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人之常情,每個人都不能避免,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吃出來的病,拉出去」,所以這也就告訴我們,身體的狀態可以從大便的形狀、顏色還有形態能夠觀察出來。
那麼你們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就是在拉生廁所的時候,剛開始出來是硬的,後來就是軟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是身體出現了問題嗎?
有這樣的一個案例,前一段時間,醫院來了一個50多歲的阿姨,她說自己在上廁所的時候,前面的大便非常地乾燥,後面的大便就是軟的,而且在用力的時候,就會出現劇烈的疼痛,還有少量的便血。
後來在檢查中的過程中發現,原來是因為大便太過於乾燥,在用力的時候,由於大便的堅硬,損傷了肛門周圍的皮膚,出現了小的裂口,需要進行積極治療,否則很容易引起感染,還可能會出現膿腫。
正常的大便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正常的大便應該是有形狀的,就像是一根香蕉一樣,而且不軟也不硬,要想看大便的軟硬程度,最重要的還是大便當中含有水分的多少,水分太少就會變得很乾,水分太多就會不成形。
大便前硬後軟到底是因為什麼情況呢?
這種情況可能是由幾種原因引起的:
主動憋得
有不少人總是會在不恰當的時候出現想上廁所的情況,因為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得不憋著,因為我們的直腸有很強大的控制能力,能夠把大便給憋住,大便在腸道中留存的時間太長,腸道中的細胞就會吸收大便當中的水分,水分被吸收以後,大便就會變得堅硬,而距離肛門最近的就是最早形成的,也是水分被吸收最多的,所以比較乾燥。
而在後面形成的大便,在腸道中待得的時間很短,水分就只是減少了一點,或者還沒有被吸收,就已經被排出來了,所以就會在排便的時候出現,前面的大便是硬的,後面的大便就是軟的,這並不是便秘引起的,只是憋的時間太長了。
被動憋得
可能便秘的患者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這些患者的肛門反應是比較遲鈍的,對於排便非常的不敏感,正常情況下在腸道中積累一定的糞便就會想要排出,但是便秘的患者需要積累很多的糞便才會有排便的感覺,所以前面的大便就會變得乾燥,後面的大便就會變得軟。
腸道紊亂
人如果想要進行正常的大便,就要保證腸道能夠正常地消化吃進的食物,如果是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就會加重腸道的負擔,腸胃就不能進行正常的運動,身體代謝就會出現異常情況 ,大便就會出現異常情況,而大便前硬後軟就是異常情況中的一種。
所以大家為了身體健康,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當大便出現這樣的情況以後,要找出問題的所在,這樣才能早點進行治療,防止加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