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

2021-01-08 鄉村波比

麻煩您在閱讀前點擊右上角藍色字體「關注」,鄉村波比每天為您提供最實用的三農知識。

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大年初一是我們辭舊迎新的大好日子,同時也是我們新年的第一天,這在特殊的日子裡,家家戶戶都會用最響亮的鞭炮聲來迎接這新一天的到來,同時也希望借著熱鬧、歡慶的鞭炮聲來祝願家人平平安安、事事順心、財源滾滾,心想事成。

對於我們廣大農村人來說,大年初一開財門時間都會選擇在大年三十晚上的十二點整的時候,鐘聲一到00:00分的時候,各地鞭炮聲便響徹天空,而開財門就一這樣的方式開始了。而在還沒到晚上十二點的時候,我們農村人基本上都會集體等待這一刻的到來,這種習俗也叫做除夕夜「守歲」,在除夕夜一一晚上通常是燈火、香火通宵不滅,一直到初一早上祭祀以後。

除此之外,到了初一早上,天剛剛蒙蒙亮也要放一次煙花炮竹,往往這時候選擇的是「滿堂紅」炮竹,炮仗響完,遍地火紅,同時也代表著生活的紅紅火火。而在放炮竹之前我們南方地區的習俗是要先製作豐盛的菜餚用來祭祀以後才開始的。

每到初一的時候,村裡家家戶戶趕著爭放頭炮仗,因此很多人早早的就起床張羅了,記得小時候每次初一早上誰家先放炮了,父親總會藉此來教育自己說:你看誰家這麼勤快的,現在就放炮了以後你也要起早一點」。

其實放鞭炮在我們這邊沒有具體規定時間,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除了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那時候的「開財門」之外,早上祭祀祖先以後的放的鞭炮就是默認誰放的最早就越好,放的早的人會被鄉親稱讚、表揚,因為這在我們農村看來是一種勤勞的象徵。

而且在除夕和初一、初二這幾天,人們還會用「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來形容當時的狀態。

