露著主人溫文爾雅,含蓄內斂的性格。

小蓮莊最有特色的莫過於它的10畝荷花池,每到夏天,就會散發陣陣的荷香,再加上綠葉紅花的映襯,美不勝收。

莊內還修建了一個退休小榭,意指退而思之,修身養性的意思。劉氏家廟保存的也相當完整,就連「御賜牌坊」也保存完好,雕刻的也異常精美。

置身於小蓮莊內,你唯一的感覺就是美,不僅荷花池美,它的建築也美,美在中西合璧的特殊精緻,也美在無處不在的標新立異。

只有在這裡,你才能感到水鄉小鎮處處透露的中國園林的典雅,你才能體會這片土地豐富的生命和意義。

把藏書樓建在小蓮莊的西側,一是為了方便,更大的原因則是為了讓藏書樓可以與這片園林交相輝映,在美景中讀書,也讓藏書樓增加美景的文化底蘊。

1920年,劉承幹開始建造藏書樓,到1924年終於完工,藏書樓佔地20餘畝。劉承幹在自己的《嘉業堂藏書樓記》說:「餘少席先芬,習向庭潔,緬懷鄉先,竊抱斯志……乃歸鷓鴣溪畔。築室為藏書計。糜金十二萬,拓地二十畝。庚申之冬,斷於甲子之歲」。

藏書樓建成後,劉承乾沒有為書樓的名字多費思量,因為清帝溥儀曾經贈送「欽若嘉業」的九龍金匾,正好以此為名,叫「嘉業堂」。

嘉業堂藏書樓是典型的中式建築,坐北朝南,由劉廷琛題寫的「嘉業堂藏書樓」六個大字懸掛於門楣之上。

整個藏書樓共有52間房,屬於「口」字形迴廊式兩進兩層走馬樓。樓上取名「希古樓」,用來存放經部古書;外面一間取名「黎光閣」,存放的是1954冊《四庫全書》珍本;正房取名「求恕齋」,用來存放史部古籍。

嘉業堂藏書樓是磚木結構、具有中西建築風格特色,建造的52間房都用來藏書。為了保護藏書,每一間書房的地板都極其堅固,窗戶用鐵皮和玻璃雙層建造。當時為了方便曬書,兩進房屋中間還有一佔地300多平米的天井,地板用方磚砌成,不生雜草。

當時為了通風採光,每間朝向天井的書房都安裝的是落地長窗。一層的正廳就是嘉業堂,上懸御賜牌匾「欽若嘉業」。

藏書樓的鼎盛時期,藏書多達50多萬卷,對外號稱六十萬卷,共有十六、七萬冊。在劉氏藏書中,最珍貴的莫過於宋版四史,號稱鎮庫之寶。

眾多藏書中不僅有宋元兩代精槧一百四十九部,還包括了《永樂大典》珍貴孤本四十二巨冊;《四庫全書》原稿一百五十冊等珍品。現在最著名的是《清實錄》和《清史列傳》兩部書的底稿,在社會上已經沒有,只存放在北京國史館內,成為世界級的孤本。

最有意思的是,劉承幹本人對清朝比較忠心,可是他卻刻印了相當多的清朝禁書,比如屈大均的《安龍逸史》、《翁山文外》,蔡顯的《閒漁閒閒錄》,李清的《三恆筆記》等。不得不說,他對於藏書的愛好超過了自己的生命。

部分古籍

如今的藏書樓,更多的是旅遊價值。坐落在南潯鷓鴣溪旁的嘉業堂,於小蓮莊隔溪相對,又有小橋聯通,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嘉業堂隱身在園林之中,被小蓮莊包圍,如果走進藏書樓就會有曲徑通幽的感覺。夏日站在藏書樓上,遠眺都是參天古樹,濃蔭蔽日。朝下看則是綠油油的荷塘,荷葉與蓮花交相輝映。

