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和飲食的進步,不少「富貴病」也相繼發生,其中痛風就是三高之後的第四高,目前我國已有1億人患上。
痛風的本質是體內尿酸水平升高,析出尿酸鹽沉澱在關節、骨骼處,造成關節腫脹、疼痛的感覺,就如同老虎在撕咬關節一樣。
人體內的尿酸值,男女略有不同標準:
男性,應該在149~416μmol/L範圍內。女性,則為89~357μmo1/L。60歲以上的男性,250~476μmol/L。60歲以上的女性,190~434μmol/L。
一般,尿酸超過420μmol/L,就定義為高尿酸血症,也就是高尿酸,大部分人,在尿酸剛超標時,並沒有任何不適症狀,最容易被忽視。
高尿酸,痛風最愛找這6類人,預防可不只是遠離海鮮啤酒這麼簡單!
1、男性
數據表明,痛風患者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5:1。男性為什麼比女性更容易患痛風呢?
女性身上有先天性的優勢,因為雌激素佔了上風,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洩,並能幫助抑制關節炎的發作。
而男性呢,體內雄激素更多,雄激素特別鍾愛尿酸,會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出,導致尿酸在體內的含量升高,加快尿酸結晶的形成和沉積,最終招來痛風。
2、嗜酒如命的人
因為酒精中的乙醇會在體內代謝,形成乳酸,而乳酸會抑制尿酸的排出,同時乳酸構成血液的酸化,下降尿酸的溶解度,構成尿酸的結晶,這種結晶是引起痛風的原因之一。
3、愛吃肉、海鮮的人
痛風要忌肉,忌的主要是指豬牛羊等紅肉。可以選擇吃雞鴨魚蝦等白肉,同時要儘量選擇瘦肉。同時也應當避免食用海鮮、河鮮等水產。
4、有家族史者
痛風是一種先天性代謝缺陷性疾病,10%~25%的痛風病患者有陽性家族史,痛風病患者的近親中有10%~25%存在高尿酸血症。
5、當過運動員的人
運動員活動強度比普通人高,體內ATP燃燒分解更多,體內自身產生的嘌呤含量會更多,而且如果運動員有關節受損的情況,那就更容易得尿酸。
6、中老年人
沒錯,中老年人也更容易得痛風,女性如果在絕經之後,雌激素下降而雄激素上升,就容易得痛風,在60歲以後,人的關節老化,加上鈣流失,痛風就開始找上老年人。
警告:身體出現這些症狀,代表你的尿酸已經很高了
1、關節——關節紅腫、疼痛、僵硬、發熱、麻木、酸脹;
2、尿液——尿液異常,顏色很濃,有大量泡沫;
3、睡眠——關節劇烈疼痛,腰痛背痛,頻繁起夜,經常口渴;
4、腎臟——腎結石,伴有腎絞痛、血尿;
5、血壓——血壓也會出現異常;
6、下肢——異常水腫,以及眼瞼水腫;
上面症狀,佔1個以上,都要儘快控制尿酸,尿酸高如果不控制,
將來就有可能引起痛風,嚴重的話還會引起腎衰竭!
夏季是痛風高發期,不想尿酸高,謹記做好5件事,痛風繞道走
1、管住嘴巴
俗話說病從口入,像啤酒,海鮮、燒烤、瓶裝飲料等這類的食物最好學會忌口,因為這類的食物嘌呤含量是非常高的,進入身體內就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給身體各項內臟器官增加很大的負擔,容易誘發痛風。
2、多喝水,常飲茶,不憋尿
日常要保證2000ml以上,有利於排尿,增加尿酸的排洩量,從而降低尿酸水平。光喝水可能作用不打,可以在水中加入些利尿降酸的小植物。
菊苣梔子茶,主要是由菊苣、梔子、葛根、百合、桑葉5種天然植物組成,天然無刺激,沒有任何副作用。
菊苣根:可降低痛風性關節炎的關節腫脹,明顯抑制痛風性關節炎,具有降尿酸和修護脾、腎之效。
梔子:可促進尿酸排洩,降低體內血清尿酸水平。
葛根、百合、桑葉:可利尿、消腫、解毒。
【有需要的,可以點擊下方↓↓↓獲取同款黃金配比茶包】
3、晚上少吹空調夜間時,人體內的溫度就會有所降低,尿酸鹽在溫度低的情況下更加有利於結晶,很容易會沉積在人的關節處,誘發疼痛。
4、適當運動
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這樣才能夠有利於加速體內尿酸的排出,有利於預防痛風的發作。比如慢跑、練太極等。
5、控制體重
有研究表明肥胖的人更容易會出現尿酸偏高,容易出現痛風的情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體重,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這樣才能夠有利於控制體內尿酸的升高,將尿酸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內,預防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