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外婆感嘆:世態炎涼別活太老,子女不孝一切都是受罪

2021-01-16 胖妹小春花

世態炎涼,看到這我都哭了。如果不是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我心裡也不至於難受。

村裡,有個76歲的老外婆,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隔壁村,有一個26歲的外孫黃濤,小女兒遠嫁,後來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父親去世,都沒回來,後事都是大女兒獨自處理。

外婆是有退休金的,每個月2400元,後來大女兒跟前夫離異,又重組家庭,多少有點不方便。

黃濤,第二次結婚時,二婚妻子要求新購一套房子,可他拿不出首付了。於是,伸手向母親要,可母親也拿不出首付。

但她把手伸向了自己的母親,母親住在養老院裡,黃濤從來沒去看過一次,但是,出於對母愛,她還是把養老的棺材本拿了出來,房子也奶了,湊夠了一百萬給黃濤買房子。

出人意料的是,有一天外婆讓人送她,去黃濤的房子看看,老太太當晚沒回去,就睡在黃濤的房間裡休息,想第二天再回養老院。

凌晨三點多,黃濤從外面回來,看到自己的房間被人佔領,氣衝衝把外婆的行李,全部丟出去,母親知道了,連夜把外婆接走了。

外婆很氣憤,本來想看看外孫和房子,可是卻被掃地出門,於是,她委託人把黃濤母子告上法庭,要求母子把一百多萬的款項,還回來,可外孫就是不承認,還拒絕給外婆養老。

最後法院限制黃濤不能高消費,到了時間不還錢,就只能強制執行把現有的房子拍賣。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如果他也有機會活得這麼老,會不會弟弟也這麼對他呢?我不敢想下去。

都說百善孝為先,再看看現在的人,為了錢都可以把老人掃地出門了,兜裡沒錢怕病病痛痛沒有人管,兜裡有錢又被不肖子孫惦記。

世態炎涼,自己的子女都靠不住,活得太老沒人照顧,也是心酸。沒錢說沒錢,有錢也被惦記,人沒走就想侵略老人的財產。

像黃濤這樣的母子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世界變了,子孫不孝,嫌你活得太老反而是種累贅負擔。