文/鄉村波比

相關焦點

  • 農村過年,大年初一「開財門」,幾點放炮最好?還有這些講究
    農村過年,大年初一「開財門」,幾點放炮最好?還有這些講究時光易逝,還有短短的十幾天就迎來一年一度的春節了,春節在我們的國家是一個非常隆重的節日,老百姓們也都非常的重視,儘管還剩十幾天的時間才到春節,但是如今已經年味十足了,尤其是農村的老百姓們,已經開始大量的購置年貨了,其中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而如今的城市為了環保,已經被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不過在農村家家戶戶多少還是會準備一些的,不僅是為了喜慶,更是為了「開財門」。
  • 農村過年講究多,什麼時候「開財門」最好?農民朋友要知道!
    導讀:農村過年講究多,什麼時候「開財門」最好?農民朋友要知道!在農村,過年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講究,這一切都是為了能討個好彩頭。特別是關於財運的,農民朋友就會特別注意,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裡能夠發財。在農村就有「開財門」這樣的說法,寓意著打開財門迎接財神,如果財神早早的就來到家裡,說明這一家在新的一年裡就會發大財。不同的地方開財門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農民朋友一定要注意,如果不按照當地的風俗來走,很可能就會影響到新一年的財運。
  •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
    過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了,而大年初一就是新的開始,可以說農民都是圍繞著開財門,走財運來做著各種事情的。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大年初一放鞭炮大家都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放鞭炮有什麼講究呢,老農覺得主要是要放得順利,而且要放得早。在農村都講究誰家的鞭炮放得早,那麼誰家就走財運的,這也是為何過年大家都是一家比一家早的,就是怕財運被別人搶走了。而大年初一放鞭炮最忌諱的就是啞炮了,或者就是鞭炮沒有放完就停了。只不過放鞭炮不可避免會遇到啞炮,這個時候要怎麼處理呢?
  • 年俗文化中的大年初一開財門,哪個時候開門合適,有何講究?
    春晚開播之初,早期主要是對城市這一塊影響比較大,對農村這一塊影響還是甚微的,因為當時農村的電視機還沒有普及,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未至九十年代初,農村電視開始普及了,在農村的影響也就大了。春晚的影響主要是改變了一種年俗文化,那就是開財門的時間。
  • 春節大年初一,你家都是誰開財門?
    每年的春節大家都會在一陣陣的炮竹聲中度過,這也是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而蘊雜在炮竹其中的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習俗,比如開財門、關財門,以及放花炮的時間點,都是有講究的,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補充這些民俗知識點吧。團圓飯在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聚齊一起吃這頓團圓飯,寓意團團圓圓,並且在吃團圓飯之前要放鞭炮。
  • 大年初一開財門的聯想
    (圖片來自網絡)大年初一開家門有講究,開門一般叫」開財門」。過去有錢有勢的多建高牆大院,都是朱漆大門,豪華無比。杜甫詩曰:「朱門酒肉臭」,這朱門就是指的富貴人家。老百姓過的是苦日子,卻也有獨特的幽默和豐富的精神的追求,他們用諧音的方法以「財」代「柴」,把「柴門」叫做「財門」。大年間討了口彩,圖個吉利,表現出積極樂觀的精神,傳遞了對未來的憧憬。聽說雲貴一帶少數民族還有「開財門」的固定儀式,但內地絕大多數都沒有這些講究了,殊為可惜。現在人們過春節總覺得年味淡了,除了老風俗逐漸沒落以外,缺乏一定的儀式感也是原因之一。
  • 大年三十的關財門和開財門這麼一說法是總麼來的
    大年三十關財門和開財門其實是因財神的特殊性而引起的。要知道在過年其間其他的神,像灶神、玉皇都是有接有送的,但唯獨財神只有接財神的日子而沒有聽誰將財神給送走的,人人巴不得財神永遠不要離去,如此就有了關財門與開財門之稱。
  • 快過年,農村這幾種情況最好不要串門,否則你就「完了」
    在農村,鄰裡鄰居來串門是常見的事,尤其是在農閒的時候。快過年了,常年在城市的人就要返鄉了,串門也多起來。提個醒!快過年,農村這幾種情況最好不要串門,否則你就「完了」!1、大年初一非直系親屬不去別人家串門過春節是每個人開心且重要的活動,按照一些農村習俗大年初一迎回來財神,不是直系親屬是不能來串門的。
  • 農村放鞭炮,能驅散空氣中的病菌?反正那時候感冒的小孩很少
    回想我小時候在農村過年的場面,真的是又懷念,又難忘,那時,可以說年味十足。我記得那時候我才8歲,因為在北方,過年的時候天氣比較寒冷,我們小孩子穿著奶奶縫的花布棉襖,有的孩子穿的棉襖上還縫著補丁,然後一群孩子在大街上嬉笑玩鬧。
  • 滿滿的回憶 細數湖南人過年有哪些習俗
    過年,天南地北各有各的風俗,就拿湖南來說,14市州年俗也千差萬別,不盡一樣。除了我們熟悉的掃新、守歲、貼春聯、放鞭炮、封壓歲錢、開財門、舞龍舞獅等風俗以外,還有很多奇異有趣的年俗。回想起兒時過年的情景,滿滿的都是回憶。那麼湖南人過年有哪些習俗?湖南過年要吃什麼菜?有哪些講究?又有哪些好玩的?
