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特工蕭明華:犧牲30多年後骨灰回歸大陸安葬八寶山

2021-01-09 清風小基地

"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堅韌、最勤勞的民族,中華兒女在近代歷經百年的風風雨雨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繁榮,很多年輕、鮮活的生命都留在了記憶中。

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個風華正茂的女人選擇做特工,因為暴露而慷慨赴死。多年後,她回到了大陸。她就是蕭明華,一個難得的民族女英雄。

肖明華出生於浙江嘉興。父親蕭子善家境貧寒。他常年打工,最後創辦了一個手工小作坊。他和妻子一起,養活了這個七口之家。肖明華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上面三個哥哥,一個姐姐,"她是全家的寶。"

雖然全家人都寵愛她,但她依然聰明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分擔家務,做飯生火都很熟練。然而,隨著敵人的入侵,一家人辛辛苦苦來到重慶,她考上了重慶師範學校,繼續讀書,當時重慶雖然不是戰爭的中心,但敵人的轟炸機經常在重慶上空盤旋。

學生肖明華懷著對外敵的仇恨,開始接受新的革命思潮,愛國主義的種子在她心中破土生根。

46年的深秋,小明去了華北,她的老師臺靜農極力推薦她轉到北京師範大學,在那裡她恢復了教學,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與此同時,蕭明華開始以筆名寫作文學,並向當時的流行雜誌投稿。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好友謝冰瑩,後者盛讚她"聰慧而富有同情心,無疑是中國未來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在北平,肖明華見到了重慶的老朋友朱方春,他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也是軍區敵工部的幹部。在他的指導下,肖明華不斷學習革命理論知識、毛澤東等新思想,了解國內外形勢發展。

作為一名進步女青年,她平時低調,卻多次參加"維護主權獨立"的示威活動,與廣大中國留學生並肩而立。

1947年,蕭明華在朱芳春的介紹下入黨,並在朱芳春的帶領下從事敵後工作,第二年,本應是蕭明華畢業的時候,但在組織的催促和臺靜農的盛情邀請下,蕭明華趕赴臺灣,成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講師,隨後在國語日報兼職。他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艱難地紮根。

該組織要求她隱藏臺灣革命者的身份,收集情報。不久,朱芳春在河北被人舉報,策劃學生運動,但他只能在組織安排下化名"於飛"前往臺灣,與蕭明華共事。

此時,老蔣各方面如西山,雙方勢均力敵的局面已經瓦解,老蔣越過海峽,來到臺灣。

肖明華和朱芳春聯手,發動群眾舉辦講座,不斷培養革命骨幹分子,學習共產主義思想,為新中國的建立發光發熱。

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肖明華和朱芳春兩個單身男女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為了減少顧慮,在梁容若的建議下,兩人獲準假結婚。不過,朱方春在大陸已有妻子,甚至與蕭明華關係甚好,但蕭明華權衡利弊後,克服心理障礙,"順水推舟"。

不久之後,兩人在臺北舉行了公開婚禮,打消了那些心懷鬼胎的人的猜疑。

為了用特製的小筆尖在薄而軟的面紙上抄寫資料,便於目標隱藏和搬運,蕭明華的手腕常年酸痛,成了老毛病。

根據社會潮流和鬥爭重點,肖明華的工作走入了黑暗,從1949年12月到1951年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肖明華和朱芳春送出了6份機密文件。

1950年,臺灣情報人員鄭辰彥、王龍玉意外被捕,不久國民黨派人來到蕭明華住處,在定居臺灣的弟弟蕭明珠的掩護下,打了個馬虎眼,躲過了一段時間。戰友們紛紛勸她避其鋒芒,肖明華清醒地回應,此時的她不能動,但一動就是一招,讓敵人抓住了把柄。

但反動派從來都是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在蕭明華終於取下旗袍發出危險信號後,敵人迅速將她逮捕。在獄中的278天裡,肖明華飽受折磨,敵人的折磨是蔑視和冷笑。這樣一個纖弱的女子,在可怕的刑具下,面不改色,咬緊牙關,絕不吐露組織的一句話。

1950年11月8日,宣布以"顛覆政府罪"判處肖明華和他的3名隊友死刑,行刑時,肖明華不肯下跪,大喊大叫,令戰士們驚嘆不已。這位英勇、傳奇的女特工就這樣留在了臺灣,僅僅28年,她把熱血奉獻給了祖國的土地,換來了子孫後代的和平。

直到30多年後的1982年,在偵查部門的迎接下,肖明華的骨灰被哥哥送回,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由於身份特殊,她的墓碑上只有"回歸"兩個字!

作為一個女英雄,蕭明華不懼怕死亡和痛苦。在民族團結建設面前,他甘願獻出自己鮮活的生命。他28年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很有意義,值得我們後人尊敬和紀念。在時代的豐碑上,所有革命先烈的名字熠熠生輝、永垂不朽!

