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偏差導致了行為偏差——解讀《寄生蟲》悲劇原因

2021-01-09 陳柏圻聊娛樂

2019年,韓國影片《寄生蟲》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有朋友推薦過,一直沒記起看。今天,偶然間,查閱別的影片名字跳出了《寄生蟲》。擇日不如撞日,臨時決定選擇了這部影片。

影片故事情節不繁雜,主要兩個家庭有關:一個是貧窮住在地下室的金家,陰暗潮溼,又髒又臭,屋子裡還常年漏水斷電。一家四口,工作不穩定,以折披薩盒為營生。另一個是富有住別墅的樸家,高級住宅區,視野開闊,男主人公工作豐厚,一兒一女,女主人全職太太,家有傭人,衣食無憂。

就這樣兩個天差地別的家庭,因為金家兒子基宇在朋友的推薦下,到樸家給其女兒多惠做英語家教,讓兩家人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隨後,基宇便開始暗中設計,把家人一個個介紹進這棟高級住宅裡工作,妹妹成為了美術老師,爸爸變成了司機,媽媽擔任了管家……

就這樣慢慢地,他們成為了這戶人家的寄生蟲。但是,好景不長,他們用謊言不道德行為換來的這一切,很快被前傭人發現,而且,前傭人的丈夫也住在地下室,於是,在一次家庭聚會上,衝突爆發,基澤看到事情敗露,兒女都流血倒下,就在這麼慘絕人寰的狀況下,樸社長居然還捂著鼻子嫌棄氣味,於是衝上去給了一刀。最後基澤來偷偷到了樸家地下室裡生活,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告訴他自己現在過得很好。兒子基宇最後寫給爸爸一封信,信中他寫道,從這一刻開始,他要努力往上層走,賺錢買下那間豪宅,而爸爸只需做的就是,堂堂正正的從下面走出來,感受久違的陽光。

整個影片似乎沒有刻意描繪出一種悲傷氛圍,但,我們都清楚,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種悲劇。其中投射出了太多深刻的問題,例如,韓國社會貧富兩個階層的社會問題和人性等問題。我只想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影片人物悲劇命運的原因。

心理學教授申荷永說過,"陰影"是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專業術語,大意是指"一個人不願意成為的樣子"也可將其理解為"人格的陰暗面",人們要去掩蓋的所有負面存在,人性中的劣勢、弊端,甚至是"邪惡"。榮格理論顯示,任何人在擁有其誘人或充滿魅力的"人格面具"的背後,也都會掩埋著他自己的"陰影",那是他隱藏起來不想讓別人看到的一面,惟有意識到陰影的存在,我們才有機會將其克服,或者救贖;不然,就只能任由陰影來擺布;或將其"投射",損人害己。

該影片中,無論是樸家人,還是金家人,他們人格中都有陰影。片中幾處提及了「氣味」,樸社長在聚會現場聞到了金家人身上的氣味,樸家太太在車上也聞到金司機身上的氣味,他們對氣味的反應是一致,帶有明顯的「嫌棄」,以及嫌棄背後的漠視。這種氣味帶給金家人的是深深的自卑。兩家人對「氣味」的態度和行為,截然不同,導致沒法真正和諧共處,如果據以心理學的「認知偏差」進行解讀,就不難理解其悲劇性了。

所謂「認知偏差」,指的是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典型表現有顯著性偏差、生動性偏差等。社會知覺中常見的刻板印象、暈輪效應等均為某種形式的知覺偏差。是個人知覺具有選擇性的特徵所致。

影片中的人物會產生認知偏差,因為他們各自受到了先前的經驗所影響。金司機自卑心理導致了只要看到樸社長臉上的厭惡表情就認為針對他自己,這是一種證實偏差,個體一旦形成了某種假設,在檢驗的過程中會不自覺的選擇支持自己假設的信息而忽略了情境的其他因素,而且,在極端情況下的個體更會服從自動化的信息加工過程。認知偏差導致了行為偏差,金司機在情緒的應激狀態下,衝動殺死了樸社長,直接導致了悲劇發生。樸社長也是因為認知偏差,潛意識中對窮人的輕視漠視間接導致了他的悲慘下場。

