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18日)凌晨0時許,北大生命科學院大樓地下室起火,部分實驗室受損。
學生稱,現場是斑馬魚水體實驗室之一,數千條魚死亡,佔總數2/3,事故原因疑為水循環系統老化短路。為此,一些博士生可能因損失數據而延遲畢業。
實驗室起火
學生搶救斑馬魚
生命科學院大樓位於北大東門附近,其地下一層「魚房」,為亞洲最大的斑馬魚水體實驗室之一。
據一名學生稱,昨日凌晨0時許,他們陸續接到同學電話告知魚房起火,遂匆匆前往救援。到達大樓時,門前已經排著多輛消防車,並被警戒線封鎖。
「我們都很擔心(斑馬)魚的安危。」該學生回憶稱,待火情控制時,與實驗有關的學生幾乎全部到場。大家等待消防員撤離後,分批戴上防毒面具和手電筒衝入現場搶救。
「裡面煙霧很重,魚箱上都蓋滿了厚厚的菸灰。」學生說,打開蓋子,一條條斑馬魚被燻得漂浮在水面,大家都很痛心。
2/3魚死亡
學生學業受影響
昨日下午3時許,數十隻藍色的魚箱擺滿了生科大樓一層大廳,學生們不時前來查看。
據學生介紹,斑馬魚水體實驗室裡擺放著大小不一的魚箱,裡面有各個年齡段的斑馬魚,小到魚卵,大到成年魚。
學生們稱,這些魚都是用於實驗,因為斑馬魚的培養周期短,外觀透明,便於觀察現象,所以藉此研究人體的生長發育。培養的魚適用於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研究。此次事故中,數千條魚被燒死,佔總數的三分之二。因樣本損失慘重,所以大家需要重新製作相對應的樣本。「一些博士的研究複雜些,觀察周期長些,相對來說費的時間更多,重新研究新樣本,可能會導致其推遲畢業。」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欲進入該學院採訪,遭門衛拒絕,其學院院長手機一直處於關機狀態。至昨晚9時截稿時止,記者多次撥打北大宣傳部負責人電話,均被其掛斷。
學生們稱,此次事故的原因,疑為水循環系統老化短路。目前,校方已給該學院學生發送電子郵件,提醒學生們注意實驗室內電路安全。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