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9年調查顯示,中國的人均食肉量為62公斤,中國肉類消費佔世界總肉類消費的28%,是世界平均消費量的2倍。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當然我相信現實中,大家吃的肉遠比這些要多得多。肉,在我們日常飲食生活中佔著很重要的地位。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應吃100-150g的肉類。
但是對於該給寶寶吃多少肉,又該什麼時候吃,很多家長心裡還是沒什麼數的。
寶寶1歲了,卻還沒吃過肉
鄰居家的小寶寶舒舒長得十分可愛,眼瞅著今年10月就要滿1歲了,但是寶寶發育的似乎並不是那麼好,個頭在同齡中的顯得也不太大。
舒舒媽抱怨說,孩子每天吃很多東西,可就是不見長。我問舒舒媽孩子每天都吃什麼。她把孩子一天吃的東西都告訴我,我仔細聽了一下,竟然發現沒有肉。
我問舒舒媽:「怎麼沒有肉,你是今天沒給寶寶吃嗎?」
「肉?我還沒給孩子吃肉,之前7、8個月的時候吃過一會,寶寶又吐又拉。我婆婆說孩子不能太早吃肉,等一歲再加就行。」舒舒媽回答我道。
我聽完之後十分無奈,我對她說:「寶寶6、7個月剛開始添加輔食就應該加肉,最開始可能是有點不良反應,但要慢慢適應,怎麼能完全不加呢?」
寶寶吃肉很重要
根據《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顯示:2歲之前的寶寶,患缺鐵性貧血的概率高達31.1%。
不僅如此,有研究顯示,長期缺鐵的孩子其智力比正常補充鐵的孩子低9%。
加肉並不只是為了給寶寶補充能量,而是通過肉類補充鐵元素和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能有效的防止寶寶貧血,幫助寶寶更好的發育。
另外在同樣質量的食物中,肉類食物的吸收率往往會更高。舉個例子,鋅含量一樣的食物中,蔬菜的吸收率只有10-20%,而肉類就能達到將近50%左右。
到底什麼時候加肉?
1)加肉太早
有的地方說「百日開葷」,寶寶一過了百天就要給寶寶吃肉,但這時的寶寶只有3個月大,根本無法消化肉。
這個時候強行開葷,之後讓寶寶損傷腸胃、消化不良,甚至有可能引發一些病症。而且百日開葷中多少都是拿「生魚」,這也有可能讓寶寶感染細菌。
一定要杜絕這種做法,可以拿年糕魚,象徵性的點一下寶寶的嘴唇,取一個好的寓意就可以了。
2)加肉太晚
其實相比餵的早,很多家長都餵晚了。很多家長都覺得肉太油,不好消化,不敢給孩子吃。
但其實根據《7-24月嬰幼兒餵養指南》,寶寶7-9個月時,就要每天都吃50g的肉類了。
過晚添加肉,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會導致寶寶缺鐵性貧血,這不但影響寶寶的發育,還可能引發寶寶腦部神經發育的缺失,造成智力障礙。
各個年齡段該怎麼吃?
1)6-7個月
第一次添加肉時,可以先給孩子喝點肉湯,看看孩子的適應能力。然後再逐次添加,7-8個月就可以每天給寶寶吃30g的肉類了,從添加紅肉開始。
這個階段做成肉泥給寶寶吃,等寶寶適應良好後,也可以試試白肉和魚類。
2)8-10個月
這個階段還是以肉泥為主,每天食肉量加到50g,除了紅白和魚肉外,還可以給寶寶吃一些豬肝、雞肝等更好的補充鐵元素。
3)11-12個月
這個階段就可以從肉泥變成小肉丁了,適當讓孩子鍛鍊一下咀嚼能力,對其說話、吸收都更有幫助,每天吃肉還是保持在50g左右。
4)1-2歲
1-2歲根據寶寶需要可以控制吃肉在50-75g之間,每周吃1-2次肝類,保證鐵元素的攝入。肉的形狀也可以變成固體的肉丸或肉腸。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添加肉類輔食時不能總添加一種,可以經常變換一下,不僅有益於多種元素的補充,還能防止寶寶偏食。
肉的做法也不要千篇一律,可以做成肉丸、餃子、餡餅、肉鬆,有創意的擺盤也能吸引寶寶食慾大開哦。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貝多大開始吃肉的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