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創會系列分享第六期】創業者常見的六種認知偏差

2021-01-09 騰訊網

10月24日周六,我們漢創會線上系列活動第六期有幸邀請到康黎醫學CFO、董秘張軒榮張總為我們帶來分享。以「創業者常見的六種認知偏差」為題,從六個方面詳細展開。帶領創業者對創業有了全新或是更深入的認知。全程乾貨滿滿,精彩不斷,小編將張總的分享內容進行了整理並對其中篇幅較大的、感觸頗深的內容進行單獨羅列,希望可以帶領大家領略其中一二;也歡迎各位閱讀張總的新作《老軒創投課》,其中會有更具體更詳細的相關創業內容。最後借用張總的一句話:祝各位享受創業!

分享大綱

創業者常見的六種認知偏差

一、 以為賽道寬有經驗就行

優秀的工作者不一定是優秀的創業者

二、 以為可以一直To VC

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來積累自身企業壁壘、市場、團隊、成長等

三、 以為BP可以隨便做做

過多贅述、邏輯不清晰的BP是無法打動投資人的

四、 以為財務就是記個帳?

企業所處階段、狀態、經營的痕跡都會顯示在報表上

五、 以為管理就是開個會

學習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

六、以為註冊制門檻低

大方向一定是越來越好、越來越鼓勵的,但門檻並不會降低

以為賽道寬有經驗就行

優秀的工作者一定是優秀的創業者嗎,並不是。大型企業的運營到了一定狀態與階段之後,有了一定的隱形資源與平臺來幫助企業慣性地向前跑,然而對於創業者來說,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對於這一點,創業者從思想上、文化上、感覺上、認知上都需要有一定的準備。

張總還提到一個對於早期創業者非常有借鑑意義的「最小化產品」思維。其用書中的一個案例進行展開——「別踩白塊」。

這款在上市一年後下載客戶數超過兩億的小遊戲僅由兩位開發者花了一天半的時間進行研發。撇開小遊戲本身的設計感與趣味性,在其投入市場初期,便運用了「最小化產品」思維。他們從身邊的人開始測試,通過這一批最早的反饋,進行不斷調整;通過這一個極小的入口,以極低的試錯成本開始起步,並通過這種方式積累了大量的基礎客戶。

通過提供最小化可行化產品獲取用戶反饋,並在這個最小化可行產品上快速迭代,直到產品到達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對於早期創業者來說,能夠快速驗證團隊目標、快速試錯。

以為可以一直To VC

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來積累自身企業壁壘、市場、團隊、成長等

以為BP可以隨便做做

一個快速發展的、慎重對待自己未來產品與未來戰略的公司,不應對BP抱有隨意的態度。BP有助於讓創業者重新梳理自己的商業模式、戰略定位與未來發展思路。

從投資人的角度,張總列舉了BP可能存在的內在與外在問題。

外在問題:文件尺寸太大、頁數太多

內在問題:邏輯不清晰

BP過大的尺寸大部分來自文件內的插圖過大或內容過多。前者在電腦中非常容易解決,適當的縮小圖片尺寸並不會對呈現出來的效果有過多影響,而過大的BP對於投資者來說,可能不便於隨時打開並分發給對創業者公司有幫助的潛在合作夥伴。

而對於後者,過多內容的堆砌並不代表能傳達投資者想知道的一切。電梯理論又或是錢學鋒錢總所傳授的魔鬼路演三步法等都在告訴創業者,在有限的時間內,將企業的精髓、差異性與未來發展有邏輯地傳達給投資人才是最重要、最需要下功夫的。

以為財務就是記個帳

創業者需要對財務有所了解,一些常見的比值例如毛利率、存後周轉率等,這些數值對於創業者來說具有比較功能,讓創業者可以更直觀的明白自身企業所處階段與狀態。企業經營的痕跡都會顯示在報表上。

以為管理就是開個會

Learing capacity——學習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

以為註冊制門檻低

註冊制之下,大方向一定是越來越好、越來越鼓勵的,但門檻短期內不會降低,請企業不要報以僥倖心理,做好基礎工作,公司的基本面和增長邏輯還是是否能IPO的根本。

- 關於A輪學堂 -

初創企業從天使輪邁向A輪過程中,會面臨形形色色難題,諸如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如何與VC談估值以及完成A輪融資等。創始團隊需要系統的知識和培訓以及更精準的圈子來面對融資的挑戰。「A輪學堂」旨在打造國內首家以A輪融資為主題的創投社區,為初創企業和投資人提供線上資訊與社交、線下培訓與路演等服務。「A輪學堂」雲集國內創業與投資大咖,已奉獻近20期「大咖分享」及「A輪秀」,同時已完成七期「Founders Class」,匯聚200餘位優秀的早期創始人。社會上A輪融資成功率僅1%,通過七期培訓近30%學員企業成功完成下輪融資。A輪學堂旗下AC創服主要服務於學員企業,幫助學員企業對接優質的FA和潛在投資人,目前已累計服務近十家學員企業成功完成後輪融資。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相關焦點