相關焦點

  • 「新型不孝 」,讓子女潸然淚下,長輩天經地義
    網絡上突然火起來個梗:一類「新型不孝」已經在擴散,父母一點都不清楚,子女卻早已潸然淚下。很簡單幾句話,並沒說明其它原因。起初看見,我很吃驚:有新型病毒,也有新型不孝?「許多父母老以為孩子在大城市挖金礦。」「農村老人以為子女在城市,錢全都是大颳風刮來的。」
  • 當子女不孝,老年人如何度過晚年
    陳姨今年73歲,育有一子一女。去年重陽節前夕,單位在組織慰問老同志活動中,我再一次見到了多年未曾謀面的她。令我意想不到的是,70多歲的陳姨容光煥發、精神矍鑠,完全沒有了她7年前因子女不孝而孤苦痛苦的樣子。陳姨屬於我們單位的老員工,老伴在一家國有企業上班。
  • 不孝子女的「新招」,比啃老更無恥,真的太讓老人心寒了!
    #孝順#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不孝子女的「新招」,比啃老更無恥,真的太讓老人心寒了! 自古以來,婆媳矛盾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話題。
  • 「我們活太久,就是給子女添麻煩」老一輩的發言太現實,扎心了
    文|好孕姐在以孝治天下的中國,老人的壽命決定著大眾的評價,誰家若是出了一名百歲老人,一家子都會跟著聞名鄉裡,「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就這麼流傳了上千年。然而到了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明明變得更好了,這句話卻被年輕人給「丟」了。
  • 3種「新型不孝」方式正在形成,子女理直氣壯,常令老人叫苦不迭
    可見,古代人對於子女孝順父母看的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提倡構建和諧社會的當今時代,「孝」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現今有些做子女的卻不「孝順」。當然,他們並不是真的不孝順而是與父母之間構建了一種「新型不孝」的關係。常見的3種「新型不孝」的類型1. 將自己孩子撇給老人,自己專心忙事業二胎政策開放以後,不少家長都想著剛好趁著政策要兩個孩子,來進行撫養。
  • 73歲老人哭訴:五個子女都不孝,為了逃離他們,我帶老伴背井離鄉
    作者:雪影導語:很多老人都覺得多子多福,家裡子女多的晚年肯定能有保障,即使子女們都沒有大的成就,一個人湊一點就可以給老人養老。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家裡一個孩子反而會孝順老人,因為沒有逃避的理由,就算不願意,也不想落得一個不孝的罪名,反倒是幾個子女的老人,被孩子們當作皮球一樣踢來踢去,誰也不想做那個付出的人。
  • 今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不孝子女」沒法繼承房子了,吵也沒用
    父母的房子不留給子女會留給誰呢?為啥得去關心繼承的問題。確實,父母辛苦一輩子的財富不留給子女,難道還送給外人嗎?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對於一些不孝子女,父母憑啥得把自己賺來的財富留給他呢?還有,如果家裡孩子多的話,只有一套房子又該分給誰呢?平分,還是說分給其中一個呢?那其他人怎麼辦,最後弄得要爭吵,或者翻臉,大打出手怎麼辦。
  • 93歲老人:「別活的太久」,道出了多少心酸無奈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字面很美好,現實很殘酷。長壽的奶奶我們村子,有兩個老人最長壽,其中一個就是我的奶奶,93歲了,村裡第二長壽的人,另外一個95歲了,但是身體不好,已經癱瘓了。在村子裡,還沒有出現過百歲老人,大家都期待著這兩位老人看能不能長命百歲,但是最終我奶奶在6月份的時候走了。
  • 老話「子女不孝,沒有福報」說的是實話,上一句更讓人驚醒!
    老話不可小瞧,每句話都蘊含著道理;然而,有些人雖然知道許多老話,但做事偏偏違背老話,結果受到懲罰,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遷怒別人,結果境遇更慘;「子女不孝,沒有福報」,這句話人人都懂,但是不孝子女太多太多。
  • 96歲母親給76歲兒子包餃子吃,網友羨慕:這餃子肯定太好吃
    他的哥哥今年已經76歲了,而母親則是96歲的高齡。雖然已經年近百歲,但是老人依然身體矍鑠,看上去精神狀態非常不錯。視頻裡,76歲的哥哥對著老母親撒嬌,說特別喜歡吃母親親手包的餃子。聽了兒子的話老人非常開心,當下就開始揉面剁菜為兒子包餃子吃。母子倆的頭髮已經花白,場景卻無比溫馨。老人的動作非常利落,看得出身體很健康。
  • 子女不孝早能看出徵兆,並非只因溺愛,幾種教育易養出「白眼狼」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盡孝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老的時候,子女能夠常回家看看,一起吃飯、聊天,陪伴自己度過空虛的晚年時光,可是如今不孝子女越來越多,多數父母也開始不再指望養娃防老,專家認為跟父母的教育脫不開關係。
  • 不聽爸媽的話=不孝?無條件的順從才是最大的不孝
    爸爸媽媽用著「過來人」自居,以「為你好」的名義插手著子女的各種人生選擇,無形的,他們也剝奪了子女選擇的權利,他們忘卻了自己的子女也是有著思想,有著喜惡,有著夢想的「人」呀,而不是執行指令的「機器人」。當然,父母都是真心為著子女好的,老想著保護著他們不受傷害,但是卻忘記了,有殼的動物總是走得很慢。而人生,從來都不是風平浪靜的。
  • 30多位老人組成「千歲組合」跳舞走紅,網友感嘆:老可愛了
    30多位老人組成「千歲組合」跳舞走紅,網友感嘆:老可愛了 2021-01-06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老了娘還在」 85歲兒子給111歲媽餵水果,網友感嘆:太羨慕!
    近日,一段兒子給母親餵飯的視頻,令網友不禁感嘆:「太羨慕!」視頻中,兒子用熱水燙過葡萄,仔細地剝掉葡萄皮,滿臉笑容地將葡萄放入母親的嘴裡。兒子問:「好吃不?」母親答:「好吃!」兒子開心地笑出了聲,母親也隨之笑了。簡單的一幕,卻令人倍感溫暖。
  • 大腳外婆,走天下
    外婆雖然不是大家閨秀,卻也是小家碧玉,在纏足這件事上,父母卻沒有拗過外婆,剛剛給她纏上,大人前腳走,她後腳就放開,所以外婆長大後就成了十裡八鄉少見的大腳女人。大腳女人不好找婆家,外婆24歲的時候才嫁給大她七歲的外公,外公家裡還有一個老爹和老哥,外公和外婆的結合是當時少有的晚婚。
  • 孩子的一句話,治好了媽媽對奶奶的「不孝」
    隨著時間推移,小軍成年了,他奶奶的身體越來越不好,已經不能像當年那樣為家裡多幹些活。甚至後來腿腳不聽使喚,吃東西也開始掉飯粒了。小軍的媽媽為了方便就為把他的奶奶單獨放一個房間。老人每次吃飯都是小軍的媽媽把飯盛好送過去,時間久了小軍的媽媽對老人就不怎麼用心了,甚至當成了負擔。有一天小軍放假回家了,在家的幾天看到媽媽對奶奶的一個舉動讓小軍留心了。
  • 老了才知道,兒女不孝的理由完全不同,八旬老母現身說法
    如果是獨生子女的話,是很容易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的,因為父母從小到大對他們都是專心照顧,到父母百年終老之後,也不會發生分配財產的糾紛行為。但如果是有多個子女的父母,該如何分配贍養義務呢?曾經有一個真實的報導新聞,一位86歲的老人家竟然成了子女們「踢足球」對象,子女的不孝行為,使得老人的晚年生活沒有保障。
  • 《貓臉老太太》曝光新劇照 老太太報復不孝子女
    《貓臉老太太》曝光新劇照 老太太報復不孝子女 百年前哈爾濱某荒村陰宅老母親含冤而終,為報復不孝子女,借黑貓還魂詐屍。影片將在此傳說基礎上進行還原和深耕。
  • 我的外婆
    這一年,母親17歲,父親也才22歲。1951年6月14日,母親在湖州的一家醫院(前身是很有名氣的教會醫院)生下了我的大姐。後來,夫妻倆就來到上海落戶,住在浙江北路天潼路上的慎餘裡18號的一間後廂房,這一住就住了近50年,直到1999年12月,我家五個姐妹兄弟都已成家,父母才搬到了虹口區涼城二村,總算住進了獨門獨戶、煤衛獨用的公房。
  • 「我不要你們養老」,老人拒絕幫子女帶娃獲網友支持:為自己而活
    ★「我不要你們養老」,老人拒絕幫子女帶娃獲網友支持:為自己而活王阿姨已經60多歲了,她和老伴早已退休,每個月還有不少退休金可以拿,王阿姨平時也會幫著帶孫子,還會拿出退休金補貼年輕小兩口。但是最近,王阿姨卻和兒媳產生了矛盾。其實在平時的帶娃生活中,王阿姨就經常和兒媳產生各種矛盾,兒媳覺得她的育兒觀念太老舊了,王阿姨自己也覺得很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