相關焦點

  • 作為領導者,如何克服認知偏差?
    「事實」是指在認識的事實和真正的事實有差距,從而導致認知偏差。 還有「經驗」,是指過分相信過去成功的經驗,由於環境的不斷變化而導致認知偏差。 人類為什麼會有認知偏差 這三點其實只是認知偏差原因的一部分。
  • 投資中的認知偏差:確認偏差
    這種現象來自於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偏差:確認偏差(Confirmationbias)。確認偏差,也被稱為證實性偏差。是個人選擇性回憶、搜集有利信息,忽略不利或矛盾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詮釋。確認偏差也指人一旦產生某個信念,就會努力尋找與它相符的例子,並無視那些不符的。
  • 洞察認知偏差 回歸理性投資
    這個系統會誘使人們出現各種各樣的系統性心理偏差,這就是心理學意義上的認知偏差。這些偏差讓投資者陷入誤區,它們都具有個體性,並且以隨機方式發生在投資者當中。1、過度反應偏差投資者對壞消息的反應通常甚於好消息,比如當公司發出盈利預警時,很多人就會恐慌性地拋出股票。這種過度反應偏差結果其實就是對與其偏離預期的負面現實做出過度反應。
  • 如何調整青春期孩子的認知偏差?
    後臺有很多媽媽問我:「如何調整孩子的認知偏差?」,在這兩年中,我接觸到很多案例中,也確實見到了想法偏激,認知偏差的孩子,他們或認為這個世界都是陰暗的,活著沒有意義,或認為不考第一就不去考試,或認為老師同學就是在針對他,等等,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出現這樣的認知偏差呢?
  • 「認知偏差」是熊孩子的誘因:愛他的最好方式,是修復認知錯誤
    有的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很好地意識到怎麼做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但有的孩子確實連犯錯都不知道,自己錯的哪裡了,其實這是孩子的「認知」產生了偏差。案例豆豆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住,直到六歲才被父母接到身邊。以往豆豆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豆豆的要求大多被滿足,老人對於孩子的要求極少有不答應的,孩子也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
  • 葉海林:身份認知偏差對中印關係前景的影響
    2 中印兩國的認知差異及其表現國際關係學界對行為體認知的研究由來已久,戰略研究界也始終把戰略信號的釋放和解讀作為戰略博弈過程的重要內容進行研究。羅伯特 · 傑維斯( Robert Jervis) 的分析框架強調決策者對客觀世界以及其他行為體主觀認識在國際關係語境中的重要性,史蒂芬·沃爾特 ( Stephen M.
  • 遠離3種認知偏差,你也可以認知升級,事半功倍
    認知盲點導致認知偏差我們在面對一個事物時,通常都會遇到以下兩類認知誤區:一類是認知盲點,一類是認知偏差。所謂認知盲點,就是對於我們來說,這件事是完全陌生的,當它出現的時候,我們完全覺察不到怎樣思考,怎樣行動。但是客觀環境又使我們又不得不有所反應,要麼表達些什麼,要麼去做些什麼。
  • 淘寶中差評「消失」,會造成消費者網購認知偏差嗎?
    縱觀整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歷程,電商平臺商品評價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由來已久,商品詳情頁面融合好評、中評、差評的階梯化評價體系是消費者初步獲取對商品評判認知的重要信息要素。時至今日,淘寶C店評價體系發生變化。
  • 入圈第N天(第6期):自閉症的認知偏差是如何形成的?
    我將通過這一期,論證我的觀點,並講一講各界對自閉症的認知偏差是如何形成的。 而大部分缺乏經驗的醫生,還是簡單的以教科書上「不看不應不指不說」來做判斷,而遇到那種「似有似無」的模糊狀態,他們就全無判斷能力,只能轉給專家,這也導致了專家普遍忙不過來、掛不到號的問題。 這裡強調下,長期從事幹預的教員對自閉特質孩子預後的判斷水平是高於專家的,原因後面有寫。如果掛不到兒保科的專家,不妨去找一些有公信力的幹預老師幫忙看看。
  • 批判性思考之難:阻礙我們思考的8種認知偏差
    對此,本文整理了8種常見的認知偏差,聊一聊人類在思考時常常會犯的一些錯誤。不過,受限於篇幅,對其背後的機制我們不作探討,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翻閱相關文獻。1證實偏差證實偏差(confirmation bias)是指人們傾向於尋找支持自己假設的證據,拒絕與自己觀點相矛盾的證據。
  • 「都是為你好」太多只是情緒綁架,父母的認知偏差可能會害了你