  • 作為領導者,如何克服認知偏差?
    陳老師給我提供了一點有益的認知。 按照陳春花教授的說法,企業要達到這個目標,最重要的一點是領導人的自我認知與反思,然而作為領導人,大家常常有三個認知障礙:自我,事實和經驗。今天就這一點分享我的感悟。 「自我」就是過度自信,做得好的都是自己的功勞,做得差的都是別人和環境的問題。
  • 投資中的認知偏差:確認偏差
    這種現象來自於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偏差:確認偏差(Confirmationbias)。確認偏差,也被稱為證實性偏差。是個人選擇性回憶、搜集有利信息,忽略不利或矛盾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詮釋。確認偏差也指人一旦產生某個信念,就會努力尋找與它相符的例子,並無視那些不符的。
  • 認知偏差導致了行為偏差——解讀《寄生蟲》悲劇原因
    兩家人對「氣味」的態度和行為,截然不同,導致沒法真正和諧共處,如果據以心理學的「認知偏差」進行解讀,就不難理解其悲劇性了。所謂「認知偏差」,指的是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典型表現有顯著性偏差、生動性偏差等。社會知覺中常見的刻板印象、暈輪效應等均為某種形式的知覺偏差。是個人知覺具有選擇性的特徵所致。
  • 遠離3種認知偏差,你也可以認知升級,事半功倍
    認知盲點導致認知偏差我們在面對一個事物時,通常都會遇到以下兩類認知誤區:一類是認知盲點,一類是認知偏差。所謂認知盲點,就是對於我們來說,這件事是完全陌生的,當它出現的時候,我們完全覺察不到怎樣思考,怎樣行動。但是客觀環境又使我們又不得不有所反應,要麼表達些什麼,要麼去做些什麼。
  • 「認知偏差」是熊孩子的誘因:愛他的最好方式,是修復認知錯誤
    但有的孩子確實連犯錯都不知道,自己錯的哪裡了,其實這是孩子的「認知」產生了偏差。案例豆豆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住,直到六歲才被父母接到身邊。以往豆豆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豆豆的要求大多被滿足,老人對於孩子的要求極少有不答應的,孩子也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豆豆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之後,也是我行我素。
  • 批判性思考之難:阻礙我們思考的8種認知偏差
    對此,本文整理了8種常見的認知偏差,聊一聊人類在思考時常常會犯的一些錯誤。不過,受限於篇幅,對其背後的機制我們不作探討,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翻閱相關文獻。1證實偏差證實偏差(confirmation bias)是指人們傾向於尋找支持自己假設的證據,拒絕與自己觀點相矛盾的證據。
  • 入圈第N天(第6期):自閉症的認知偏差是如何形成的?
    我將通過這一期,論證我的觀點,並講一講各界對自閉症的認知偏差是如何形成的。 我在和向家長解釋自閉症狀時,經常發現同一個自閉症術語,在我和家長間存在嚴重的認知偏差。以至於我必須先聲明自己的標準,才能順利地解釋自閉症。
  • 如何調整青春期孩子的認知偏差?
    後臺有很多媽媽問我:「如何調整孩子的認知偏差?」,在這兩年中,我接觸到很多案例中,也確實見到了想法偏激,認知偏差的孩子,他們或認為這個世界都是陰暗的,活著沒有意義,或認為不考第一就不去考試,或認為老師同學就是在針對他,等等,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出現這樣的認知偏差呢?
  • 洞察認知偏差 回歸理性投資
    這個系統會誘使人們出現各種各樣的系統性心理偏差,這就是心理學意義上的認知偏差。這些偏差讓投資者陷入誤區,它們都具有個體性,並且以隨機方式發生在投資者當中。1、過度反應偏差投資者對壞消息的反應通常甚於好消息,比如當公司發出盈利預警時,很多人就會恐慌性地拋出股票。這種過度反應偏差結果其實就是對與其偏離預期的負面現實做出過度反應。
  • 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認知偏差-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 fallacy)是一種批判性思維中的錯誤,一個人以一個小的陳述或猜想開始,然後建立在一系列相關事件的基礎上,最終導致一個大概率為負面的結果。簡而言之就是以偏概全,然後此偏見會像滾在斜坡上的球一樣,越滾越厲害,進而無限放大一個基於小的猜想所帶來的主觀臆想的結果。
