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火熱 消費者在網上都買了些什麼?

2021-01-20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記者 佘 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往線上「搬家」的速度更快了——今年1月至11月,商品零售31.68萬億元,同比下降3.0%,但同期,全國網上零售額卻超過10.53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比1月至10月又提高0.6個百分點。

消費者在網上都買了些什麼?

「1月份搶口罩,線下買不著,只能去線上搶,最貴的時候4元錢1個。」重慶渝北區消費者李女士打開自己的網購頁面展示給記者看。「後來覺得買菜不方便,就在網上買菜買肉,什麼3年老鴨、5年老鵝、陽光玫瑰葡萄、內蒙古沙蔥……以前不好買,現在網上都有。」

李女士的網購愛好很有代表性。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全國消費者幾乎同時開啟了「宅」模式。至於宅得安全、宅得有趣與否,主要就靠電商和快遞小哥了。

拼多多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1月1日0時到1月20日24時,平臺累計售出口罩類商品36.3萬件,相比去年同期上漲近310%,維C泡騰片超過13萬件,上漲162%。同時,平臺上的84消毒液、白醋、板藍根等產品銷量也都有50%以上的同比漲幅。除了醫療、消毒用品需求大幅上升外,疫情期間水果生鮮、方便速食、數碼產品、兒童玩具、棋牌娛樂、健身器材等類目的商品銷量也出現了大幅上漲。

除此之外,在「宅」家防控疫情的日子裡,不少人開始利用充分的時間修煉廚藝。據天貓國際提供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至今年二三月份,進口廚房電器、食品原料等產品需求明顯增長。其中,英國摩飛多功能鍋、日本三明治機備受年輕人青睞,和面機銷售同比增長400%,麵條機同比增長280%。營養便捷的方便速食也成為新選擇。在天貓國際網購平臺,韓國速食米飯、越南鹹蛋黃泡麵、澳大利亞全麥即食麥片等都成為宅家熱門美食。

之後,隨著疫情逐漸好轉,能美美地出門顯然就更加重要了。在近期拼多多發布的初冬女性購物排名前十的熱門商品中,服飾類商品佔據了絕大多數,ins潮秋冬外套、鯊魚褲、光腿神器成為熱銷商品前三名,口紅也出現在了熱門商品榜單上。

現在回看,電商平臺不只幫消費者順利度過了疫情。為了幫助滯銷農產品順利賣出,各大電商平臺紛紛上線直播助農。以農產品銷售最突出的拼多多為例,截至10月31日,其相關助農專區和活動已累計成交5.5億單,賣出農副產品32.5億斤,幫扶農戶近108萬戶。

電商平臺熱賣的各種玩具、睡衣,原本很可能是要乘坐貨櫃漂洋過海的外貿商品,但因為疫情,它們只好留在了國內。助力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也成為電商平臺的積極作為。2020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拼多多發起的「美好生活中國造」活動,就通過工廠直播、家鄉好貨直播、萬人團等方式,向全國消費者集中展示了中國具備「低價優質」能力的產業帶,在外貿領域響噹噹的「中國玩具禮品之都」廣東汕頭澄海,「箱包之都」河北白溝,「中國竹鄉」、涼蓆主要產地浙江安吉,「中國家電製造業三大集群之一」浙江寧波,中國睡衣主產地廣東普寧等都參與其中。

直播帶貨毫無疑問是今年電商最大的熱點。據商務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電商直播就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觀看人次超500億,上架商品數超2000萬。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認為,今年整個消費市場的發展在8月份開始加速恢復,可以進一步判斷,消費還是引領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從結構來看,目前的線上消費實現了消費增長的引領作用。