最有意思的莫過於園林內的一個好像被閒置的石頭,中間有小孔,人對小孔吹氣,就會發出巨響,好像虎嘯一般,吸引了不少的遊客。

嘉業堂藏書樓,在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後,也逐漸改變了原來的用途,由藏書樓成為了觀光勝地,讓更多人了解並認識到了那個時代的南潯有那麼一個人,為了國家的珍貴古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寧波天一閣:「建閣閱四百載,藏書數第一家」,文化的力量
    這次,我終於親自走進了這座被譽為「建閣閱四百載,藏書數第一家」的神秘府邸,一探其中的深厚文化內涵。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範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後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錄最為珍稀。
  • 修繕一新的徐家匯藏書樓將回歸 專家解讀部分珍稀文獻
    徐家匯藏書樓在中外圖書館史與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影響,是世界三大漢學文獻中心之一。日前在上海圖書館舉行的 「文明互鑑:上海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藏珍稀文獻展」,引發了眾多古籍愛好者的強烈興趣。圖說:徐家匯藏書樓成東西思想的交匯點「徐家匯藏書樓始建於1847年,經過1869年和1897年兩次擴建,形成獨立的兩層藏書樓。
  • 國內現存較早的私家藏書樓,有400多年的歷史,文藝書香氣息濃鬱
    天一閣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曙光區,建於明朝中期,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亞洲現存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個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建於明嘉靖40年( 1561年)至45年( 1566年),是當時明朝兵部右侍郎範欽建的私人藏書樓, 範欽喜歡讀書和藏書,平時收藏的各種圖書典籍達7萬餘卷, 範欽收藏的圖書以方志、政書、科舉錄、詩文集為特色, 因為曾經有很高的權重,範欽的藏書的一部分是政府的內部資料,這也是普通藏書家很難得到的。
  • 天一閣書藏古今,兵部侍郎痴迷藏書,家族世代守護400年……
    明州天一富藏書,福地嫏嬛信不虛。歷劫僅存五分一,至今猶有萬卷餘。林泉雅潔多奇石,樓閣清癯類碩儒。地六成之逢解放,人民珍惜勝明珠天一閣,坐落於月湖西畔,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對於一些買不到的書籍,便僱人抄錄私刻,其手下抄手一度多達20餘人。這個時候的範欽已經痴迷於藏書,做官反而成了業餘。之後因其剛正而得罪了權臣嚴嵩,心灰意冷之下辭官回到寧波。
  • 一個展覽,看盡天一閣創始人範欽的人生與藏書
    「萬卷活水——天一閣創始人範欽的人生與藏書」今天起在天一閣展出。 今年是範欽逝世435周年,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藏書家,今天(12月4日),天一閣博物院特別策劃推出原創展「萬卷活水——天一閣創始人範欽的人生與藏書」,集中展出天一閣博物院藏善本古籍、書畫、碑帖等展品共計60餘件,展現了天一閣創始人範欽氣貫長虹的一生,從文士與藏書的關係這一視角帶你走近範欽的世界。
  • 天主教在中國的五大文化事業之三:上海徐家匯藏書樓
    這就是徐家匯藏書樓。上海徐家匯天主堂藏書樓,又稱匯堂石室。創建於1847年,是上海現存最早的近代圖書館,也是我國西學東漸和東學西傳的縮影。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天主教耶穌會在徐家匯建修書室,收藏中西書籍。後經1860年和1897年兩次擴建,形成獨立的兩層藏書樓。早期的徐家匯藏書樓由西方教會神父任主管。
  • 典籍藏書印的流傳
    典籍藏書之印,是我國古籍和篆刻獨有的一類文化,藏書印類似於閒章,但又表明了書籍的所有者等信息,而篆刻藝術是中國的文化符號,值得靜心品賞。作為古籍藏書文化的一部分,藏書章在文獻方面的價值不可估量,他們鈐蓋在古籍上的藏書章,忠實地記錄了這一信息,主要體現為以實物補文獻記載之不足。眾多珍本、善本得以長期流傳。究其原因,藏書章功不可沒。鈐上他們富有個性的藏書章後,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文物價值與藝術價值有了更高的提升。
  • 大收藏家393期:汲古閣主人毛晉,中國私家藏書刻書第一人
    藏書事業畢竟需要強大的經濟支撐,田是必須種好的。毛晉就此開始了「為讀為耕身並司」的非凡生涯。毛晉的藏書樓名為「汲古閣」、「綠君亭」,另建「目耕樓」以藏通用本及抄校本,位於沙家浜七星橋西岸毛家宅基前後。藏書達84000餘冊。「虞山毛氏汲古閣圖」為明末著名畫家王鹹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為毛晉繪製。
  • 家中藏書的幾點好處
    電子閱讀又方便又便宜,家中藏書還有必要嗎?今天聊聊這個話題,先給結論:相當有必要。多藏書的好處立刻體現了出來:讓人感覺到很有學問。那位教授連辦公桌底下都用於藏書了,塞得滿滿當當,學問能小嗎?有一個誇獎別人的詞叫「書香門第」,「書香」之家,沒有書怎麼能行呢?面對訪客,總不能打開電子設備說:諾,我家的書都在那裡面?不僅要藏書,還要多藏,書櫥要大,那種滿牆式的最好,書香味濃,能夠震懾訪客。
  • 南昌20個書館書店,網紅打卡書香之城
