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萬寧龍滾脫貧戶自擬對聯感黨恩

2021-01-10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趙優

  特約記者 黃良策 通訊員 卓琳植

  這一個月來,幾乎每天,55歲的趙明青都要將自己家90多平方米的新房打掃得一塵不染。雪白的牆壁上,一幅幅裝飾畫顯示出她對生活的熱愛。通過萬寧市龍滾鎮水坡村委會的公示,2017年元旦前,趙明青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撫著門前「感恩國家政府領導親人,助我擋風遮雨安居樂業」的火紅對聯,趙明青很是感慨:住上寬敞的新房,這一輩子的夢想終於實現,可惜丈夫馮廷春卻無法親眼看見。這是她心中最大的遺憾。

  2013年,在三亞打工的趙明青接到丈夫電話,說身體有點不舒服。她慌了。因為她知道,丈夫在家照料幾畝菠蘿地,從來不喊苦不喊累,這次肯定是出大事了。飛奔回家後,馮廷春卻死活不願去醫院。

  「我們還要攢錢蓋新房呢!」馮廷春說。他對妻子是有虧欠的。從貴州遠嫁而來,趙明青住的是被1973年那場超強颱風掀過頂的舊屋,牆壁布滿青苔,牆角也已垮了一截。

  馮廷春被趙明青拖去醫院做檢查。直腸癌!像是一記重擊,將夫妻倆原本清苦但卻平靜的生活打亂。不斷地住院化療像無底洞一樣吞噬著兩人多年來的積蓄。雖然當年馮廷春的手術成功了,但兩年後,他又舊病復發。

  新房寬敞明亮,映出趙明青眼角的溼潤。她依然記得,丈夫彌留之際,用微弱的聲音向妻兒道歉:「對不起,我把錢用光了。」辛苦一輩子,他多想給妻子一個家,給兒子一間房。建新房,成了馮廷春的遺願。

  花光所有積蓄,還欠外債7萬多元,趙明青成了水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的頂梁柱倒了,望著破舊不堪的危房,趙明青動起了回貴州老家投奔親人的念頭。

  「就像黑夜裡看到光亮,扶貧政策來了。」趙明青這樣形容她獲得危房改造指標時的心情。

  去年5月,有了5萬元的危房改造補貼和親戚的資助,趙明青建起了新房。新房建成第一天,她就迫不及待地住了進去,卻怎麼也睡不著——為丈夫感到遺憾,更對黨和政府的關懷充滿感激。

  終於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高中就輟學的趙明青琢磨起了新房的對聯,「必須得是我的心裡話」。靈感閃現,趙明青立即記在紙上,又請人書寫出這幅對聯:感恩國家政府領導親人,助我擋風遮雨安居樂業,橫批——黨置我家。雖然對仗及格律都不符合對聯的規範,但這卻是她心聲的寫照。

  安置好家具,打掃好新房,趙明青向常來幫扶的幹部們發去了簡訊。「感謝所有幫扶的工作人員,你們辛苦了!」龍滾鎮委書記林斌,駐村扶貧專幹萬寧市審計局黨組成員林斯月,水坡村黨支書、村委會主任龔春勳都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這讓幹部們感動不已,「再苦再累都值了!」

  在趙明青眼中,黨員幹部們是這樣的:每當電視夜校下課,鎮村幹部們總會不斷叮囑大家路上注意安全,路途遙遠的乾脆開車接送;同村的貧困戶因為用電安全問題需要移電線,是鎮委書記拿出了錢……「如果沒有真誠的心,就沒有這種為老百姓做事的姿態。」她說,經歷過苦難,就知道誰真正對你好。

  如今,趙明青精心照料著政府發放的400株檳榔、100隻雞苗,又在瓊海市中原鎮當起飯店服務員,工資之外還享受萬寧市發放的每月200元的就業獎勵金。「只要不怕辛苦,日子肯定越過越好!」說著,趙明青拉著幹部們一起在新房門前留影,「我們要向貧困告別!」(本報萬城1月10日電)

