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黃良策 通訊員 卓琳植
這一個月來,幾乎每天,55歲的趙明青都要將自己家90多平方米的新房打掃得一塵不染。雪白的牆壁上,一幅幅裝飾畫顯示出她對生活的熱愛。通過萬寧市龍滾鎮水坡村委會的公示,2017年元旦前,趙明青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撫著門前「感恩國家政府領導親人,助我擋風遮雨安居樂業」的火紅對聯,趙明青很是感慨:住上寬敞的新房,這一輩子的夢想終於實現,可惜丈夫馮廷春卻無法親眼看見。這是她心中最大的遺憾。
2013年,在三亞打工的趙明青接到丈夫電話,說身體有點不舒服。她慌了。因為她知道,丈夫在家照料幾畝菠蘿地,從來不喊苦不喊累,這次肯定是出大事了。飛奔回家後,馮廷春卻死活不願去醫院。
「我們還要攢錢蓋新房呢!」馮廷春說。他對妻子是有虧欠的。從貴州遠嫁而來,趙明青住的是被1973年那場超強颱風掀過頂的舊屋,牆壁布滿青苔,牆角也已垮了一截。
馮廷春被趙明青拖去醫院做檢查。直腸癌!像是一記重擊,將夫妻倆原本清苦但卻平靜的生活打亂。不斷地住院化療像無底洞一樣吞噬著兩人多年來的積蓄。雖然當年馮廷春的手術成功了,但兩年後,他又舊病復發。
新房寬敞明亮,映出趙明青眼角的溼潤。她依然記得,丈夫彌留之際,用微弱的聲音向妻兒道歉:「對不起,我把錢用光了。」辛苦一輩子,他多想給妻子一個家,給兒子一間房。建新房,成了馮廷春的遺願。
花光所有積蓄,還欠外債7萬多元,趙明青成了水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的頂梁柱倒了,望著破舊不堪的危房,趙明青動起了回貴州老家投奔親人的念頭。
「就像黑夜裡看到光亮,扶貧政策來了。」趙明青這樣形容她獲得危房改造指標時的心情。
去年5月,有了5萬元的危房改造補貼和親戚的資助,趙明青建起了新房。新房建成第一天,她就迫不及待地住了進去,卻怎麼也睡不著——為丈夫感到遺憾,更對黨和政府的關懷充滿感激。
終於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高中就輟學的趙明青琢磨起了新房的對聯,「必須得是我的心裡話」。靈感閃現,趙明青立即記在紙上,又請人書寫出這幅對聯:感恩國家政府領導親人,助我擋風遮雨安居樂業,橫批——黨置我家。雖然對仗及格律都不符合對聯的規範,但這卻是她心聲的寫照。
安置好家具,打掃好新房,趙明青向常來幫扶的幹部們發去了簡訊。「感謝所有幫扶的工作人員,你們辛苦了!」龍滾鎮委書記林斌,駐村扶貧專幹萬寧市審計局黨組成員林斯月,水坡村黨支書、村委會主任龔春勳都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這讓幹部們感動不已,「再苦再累都值了!」
在趙明青眼中,黨員幹部們是這樣的:每當電視夜校下課,鎮村幹部們總會不斷叮囑大家路上注意安全,路途遙遠的乾脆開車接送;同村的貧困戶因為用電安全問題需要移電線,是鎮委書記拿出了錢……「如果沒有真誠的心,就沒有這種為老百姓做事的姿態。」她說,經歷過苦難,就知道誰真正對你好。
如今,趙明青精心照料著政府發放的400株檳榔、100隻雞苗,又在瓊海市中原鎮當起飯店服務員,工資之外還享受萬寧市發放的每月200元的就業獎勵金。「只要不怕辛苦,日子肯定越過越好!」說著,趙明青拉著幹部們一起在新房門前留影,「我們要向貧困告別!」(本報萬城1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