另外,新生代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軍,在一些細分消費市場,比如旅遊市場,「90後」消費者佔比接近50%,在餐飲消費中,「90後」及「95後」佔比達到51%。對這些年輕人來說,消費者理念將更加理性,簡約、實用性強、性價比高的商品和服務更受歡迎。這也是未來電商發展的發力點。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如何將火熱的直播帶貨帶入法治軌道
    直播帶貨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網際網路電商營銷模式。經線上直播平臺播出,通過主播的推介,讓消費者了解商品和服務,吸引和推動消費者在線購買商品和服務。直播帶貨將網絡視頻直播與商業營銷相結合,藉助直播平臺達到推銷商品和服務的目的。在促進商品和服務在線銷售的同時,也實現平臺和主播的流量變現,已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新業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達到新高度。
  • 曝光:直播帶貨假貨TOP100
    鉛筆道在眾多消費者血淋淋的教訓中,篩選出100種最常出現在投訴名錄中的商品,排名不分先後。 假貨泛濫透露著直播帶貨的商業隱憂。從熱度上講,直播帶貨已然成為2020的風口。但從商業價值角度,直播帶貨未來會成為新的商業業態嗎?
  • 直播帶貨的「特別吸引力」是什麼?
    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買它買它買它」成為網絡熱詞——直播帶貨為什麼這麼火?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央視公益直播為湖北帶貨超億元,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直播6場帶貨1億元……商務部大數據監測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直播帶貨頻上熱搜,「買它買它買它」儼然成為當下的網絡熱詞。
  • 曝光:直播帶貨假貨TOP100|古董|紫水晶|直播|翡翠龍牌|古錢幣|古巴...
    從熱度上講,直播帶貨已然成為2020的風口。但從商業價值角度,直播帶貨未來會成為新的商業業態嗎?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直播帶貨的商品多物美價廉,但難免會有渾水摸魚的商家。」31、阿瑪尼服飾消費者直播間買的阿瑪尼三件套直播間內說正品專櫃貨,又拿出了各種證明。收到貨後,阿瑪尼的標是貼上去的都能撕下來。32、卡帝樂商家在沒繳納保證金前提下開直播賣假貨,卡帝樂鱷魚夾克原價799的商品在直播間裡秒殺價68,投訴至快手官方後,一直推脫不予處理。
  • 保險直播帶貨?小心別被「帶籠子」
    近期,網絡直播「帶貨」之風吹到保險領域,成為保險營銷新時尚。多家保險公司高管走進直播間「帶貨」, 創下「首場帶貨近1000萬元」「 一場直播保費成交額超4億元」等銷售佳績。火熱的「保險直播」真有看起來那麼美嗎?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保險主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保險產品專業性較強且條款複雜,易產生理賠糾紛,恐怕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美。
  • 直播帶貨這麼火,對寵物店有什麼影響?
    相信大家都知道,直播帶貨這件事一直都存在,由於近期疫情發生,這件事情變得風頭更盛。  很多企業都加入了直播帶貨的行列,很多企業的一把手都親自參與直播帶貨,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老羅抖音帶貨、格力董明珠帶貨。  寵物行業也不例外,不少人也已經開始了行動,這就是我們以前聽說過的F2C模式。  這個模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廠商直接對接到消費者,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
  • 「直播帶貨」問題多,如何加大監管力度?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孫煊哲 這兩年,「直播帶貨」火爆網絡,一場直播甚至可拉動幾億元的消費,在促消費、擴內需、助脫貧方面帶來很好的促進作用。然而由於缺乏有效監管,「直播帶貨」也存在著商品與實際不符、以次充好、誤導消費者等問題。如何破解?來聽聽省政協委員有何建議。
  • 直播帶貨,沒有想得那麼美
    (受訪者供圖)要說目前什麼行業最火,直播帶貨肯定是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隨著直播帶貨銷售成績不斷創新高,帶貨主播們紛紛躥紅,這種新業態逐漸走出新高度。但在行業爆發背後,直播帶貨業內經歷了怎樣的變革?行業未來將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快速增長的行業規模能否延續?被不少人羨慕的電商直播,是否能不斷創造財富奇蹟?請看經濟日報記者的調查。
  • 直播帶貨頻頻「翻車」,食品安全成「硬傷」?誰來為消費者負責