相關焦點

  • 這些萬寧特色美食,你怎麼能錯過!|隱士|魷魚|蘿蔔乾|海南美食|萬寧...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如果把海南美食界比成江湖,那麼萬寧的東山羊、和樂蟹算是早早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海南四大名菜中的這兩席可不是浪得虛名。午後來到東山嶺腳下,在潺潺流水的東山河邊,很容易邂逅毛色烏黑髮亮的東山羊在悠然吃草。這些來自原生態東山羊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東山羊,早上在養殖基地裡享受過人工餵料,下午則是它們的自由活動時間。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黑山羊:肉香味美 「羊」名天下
    東山羊名聞四海  東山羊,是萬寧特產,也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東山羊就是在萬寧東山嶺放養的海南黑山羊。據傳,早在宋代東山羊就被列為皇室貢品,而今早已名聞四海。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位於萬寧東山嶺腳下的源生態東山羊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羊舍裡,上百隻毛色黑亮的東山羊圍繞著工人來回打轉。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北美味馬友魚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瓊北的港口中,無論是東寨港、鋪前港、清瀾港,還是東水港、馬友魚都是一個珍貴的魚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莊田:主席到哪就跟到哪
    文\海南日報記者 蘇慶明  彪炳史冊的長徵歷程,留下了諸多海南人的身影。其中,就有萬寧人莊田將軍(1906-1992)。  在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會師之前,莊田的重任是率部掩護中共中央機關及中央紅軍主力進行轉移。
  • 海南日報數字報-「老爺海一定要治,一定要治好」
    ,萬寧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就在這裡舉行。看著老爺海上密密麻麻的網箱,萬寧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清醒地認識到:「整改工作滯後,『兩違』問題突出,城鄉環境面貌差,大氣環境質量較差,汙染現象嚴重,非法採砂屢禁不止。萬寧要發展,就要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  「鎮黨委履行主體責任不夠,履行屬地管理責任不到位,在工作認識上存在不足。我們將深刻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堅決完成環境突出問題的整改工作。」學習會上,東澳鎮黨委書記葉國彪坦承不足。
  • 海南日報數字報-探索數字健康「海南模式」
    同時全國首個「數字健康生態村」落地海南生態軟體園,23家企業當天籤約入駐。今年以來,海南生態軟體園已聚集了上百家數字健康企業——海南以數字健康產業為引擎,「健康中國」正翻開「海南篇章」。  大會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省衛健委主辦,海南生態軟體園等單位協辦。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聽海南的聲音……
    它們從四下湧來,如清泉湧谷,似弦撥琴音,和諧地交融在一起,演奏出獨一無二的海南之聲。  浪潮拍岸,海風盈盈  瓊島綿延的海岸線蜿蜒出68個大小海灣,每一次濤卷浪翻都有著不一樣的節奏。  幾乎所有初次到訪海南的遊客,第一件事都是迫不及待地奔向大海。  「走,去遊泳。」
  • 海南日報數字報-貓科小猛獸大贏家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人類的祖先馴化了不少野生動物,家貓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並非所有的貓科動物都能馴化,譬如獅、虎、豹等大型猛獸,即使是體型沒那麼碩大的豹貓,人類也都未能搞定。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鳥類的記錄史,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17世紀以來編撰的瓊崖郡志中,已普遍有記載。  而對鳥類真正意義上的科學調查,則始於19世紀下半葉,由幾位來到海南島的外國博物學家開創,此後綿延百餘年,直到今天。
  • 海南四大名菜之一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石山羊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來海口不嘗這道菜等於沒來過。」李笑天向朋友推介。    「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羊肉,不是指東山羊嗎,怎麼變成石山羊了呢?」對海南美食有所了解的外地朋友不解地問。「其實東山羊最早源自於石山羊。」石山乳羊店總經理王先生解釋說,「這其中涉及到一段歷史淵源。」    在古代,有位被貶大臣流放海南島後,發現島上沒有羊。
  • 海南日報數字報-鸚鵡媽媽愛鳥成痴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圖\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在海口秀英區永萬路的一間修車廠裡,隱藏著一片花木掩映的別致小院,這是修車廠女主人董阿姨精心打理的花香庭院。  小院門口,種植著梔子花、香水檸檬和香蕉樹等植物,花香瀰漫,自有幾分秀美閒適韻味。
  • (環境)海南萬寧:溼地鷺鳥飛
    隨著天氣轉冷,許多鷺鳥飛到海南萬寧的溼地越冬棲息。 這是1月16日在海南萬寧東澳鎮溼地拍攝的鷺鳥。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龜鱉半天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的龜鱉類十分豐富。我國有現生龜鱉類動物36種,分屬6科18屬,海南島分布有18種,分屬6科14屬,佔全國龜鱉總數的50%,是我國龜鱉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3個省份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考作文以「給動物餵食」為話題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今天上午11時30分,2014年高考首場科目語文考試結束了,在海南中學考點門前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觀賞魚如何躍龍門?
    林碧山是省觀賞魚產業協會會長,1999年從臺灣來到海南,參與和見證了海南觀賞魚產業的起步和發展。據他介紹,海南觀賞魚產業是瓊臺農業合作的成果之一。  經過10多年的產業發展,如今海口、三亞、陵水、瓊海、文昌等地均建有觀賞魚生產基地,全省觀賞魚養殖企業已達200餘家,其中臺商數十家。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有了新「龜」劃,致富道路寬
    今年8月,程範禮和另一名脫貧戶王躍勝在陳效東的「牽線」下,從王翔養殖場採購回一批價格優惠的巴西火焰龜苗和養殖設備,走上了養龜之路。  「海南的氣候非常適合養龜,成本低、佔地小,餵養時間少,且對養殖技術要求不高,村民容易上手。」王翔說,海南本地養殖的龜不多,部分品種生長快,市場需求也不錯。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船型屋是這樣建成的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賈磊  通訊員 潘達強  一場大雨過後,泥土浸潤著草木的清香,海南日報記者驅車穿梭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G224國道上,前去採訪黎族船型屋屋頂茅草編織匠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海南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系主任李群山說。  在海南的海岸線上,有不少旅遊或房地產的投資商深諳其中真諦。   陵水黎族自治縣南灣猴島是熱帶海島型獼猴自然保護區,也是開發得很成功的國家4A級景區。箇中緣由,就在於投資商把握好了休止符與整個樂章的關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漁業的百科全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在海南農民眼中,農業是一個非常需要經驗的工作。儋州有句諺語說,「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  千百年來,海南農民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大量的農諺,揭示了大自然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和運行規律,在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