    而這歸結起來,大體不過就是認知偏差所出的問題。02認知偏差普遍存在於每個人中其實,每個人都有認知偏差,即便是專家、學者,乃至於我們尊為「聖人」的孔夫子也一樣如此『』」從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孫太太因為對自己丈夫賭博行為不滿,而以偏概全地認為,天下所有的男人都好賭。這或許說的是氣話,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其實人都是存在認知偏差的。這個案例其實和很多父母認為,所有不結婚的男男女女都是不幸福的,是一樣的道理。
  • 工程管理基礎知識:進度偏差產生的原因
    進度偏差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下述幾方面的原因。1、由業主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進度偏差(1)業主提供的施工準備工作完成不足。(2)業主未按期提供工程建設所需的技術資料。(3)業主未按合同規定及時提供材料、設備及資金等。
  • 監理進度控制知識點:進度偏差產生的原因
    進度偏差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下述幾方面的原因。1、由業主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進度偏差(1)業主提供的施工準備工作完成不足。2、由設計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進度偏差(1)設計交底不清,承包方對設計意圖理解不夠,造成對技術處理方面的分歧而影響建設進度。(2)設計變更頻繁,工程量變化大或返工浪費大。(3)設計單位對施工中出現問題處理不及時,相互協調配合差等。3、施工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進度偏差(1)施工組織設計不落實,管理混亂。
  • 巧用「投射效應」,避免孩子產生「自我認知偏差」
    其實孩子太過自我有原因,了解「投射效應」,解決孩子自我認知偏差的問題,減少自負。朋友小喬家有個7歲的孩子,因為爸爸媽媽的身材都比較好,個子高挑,所以孩子的身高在一眾朋友當中,非常出挑。以前在老家的時候,孩子很容易信息小孩子之間的事情鬧彆扭。比如玩具怎麼分,遊戲誰主導,誰扮演哪個角色等,那個時候小喬覺得,是不是孩子不習慣和這些孩子來往,才會變得不受歡迎呢?
  • 91思維模型:倖存者偏差
    這種邏輯謬誤在統計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倖存者偏差」。一、什麼是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通過只統計來自倖存者的數據,只能看到經過特定的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沉默的數據)。
  • 【漢創會系列分享第六期】創業者常見的六種認知偏差
    以「創業者常見的六種認知偏差」為題,從六個方面詳細展開。帶領創業者對創業有了全新或是更深入的認知。全程乾貨滿滿,精彩不斷,小編將張總的分享內容進行了整理並對其中篇幅較大的、感觸頗深的內容進行單獨羅列,希望可以帶領大家領略其中一二;也歡迎各位閱讀張總的新作《老軒創投課》,其中會有更具體更詳細的相關創業內容。最後借用張總的一句話:祝各位享受創業!
  • 進度偏差計算公式
    進度偏差計算公式  進度偏差(SV)  ◇SV=已完工作預算投資-計劃工作預算投資 (式5-19)  ◆分析:SV為負值,表示進度延誤,實際進度落後;反之,表示進度提前。問進度偏差?  『解析』由題可知,BCWP=38000,BCWS=42000;則SV=38000-42000=-4000(元),即其進度延誤所對應的產值(工作量的絕對值)為4000元。
  • 貓咪:我的記憶出現了偏差
    貓咪:我的記憶出現了偏差
  • 陳根:寄生蟲感染影響神經認知,原因為何?
    文/陳根弓形蟲病是一種由普通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疾病。儘管研究人員懷疑全球範圍內有數億人可能感染了這種寄生蟲,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出現症狀並發展成疾病。目前,研究已經證實,在感染的急性階段,一些人會出現認知或行為上的改變。但寄生蟲影響大腦功能的機制卻一直存在爭議,尚不清楚。
  • 練氣出現偏差怎麼辦,8個問題說得很清楚!
    所謂的氣功偏差,大概可以分兩大領域,一個是屬於肢體方面的,也就是肉身上的偏差,一個是屬於心理方面的偏差。這個肢體方面的偏差,常見的有氣堵在頭頂啊,有些人氣堵在前額啊,有些人氣堵在後腦,有些人就堵在大椎、夾脊,甚至命門,有些人就堵在胸口、喉嚨,甚至是心臟附近,有些是兩肋、胃、肚子啊,有些乃至手腳。你們可能會說,師父,手腳也會氣堵在那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