    1、南昌市圖書館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洲路12號,與江西省科技館、博物館相毗鄰,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現有藏書90萬餘冊,報刊近700種以及《四庫全書》、線裝書7000餘冊。8、南昌灣裡區圖書館位於南昌市灣裡區幸福路253號,1979年建館,建築面積1534平方米,擁有報刊閱覽室、少兒閱覽室以及電子閱覽室,總藏量1萬餘冊,其中電子資源總量22套,地方文獻藏量60餘冊。
  • 蘇州「藏書羊肉」的起源
    藏書羊肉的「藏」念「Cang」「藏書」來自西漢朱買臣,「羊肉」來自清兵在蘇州的駐軍。西漢年間,吳人朱買臣出身貧寒,靠砍柴賣薪度日,朱買臣好讀書,又窮又酸,常遭村民嘲笑。妻子忍無可忍,求朱買臣一紙休書。果然朱買臣五十歲那年,在同鄉嚴助的引薦下,為漢武帝器重,任命為會稽太守,朱買臣藏書的地方被稱為藏書鎮,這是「藏書」二字的來源。
  • 王孺童 一位學者的藏書經
    不久前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王孺童集》,更是多達18卷,750萬字,涉及佛學、散記、藝評、詩詞、音樂、諸子、史籍等諸多領域,很多沒有見過面的讀者還以為他是個白髮鬚眉的長者。除了學者的身份之外,王孺童也是一位藏書家。從讀書,寫書,用書,再到藏書,王孺童對於古籍善本的研究、熱愛也日益深厚。
  • 萬樓街道:從「撤村」到「建居」 向著城市化闊步前進
    自2020年8月份正式啟動「撤村建居」相關工作後,萬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組織了專門班子實施攻堅,把此項工作當做頭等大事來抓,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頂格協調、靠前指揮,先後主持召開60餘次專題會議集中研究有關實施方案,建立了「黨工委領導、書記主抓、黨政共管、各方協同」的工作推進機制,從組織架構、村社規劃、人員安排等多個維度進行細緻研究,確保各環節的工作有序紮實推進。
  • 中國面積最大的大學,佔地面積9600餘畝,比一個小國家都要大
    中國面積最大的大學,佔地面積9600餘畝,比一個小國家都要大!隨著中國近年來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我們國家的教育也越來越好,我們中國國內有很多可以選擇的大學,對學生們來說最大的夢想就是清華大學吧。今天讓我給大家來繼續說這個旅遊,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那就別讓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床上,家裡,多出去走走,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好了,好了,咱們廢話不多說,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內容吧,但是,今天被選為中國十大最美的大學之一,而且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學校,我國佔地面積最大的學府在哪裡?你知道嗎?
  • 讀書不分富貴貧賤,但藏書真的需要財力支撐
    作者 |讀書客棧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在書店行裡眨眼就十二年了,時不時地聽到某某大家書籍散出了,某某的藏書出現在了拍賣會上,某某的後人在處理他的藏書,不禁唏噓。讀書不分富貴貧賤,但藏書真的需要財力支撐,遍數著名藏書人、藏書樓哪個不是非富即貴!書籍是讀書人一生重要的陪伴,是讀書人的精神寄託,嗜書如命者,不惜家徒四壁,更甚,用愛妾換愛書。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態,人走了,書就不香了,我之蜜糖,人之砒霜。
  • 肖戰不夜天戲竟然和藏書閣戲同一天拍的!
    不夜天戲和藏書閣都是《陳情令》著名的名場面,但是藏書閣的戲是少年求學時期,魏無羨是少年成名,不學有術,天天下水捉魚上天捉鳥成績還比被人好,仙門貴公子。整個表演就是無憂無慮,調皮搗蛋。藏書閣戲輕鬆快樂,不夜天戲觀眾跟著看一場戲下來也覺得上氣不接下氣,好像能感覺演到最後虛脫了一般。但是這兩場戲竟然是同一天拍攝的,驚豔!目前《陳情令》在日本播出,日本觀眾紛紛表示肖戰演技太好了
  • 西安新殯儀館本月試運行 新館佔地面積1365畝
    市殯儀館新館是西安建設規模最大的一個殯儀館,位於長安區鳴犢留公村處,南鄰韋鳴公路,東接政府特建殯葬專線,距西安城區約13公裡。新館佔地面積1365畝,一、二期佔地857畝,三期佔地508畝。計劃總投資7億餘元,年可火化遺體3.5萬具左右,能基本滿足西安城區及周邊地區不同層次的殯儀服務需求。
  • 籤名書和名人藏書的收藏
    那時的籤名書也不值錢,收了很多河南文化名人的藏書。很多都有籤名並且夾帶有信札,陸續收了幾百本,很多都是楊蘭春、張海、王澄等河南文化名流的藏書。到北京後,一年春節大年初一到潘家園逛舊書攤,只見有一摞幾十本籤名書,全是當代大名頭周光召、沈醉、李希凡等等,都是送給胡德平夫婦的籤名書。
  • 百萬藏書更名為小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貓閱讀疑是資本進場
    原標題:百萬藏書更名為小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貓閱讀疑是資本進場近日,網絡閱讀市場傳出一個消息,廣東百萬藏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更名為小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且增資到一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