新中國成立前後,無數革命先輩用燃燒自己的方式開闢了新中國,邪惡勢力有其可怕之處,在他們的照耀下,光明將無往而不勝。只有懷著對祖國的無限熱愛,銘記國家的苦難歷史,才能獲得更加堅定的力量,大踏步走向未來。

相關焦點

  • 臺灣傳奇紅色女特工,犧牲32年後骨灰回到大陸,至今葬在八寶山
    蕭明華一位潛伏在敵人內部的地下工作者,那時的她風華正茂,卻因為身份暴露而慷慨赴死,幾十年後他的骨灰才得以回到大陸,因為她對革命的貢獻,她被葬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蕭明華出身在浙江嘉興,儘管她自小就倍受家人寵信,但她依舊很懂事,抗日戰爭爆發後她和一家人輾轉之下來到了重慶,她考上了重慶師範學校。
  • 她是一位傳奇女性,犧牲32年後被安葬在八寶山,墓碑上只刻著三個字
    她是一位美麗漂亮,而又充滿智慧的知識女性,為了革命的需要,她卻在自己花一樣的年華裡,選擇了忍辱負重,打入了敵人的內部,成為了隱蔽戰線的一名高級紅色特工。可是她犧牲了三十多年後,家人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這位傳奇的紅色特工,就是革命烈士蕭明華。
  • 骨灰變成項鍊墜!八寶山推創意安葬,你能接受嗎?
    八寶山殯儀館3月22日下午舉行2019年度「公眾開放日」活動,旨在讓群眾了解殯葬服務的辦理程序、辦理火化事項需提交的材料、殯葬服務項目等,進一步暢通喪事辦理渠道,能夠正確辨識殯葬「黑中介」,選擇正規的喪葬辦事機構。解決公眾對「人生最後一公裡」的治喪疑慮和困惑。
  • 官至國民黨軍中將的地下黨,犧牲後骨灰被從臺灣秘密運回大陸
    陳寶倉犧牲之後,骨灰被從臺灣秘密運到香港,之後又轉到大陸,在八寶山安葬。
  • 八寶山殯儀館開放日 親人骨灰變項鍊
    新京報訊 3月22日下午,八寶山殯儀館舉行2019年公眾開放日活動,各界代表共200餘人前來參加。與往年相比,今年八寶山殯儀館新開了「舍愛晶爍」服務空間。在一個雅致的小房間裡,「珍珠」「紅寶石」甚至「鑽石」等飾品陳列其間,但實際上卻是一種特質的骨灰紀念製品。
  • 他是隱蔽戰線英雄,因字體暴露身份,犧牲後骨灰被秘密運回大陸
    咱們之前介紹過的建國後唯一被公開的隱蔽戰線英雄吳建國,算是破天荒的一次。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就開始執行隱蔽任務的英雄,很多犧牲後都被公開了,甚至舉行了規模龐大的追掉會,並追認革命烈士。 比如陳寶倉。陳寶倉當年是奉命潛伏臺灣執行隱蔽任務的,但最終卻因為字體而暴露身份,慘遭殺害。
  • 八寶山開始接收逝者骨灰 家屬排隊挑風水
    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登記後,骨灰牆將進行刻碑刻、印照片等工作,預計6月或以後可以最終完成,「一個多月吧」。 工作人員表示,每天接受100人是根據工作量等因素確定的,家屬取號後會選位,以及辦理相關手續,這都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人數增加的話,比如一天200人,可能忙不過來。」
  • 寵物火化後寵物骨灰的安葬方式
    現在也有了很多寵物善後的處理方式,從傳統的土埋模式不斷的衍生,到現在更多的寵物安葬,安葬的方式可以說非常的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幾種寵物安葬方式。 寵物土葬:這裡講的是寵物去做完無害化處理後骨灰的土葬方式,有一些機構會提供寵物墓地為其安葬,比起直接土葬這樣的方式能讓骨灰更快地融入到泥土中
  • 八寶山有一特別墓地,一半骨灰存在此,另一半在北京中心,他是誰
    八寶山是我國著名的烈士陵園,高約130米,地勢平坦,因其附近盛產耐火、白土、灰土等八種建築材料而聞名,1950年,這裡被定為烈士陵園,專門埋葬一些抗戰老兵以及革命烈士的遺體,南面有一延壽寺,後來改名為褒忠護國寺,明清兩代,一些宦官被允許在此安葬,除了廟宇外,這裡還有農田和菜園。
  • 臺灣女生發明「太空」安葬 紙氣球裝骨灰
    中新網9月25日電 據臺灣TVBS電視臺報導,人生最後一程,除了傳統的土葬和火葬,人們開始有不同想法,例如開始普遍的樹葬或海葬;但可能沒想到,未來還可能到「太空」安葬!  白色紙氣球緩緩升空,裡頭載著的不只是空氣,還有往生者的骨灰,以及親友滿滿的思念。
  • 骨灰安葬:用新方式,還是老做法?
    「逝而為石」,可存放陵園,也可居家安葬;可回歸自然,也可隨身攜帶。甚至可以選擇製成掛飾、首飾——對於這種創新處理方式,不同人的接受程度還是有很大差別。    「支持派」認為,當然願意把親人時常「帶在」身邊,就好像從未遠離一樣。 「與其每年去看冰冷的墓碑,不如讓這份帶著體溫的美好繼續下去。」網友「金色的兔小白」說。 「反對派」則認為,還是入土為安的好。