  • 辛德勇:過大年,放鞭炮?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眼看就要過年了。很多人心懷喜悅,我卻總是不大高興得起來。這種低落的情緒,倒不光是過一年又少一年的無奈。從少年時期起,一到過年,心頭就會對放鞭炮這檔子事兒,充滿不安。媽媽規矩很多,午夜跨年的時候,鞭炮一定要放響;初一一大早,一定要放響;初五、十五、二月二都一定要放響。家裡上有兄,下有弟,這本來不應該有什麼問題。
  • 初一到初七 哪些年俗你還不知道?
    導讀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老鼠娶親……大年初一至初七,都有怎樣的風俗呢?你知道除了餃子,還有哪些傳統的過年食品麼?你知道送窮神、接五路是什麼嗎?今天,就讓小編帶你看看正月初一至初七,各地那些有趣的年俗。  大年初一 金雞報曉  放爆竹、吃餃子,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發壓歲錢。
  •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這些過年的奇葩風俗,你都知道嗎?
    還有兩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張燈結彩,鞭炮齊鳴,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濃。俗話說:「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同樣一個春節,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除了吃團圓飯、看春晚、放鞭炮還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甚至奇葩的習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嘮嘮:那些你不知道的過年習俗。
  • 蒸饃饃,炸丸子,壓豬頭肉……河南農村老家這樣過年!
    除了逛超市時,滿商場的促銷和大紅裝飾、排隊的長龍,還真沒找到小時候過年的感覺…… 河南商報記者家在豫北平原上,農村的孩子,對於年的期盼,每一個經歷過的孩子都會記憶猶新: 早早趕集買好的新衣服,沒事就拿出來試試看看;從臘月二十三的糖火燒,盼到臘月二十七的蒸饃饃、炸丸子;大年三十沿街看各家各戶的紅對聯紅燈籠;美味的餃子豐盛的年夜飯;初一一早的鞭炮、新衣服、壓歲錢
  • 2021過年放假安排時間表:2021年農曆新年放幾天假
    2021過年放假安排時間表:2021年農曆新年放幾天假  春節又叫「年節」、「大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春節是新的開始,預示著新的希望。那麼2021年春節過年時候放假安排是如何?會放幾天假?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
  • 為什麼要放鞭炮 2018除夕夜是哪一天
    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到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全家人團聚在一起過大年。那麼你知道除夕的由來是什麼嗎?除夕是怎麼來的呢?現在不妨隨著小編一起往下了解去吧!除夕的由來  關於年的由來,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
  • 農村長大的七零後八零後,俺們小時候這樣過年
    吃飽玩夠了,也該回家了,臨走別忘了買根甜甘蔗挑著書包……回到家,就要開始放炮,平時玩的陀螺、紙片是沒人玩了,大家都拿著一個冒煙的蒲棒放鞭炮,鞭炮要拆開放,而且還要在手上點著再扔出去,來個空中霹靂,這要求很高的技術性,那個小豆咂炮捻子很短很」機靈」不少人因此炸了手,我的手就炸過一回,當時就木了,後來腫了好幾天。
  • 為什麼補財庫之前要開財門?
    因為:1、財門未開,外面的錢財拿不到——與財源有一道阻隔,眼看到手的財運拿不到,或者被別人搶走,取不到錢財,求財無門。2、財門太小,拿到的錢財入不了庫——天天能賺到,就是不知錢花到哪去了,天天賺錢就是沒錢,賺了錢財入不了庫,自然就攢不住錢財。
  • 農村過年殺年豬、貼春聯,可剛過初一下午就冷清了,怎麼回事?
    到了大年初一,一早天還沒亮,鞭炮聲就已經劃破寂靜的夜空,大家就已經開始相互拜年,熱鬧得很。但是到了初一的下午,整個村莊就已經沒有什麼人流走動了,一下子冷清下來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年沒覺得有小時候那麼有滋有味了,以前就眼巴巴的等著過年和大家放煙花,拜年吃糖,但現在呢,過個年,開始時候能拜一天的,現在只需要兩小時不到就拜年結束了,甚至有些都不怎麼出來了,只是簡簡單單的就走個過場就回家看電視了,顯得稀鬆平常的事情一樣,也確實,以前村裡人多,來來往往也熱鬧,但現在呢?
  • 春節文化解讀,除夕傳說及過年風俗有哪些,讓我們過個喜慶歡樂年
    所以有句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那些出外打工的遊子們,哪怕是千山萬水,也要在除夕前趕到家,和家人團聚是最重要的。(一)過年除夕傳說:春節的風俗從古自今一直延續著,現在有些儀式還保留著。比如祭祖、守歲、拜年、放鞭炮等,農村還有祭祀神明的。那麼為什麼把年稱為「除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