    1直播帶貨頻頻「翻車」 食品安全隱患多1羅永浩直播的麻辣小龍蝦被指價格虛高曾因虛假廣告被處罰4月1日羅永浩直播結束不久,就有網友指出,羅永浩直播間的部分產品有「前科」。比如「信良記」麻辣小龍蝦曾因虛假廣告被北京市密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900元。羅永浩全程直播推薦的商品價格,很多網友普遍表示也沒有什麼競爭力。
  • 羅永浩的直播帶貨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直播帶貨
    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任何一個事情,即使你做得再完美,始終都逃不過褒貶不一的現實。因此,我們在看待羅永浩直播的問題上並不能夠僅僅只是從羅永浩這個人來著手,而是需要繞過羅永浩去探究有關直播帶貨的底層邏輯。只有這樣,羅永浩的直播才能回歸到直播本身,而不是摻雜了對羅永浩本人的好惡。
  • 直播帶貨漸成中國商品銷售新風尚
    遼寧聯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網絡主播在進行網絡直播。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新華社瀋陽5月18日電(記者陳夢陽、白湧泉、李宇佳、王炳坤)「正經挺好吃」「我尋思再搞一波」「老過癮了」…… 因富有感染力的笑聲而在網上被稱為「哈哈姐」的許夢楠是地道的東北人,從零起步的無名網絡主播,到擁有百萬粉絲的專業帶貨達人,直播帶貨改變了她的生活。
  • 直播帶貨疊加6·18 家電行業二季度業績有救了?
    「市場依然存在,只是你的方式需要改變,要讓消費者跟你的距離更近」。6月18日,嘗到直播帶貨甜頭的董明珠 再次走進直播間,與數位嘉賓體驗格力全屋家電。當天董明珠的直播換來了102.7億元的銷售額。這是董明珠第5次為格力直播帶貨。
  • 做了直播帶貨,我越來越窮
    12月23日,發酵超過一個月的辛巴帶貨假燕窩事件公布調查結果,辛巴涉事直播公司擬被處罰款90萬元。此前,辛巴團隊回應稱截至12月6日賠付消費者2400萬元,其曾承諾退賠超過6000萬元。辛巴或許是為直播帶貨問題付出代價最大的知名主播,但並不是唯一一個。12月,羅永浩公開承認其直播所售羊絨衫為仿貨,將對兩萬名消費者代為進行三倍賠付,據測算,金額約為480萬元。
  • 從「小眾圍觀」到「大眾狂歡」——疫情催動直播帶貨井噴觀察
    如今,給你一部智慧型手機,你又能「撬動」什麼?一場直播千萬次觀看、點讚,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成交,帶貨商品小到口紅,大到重型卡車……疫情之下,憑藉手機「撬動」的直播帶貨異軍突起,賺足了人們關注的眼球,在許多商家的轉型自救中一躍成為5G時代的風口行業。
  • 從辛巴到羅永浩,直播帶貨為何總翻車?
    文|孫小婷在直播間購物,對很多消費者來說,已不是一件新鮮事。當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駛入快車道時,今年的電商直播行業也頗有點全民帶貨的趨勢。明星、網紅、企業家紛紛試水,直播間裡熱鬧非凡,但背後的選品流程卻鮮為人知,這也讓直播帶貨翻車事件時有發生。
  • 「直播時代」李佳琦帶貨背後的細節
    ,美ONE的一切都烙上了李佳琦的印記。而那個四年前從南昌通宵開車奔赴上海的嶽陽小夥子,如今已成為「直播帶貨」的代名詞。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新品開發。花西子想讓消費者看到,花西子不僅有顏值,更要有實力。在會議上,李佳琦與直播間激情滿滿的工作狀態不同,他會禮貌地等待對方把話說完,然後試驗產品,思考良久後,會對產品犀利點評。他對細節的精益求精,讓品牌方不敢懈怠。
  • 2020年直播帶貨全面爆發後進入冷靜期
    ●2020年,幾乎重大的民生問題都和新冠肺炎疫情息息相關,它滲透到人們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而直播帶貨的盛行即是影響最為深遠的觸動之一●直播帶貨要想像電商一樣成為成熟、常見的商業模式,不得不經歷漫長的過程。
  • 「直播帶貨」的風口如何持續吹風?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羅永浩老師正是這一理論的狂熱追隨者,他數次前往風口,企圖起飛,但每每結局都是壓滅風口,失敗告終。 2019年是直播電商元年,直播帶貨成了新的風口,羅老師在2020年3月份宣布加入抖音,開始直播帶貨,立志成為「帶貨一哥」。然而幾次直播帶貨翻車,道歉聲頻繁出現。 5月20日晚,羅永浩在微博致歉。
  • 交個朋友主播朱蕭木:直播帶貨為何能讓新品牌爆發增長?
    直播帶貨第一個要看賣什麼;第二要看品宣程度怎樣,能夠讓更多的什麼標籤的客戶知道你,怎樣才能出圈。這兩點都比較重要。像薇婭、李佳琦、羅老師(羅永浩)等,這些都比較有保障。直播帶貨的人、貨、場哪個更重要?第一重要的當然是貨,是供應鏈。交個朋友其實不是一個主播公司,不是我們直播的技巧有多好。真正的核心是——如果選品好、折扣好,你就是放只狗在那賣,貨也能賣出去。
  • 警惕直播帶貨的「低價售賣」陷阱
    據《新京報》1月5日報導,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部分直播帶貨套路滿滿,演戲砍價、哄抬價值。還有主播低價售賣三無日化產品,一些衛生用品生產商,甚至專門生產劣質溼巾,專供直播帶貨。有業內人士透露,「便宜貨」已成直播間引流手段,而消費者買回家的廉價商品可能過不了「質量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