  • 「都是為你好」太多只是情緒綁架,父母的認知偏差可能會害了你
    而這歸結起來,大體不過就是認知偏差所出的問題。02認知偏差普遍存在於每個人中其實,每個人都有認知偏差,即便是專家、學者,乃至於我們尊為「聖人」的孔夫子也一樣如此這或許說的是氣話,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其實人都是存在認知偏差的。這個案例其實和很多父母認為,所有不結婚的男男女女都是不幸福的,是一樣的道理。因為認知偏差,所以在父母眼中認為,孩子就應該都結婚生子,否則人生就是失敗的。其實,不僅是人存在認知偏差,動物也一樣如此。
  • 葉海林:身份認知偏差對中印關係前景的影響
    引子本文在簡要回顧中印關係70年曆程的基礎上,重點討論身份認知偏差對雙邊互動過程產生的影響。本文認為中印的身份認知偏差主要體現在雙方的國際地位和戰略角色想像以及互動的成果預期方面,進一步討論了身份認知偏差對中印兩國產生的不同影響,並就中印關係的最優前景和次優前景做出了展望。2020 年是中印建交 70 周年。70 年以來,中印雙邊關係幾經波折,跌宕起伏,畫出了一條蜿蜒輾轉的軌跡。
  • 摺紙分享系列No.42 總第一百零八期 鞭蛛
    無鞭目包含3科130種。這類蛛形綱動物又被稱做無尾鞭蠍,蛛形綱(Arachnida)無鞭目(Amblypygi, 有時作Phrynichida)130種動物的總稱。體長8~45釐米(0.3~1.8吋)。須肢的邊緣多刺,用於捕食。第3附肢為長鞭狀觸鬚。外形稍似有鞭蠍(鞭尾蠍),但無尾(鞭節)。         注意:鞭蛛≠鞭蠍。
  • 淘寶中差評「消失」,會造成消費者網購認知偏差嗎?
    縱觀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歷程,電商平臺商品評價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由來已久,商品詳情頁面融合好評、中評、差評的階梯化評價體系是消費者初步獲取對商品評判認知的重要信息要素。時至今日,淘寶C店評價體系發生變化。
  • 巧用「投射效應」,避免孩子產生「自我認知偏差」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的孩子在人際關係中自卑,因為他們總是害怕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同齡人造成困擾,被別人不喜歡;有的在與人來往時,非常自負,因為在這些孩子的眼裡,自己眼裡心裡的世界就是全部,以自我為中心,是這種類型的孩子,身上最明顯的標籤。
  • 「心靈之聲」第六期——如何塑造陽光心態
    「心靈之聲」第六期——如何塑造陽光心態 2021-01-11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床上常見的六種精神、心理障礙及其症狀表現?
    原發性的精神障礙,都是獨自發病,例如腦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思維認知障礙,表現為無法像正常人思考和交流等;  繼發性精神障礙,除了具備思維認知障礙以外,往往還有情緒低落或異常興奮、自言自語、侵擾他人的症狀。這時候需要考慮抑鬱症、躁狂症等因素。
  • QQ飛車手遊榮耀勳章第六期桃花源玩法攻略
    小編今天給各位玩家朋友們帶來的是QQ飛車手遊榮耀勳章第六期桃花源玩法攻略,很多的玩家朋友們最近在問QQ飛車手遊的遊戲中第榮耀勳章第六期應該怎麼玩嗯?榮耀勳章第六期都有哪些獎勵呢?小編特地幫大家整理匯總了關於本次活動的玩法攻略,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 一位創業「旁聽生」的感悟:我竟然比創業者還緊張
    在實戰中獲得真知當然工坊不是光 challenge 項目,也會指導大家提升認知,討論創業過程中一些關鍵問題,帶大家一起思考:比如說怎麼找到 PMF?合伙人到底意味著什麼?創業者怎麼去和投資人有效溝通?……大大小小几十個問題,也就是加入工坊後主要要探討的模塊主題。
  • 貓咪護理—20—貓咪常見的六種嘔吐情況
    貓咪嘔吐是很常見的現象,嘔吐也許預示著貓咪身體的某種不良情況或者潛在疾病。嘔吐的原因有很多,鏟屎官應該掌握一些常見的嘔吐情況,以便在自家貓咪發生嘔吐時,能夠及時作出正確的應對措施。 貓咪的嘔吐物有多種情況,不同的嘔吐物對應著不同的嘔吐原因,下面介紹六種常見的嘔吐情況,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