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習慣在晚上泡泡腳,能夠消除一天的疲勞有助於睡眠;而且是養生的關鍵,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
但是泡腳時,應該注意以下5個問題:
1、最佳時長15-20分鐘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20分鐘為宜。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覺能力差,應由家人先試水溫,防止發生燙傷。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悶、頭暈,應暫時停止泡腳,休息一下。
2、泡腳最佳時間晚上9點
選擇這個時間泡腳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這個時候腎經的氣血較為衰弱,這時候泡腳,體內熱量會上升,身體血管會擴張,有利於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同時也能取得不錯的養腎效果。
泡腳要儘量避免在過飢、過飽或進食的時候進行,飯後30分鐘內也不適合泡腳,會影響腸胃對食物的消化。
3、泡腳最佳感覺微微發汗
如果覺得後背有點潮,或額頭微微出汗了,就算是泡好了。注意,千萬不要出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會傷心。微微出汗說明經絡上下貫通,這也是證明經絡通暢與否的一個辦法。
4、泡腳時不宜三心兩意
做泡腳時不要看書、看電視,這樣容易達到「引火歸元」的效果。
5、水量不可太少
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或搪瓷盆,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最好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一到熱天,很多有腳氣(也就是我們說的腳癬、香港腳)的人又要犯了。腳氣臭味不說,本身也十分痛苦,奇癢難忍,還會長水泡,爛皮膚。
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個中藥方泡腳:
苦參、金銀花、蛇床子、白蘚皮、蒼朮各30克,生大黃、黃連、黃柏各20克,荊芥、防風各10克。水煎取濾液涼後浸泡患足20-30分鐘,每日2次,浸泡後拭乾,用無菌紗布包敷,5劑為1療程。一般用藥1-3個療程即可痊癒。
這個方子裡的材料,基本都有清熱解毒,殺菌止癢的功效,經臨床驗證,對腳氣的治療效果非常好。但由於要每天泡,就得每天熬藥取汁,很多人嫌麻煩,就很難堅持。
哪些人群不宜泡腳: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這些人群泡腳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會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註: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