  • 文壇巨匠臨終前想埋葬八寶山,妻子說了4個字後,他改變主意
    北京八寶山公墓,主要安放著黨和國家及軍隊領導人、民主黨派領導人、愛國民主人士、著名科學家、文學家、高級工程技術人員、革命烈士、國際友人和縣團級以上領導幹部的骨灰。他是一代文壇巨匠,最有資格安葬在八寶山公墓,生前他曾也有這心願,但是妻子說了4個字,他改變了自己想法,把骨灰撒到大寨。
  • 熱血傳奇:什麼叫「傳奇骨灰」?
    說起傳奇玩家,大家經常聽說「傳奇骨灰」這個詞,包括老道平臺也叫傳奇骨灰吧,今天老道跟大家聊聊如何才能稱作「傳奇骨灰」,看看跟你的理解是否一樣,歡迎留言處交流補充~解析一:玩傳奇時間久最基本的一種解釋,玩傳奇的時間越久就越能稱作傳奇骨灰。那麼多久才算骨灰呢?
  • 他是集團軍副司令,去世後,骨灰一半葬在大陸,一半在臺灣
    他是集團軍副司令,去世後,骨灰一半葬在大陸,一半在臺灣 1959年12月,中央發布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被特赦戰犯的名單,我們熟知的王耀武、杜聿明等都在其中。
  • 北京八寶山公墓:中國規格最高公墓,看看都有哪些人安葬在這
    這不僅僅是他們去世後居所,同樣也是身份的象徵,也方便後人寄託哀思。同樣,在現在,我們依然保留去世以後修建墓地的傳統,一方面是為了家人寄託思念,表達尊敬,還有一部分是為了追念先人,不忘使命。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注重身後名的國家。
  • 八寶山革命公墓:國家一級公墓,哪些人去世後才有資格安葬在這裡
    那麼究竟哪些人去世後,能夠葬入八寶山革命公墓呢?那處佔地300多平方米,被稱為「八寶山第一墓」中埋藏的又是何人呢?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為了紀念那些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志士,國家決定為他們修建革命公墓,同年12月份,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便開始了籌備工作,經過多方勘察後,他選中了京西八寶山南麓的褒忠護國祠,也就是八寶山革命公墓的前身,這裡原本是朱棣為保護司禮太監鋼鐵墓而賜建的。
  • 溥儀的骨灰埋在哪?規模很小可免費參觀,與光緒帝陵墓僅一牆之隔
    1967年初,末代皇帝溥儀因尿毒症病倒,周總理得知後親自指示政協工作人員一定要將溥儀治好。1967年10月17日凌晨2點15分,溥儀因腎癌在北京人民醫院去世,終年61歲。次日下午,溥儀遺體被送到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火化後,溥儀骨灰被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 李淑賢將溥儀骨灰遷出八寶山,愛新覺羅家族不同意,將她告上法庭
    溥儀沒有生育能力,李淑賢回到家後大哭了一頓,說溥儀欺騙他,溥儀不得已跪在地上向李淑賢求和,兩人因為此事,之後多次的發生矛盾,經常大吵大鬧,溥儀是,只要李淑賢不和他離婚,他做什麼都可以,在溥儀晚年得病住醫院後,李淑賢前前後後的照顧他,直到他1967年去世。
  • 生態安葬!瀋陽骨灰寄存20年及以上免費
    生態安葬!對此,記者隨即聯繫到了市殯儀館的相關工作人員,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雖然市殯儀館關閉了火化功能,但骨灰寄存工作還是會正常開展。  其實早在年初,瀋陽市民政部門公布《關於推進節地生態安葬的實施意見》,根據《實施意見》,從2017年1月1日起,瀋陽市每具海葬骨灰補貼標準將提高到1700元,其中:用於政府購買海葬服務補貼標準由1200元調整為1300元,其餘400元用於喪屬補助。
  • 末代皇帝溥儀墓地實拍:墓地旁安葬著他一生最心愛的女人!
    溥儀死後遺體火化,隨後骨灰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1980年5月29日,在溥儀去世13年後,國家為溥儀補辦了追悼會。溥儀追悼會現場就在大家認為溥儀骨灰會一直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時,意外出現了。1995年1月,溥儀遺孀李淑賢執意要把溥儀的骨灰送到河北省易縣華龍皇家陵園下葬,這裡距離清西陵光緒崇陵僅有一牆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